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教育科研研究报告:加强双语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甘肃教育科研研究报告:加强双语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全面实施“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汉语和民族语并重,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针对“双语”教师没有硬性衡量标准的问题,应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民族语水平测试和汉语水平测试办法,确定“双语”教师的合格标准。这对于严格教师入口质量,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特别是汉语教学质量将具有现实的重要作用。

甘肃教育科研研究报告:加强双语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一)全面实施“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是汉语和民族语并重,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国家的法律、政策都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两种语言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在教育教学中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而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培养的关系。教育承担着多种功能,既有经济功能,又有政治文化功能;既有帮助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功能,同时也承载着实现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功能;既有功利性的目标追求、又有超功利性的目标追求。作为体现民族教育特点的双语教育,应该全面把握其功能和目标,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在充分重视学生升学就业的经济功能、尊重其自我选择、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其承担的社会职能,包括实现我国教育所追求的政治和文化功能;既要面对学生当前、现实的升学与就业的实际要求和利益,又要追求教育长期的、不变的任务和要求,如素质教育的要求、传承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和交流的要求;处理协调好现实与未来、目前与长远,学生家长的个人利益与国家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利益的关系。因此,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学习“双语”的外部政策环境,提高“双语”教育的内在质量,以增强双语教育的内外吸引力,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理念上必须坚持“双语”教育的基本政策,重视、强化“双语”教育的社会功能,克服忽视民族语教育教学,向普通类教育转化的态势。

(二)保持“双语”教育模式的相对稳定

其原因在于:一是“双语”教育原有模式有其特定的背景条件,包括学校周边语言环境、学校师资配置、学校教育特色等。在这种背景无根本或完全改变的情况之下,宜相对稳定,并逐步补充完善,这既有利于在这一模式上长期积累经验,以便形成优势,又有利于防止造成现有师资等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如果要转换到另一模式,必须做好相关师资、硬件条件等基础准备,不能仓促、零时上阵,否则只是外在的、表面的转化,并没有实质的作用,教学的内在的质量难于保证。二是提高质量比选择或变换哪种模式更重要。不论何种模式,其实质和共性都是要真正坚持“双语”;不论何种模式,只要完全实施到位,都能促进学生掌握“双语”。因为模式的选择主要是从学生学习基础条件出发的,即主要是依据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和学习语言的环境而定,虽然现有教师的结构、数量等也是确定教学模式的参考因素,但这毕竟不是主要依据。因此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真正提高教师的“双语”能力。对一个“双语”能力合格的优秀“双语”教师,或者是合格的汉语或民族语的优秀单语学科教师而言,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是可以保证质量的,而且即使转换模式也是容易适应的。因此,要把提高“双语”的施教能力放在首位,保持模式的相对稳定。

(三)大力加强“双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要优化教师学科结构,强化学科、专业的针对性。针对学科教师不足,专业不对应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科队伍建设的合理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和分配制度。高校要按需招生、培养,有关部门要按需分配;对农牧区的教师补充要重点倾斜,使更高水平的“双语”教师能补充到农牧区薄弱学校。同时各级教育部门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历专业应进行限定,使教师进修的专业与所教的学科专业相一致,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而不仅仅是学历水平。

2.要提高教师培训实效。第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计划,和大专院校进行订单式培养,对教师学历培养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目标,对教师结业时的成绩、水平制定硬性量化标准,真正把学历培养转变为质量培养。第二,了解教师真正的需求,以此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应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实用性,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并重,让广大教师不光掌握到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真正领会新的教育理念,并能运用理念去指导实践。第三,要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口语培训,包括汉语水平培训和民族语水平培训。这有利于“双语”教师加强对民族语的标准发音、正确运用和规范书写,也有利于其汉语水平的不断巩固、加强。第四,要拓宽培训渠道。首先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的合作,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包括大学教师进行地方中小学教师培训,不仅是对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良好利用,而且可以逐步形成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大学生源的良性循环。第五,要积极加强与兄弟省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兄弟省区在“双语”教育模式、教师教研、教师培养、教学观摩与交流等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为我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意见,也为“双语”教师提供更好的培训与交流机会。

3.国家或省上应研究制定“双语”教师的严格标准。针对“双语”教师没有硬性衡量标准的问题,应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民族语水平测试和汉语水平测试办法,确定“双语”教师的合格标准。这对于严格教师入口质量,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特别是汉语教学质量将具有现实的重要作用。真正的“双语”教师应该是“双语”精通,加上学科专业能力过关的教师。

4.应增加教师附加编制。应针对大多数学校编制缺乏的现状,按照学校规模和班级核定编制,增加附加编制,及时补充寄宿制学校生活辅助人员。

(四)大力加强“双语”教材和教辅资源建设

1.加紧研制藏语标准语,统一藏语名词术语。藏语分为安多语、卫藏语、康巴语三种方言,这三种方言在发音和语言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针对这三种方言在教材中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导致表述上的混乱,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统一、通用的藏语标准语,作为藏民族法定统一的通用语言,所有用藏语编写的教材都严格以此为标准,有效解决由于藏语内部方言的差异带来的部分名词术语不一致等一系列教育问题和其他难题。藏语标准语的建立,有利于推进藏语言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其交流应用,也有利于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优秀藏族文化。作为学校和教师也要善于积累和总结,摸索规律,减少和克服部分问题。

2.更新教材内容,体现民族生活和文化特色。首先,随着时代发展,要求教材中不断更新数据、图表等,补充一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内容、插图等来满足新时期教学需求;其次,减少藏语文和汉语文教材中重复的课文数,只重复几篇难度大、不易理解的文章;再次,使教材中的语言、词汇、思考题目、教材内容要更加贴近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背景,特别是贴近农牧区生活,使教材的抽象程度和认知难度符合农牧区儿童的认识水平、心理、年龄特点,让广大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感觉到亲切、易懂,教材的选材、编排、设计要兼顾协调好传统和现代、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继承和创新等关系,体现统一性和多样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民族特色)的统一融合。

3.改革教材编写机制,提高教材的编印质量。藏文教材中的问题相对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管理体制,教材的侧重点和适应性更加针对少部分民族地区教育。“双语”教育虽然直接是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但从我国政治和教育的全局来说,又是一个关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关系国家教育总体质量的重大问题。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对目前藏区“双语”教材的编写体制进行根本的变革,应该把“双语”教材的编写和其他普通类教材的编写上升到同样的高度,直接在教育部成立编写机构,由教育部直接管理并统一组织全国的优秀专家,加强对教材的开发研究,尽快修改或重新编写高质量的各类“双语”教材,改变“双语”教材明显落后于教育发展、落后于普通类教材的现状。

4.积极开发“双语”教辅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制订与现行教材相符的教参,组织专家开发与现行教材相符、适合学生学习的高质量教辅材料,并运用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同时要加强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建设,强化教学网络平台(民语网站)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的支持能力,丰富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学方法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课件、优秀论文等),大力开发“双语”教学课堂软件,包括多媒体图片、动画、实验演示,等等。

5.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减轻学生负担。要考虑民族地区“双语”学校学生学习三门语言的特殊性,应适当缩减、合并课程,减少课时量,减轻学生负担。同时要完善大中专民族院校课程设置,开齐中小学所有学科的“双语”类课程。(www.xing528.com)

6.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应有作用。课程教材的建设,也需要充分发挥各民族地区和一线教师的智慧与经验。需要大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新的教材理念本身也要求教材不应该是僵死的,而应该在实践过程中,由实践者进行灵活的、创造性应用。各地也要积极组织专家和教师开展课程教材研究,提高对教材的选择、加工、补充和完善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不断对教材体系、内容进行动态、持续的加工、生成和完善。

(五)大力发展“双语”学前教育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少数民族学生要在语言学上尤其是汉语言的学习上缩小与汉族学生的天然差距,就应该遵循语言习的和学习的规律,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下,尽早接触汉语、学习汉语并加大学习力度,适当增加接触、学习、使用汉语的时间和机会,其中也包括向幼儿教育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延伸学习时间,而向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即幼儿时期延伸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把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幼儿“双语”教育,作为一项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战略举措加以研究和实施。我国很多民族自治地方已经进行着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我省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就现实而言,鉴于“双语”类寄宿制学校学生来源多为农牧区群众子女,上小学后语言和生活上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势必影响到教学进度。因此,各地要大力发展民族学前教育,鼓励和支持各寄宿制学校增设学前班(或叫适应班),强化少数民族孩子的汉语言基础,为提高“双语”教育创造条件。

(六)加大对“双语”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历史起点低,基础薄弱,而促进“双语”教育事关民族平等、社会和谐、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事关教育公平等重大问题。其特殊性、重要性决定了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应予以高度重视和重点支持。建议国家对我省的民族的地区也采取与西藏等省区同样的倾斜、扶持政策,省上和各少数民族地区也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支持“双语”教育的措施和办法,积极筹措经费,加大对“双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努力缩小与普通教育的差距,促进我省教育和谐的发展。

(七)加强舆论宣传,优化“双语”教育环境。

各地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信息较闭塞的农牧区群众更加重视教育,认识“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必要性,逐步优化“双语”教育教学社会舆论环境。各级人事、劳动、招生等部门要在就业招工考试、评价、升学等方面,对“双语”水平高的学生实行加分等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各级文化、网络、影视等部门也要注重营造“双语”文化氛围,开发“双语”阵地或产品,丰富学生“双语”学习的社会资源环境。学校内部也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双语”学习的校园文化环境,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双语”学习的小环境。

(八)加强“双语”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提高教育成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机构要大力加强“双语”教育的战略研究,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系统规划,组建专业队伍,设立专项经费,为“双语”类教师提供教学科研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双语”类优质课、论文等评选和研究交流活动。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设立“双语”教育办公室,加强对各地和学校“双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双语”教育研究室,大力开发、丰富地方的课程资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积极开展专题或综合实验,重点深入研究、比较分析语言特点、规律以及学生学习母语、汉语的思维特点,研究如何提高兴趣和学习成效。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校本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减轻“双语”学生课程负担,提高教育能力和教学效益。

注:本项目为省教育厅委托和资助项目,提交民教处。旦智塔副厅长亲自布置,从调研目的、重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给与了具体指导,对报告进行了审定;哈登巴特尔副巡视员(时任民教处处长)、王守斌副处长提出了具体建议。李波所长、齐志勇副所长给予指导和帮助。

项目组长:旦智塔

项目研究人员:王宗信 许文婕 李劼 范忠雄(甘肃民族大学) 看召本(省民委民族研究所)

执 笔:王宗信 许文婕 李劼

完成时间:2009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