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指标是反映教育投入的数量、各级教育发展状况、教育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指数标准,包括数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对公共教育投入可以从国家层面上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即社会总资源中为教育部门配置了多少资源(通常用数量指标表示)以及从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即教育总投入中各级各类教育经费占多大的比例(通常用结构指标表示)这两个层面来考察。通过对教育投入指标的考察,我们可以分析国家总体上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努力程度。
一、公共教育投入数量指标
衡量公共教育投入数量的指标可以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两类。前者为一国某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内)的公共教育支出绝对数额,后者是指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比例。
(一)绝对数量指标
1.年度(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额
年度(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额是指年度各种来源直接投入教育的资金总数。年度教育投入总额可以用来评价教育投入增长速度是否达到法律和政策性规定。数值越大,表明年度(财政性)教育投入越充足,越能显示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重视。表6-2是我国“十五”期间年度教育经费投入的变化情况。
表6-2 我国“十五”期间教育经费总投入[1](单位:亿元)
2.年度人均教育投入
年度人均教育投入指按全国(或地区)人口平均的教育投入数,这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教育资源投入量大小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全国人均教育投入越多,越有利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表6-3是我国“十五”期间年度人均教育投入总量。
表6-3 我国“十五”期间人均教育投入(单位:元)[2]
3.年度生均教育事业经费
年度生均教育事业经费是指一国(或地区)各级各类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投入数,这是衡量在校生教育投入量大小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越充足。表6-4是我国各级教育“十五”期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变化情况。
表6-4 我国各级数育“十五”期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单位:元)[3]
4.年度生均教育公用经费
年度生均教育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用于在校生的平均费用。具体的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师资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办公、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等费用;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的购置;学校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费用;其他用于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费用等。数值越大,表明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公用经费越充足。表6-5是我国各级教育“十五”期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表6-5 我国各级教育“十五”期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单位:元)[4]
教育投入的绝对量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教育资源的总投入水平,人均与生均指标可以判断教育投入是否充足等状况。
(二)相对数量指标
教育投入相对数量指标,指一定时期教育投入数量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的指标,主要包括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占财政支出比重、教育经费弹性系数等。公共教育投入的相对指标反映了政府财政在各自的蛋糕上分出多少给教育,亦即反映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努力程度。其优点是剔除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可以用来进行国际比较,尽管存在着某些统计口径上的差别,但仍不失为一种考察教育投入在一国重要地位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育在一国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地位。
1.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这是将教育投入与经济实力进行比较,用以评价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进步程度。比值越大,表明政府教育投入越努力;比值越小,表明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低。表6-6是我国“十五”期间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情况。
表6-6 我国“十五”期间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5]
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这是将政府教育支出水平与财政支出水平进行比较,用以评价政府教育投入是否达到法律与政策规定的要求等努力程度。比值越大,表明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投入的比例越大,显示政府对教育投入越努力。表6-7是我国“十五”期间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变化情况。
3.教育经费弹性系数
教育经费弹性系数主要指年教育经费增长率与年GDP增长率之比。比值越大,表明教育发展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越受到重视。表6-8是我国“十五”期间教育总投入相对GDP的弹性系数。
表6-7 我国“十五”期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变化情况[6]
表6-8 我国“十五”期间教育总投入相对GDP的弹性系数[7]
二、公共教育投入结构指标
(一)三级教育投入结构指标
衡量教育投入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目的在于把握各级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其合理性通常是采用国际比较的方式来进行判断。三级教育投入结构指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指标。
1.总量结构指标
总量结构指标是指各级公共教育投入占公共教育总投入的比重。比值越大,表明该级教育在三级教育发展中越受到重视。表6-9是我国“十五”期间各级教育投入占公共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其计算方法是:
表6-9 我国“十五”期间各级教育投入占公共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单位:%)[8]
2.生均公共教育投入比值指标
生均公共教育投入比值指标是指三级教育按在校生平均计算的生均教育投入比值。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初等教育(或小学生)的生均公共教育投入为1,分别计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生均公共教育投入为初等教育的倍数。比值越大,表明该级教育相对于初等教育越受到重视,也就意味着初等教育越受到忽视。表6-10是我国“十五”期间各级教育生均投入的比值。
表6-10 我国“十五”期间各级教育生均投入的比值[9]
3.生均公共教育投入指数
生均公共教育投入指数是指三级教育生均公共教育投入对人均GDP(或GNP)的比值。数值越大,表明该级教育在教育发展中越受到重视。表6-11是我国“十五”期间各级教育生均公共教育投入指数。其计算方法是:
表6-11 我国“十五”期间各级教育生均公共教育投入指数[10]
以上三种指标各有优劣,指标1从宏观的角度体现了教育投入在三级教育之间的分配,缺陷在于总量结构不能体现各级教育的规模,不能充分体现三级教育投入分配的合理与否;指标2和3都以生均公共教育投入为基础,分别体现生均投入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关系,在体现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的合理性方面相对准确。
(二)区域教育投入结构指标
区域教育投入结构指标,是反映不同地区之间公共教育投入差异状况,亦是衡量公共教育投入在地区间配置公平性的指标。就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而言,不同省(县)份之间、城乡地区之间的公共教育投入差异,是区域教育投入结构性的核心指标。
1.区域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公用经费)标准差
标准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这里是用来反映不同区域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公用经费)的离散程度,反映的是不同区域间教育经费投入的绝对差异。标准差越大,意味着区域间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公用经费)差异程度越大,教育投入就越不均衡。标准差用S表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Yi为一地区某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为该项指标的平均值,n为地区个数。
2.区域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公用经费)极差率
极差率是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比率。这里是不同区域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公用经费)投入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比较,反映不同区域间教育经费投入差异的极端程度,极差率越大,意味着不同区域间的差异越大。极差率用I来表示:
式中,Ymax为不同地区生均教育经费(公用经费)投入的最高值,Ymin为不同地区生均教育经费(公用经费)投入的最低值。
3.区域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公用经费)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指变量的标准差和平均值的比值。这里用来衡量不同区域间教育经费(公用经费)投入不均衡程度。变异系数用V表示,它是不同区域间教育经费(公用经费)投入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如果变异系数大于0. 15,说明该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大于0. 5,说明差异显著;大于1,则说明差异十分显著。
上述三个指标可以分别用来衡量不同省(县)份之间或城乡地区之间的公共教育投入差异。标准差反映各地生均教育经费偏离均值的程度,但它容易受到基数的影响,只能用于衡量地区间教育发展的绝对差异。极差率可以全面地反映地区间教育发展差异的极端情况。变异系数表明数据分布的不平衡程度,由于剔除了基数的影响,因此能够很好地反映各地生均教育经费的相对差异。
三、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教育投入努力程度考察
我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幅度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瓶颈性问题。考察我国新世纪以来公共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对于增加政府教育投入总量,改善教育投入结构,解决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衡量指标的选取
国际上一般用公共教育经费占GNP(或GDP)的比例来衡量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的教育指标中关于政府教育投入的指标,包括公共教育支出占GNP的百分比、用于不同教育级别每个学生的支出、教师津贴的支出占经常性支出总额的百分比等。2003年,OECD国家教育投入中的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衡量指标,包括一级指标生均的教育成本、教育投入与GDP、公共教育投入与私人教育投入的比值、教育公共投入、政府津贴对学生和家庭的资助以及教育支出结构。[11]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用生均公共教育经费、生均公共教育经费占人均年收入的比例这两项指标来衡量“政府教育投入的公共努力”程度。[12]我国学者沈百福选取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政府征收城市和农村教育费附加与应收比例(税费改革前)等四项指标,来衡量我国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13]刘泽云则选取“两个比例”、“三个增长”共五个指标,即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预算内教育投入(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以及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不含城市教育费附加)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14](www.xing528.com)
从上述公共教育投入指标分析中可以看出,政府在公共教育投入上的努力不仅体现在总量方面,还体现在公共教育投入的结构方面。同时,新世纪以来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全面和深入,教育发展,特别是教育投入体制几经改革变化,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及其比例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这一指标,在衡量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上的参考价值受到影响。依据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的状况,选取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三个增长”原则的落实状况,作为衡量我国政府在教育投入总量方面努力程度的指标是恰当的。针对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选取公共教育投入在三级教育、不同地区教育之间、城乡教育之间的分配比例指标,来反映我国政府在教育投入结构方面的努力状况。
(二)投入总量不足,但正在向目标发展
1.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4%的目标尚未实现
在教育投入总量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中,公共教育投入是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严格地说,测算和确定公共教育投入水平最直接的方法是经费供求法,但由于这一方法需要准确测算教育经费需求和供给能力,操作难度大。因此,国际上通常采用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方法。我国许多学者多年的研究表明,4%的目标是合理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厉以宁、陈良焜、王善迈、孟明义组成的课题组,以计量回归模型探讨了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或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公共教育投入的国际平均水平,提出了测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教育投入的国际平均水平的方法,根据此法测算当人均GDP达1 000美元时,公共教育投入的国际平均水平为4. 24%。陈良焜等人1992年又采用40个国家1980—1985年的数据再次证明,人均GDP达1 000美元时,公共教育支出平均水平为3.85%。此后不同学者运用同样的方法,采用人口千万以上的数十个国家1985年以后不同时期的数据,给出了同等经济水平下公共教育投入的国际平均水平。如岳昌君、丁小浩2003年的研究认为人均GDP1 000美元(1996年)时这一水平为3.87%;岳昌君2008年的研究认为人均GDP1 000美元(2000年)时这一水平为4. 13%;刘泽云、袁连生2007年的研究认为人均GDP1 000美元(2001年)这一水平为3. 89%。上述这些研究,克服了用国际公共教育支出水平的算术平均数方法的弊端,排除了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虽然不同研究的样本国的数量、数据跨越时间、美元汇率等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结论是相近的。[15]
近30年间我国公共教育投入方面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1978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为76.23亿元,到2006年增长到5795.61亿元。2006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是1978年的76倍,远远高于同期的消费价格指数(471%)。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20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但有关教育投入的政策法规在具体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表现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2000年达到4%的目标至今仍没有实现(如表6-6所示)。目前我国政府正致力于在“十一五”规划末实现4%的目标,2006年与2007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01%和3.32%
2.“三个增长”原则在实践中没有得到保证
1995年我国把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投入目标的实现策略——“三个增长”(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但自教育法颁布以来,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的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直到2000年以后,我国进入“十五”与“十一五”规划期,政府开始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与之相配套实施了义务教育“一费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采取“以县为主”、实行“两免一补”以及政府间教育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所以公共教育投入无论在总量还是占GDP的比重上都有所上升。对于“三个增长”之一的“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的规定,中央政府基本实现并已有逐年增长幅度加快的趋势(如表6-12所示)。但地方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有些年份超过半数的省份没有做到第一个增长,有些省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如表6-13所示)。
表6-12 我国2000年以来中央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较[16]
表6-13 我国自2000年以来地方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较状况[17]
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投入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逐年增长的实现情况来看,随着“十五”规划以来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及教育投入体制改革,自2000年以来我国各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公共投入基本实现逐年增长,且呈现出逐年增长幅度加快的趋势(如表6-14所示)。其中高等教育在出现几年负增长之后,2006年起也出现正增长。但各地方政府公共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的状况不一。从全国的统计数字来看,“三个增长”落实不够的地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地方教育投入上的“三个增长”是通过“财政空转”来实现的“数字增长”,实际上并没有实现逐年增长。
(三)投入结构失调,但正在逐步优化
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不够不仅表现为除了投入总量不足,投入比例结构失调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上,世界各国的公共教育几乎都在追求均衡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愈发引人关注,这与公共教育投入结构失调不无关系。
表6-14 我国自2000年以来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公用经费增长状况(%)[18]
1.高等教育耗资巨大,基础教育经费短缺
在政府公共教育投入总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又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向耗资巨大的高等教育和一些重点学校,使基础教育重要的战略地位同小份额的经费投入配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由政府承担其主要投资义务,政府财政的公共投入占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达到80%~90%。相比之下,我国财政投资占基础教育投资比例显然太低。2001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仅占全国教育经费的47%。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当人均GDP为600~2000美元时(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之比大致应为1∶2.5∶9.2,虽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比例,但至少应该代表一个发展方向。根据《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的统计,1995年低收入国家三级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之比为1∶2.7∶12.8,中等收入国家为1∶1.2∶2.9,高收入国家为1∶1.5∶2,世界平均水平为1∶2.7∶3.0。与此相反,我国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间的配置比例严重失调,高等教育的投入比重相对偏高,对初、中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却严重不足。以2003年为例,我国三级教育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之比为1∶1.59∶9.26,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同时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指数也偏低。通过世界银行数据进行国际比较表明,[19]1994—1999年间,不同国家生均公共教育经费指数的变化趋势不同,如表6-15所示。
表6-15 1999年部分OECD成员国小学与中学生均经费指数(%)[20]
② X(5)表示5年内数据缺失。
在小学生均公共教育经费指数方面,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在17以上,而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在10左右。我国长期徘徊在10以下, 2005—2006年才达到10。中学生均公共教育经费指数,1994—1999年,美国、法国都超过了20,墨西哥、日本都超过了17,韩国超过了12。我国初中公共教育经费指数,2006年只有12,高中也只有15。对公共教育经费指数的国际分析表明,我国中小学的生均公共经费指数仍然偏低。高等教育的生均公共教育经费指数,在各个国家差异很大。1994—1999年,韩国在10以内,日本在13左右,美国和法国在15左右,墨西哥在50左右,印度超过75。我国目前的水平和墨西哥相近(如表6-11所示)。
2.区域教育投入不均衡,农村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远低于平均水平
从分地区的公共教育投入来看,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多年来一直处于短缺状态。2001年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1)农村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2007年我国农村普通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历年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以上;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来看,农村中小学历年来都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7%以上。
(2)农村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差。就办学基本设施而言,不少农村中小学还不具备办学的基本条件。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发现,2001年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 45. 9%;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分别占59.5%、 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占32. 5%、 35%。[21]2004年,我国农村普通初中和小学的理科设备达标学校比例仅为67. 1%和47.9%。[22]就师资状况而言,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离国家办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2004年我国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0. 3,城市为19. 5;农村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为40.1%,城市小学为73.1%;农村初中生师比为19.4,城市初中为16. 3;农村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为19.0%,城市为55. 0%。[23]
(3)教师工资拖欠现象严重。农村税费改革以前,许多农村教师的工资已经被拖欠十年以上。仅在1998年1月至2000年4月间,全国拖欠教师工资累计就超过127亿元,全国2 300多个县中,有近1/3的县存在着拖欠现象。[24]2001年6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规定了确保农村教师工资发放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从2001年9月起,教师工资收归县管。到2002年底,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共计2 569个县、市、区中已有2 569个将农村教职工工资上收到县,并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占总数的97%,农村教师工资拖欠现象有所好转。但据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各地累计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国家规定标准工资仍达134.41亿元;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家标准22.06亿元,涉及15个省份、317个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2003年1月,有11个省(区)新欠农村教职工工资2.59亿元。[25]
(4)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缺口大。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6省(直辖市)以外的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总面积为4 000万平方米,消除这些危房共需资金160亿元。[26]2003年全国小学和普通初中共有危房面积5419.4万平方米,其中农村425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29.5万平方米,占全国危房总面积的78.5%,内蒙古、吉林、安徽、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地区农村小学和普通初中的危房比例都超过了10%[27]。
(5)农村义务教育“普九”负债很重。1990年以后,为了“两基”达标,各个学校纷纷举债或集资达标,向私人借款,向银行信用社借款,向职工集资建校、盖房。税费改革取消面向农民收取的教育附加和集资,高额的债务失去了偿还来源。到2005年左右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欠债大约500亿元。[28]
通过以上描述,不难发现,尽管在2001年经历了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改为“以县为主”,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短缺的情况至今仍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由此可见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努力程度不够,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比例失调,这也造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教育贫困,所以政府在加大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努力程度的同时,必须兼顾教育投入结构问题。这是实现教育资源高效且公平的有效保证。
[1]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05),教育部。
[2] 《中国教育年鉴》(2000—2004),教育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教育部;《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05),教育部。
[3] 《中国教育年鉴》(2002—2004),教育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教育部;2001—2005《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育部。
[4] 《中国教育年鉴》(2002—2004),教育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教育部;2001—2005《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育部。
[5] 《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5),国家统计局;《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05),教育部。
[6] 《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4),国家统计局;《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05),教育部。
[7] 《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4),国家统计局;《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05),教育部。
[8] 《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国家统计局;《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05),教育部。
[9] 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05)的数据测算而得。
[10]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教育部《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06)的有关数据测算所得。
[11] 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3:156-158
[12]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00. Washington, D. C. :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0 :13-24.
[13] 沈百福.地方教育投资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9 -243.
[14] 刘泽云.“九五”期间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
[15]王善迈.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目标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9-1-14.
[16]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 - 2007 ),教育部。
[17]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 - 2007 ),教育部。
[18]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07),教育部。
[19] 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0,2001,2002.
[20] 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0,2001 ,2002。
[21]王善迈,袁连生.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教育研究,2002 (6).
[2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分析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5 (7).
[23]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分析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5 (7).
[24]徐中伟.略论农村义务教育公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6).
[2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8.
[2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8.
[27]⑦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等.2003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