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提出了促进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全省民族教育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民族地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为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这八年是我省民族教育发展最快、改革力度最大、质量和效益提高最明显的八年,民族教育初步形成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比较完整的民族教育格局。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和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本地实际出发,确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贯彻科教兴市(州)、科教兴县战略,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予以高度重视,多渠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两基”攻坚、认真开展“双语”教育、建立健全免费教育保障机制,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制定并实施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培养各级各类地方建设人才的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政策和措施,教育发展成绩显著。
(一)民族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到2009年底,全省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成效显著,现有小学2069所,在校生达到378707人,其中民族学生占到了66.02%,与2005年相比在校生数增长了12.02个百分点,民族学生数增长了22.52个百分点;初中158所,在校生数为173582万人,其中民族学生占到了48.97%,与2005年相比在校生数增长了40.17个百分点,民族学生数增长了45.57个百分点;普通高中50所,在校生数为52261人,其中民族学生占到了46.7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5所,在校生数达到16085人,其中民族学生占到了25.79%,与2005年相比在校生数增长了8.69个百分点。
(二)“两基”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省21个民族县(市)中17个县(市)实现“两基”,民族地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8.15%,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提高到92.84%,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8.67%。与2001年相比,实现“两基”的县(市)增加13个,青壮年文盲率下降了1.82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提高了21.06个百分点,人口覆盖率提高了33.01个百分点。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2%,民族儿童入学率达到98.28%,与2001年相比分别提高了4.18和5.01个百分点;五年保留率为92.56%,与2001年相比分别提高了10.79个百分点;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1%,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6.6个百分点。初中学生入学率达到96.1%,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28.65个百分点;三年巩固率为96.23%,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9.74个百分点;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3.14%,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13.38个百分点。
(三)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多渠道争取资金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
1.随着国家“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实施,校舍建设不断加强。2001年以来,新建校舍总建筑面积快速扩大,2009年生均校舍面积小学为5.74m2、初中为7.81m2、高中为8.45m2,生均行政用房面积小学为2.05m2、初中为3.17m2、高中为3.58m2。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十五”末小学、初中、高中的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行政用房面积均一度回落,但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项目支持,都在稳步提升。
同时各地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通过实施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新建了一批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和示范学校,增添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民族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效益。甘南州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国家下达项目建设资金7789万元,新建、改扩建学校85所,实际完成投资8480.3万元,建成校舍建筑面积94660平方米。从2002年到2008年,甘南州累计利用转移支付危房改造资金4683万元,改造危房近8万平方米。其中2003年我省为甘南州投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资金450万元,清除危房4500平方米;利用二期“义务教育工程”“援藏资金”“世界银行贷款”“王永庆捐款”等其他项目资金,排除危房2.8万平方米;甘南州“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总投资16837.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5210万元,省级配套790.7万元,县市配套836.5万元。从2004年至2007年新、改扩建寄宿制学校95所,建成校舍面积181196.99平方米。临夏州自2005年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明德项目、危房改造等工程,共完成各类项目建设投资10.22亿元,新建、改扩建面积96万平方米,建成了东乡民族中学、临夏市实验小学等一批高规格的学校。全州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171万平方米,比2005年的116万平方米增加54万平方米,生均面积比05年增加小学0.66平方米,初中1.98平方米,高中10.7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的愿望。
2.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充实,得益于国家各类教育资助项目和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校舍得到改善的同时,小学自然实验仪器、中学理科实验仪器、图书资料、音体美教学器材和远程教育设备等教学配套设施设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充实和更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到2009年,小学生均图书12.54册,生均仪器设备值139.91元,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达到70.47%,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5.3台,分别比2001年增加6.48册、83.73元,15.59%、4.14台;初中生均图书12.77册,生均仪器设备值185.05元,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达到51.25%,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5.79台,分别比2001年增加6.17册、100.88元,22.84%、3.7台;普通高中生均图书17.29册,生均仪器设备值423.73元,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达到48.5%,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5.8台,分别比2001年增加7.67册、243.43元,1.22%、1.84台。
(四)“双语”教育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以汉为主”和“以民为主”两种“双语”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双语”专任教师和“双语”人才培养,“双语”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是初步构建了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比较完整的少数“双语”教育体系;二是“双语”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的“双语”教育教学模式。各地教材经历了从自编、不规范到统一选用国家正式统编教材的过程,教材建设得到加强;三是重视对“双语”教师的培养,按照两种语言“一通一懂”的要求,组织广大民族教师进行整体集中培训和个人学历进修,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四是大多数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学生活动和教师教研活动,积极拓展课程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促进了“双语”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五)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
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师资队伍从量到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结合本地教育需求,各地每年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择优招考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国家实施的“特岗计划”,也及时支持了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省上重视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对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通过在省属高校实施学历提高和新课改师资培训计划,联合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兄弟省区对等培养“双语”师资队伍等措施,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到2009年,民族地区共有教职工32592人,专任教师29578人,其中幼儿园902人、小学17785人、初中7623人、普通高中2909人、职业中学359人,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www.xing528.com)
(六)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弥补欠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便捷途径,也是教育跨越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快新课程改革,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分期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和“双语”教育信息化建设,一些市县投入力度大,硬件建设发展速度快,管理规范,应用充分,为促进“双语”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远程教育一类、二类和三类模式在民族地区实现基本覆盖,部分城镇中小学均建成校园网,实现多媒体教室班班通,提升了民族地区共享全国优质教育资源能力以及双语教育教学资源自主开发应用的能力,推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育效益的显著提高,为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增添了生机和力量。
(七)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突破
社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尤其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甘肃省通过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在省属高校举办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在省内中等师范学校设立民族班、在省内教育发达地区设立民族高中班,以及在招生过程中的加分和倾斜政策等措施,积极促进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2005年我省民族地区升入大专院校的学生共有7084人,录取比例为52.89%,高出全省平均比例4个百分点,录取聚居区少数民族学生3448人,录取比例为56.35%,高出全省平均比例7.45个百分点。2009年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硕士、博士生中共382人报考34所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其中少数民族考生344人,占报考总数的90.05%;有59人报考23所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其中少数民族考生56人,占报考总数的95%。
(八)教育对口支援范围规模不断扩大
发达地区对我省的民族教育发展从物质和人力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2000年天津师范大学为甘肃省18个贫困县和少数民族县招收本科学生36名,实行免费定向培养,为甘肃民族地区举办专升本英语师资班,招生25名;甘肃与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继续开展教育协作,互换招生指标,培养用民族语文授课的专门人才,与三地对等培养6名、4名本科生和10名理科生;暨南大学为我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居集小学捐赠课桌椅等教学配套设施设备;教育厅组织发动厅机关、直属单位和省属高校开展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对口帮扶活动,2005年共为12个民族县新建小学1所,捐助21.5万元的实验设备、电脑149台、图书21841册,课桌凳1600套,办公桌椅1003套,远程教育设备6套,电视机20台,资助贫困学生236人,培训校长教师809人;天津大港区有关高校对张家川县县域内教师、校长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对口支援,提高了该县教育管理人员以及校长、教师的素质;2008年新疆、青海、内蒙古登省区共为甘肃省民族地区培养36名双语学生,内蒙古有七所大学为甘肃省培养蒙古语本科生16名,新疆五所大学为甘肃省培养哈萨克语本科生10名,青海师范大学为甘肃培养藏语本科生10名。
对口支援也培养了一批中小学教师充实教师队伍,通过考试选拔,选送优秀双语学生到西北民大、青海师大藏英班、内蒙师大民族班、新疆大学民族班学习,已有一部分藏英专业毕业生安排到教师岗位从事民族语文和英语教学工作,对进一步规范民族地区民族语文和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我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各项配套设施陈旧、匮乏,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省与发达地区实行“1+2”等联合培养模式,拓宽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渠道。
酒泉市肃北县、阿克塞县以完善异地办学管理为突破口,发展高中教育。2007年秋季开始,两县探索实施普通高中异地办学,高一新生逐步集中在敦煌市一中、三中就读,并实行了政府承担学费、杂费、取暖费和交通费、生活费补助政策。探索实施普通高中异地办学既是我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一项惠民政策,更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改革中的大胆尝试和又一亮点。2009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行普通高中划线录取,完善了招生和管理办法。至2009年,阿克塞县在敦煌、酒泉等地就读并享受补助政策的高中学生共156人,其中哈萨克族学生48人,累计拨付异地办学各类补助资金和敦煌新增校舍补助资金256.3万元。至2009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7%,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考专本科上线率和录取率分别达到71.1%和79.4%。比2005年分别提高22.6%和26.9%。其中,本科录取率达到39.2%,比2005年提高了21.9%。
(九)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得到重视
2001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教育部《学习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教学课程安排,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积极实施“三个离不开”教育,坚持开展以“三个离不开”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二是开展“讲理想、重品行、作表率、促和谐”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了广大师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三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抵御达赖集团影响和宗教干预教育。四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爱祖国、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以及知恩图报等德育内容落到实处,为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科学发展和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夯实基础。坚持以热爱民族教育事业为基点,以敬业爱岗、教书育人、服务社会为核心,注重和加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围绕师德教风建设的总要求,大力倡导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作风,坚持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长期对全体师生广泛进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十)民族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能力明显提升
省内民族高校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以及周边兄弟省区民族高校,为我省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在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上予以重点支持,培养了兼通民族语言与汉语言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并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承担了民族地区教师的主要培训任务;同时从学科设置与专业建设上,针对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培植民族特色学科与专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