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教育经济学对教育的经济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的生产价值方面,对教育具有一定的消费价值这一重要经济环节有所忽略。而事实上,教育的经济价值不仅仅存在于生产方面,在消费方面也同样有所体现。如何正确认识消费,解读消费函数和教育对消费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值得深入探讨。
一、认识消费
消费是伴随人一生的主题,认识消费对人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广义的消费是指人们利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来获取物质和精神享受的综合过程。狭义的消费则是指人们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包括生产消费[1]和个人消费[2]。其中,个人消费是恢复和发展劳动力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保证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更是人享受幸福生活最为核心的内容。本书中,我们将消费定义为:人类在非生产过程中(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其生物性和社会性存在与发展的需要,而享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活过程。下面我们将通过了解消费对人的生产、生活的意义来进一步认识消费。
(一)消费与生产
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形式,一定形态的社会总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的基础之上的。在人类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中,生产和消费是整个社会运转的主轴。因此,无论是划分人类社会的历史阶段还是衡量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生产和消费都是两个最基本的尺度。同时,生产和消费是人的感性表现,即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亦即生产和消费反映了人的存在、发展和状态。人类自身能力的提高,就是通过生产和消费这两个途径实现的。通过生产,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消费,不断满足人类发展个性和完善自身等需要。因此,生产和消费是完善人的内在本质的两个途径。
提到消费与生产的关系,通常会立即联想到生产决定消费。实际上,消费也促进生产,并对生产有着一定的支配作用。消费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目的和结果,同时也是经济运行的前提和条件。经济实质上就是在消费或市场需求的不断驱动下向前发展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旦不能被消费,经济运行必然陷于停滞,社会再生产的运行过程也就停止。因此,我们必须要看到消费的积极作用。消费的增加可以引起生产热情的提高、生产需要的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我国为例,1978年到2006年之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56.2%,1981年最高,达到93.4%, 1994年最低,也有30.2%(如表3-1所示)。另外,消费为人的多种需求提供保障,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过去片面强调艰苦奋斗,抓生产、抑消费,就是因为忽视了消费的积极作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难以提高。
表3-1 我国1978—200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3]
(二)消费与生活
无论从社会还是个人的角度,都可以看出消费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更有甚者,在消费被高度重视的今天,提出消费方式即生活方式的观点。虽然这种说法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考证,但由此可以说明消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也就是说,个人消费水平成为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如图3-1所示,1990—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 510. 16元上升到9 421.61元,上升幅度为6.24倍;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 278.89元上升到7 182. 10元,上升幅度为5.62倍。[4]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居民收入在稳步提升的同时,消费支出也水涨船高,即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但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社会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充分程度和国民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社会全体成员对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的认同感。[5]因此,除了个人消费水平以外,恩格尔系数(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整个支出的比例)也是世界上通用的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通用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贫困,60%~ 50%为温饱,50%~ 40%为小康,40% ~3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我国1978—2006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如表3-2所示。
图3-1 我国1990—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比较[6]
表3-2 我国1978—2006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7]
从表3-2中可以看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消费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处于贫困的阶段,人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创造是社会生产、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并走向富裕的阶段,如果仍然停留在只关注生产活动的层面上,显然不够。因此,对消费行为的重视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应是当前又一新课题。
二、消费函数
人类的消费受众多因素影响,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表达消费与影响、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依存关系的基本工具。了解消费函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消费的意义及其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各种关系。“消费函数”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 M. Keynes)提出,此后,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将消费者假设为短视的非理性人,主要研究了消费支出与现期收入的关系,而不考虑预期收入以及不确定性问题;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将消费者假设成为长远着想的完全理性人,消费者不仅考虑现期收入,而且考虑预期收入,但是不确定性仍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第二阶段模型的扩充和修正,对人性的假设也最接近现实,将消费者假设成为长远着想的有限理性人,其消费函数不仅考虑现期和预期收入,也考虑不确定因素等问题。
(一)简单消费函数模型
1.绝对收入函数
消费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也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现期收入(可支配收入),首次将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并基于此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他假定,现期实际消费是现期绝对实际收入的函数,因此,总消费与总收入呈正相关,总消费随总收入的增减而增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但是,收入的增加部分不会全部用于消费,每一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比重会随着储蓄比重的增大而减小。不过,其他客观环境以及个人需要、心理、习惯以及收入分配的方式也会影响消费量。
消费是现期绝对实际收入的函数,公式为:
Ct=a+bYt
式中,Ct表示现期实际消费,Yt表示现期绝对实际收入,a表示自发消费,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在这里a>0,说明短期内无论个人有无收入都要消费;0<dCt/d Yt= b <1,d2Ct/,说明边际消费倾向是小于1的正数,且递减。凯恩斯把这作为一条基本的消费心理法则。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公式为:
APC=Ct/Yt=a/Yt+b,
由于a>0,Yt>0,显然,b<APC=Ct/Yt=a/Yt+b,即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但这个结论与库兹涅茨实证研究的结论不一致。理论与实际的矛盾,导致产生了“消费函数之谜”[8]。
2.相对收入假说
相对收入假说是由杜森贝利(J. Duesenberry)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出的,它以经验、心理分析为依据,认为由于“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是非独立的;由于“棘轮效应”消费行为是非可逆的。由此可知,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取决于人们的相对收入水平。
对于非独立性假定,它引出了相对收入的第一层次含义:消费者本人的消费和收入要与周围其他人的消费和收入相对比。为此,高收入者就会对低收入者的消费产生“示范效应”,其函数形式为:
式中,Ut是第t个消费者消费获得的总效用,Ct是第t个消费者的消费支出,atn是第t个消费者对第n个消费者支出的加权数,是其他人消费支出的加权平均。即个人效用随着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他人消费支出的增加而下降,也即他人消费对本人消费产生了“示范效应”。[9]
对于非可逆性假定,它引出了相对收入的第二层次含义:消费者本人的现期消费和收入要与过去的消费和收入特别是高峰期的消费和收入相对比。为此,暂时的收入减少并不能引起消费的减少,相反,暂时的收入增加却能引起消费的增加,这就产生了“棘轮效应”,即所谓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二)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消费函数模型
1.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哥利安尼(F. Modigliani)通过对消费者一生的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消费者消费任何一种商品,都只是为了得到一定的效用,个人只能从现在与未来的消费中,以及由前辈传递的财产中获得效用。因此消费者一生中的总效用是他目前和未来总消费的函数。而且,消费者往往能够合理分配收入而使消费的效用达到最大化。所以消费者一生消费的总价值总是小于其一生的收入。莫迪哥利安尼在深入分析消费与劳动收入、储蓄、财产存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的总消费函数表达式:
C=aWR+b YL
式中,WR为真实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假设不考虑未成年期,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工作时期WL和生活时期NL,则退休期为NL-WL。假定每年劳动收入为YL,并且在开始成年时没有财富,那么他将在工作年份中积累财富,然后在退休年份中消耗财富,则不考虑消耗财富的消费函数为:
C=(WL/NL) YL
假定一个人在第T年有一笔财产WR,在T年后的工作期(WL-T)中的每年劳动收入为YL,即总劳动收入为YL(WL-T),T年后的预期寿命为NL-T,则有财产后的最大消费为:
C(NL-T)=WR+YL(WL-T)
有财产收入后的年消费大于只有劳动收入时的年消费。消费水平比没有财产时增加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得财产(WR)的数量;二是取得财产时的年龄(T)。[10]
2.持久收入消费函数
个人在做消费决策时,不仅要考虑目前,还要放眼于未来。针对凯恩斯的短期收入决定消费行为的理论,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 Friedman)提出了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他认为,消费支出是由相当长时期内的收入决定的,它主要不是取决于消费者当前的收入,而是取决于持久的或者平均的收入。这一观点在持久假说中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新构建的概念才能得到较为确切的表述。这些新构建的概念包括:(1)持久收入:是指长期稳定的收入,一般定义为能够保持三年以上的收入;(2)暂时收入:是指在短期内临时的不稳定的收入;(3)持久消费:是指长期稳定的消费支出;(4)暂时消费:是指在短期内临时的不稳定的消费支出。若以Y表示当期收入,Yp表示持久收入,Yt表示暂时收入,C表示当期消费,Cp表示持久消费,Ct表示暂时消费,P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则持久收入假说的基本观点——消费取决于长期收入,可以概括为下列四个函数:
Cp=f(Yp) (1)
Y=Yp+Yt(2)
C=Cp+Ct(3)
式(1)表示持久消费是持久收入的函数。持久收入具体如何影响持久消费,取决于其他一系列因素,如市场利率水平、财富占收入的比例、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的年龄和偏好、种族和民族文化传统等。但和持久收入相比,这些因素对消费的综合影响相对固定,理论上可以将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视为常数。这样,持久消费就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表现为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
式(2)表示实际收入是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之和。
式(3)表示实际消费支出是持久消费支出和暂时消费支出之和。
式(4)表示在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之间、持久消费和暂时消费之间、暂时收入和暂时消费之间都不存在相关关系。
在(3)式中,持久消费Cp是实际消费C的基本部分。那么,持久消费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由于暂时收入和持久收入的相关系数为零,因此暂时收入不会通过影响持久收入而影响持久消费。(www.xing528.com)
由于暂时收入和暂时消费的相关系数为零,因此暂时收入也不会通过影响暂时消费而影响持久消费。
暂时消费和持久消费的相关系数为零,意味着暂时消费的增减不会影响到持久消费。
综上可知,持久消费Cp正如式(1)所揭示的那样,单纯地受持久收入Yp的影响。
由式(3)可知,暂时消费的增加会使实际消费增加,暂时消费的减少会使实际消费减少,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暂时消费的这种增减会相互抵消。这样,从长期来看,暂时消费的增减就不会影响实际消费水平。因此我们说,实际消费取决于持久消费。
经过以上论证,可以得到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
C=cYp
式中,C为消费支出,Yp为持久收入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根据弗里德曼的估计,边际消费倾向c为0.88,这与库兹涅茨对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的测算基本一致。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因此消费支出随着持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即消费是持久收入的增函数。[11]
(三)生命成本假说消费函数模型
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仅受其收入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在更为基础的方面,由消费者生命成本支付与收益(效用)边际均衡规律决定。我国学者陈惠雄通过揭示生命成本[12]与收益边际均衡原理来解释消费/储蓄行为,把消费函数理论研究引向对生命成本与生命本质的理解,从而形成生产者与消费者统一的消费行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生命成本假说消费函数理论[13]。
生命成本假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的本质意义在于满足消费者的生命(快乐)需要;收入被视为消费者支出一定的生命成本后得到的报酬;消费的边际收益等于消费者为此付出的边际成本。因此,把消费的本质与生命需要相联系,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生命需要满足与生产过程中的生命成本付出相联系,构建基于生命成本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是实现对消费者行为异质性解释的关键。
消费的本质意义在于满足消费者生命的需要,而生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消费支出的理性边界。消费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成本付出与在消费过程中的消费效用——消费者收益边际均衡是生命成本消费函数理论的本质性内涵。陈惠雄指出,消费者的支出C并非仅仅基于可支配收入Y,更重要的是受到为获得该收入而付出的生命成本大小的制约。消费函数必须把为获得收入而付出的生命成本TL考虑在内。由此可建立基于生命成本假说的消费函数:
C=f(Y,TL)
根据生命成本支付与消费效用边际均衡原理,消费者为获得一定收入Y而付出的生命成本TL越大,则对用该收入Y补偿消费者的消费效用的期望值也相应越高,反映在消费支出行为上就是越“谨慎”或“精明”。反之,消费者为获得一定收入而付出的生命成本越少,则单位收入需要补偿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值与效用期望也相应越低,反映在消费支出行为上就是越“随意”或“大方”。这表明,为获得一定收入Y而付出的生命成本TL的差异对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见,这一函数与过去基于收入的消费函数是完全不同的,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决定性影响因子并不是收入差异,而是消费者为获得一定收入而付出的生命成本的差异。支付的生命成本越高,则消费倾向越低;支付的生命成本越低,则消费倾向越高。
三、教育对消费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几种有代表性的消费函数的分析发现,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因素;同时,教育也是影响消费的各因素中的重要的一项。
(一)消费函数中的教育因素
1.持久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教育程度
决定消费者现期消费支出的不是现行收入,而是持久收入。具体来说,一是通过临时性的措施使消费者收入增加不会带来消费支出的有效增长,只有持久收入有了稳定的增长或预期,消费者才可能或愿意增加消费,甚至超前消费,这也是开拓“信贷消费”的基础,但消费者若没有持久收入的支持,那么,信贷消费必然会堆砌“泡沫”,这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二是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持久收入的增长来推动,而不是靠一时的收入增长,因此,居民消费的增长有赖于经济协调稳步增长引起的居民持久收入的增长。这就是说,理性消费者从他可以支配和预期可以得到的全部收入的角度来计划和安排其现行的消费。而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一个人持久收入的多寡大多与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相关。
2.教育影响消费者的生命成本及其消费率
消费者为得到一笔收入而付出的生命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并将导致其消费水平与储蓄水平的变化。我们知道,人们获取收入需要支付相应的成本,这种成本归根到底是由人类自身付出的生命成本组成的,而其收入的实质就是消费者通过付出生命成本得到的交易补偿。通常情况下,受教育程度低的消费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支付的生命成本较高且获取的工资报酬较低,这样他就会设法通过提高收入的效用来抵消低工资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其生命成本支付与收益的边际均衡[14]。为此,这类消费者最实用的做法就是把收入用于与其生命存在最基础相关的项目(因为越相关效用就越大),如结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而当这些消费项目没有即时发生时,稍具理性的消费者一般都会将收入储存起来,从而导致居民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反之亦然。所以,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消费者获得同一收入所需要支付的边际生命成本和以边际生命成本单位替换货币的边际效用单位也不同。
3.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规划收入与安排消费
消费者不仅从过去、现在或不远的将来等相对长久的时间序列中分析并平衡资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而且从整个生命周期的长时间序列中分析并平衡资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甚至从一代人到下一代人这样一个更长的时间序列中来考虑这一问题。可见,消费收益最大化是消费者对其资产和收入在整个生命周期甚至更长时期内进行最优分配的结果。要实现这一优化分配不仅需要这种愿望,更需要具备这种能力。良好的教育背景可以帮助消费者做出更为合理的安排,使他们的消费更为科学、合理。
4.教育影响消费者所处群体继而影响其消费活动
消费者之间的行为会产生相互影响,即个体的消费行为会受到他人或群体的消费行为的影响。这就是杜森贝利所提出的“示范效应”。因此,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及周围人群会极大地影响个人的消费行为。而一个人能够置身于何种社会环境中,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教育不但能够形成人力资本,还可以丰富和改变其社会资本。这样,消费者就会处于一种约定俗成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规范”中。这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规范,但却是真实存在的。而这种规范的形成主要归功于教育的影响。
5.消费习惯可通过教育(尤其是消费教育)养成
消费活动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而且取决于其消费习惯。消费习惯是个人在长期的消费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定式,表现为消费水平、消费内容、消费偏好、消费观念等方面的相对稳定性。一个公民具备良好的消费习惯对其自身及所处的群体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棘轮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如果要实现通过消费习惯调整消费者行为的目的,就必须在了解消费者的基础上,使其从小接受消费教育,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包含教育因素的消费函数
舒尔茨曾指出:“教育总是创造出一种消费资本的形式,这种资本具有改善学生日后生活中的消费爱好和消费质量的特征。”[15]尹世杰在《消费力经济学》中提出,无论是社会财富的增长还是个人消费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们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改善。当今,教育无论对物质消费力的提高还是精神消费力的提高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作为现代社会改变人类素质的主要的、有效的手段无疑对提高消费者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品位、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以及消费效益等都产生重要影响。[16]因为消费者的行为很大程度上都是后天习得的,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绝大部分的态度、价值观、品味、行为偏好。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实际上是作为一种潜意识的因素在影响着个人的日常消费行为,这在日常饮食、着装、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都能表现出来。受教育程度部分决定了人们的收入和职业,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决策方式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
影响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现有的消费函数很难涵盖这些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育被长期忽略。据此,虽然消费函数种类繁多、角度各异,但如果把其他因素都抽象掉,仅从最重要的方面来考虑,包含了教育因素的消费函数就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C=f(I,E)
式中,C为消费,I为收入,E为受教育程度。这个公式说明除收入外,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变量。受教育程度通过对上述因素产生影响而间接影响消费行为。
[1] 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它包含在生产过程中。本书对此不做讨论。
[2] 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
[3] 《中国统计年鉴》(2007) http://www. stats. gov. cn/tjsj/ndsj/2007/indexch. htm.
[4]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2004)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5] 周长城.中国生活质量:现状与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3.
[6] 《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2004。
[7] 《中国统计年鉴》(2007) ,http://www. stats. gov. cn/tjsj/ndsj/2007/indexch. htm.
[8]消费函数之谜:根据库兹涅茨等人的经验研究表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或略增),短期边际消费倾向是波动的,这与绝对收入假说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平稳相矛盾。
[9]余勇定.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331.
[10]刘臣.西方经济学导论[M].第2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80.
[11]崔东红,何伟平.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22-223.
[12] 生命成本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一定货币收入而以生产者身份和以时间为维度支出的体力、脑力和心理负荷成本的总和。
[13]陈惠雄.生命成本:关于消费函数理论的一个新假说[J].中国工业经济,2005(8).
[14] 根据边际均衡原理,人类生命成本的支付原则是生命付出(负效用:劳动、痛苦)的边际成本与其得到的边际收益(正效用:工资、快乐)相等。
[15]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99.
[16]张学敏,何酉宁.受教育程度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