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蝮也叫“五步蛇”、“白花蛇”、“翘鼻蛇”、“犁头蛇”、“蕲蛇”。其最大特点是吻端尖突上翘,因而被称为“尖吻蝮”。尖吻蝮有剧毒,据说被咬以后,伤者不出五步就会晕倒,因此也叫“五步倒”。其毒性与眼镜王蛇相当,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
尖吻蝮在我国分布较广尤其是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其身体粗大,体长1.2~1.5米,最长可达1.8米以上。尖吻蝮头很大,呈明显的三角形,脖子较细,头背为黑褐色,并有对称分布的大鳞片,具颊窝。它们的身体背部呈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方形大斑块。其腹面呈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若尖吻蝮被逼到走投无路时,它们就会调转“尾利钩”,破腹自杀。
尖吻蝮主要生活在海拔100~1400米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于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会进入山区村宅。天气较炎热时,尖吻蝮就会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或树根下的阴凉处避暑;天气寒冷时,它们会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冬眠。尖吻蝮喜食鼠类、蜥蜴、鸟类和蛙类等。
尖吻蝮为卵生,每年8-9月间产卵,每次产卵6~20枚,孵化期约为20多天,雌蛇有护卵习性。
尖吻蝮的药用价值很高,蛇肉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镇痉、止痒的功能,对风湿性关节酸痛、四肢麻、骨神经痛、风瘫疠风、小儿惊风、口疮、遍身疥癣、黄癣、皮肤瘙痒、恶疮等病症均有较好疗效。
小知识
尖吻蝮在我国古籍中的记载(www.xing528.com)
关于尖吻蝮的习性和药用价值,唐·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写道:“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痿、疠,去死肌,杀三虫。”
宋·庄绰《鸡肋编》载“白花蛇”条云:“今医家所用,惟取蕲州蕲阳镇山中者。去镇五六里有灵峰寺,寺后有洞,洞里皆此蛇,而极难得。得之者以充贡。洞内外产业,虽枯两目犹明;至黄梅诸县虽邻境,枯则止一目明;其舒州宿松县又与黄梅为邻,间亦有之,枯则两目皆不明矣。”
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几次上蕲州龙峰山,目睹蕲蛇吃石南藤及其被捕的情况,根据实地观察,写了《白花蛇传》。他还在《本草纲目》中,对蕲蛇的形态、习性、捕捉干制的方法和用途作了详尽的记述。他说:“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背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旁有念珠斑,尾尖有一佛指甲,多在石南滕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剖之置水中,自反尾涤其腹。”
据清初顾景星的《黄公说字》说:“谨按蕲地花蛇,有黄白黑三种,黄白二花可货数十金。黑花不过数金而已。昔产龙峰山洞,今无有,惟三角山出,一岁不能多得,土人获此物必食荤物方可。否则,其走如飞,牙利而毒,如人手足为口齿所创,必以刀断去,稍迟则不能救。”并说:“市肆所货,皆浙蛇,非蕲蛇,花与指甲皆同,土人亦莫能辨。但三角山在二蕲交界之处,相传蛇一逾界,则只一目……”
《黄州府志》载有民谣曰:“白花蛇,谁教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舟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蕲蛇性喜潮湿阴凉处,多穴居栖息在山谷溪涧岩石上、落叶间、竹林下、草丛中,外出往往伏于烂草枯叶之间,以便于发起进攻,猎取食物和隐蔽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