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经济学: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教育经济学: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教育收益不仅包括投资性收益还包括消费性收益。课题组于1995年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和财产状况进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回城镇居民有效样本6 868户,共21 533个人,具体数据如表3-3所示。也就是说,在当前消费迅速膨胀的中国社会,消费作为一种主流价值,以消费的某些指标为标准划分社会阶层具有一定的优势。

教育经济学: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如前所述,教育收益不仅包括投资性收益还包括消费性收益。教育的投资性收益多以货币形式体现,备受人们重视,但教育的消费性收益也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可以被归为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范畴,也可以看成是一项投资的非货币收益,而且消费性收益大多发生在产生消费行为之后的生活中。

一、认识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消费性收益是消费活动及其过程所指向的结果之一,是指消费者从某种商品(或劳务)或商品组合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它一方面取决于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客观属性,另一方面更依赖于消费者是否具有这种欲望以及对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因而,消费性收益更侧重于人们的主观感受。

在《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中,“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Consumption Benefits of Education)这个词条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将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定义为在人的一生中由教育所带来的非货币回报。因此,教育的消费性收益不仅包括学生在学校期间所享受到的非货币性的满足,还包括一个人在退休之前以及退休之后,由教育所带来的家庭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闲暇时间最终消费满意程度的改进,以及家庭主妇花在操持家务、抚育儿童等非市场时间内所作贡献的增加。”[1]可以看出,教育的消费性收益既包括受教育者在校期间享受的非货币补偿,又包括其离校后所获得的由教育带来的非货币收益。因此,教育的消费性收益是指通过接受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取的非货币性收益,主要表现为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即期收益和教育过程之后的延期收益两种形式。

第一,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即期收益。一种是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满足,个体接受教育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满足求知的欲望以充实其精神生活可能是其中之一,这种欲望的满足就是个体收益的体现;另一种是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作用于其他活动而获得的间接满足。例如,通过体育课对篮球的学习,学生个体学会了篮球的技巧,课后在与同学的对弈中所获得的精神及心理上的满足也应当属于消费性收益。可见,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个体获得的不仅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的积累,还包括个人修养的提高以及文化欣赏和学习兴趣的满足。这种在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收益也可以称为即期消费性收益。

第二,发生在教育过程之后的延期收益。人是集生产者和消费者功能于一体的,教育不仅能提高人作为生产者的生产力,而且能使人作为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既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又获得更多的精神愉悦或满足。这种心理满足的外溢效应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收益也可以称作延期消费性收益。例如,通过教育促进消费技能的提高、消费观念的优化、消费方式的改进等带来的种种满足。由于理论界对人作为生产者的研究较多,而对人作为消费者的研究较少,所以,在本章中我们将不再考虑教育对人在生产领域产生的消费性收益,只关注教育对其在消费领域产生的各种收益;同时,不考虑即期消费性收益,只分析延期消费性收益。这些收益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说明,本书将重点阐述教育与消费层次、教育与消费观念、教育与消费技能和消费方式这几个方面。同时,本书将以大量数据为依据(其中一些数据来自对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的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2]),以便读者更直观、更明确地了解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二、教育与消费层次

(一)提升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是指居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或者说社会提供给广大消费者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3]收入(购买力)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受教育程度。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投资性收益,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相对越高,人们对收入的预期值也越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改革与收入分配的变化》课题组曾对消费水平和学历关系做了研究。课题组于1995年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和财产状况进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回城镇居民有效样本6 868户,共21 533个人,具体数据如表3-3所示。

表3-3 户主学历不同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4]

从表3-3中户主的学历来看,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家庭的人均消费水平比小学以下家庭的人均消费水平高12. 93%;消费水平最低的是户主为中专中技职高毕业的家庭,他们的人均消费支出是小学以下家庭的94. 77%;户主学历是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家庭消费支出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户主年龄比较大;在没有系统性的年龄差异影响的初中以上学历家庭中,消费水平与学历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综上可知,除户主受5年以下教育的家庭之外,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之间也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统计方法对我国2004年城镇居民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和居民消费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如表3-4所示),也得出类似的结果。其中,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为0. 804, P值为0.00,小于0.01,说明城镇居民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口所占比例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极其显著。

表3-4 大学专科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和居民消费水平相关分析结果[5]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 01 level (2-tailed).

(二)促使消费分层

当前在中国,消费被赋予强大、鲜明的社会表现力。人们尽情地在消费这个时代舞台上创造性地展现个性与自我,消费能力与消费内容逐渐成了社会地位、个人成就的评价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消费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因此,诸多学者认为职业和收入作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指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消费结构更能成为反映真实情况的分层指标。也就是说,在当前消费迅速膨胀的中国社会,消费作为一种主流价值,以消费的某些指标为标准划分社会阶层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以消费为指标划分的社会阶层等级,与人们的家庭年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如表3-5所示。其中,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与消费阶层之间的关系如表3-6所示。

表3-5 社会(消费)阶层与其他分层指标的相关系数比较(P<0.01)[6]

表3-6 各种受教育程度在消费阶层中的分布结构(N=385)[7]

从表3-6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所处的消费阶层地位就越高。具体来说,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在上层和中上层的消费阶层分布比例中,硕士及其以上该两项指标值之和为57.1%,远远高出大学本科的28.1%,大学本科又高于大专或高中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中国的消费阶层(或称社会阶层)体系内,受教育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分界线。也就是说,教育促使消费分层,进而使得消费作为社会分层的指标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

三、教育与消费观念

(一)优化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亦称消费意识。“消费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行为和过程,直接支配和调节这一行为的观念、意识,就成为消费观念或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包括低级的消费心理和高级的消费观两个方面。前者是由消费者自我感觉体系形成的消费意念、欲望、情绪和动机等,具有自发性和易变性;后者则是基于一定的人生观、幸福观和价值观而形成的对消费生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具有自觉性和相对稳固性,是消费观念的主导因素。”[8]

简单地说,消费观念就是指人们对消费生活的基本看法。每个人的经济条件不同,社会阅历不同,消费观念也不同。然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观念往往是不为人们所意识到的,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受到一定的消费观念的支配。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消费观念可以通过他的吃、穿、住、行、用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具体表现出来。

有研究者通过对传统的十项消费意识因子、具有中国特色的十项消费因子以及西方的十项消费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六种主要的消费观念类型:节俭消费观、大众化消费观、追求现代物质生活消费观、后代消费观、成就消费观以及发展消费观。[9]这几种消费观念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中的分布也不尽相同,如表3-7所示。

由表3-7可知,节俭消费观、后代消费观和成就消费观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中不存在差异,但大众化消费观、追求现代物质生活消费观和发展消费观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中存在差别。大众化消费观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不赞同大众化消费观;追求现代物质生活消费观、发展消费观与受教育程度呈现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赞同。然而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中不存在差异的几种消费观正说明了,这些消费观念在社会各种群体中普遍存在,是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对中国居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消费观念的演变是一个在扬弃传统消费观,受到西方消费观念影响的同时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消费观念的过程。同时,通过对以上六种消费观进行加权处理,可知发展消费观排在第一位,而大众化消费观排在最后一位。这充分说明了发展消费观已经取代以节俭和大众化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消费观,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消费观。由此可见,人们对现代物质生活的追求是建立在提高自身的能力、学识和有着稳定的预期收入的基础上的。通俗地说就是,人们首要考虑的是自身或家庭方面的教育投资,并且在有稳定的预期收入的基础上才会去追求现代物质生活,否则,人们就会推迟对现有物质生活的享受。

表3-7 六种消费观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中的分布情况[10]

(二)增强理性消费

古典经济理论中重要的基石之一就是关于理性主体的假定。尽管新古典理性“经济人”假设被认为过于理想化、不现实,而产生了替代的假定——“适度理性”,但这并不完全否认其理性经济人的本质。由于消费者是理性的,因此他在不同消费品和服务之间做出选择时,能根据自己对消费品和服务的主观偏好,追求效用最大化,实现理性消费。

消费函数对于人性的不同假设也是研究消费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恩斯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主要是分析短期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因此,凯恩斯考虑的消费者都是“原始的”的消费者,也可以看成是短视而不理性的消费者。这一假设显然忽略了人类的本质特征,与现实情况相去甚远。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是在凯恩斯理论分析框架内衍生的,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是以偶然的观察为依据的,是消费者行为在若干假设下的特例。而杜森贝利则不仅要使其消费函数建立在消费者行为的一般理论上,而且更重要的是矫正了凯恩斯的两个假设前提,一是一个人的消费行为不受其他个人消费行为的影响,二是消费倾向与时间成反比,相应地提出了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因此,与凯恩斯的“原始的、短视的”消费者相比,杜森贝利的消费者是“后顾的、攀比的”消费者,但仍是不理性的消费者。

以莫迪哥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主要代表的消费函数被称为前瞻的消费函数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有关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在前瞻的消费函数理论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这里对消费者的假设是完全理性的。

之后的预防性储蓄假说吸收了生命周期理论中的理性消费者和效用最大化的假说,引入了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分析,这更接近于现实情况,其消费者属于有限理性消费者。这为我们对现实中的消费者进行理性消费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基础。

理性其实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人的理性需要发展和训练。通过教育,人的理性可以从较为原始的水平,发展到能够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在婴幼儿时期,多是靠本能来适应环境,到初中以后,就可以应用抽象的概念来进行思考和推理,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能力不断增强。所以,受教育程度与理性消费行为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会受到来自各方面信息的影响。这些信息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行为。那么,消费者能否在消费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鉴别信息的真伪成为是否能够理性消费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不仅如此,通过前面对消费函数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个人消费行为会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这也是产生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的原因之一。可见,个体消费行为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还会对社会、周边的人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教育能做的就是教会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之下,都要保持最大程度的理性,不为他人行为所左右而做出不智之举。

尽管我们提倡理性消费行为,但也不否定适度的感性行为。无论是教育还是消费都包含这样的目的,即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获得幸福感。在消费行为中,如果一味强调理性,使人的欲望被束缚压抑过甚,则违背了教育和消费的目的。因此,在具备相应程度的支付能力的条件下“随心而行”,通过消费获得快乐感也是应该提倡的。

由此看来,教育在培养人们理性的同时,也应该教会人们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寻求平衡,更好地指导人们的行为以获取最大的幸福。只有理性没有感性的人,可能完美,却失去了“人性”;而被感性操纵的人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失去了理性”的疯子,也是非常可悲的。这两个极端都不为我们所取,只有掌握好一定的“度”,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获得真正的幸福。

四、教育与消费技能和消费方式

(一)提高消费技能(www.xing528.com)

消费技能是指在一定的货币支付能力前提下,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与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技术和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消费技能决定了消费者能否从产品和劳务的消费中获得满足,即消费目的能否实现。

1.消费决策技能

消费决策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前后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是消费动机和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外界因素,在消费者思维中不断博弈、综合、权衡后妥协的结果。消费决策技能是指消费者具备必要的消费市场决策能力以及其他相关消费知识,能够正确做出购买决策的能力。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和消费者自身素质和消费目的的差异性,在一定货币支付能力的条件下,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是不同的。因此,在消费决策时,消费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找出可信的、简明扼要的信息,并依靠这种信息决定自己将购买怎样的产品。

在消费决策过程中,消费者的偏好对消费决策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偏好属于一种个人行为,受个人知识、经历、品位、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消费者的知识结构和受教育程度是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偏好对于消费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对于可选品牌、价格及获取信息等方面,受教育程度较低者通常落后于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消费者在选择某种商品时会考虑价格定位、商品质量、商品功能、售后服务、品牌形象等因素,但是在不同阶段考虑的重点也是不同的。购买前可能会关心价格,购买时可能会关心品牌和质量,而购买后最关心售后服务。这是因为不同的消费群体通常有不同的消费属性。例如,对于高学历的消费者,收入更多些,因此更关心商品给心理和精神带来的满足,所以产品品牌、服务质量就成为决策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价格低廉对这些人的吸引力相对偏小。与此相反,低学历的消费者,由于经济收入、知识结构等原因往往会更关心商品的价格和功能,经济实用是其主要的决策依据。

2.使用和维护物质消费品的能力

商品的使用和维护技能是指消费者掌握一定的商品使用知识及必要的维护修理知识,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商品,它是消费技能中的重要内容。正确使用商品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费者自身安全,同时也是充分发挥消费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条件。懂得如何维护和保养商品,有利于延长商品的使用寿命,降低商品的维修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消费满足。而在购买商品以后对商品的维护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商品的使用寿命,造成消费浪费。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该方面所具备的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将直接决定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满意度,进而最终决定消费者再消费的热情。研究表明,具有较高学历者对于商品的维护更为重视,并且通过接受一定的消费教育,能够提高商品的维护意识与维护的能力。

3.享受非物质消费品的能力

这种技能是指人们在消费非物质消费品的时候,能够提升消费层次,会享受和欣赏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与服务产品的能力。这种消费技能是保证消费者获得更大的身心满足的关键。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鉴赏历史文物艺术品,提升旅游观光、休闲品味;欣赏体育赛事、参加体育健身等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同时,这些活动需要的技能大多内容丰富且培养周期较长。可见,这也是消费技能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我们常说的“曲高和寡”即表明此意,其中“曲高”说明文化产品无可挑剔,“和寡”则是指懂得欣赏的知音太少,因此要使这些非物质消费品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对象,我们所能做的不是让艺术“贬值”,关键是要让消费者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具备必要的消费能力。对于这些非物质消费品的消费能力,虽然可通过短期的消费教育使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但更为重要的还是需要教育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能够真正享受到非物质消费品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二)丰富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是指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以实现需要满足的方法和形式,是消费的自然形式与消费的社会形式的有机统一。通常,人们认为消费方式即生活方式,然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活方式所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而消费方式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通过消费方式表现出来,消费方式日益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示。消费方式的种类很多,我们主要从网上消费、信贷消费这两种重要的新型消费方式来说明受教育程度对消费方式的影响。

1.网上消费

网上消费是指交易双方从洽谈、签约及货款的支付、交货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都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的新型消费模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2.53亿人,其中有25.0%的网民进行过网上购物,上海是网络购物最为普及的城市,使用率达到45.2%;其次是北京,为38.9%。[11]可见,网络经济正快步向我们的消费走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那么不同学历群体对这一消费方式是如何看待的呢?

由表3-8可见,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对网上购物持肯定态度的比例也在提升。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总体来说对网上购物持否定态度,不赞成和不清楚的比例都高达34. 48%,共计68. 96%;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中有76%对网上购物持肯定态度,仅有1.33%的人持不清楚态度。由此可见,网上消费要真正为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尚需时日,这有待网络经济的成熟,更有待于消费者素质的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

表3-8 不同学历群体对网上购物的态度(单位:%)[12]

2.信贷消费

信贷消费的实质是一种信用消费,信用消费是指由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向家庭和个人提供用于生活消费需要的信用。它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信用的高级形式。这种消费方式在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得比较充分。个人消费贷款在居民生活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凸显,它正改变着老百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

表3-9 不同学历群体对信贷消费的态度(单位:%)[13]

从表3-9中可明显看出,学历越高的群体对信贷消费持赞成态度的比例也越高。可见,受教育程度对信贷消费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信贷消费实质上不仅是一种信用消费,也是一种超前消费,从图3-2中可看出,不同学历人群对超前消费态度的比例分布趋势与对信贷消费的态度大体一致。具体讲是,随着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升高,其对超前消费持赞成态度的比例逐步升高,对超前消费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则逐步减少。

图3-2 不同学历群体对超前消费态度的分布[14]

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冲击着美国人的超前消费方式,也让世界各国人民在这次事件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理性对待信贷消费或超前消费;要消费更要会消费。对于这次金融危机,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著名新闻主播安德森·库珀在CNN网站上刊登的《金融危机罪魁祸首》文章认为,如果身为消费者,奉行及时行乐,对消费的贷款失去节制(据美国联储局2008年4月份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的信用卡欠账已经高达9 517亿美元),将对个人和家庭带来高负债率,导致整个国家储蓄率过低,那么,消费者不仅是金融危机的受害者,还是首要元凶。[15]与其说这是美国消费者的错,不如说是过度超前的消费模式带来的祸害。长期以来,美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储蓄率较低。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地位,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发展模式最终酿成了苦果。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籍华人遭受的直接损失却较低,这说到底是因为中国从古到今保持传统的“量入为出”的观念,即便在美国这个崇尚消费的社会中,依然进行着自我风险调控。[16]但在消费模式方面,中国与美国正好行走在钢丝的两头,相对于美国的过度超前消费模式,中国又显得比较保守。美国金融风暴告诉我们,必须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中寻找一个相应的交汇点;同时,不管采取哪种消费方式都要以理性、科学为前提。

总的来说,我们已经看到了教育所产生的诸多正的消费性收益,这些收益使人更好地生活和发展,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十分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缺失,这些缺失直接导致我们通过教育所获得的消费性收益大打折扣,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单一的生产性思维范式转变为生产性与消费性相结合的思维范式,做到既从生产角度考虑教育该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又从消费角度思考教育该如何实现人的幸福。

[1] W. W.麦克马洪.教育的消费性收益[A].//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C].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

[2] 数据大多来自西南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何酉宁、田曼和冯丹等硕士论文的问卷调查。

[3]马洪,孙尚清.经济与管理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947.

[4]李实,张平,魏众,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71.

[5] 《中国统计年鉴》(2005)。

[6]任敏.城市居民消费分层研究[D].武汉大学,2004.

[7]任敏.城市居民消费分层研究[D].武汉大学,2004.

[8]尹世杰.当代消费经济词典[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35.

[9] 郑红娥在《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6 -173.)中提出,节俭消费观、大众化消费观、追求现代物质生活消费观、后代消费观、成就消费观以及发展消费观等六种消费观的主要特征依次是:不论有钱没钱,生活都要节俭,实用是消费的准则;安于现状,不敢标新立异;重视符号消费,懂得享受,敢于追赶时尚和提前消费;对小孩的关心和培养胜过其他一切;舍得在获得工作成就方面投入大最的时间和精力;强调发展性、个性化、与时俱进性和身心健康性。

[10]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7-173.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08-07.

[12]张学敏,何酉宁.受教育程度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3).

[13]张学敏,何酉宁.受教育程度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3).

[14] 张学敏,何酉宁.受教育程度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3).

[15] 谁是金融危机祸首[EB/OL ] . 2008-10-31. http://gzdaily. dayoo. com/html/2008-10/31/content_361887.htm.

[16] 付瑞雪.美金融危机颠覆超前消费模式[EB/OL ]. 2008-10 - 22. http://finance. sina. com. cn/stock/t/20081022/05492474875.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