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也叫“黑虎子”、“守宫”、“麻蛇子”或“蝎虎”,属于蜥蜴目壁虎科,为古代民间所说的“五毒”之一。全世界约有670种,广泛分布于各大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壁虎的头比较大,皮肤柔软,身体肥短,四肢柔软且常具趾垫,大部分体长为3~15厘米。壁虎主要栖息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里,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
壁虎在白天的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晚上,它们的视力会增强,瞳孔可以扩大4倍。所以壁虎多在夜间活动和觅食,主要捕食昆虫和蜘蛛等小动物,少数大型壁虎也以小蜥蜴、老鼠或小鸟为食。
夏秋季节的晚上,壁虎常出没于有灯光照射的墙壁、檐下、天花板或电线杆上。白天则潜伏于壁缝、瓦角或橱柜背后等隐蔽处,并在这些隐蔽的地方产卵。壁虎的生殖方式为卵生,每次产卵2枚。
遇到敌害时,壁虎会自断其尾以自保。它们的尾巴易断,但能再生,因为它们的尾椎骨中有一个光滑的关节面,连接着前后的尾椎骨,这个地方的肌肉、皮肤和鳞片都比较薄,所以壁虎在受到攻击时,便会剧烈地摆动身体,并且强有力地伸缩尾部肌肉,造成尾椎骨在关节处发生断裂,以此来迷惑敌人,逃避敌害。断尾以后,它们断面的伤口很快就会愈合,形成一个尾牙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胞分裂增长期后,新的尾巴就长成了,但与原来的尾巴相比,显得短而粗。不过,壁虎只在迫不得已时才会断尾,因为断尾不仅会失去尾巴上储存的脂肪,而且还会因此失去它在同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求偶时,尾巴完整的壁虎比失去尾巴的壁虎更具优势。
壁虎在每年的3-11月间活动比较频繁,到12月的时候,壁虎开始在岩石的缝隙深处冬眠,它们会在第二年的天气转暖后醒来。
壁虎的其他生理特征与蜥蜴类似,但是有一点不同:壁虎没有大脑,它的头部是中空的,两耳之间什么也没有,它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脊髓中。所以从壁虎的一只耳眼看进去,可以直接看到另一只耳眼的外面。(www.xing528.com)
壁虎的药用价值很高,可治中风、痉挛等,其干制品称为“天龙”。在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壁虎被称为“仙蟾”,有止咳定喘、镇痉祛风、补肝肾、益精血及发散消肿的功效。目前中医常用其来治疗面浮身肿、心脏性喘息、肺结核、神经衰弱、老人虚弱性喘咳、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小知识
“五毒”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分别是蝎子、蜈蚣、壁虎、青蛇和蟾蜍这五种动物。
其实这是古人对壁虎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是无毒的。就像鹤顶红是无毒的东西,却被认为是剧毒一样。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的时节,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每到端午节,民间会用各种方法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已被刺死,再也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的巫术遗俗。民间也有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邪之意。有的地方,人们还会做五毒剪纸,贴在门、窗、墙上,或系在孩子的胳膊上,以避诸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