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要信息变形流失:报纸编辑部自我审查研究

重要信息变形流失:报纸编辑部自我审查研究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万州区群众认为,失业人口的日渐增多,以及政府与群众之间矛盾的淤积发酵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经过这种改写,“万州事件”报道中的原因信息被做了变形处理,进而无形之中,“万州事件”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万州事件”实际上以一种不平衡、不对称的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来表达和传递一种态度。通过这种信息的流失和处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被建构过的新闻事实即是万州区政府及警方面对暴徒的无理滋事冷静克制、有理有节。

重要信息变形流失:报纸编辑部自我审查研究

对于这篇敏感的新闻,该报编辑部经过商讨,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删改。比对见报新闻稿与记者初稿,可见编辑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删改、过滤构建了新闻报道的安全框架

1.信息的变形:删改原因,扭转事件性质、淡化社会矛盾

编辑对原因的删改是全篇最大的改动部分。

记者在初稿中花费了大段笔墨,揭示、分析了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非仅仅描述事件本身。编辑却对原因进行了大段删除,被删除段落如下所示(见记者初稿):

……

在调查的过程中,记者听到有关事件原因的一个民间版本。万州区群众认为,失业人口的日渐增多,以及政府与群众之间矛盾的淤积发酵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随着失业率的加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收入来源,只好依靠又苦又脏的体力活儿养家糊口,生活过得很艰辛。然而,与此同时,万州区政府却大力建造所谓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事件就发生在刚刚建成的高笋塘商业文化广场上,正对着万州区政府大门。政府建造该广场是为了发展商业经济,在征地与拆迁过程中,万州区政府曾动用警力……那一次动用警力的暴力拆迁,已经导致了一次小规模骚乱。

此外,官员腐败也是导致此次暴乱的原因。一位重庆市政府工作人员说,万州区城市化进程中,爆出了大量腐败丑闻,其中包括万州区副区长在内的六名官员被“双规”。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形成了政府和群众之间不断增长的矛盾冲突,最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冲突变成导火线,矛盾激化变成了暴乱。

删除之后,编辑改写了原因,如下(见报新闻):

……正是因为万州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过快,当地的政府部门在治安等多种工作中经验不足,而相应的警力配备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另外,当地居民及移民的收入普遍过低以及一些偶发性事件造成的对立情绪也是不安定因素。

显然,两个版本的原因存在着质的区别。删除掉的原因实际上是当地普通老百姓的看法,传达的是真实的民间话语。从记者初稿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百姓的话有理有据,真实地道出了群众对地方政府的不满,真实地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干群之间存在着的紧张关系。而这正是“万州事件”发生的真正的深层次的原因。

在见报新闻中,编辑将这一经由群众之口说出的事件原因删除了;然后调用了一些较为抽象泛化的原因,站在政府立场以替政府“打圆场”的口吻,经过改写修正了“万州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这种改写,“万州事件”报道中的原因信息被做了变形处理,进而无形之中,“万州事件”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来由尖锐的社会矛盾必然引发的冲突,变成了“偶发性事件”引发的对立,欲说还休之中,重新构建了“正确的”至少是中性的原因。

这样,初稿中随着原因一起出现的尖锐的社会矛盾,从见报新闻中消失了。通过原因删改,新闻报道尽量展示官方话语,已经从总体上实现了从民间立场“转向”至官方立场,替当地政府说话。于是,通过对原因信息的变形,见报新闻从重点关注原因转到就事论事,关注事件本身,新闻事件固有的矛盾张力被弱化。

这样见报新闻排除了全篇最大的“地雷”,舆论导向上确保比记者初稿更加安全,避免了偏离“主流”太远。

2.信息的流失:淡化矛盾冲突、回归官方立场

(1)隐没与突出:冲突双方信息的不同处理

编辑删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警察与政府在这次事件中的行为的描写。

记者在初稿中,对冲突双方的“动武”行为都做了描述。在原始稿件中,记者不止一次地描绘了如何动用警力来对付混乱场面以及万州区政府的处置乏力;但是在见报新闻中,编辑删除了如何动用警力的行为,简约概括地描述了政府方面的行为,却保留了“扁担”行为的具体描写。

群众一方的行为描写如下:

部分群众和“扁担”砸烂了车玻璃。

“入夜后,局势更为紧张,有人往警察身上乱扔杂物,有人趁机在政府楼内放火,并乱抢东西,而此时政府院内的几辆车先后被点燃。”一名目击者说。

当地政府事后向上级部门报告此事的书面报告称:“……闹事人员向执勤警察和政府大院扔砖头、杂物,区政府的玻璃大门和区政府牌子被砸坏,部分民警受伤。”

此次事件共毁坏车辆6辆,其中烧毁4辆,砸坏2辆。

……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见报新闻中,冲突另一方——政府官员和警察行为的描绘,其一是简略概括,一掠而过,不交代细节。

下午5时许,警方强行驱散围观者。(www.xing528.com)

凌晨3时20分,冲进政府办公大楼的闹事人员被驱散。

工作人员和民警则组成人墙,防止人群冲入,双方一度发生冲突。

至于如何被驱散的,冲突情景到底怎样,警察如何应对,双方如何发生肢体接触,细节不详。

其二是以“新华体”强调政府作为,反映万州区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平息事态”,如“要求赶赴现场的领导及公安民警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不激化现场群众的情绪”等。

对冲突双方信息的不同处理,即对政府方面,过滤隐没某些负面信息,放大正面信息;而对群众一方则如实呈现其暴力行为,过滤其合理要求的信息(如惩罚打人者、揪出背后庇护者)。

对于完整的“万州事件”而言,编辑部处理掉、流失掉了很多重要信息。“万州事件”实际上以一种不平衡、不对称的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来表达和传递一种态度。通过这种信息的流失和处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被建构过的新闻事实即是万州区政府及警方面对暴徒的无理滋事冷静克制、有理有节。

(2)词汇转换淡化矛盾

编辑的词汇转换策略,也是在着力地淡化这种矛盾冲突。如“官员”被转换成“政府工作人员”,“官员”隐含了等级划分,而“政府工作人员”则中性多了。这显示了编辑部淡化冲突和阶级对立的明显意图。因此,某报新闻稿中,群众和官员的对立也减轻了。例如:

但令当地官员想不到的是,下午6点左右,四五千围观群众再次聚集,并阻断了交通。这些人包围了区政府大楼。“交出凶手,严惩凶手”的呼声此起彼伏。官员和警察组成了人墙,防止人群冲入,双方一度发生冲突。(初稿)

但令政府工作人员想不到的是,下午6点左右,四五千围观群众再次聚集,并阻断了交通。这些人包围了区政府大楼。“交出凶手,严惩凶手”的呼声此起彼伏。政府工作人员和民警则组成了人墙,防止人群冲入,双方一度发生冲突。(见报稿)

此外,减少双方的对立意图在语法结构上也充分体现了出来。比如新闻正文第一个小标题的修改,“公务员”被从见报稿中删除了。在原始稿件中,“扁担”和“政府公务员”是明显的对立两方。原稿中的汉语词汇“遭”含有同情和惊讶之义;见报稿中被改成了“被”,这只表明了被动行为,毫无感情可言。

初稿标题为《“扁担”街头遭“公务员”暴打》;被修改后,变成见报标题《“扁担”被打》。

显然,该报编辑部通过删除暴乱深层次原因、警民冲突中警方动武的细节等信息,突出、放大地方政府积极稳妥处理的展示词汇、修辞策略的运用,事实上凸现了一些群众的不理智行为,也就直接扭转了地方政府的形象,从初稿中负面的“他们”,转换成了见报新闻中的克制、理智、积极作为的“我们”。进而最终将新闻稿件的立场从中立,甚至偏向群众的立场,转向了与地方政府话语一致的立场。

3.积极建构以树立“合法化”框架

显然,通过对原因信息的变形、官方话语与群众话语分布的不同处理,报社编辑从根本上扭转了新闻报道的立场,但这还不够,因为这需要读者从两个整版的新闻报道中去分析。

该报还需要给有关部门和读者留下第一眼的“好印象”,使之一打开报纸,不需仔细阅读全文,就能体会到这篇报道“帮忙而不添乱”的“建设性”实质,明白虽然这个新闻事件非常敏感,但是编辑部从中传达的是正确的舆论导向。这相当于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新闻报道一目了然的“合法性”,因此还需要编辑在报纸版面上给予更加直接的、简洁明了的提示。因此,除了新闻正文中的原因、细节的处理之外,编辑部直接从标题修改、导读撰写中进行了积极建构,以表明政治态度,树立合法化框架,规避政治风险。

在报纸版面上,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记者的初稿标题《小纠纷引起的“大事件”》见报后被修改为《小纠纷咋酿成了“大事件”——万州“‘扁担’被打引发群体事件”风波始末》。

大标题之下的醒目位置是编辑部撰写的“核心提示”,它是对新闻内容的精华提炼,相当于新闻导读,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大标题的作用。编辑一共撰写了四条核心提示,依次为:

一起平常的街头纠纷,何以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吸引”数千围观群众,并最终酿成大规模的群体事件?

就在当地政府以为风波已经平息的时候,更大的危机正在到来。政府随后启动紧急应急预案。

打人者自称“公务员”,引起群众不满并成为事件的焦点,但事实上打人者并不是公务员。

如何提高与群众沟通的技巧,如何有效疏导局部地区的矛盾和对立情绪,如何沉着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成为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显然,新闻标题与核心提示是相互对应的问答关系。标题提出了问题,而核心提示予以了回答。因此,尽管在新闻正文中,也描绘了事件发生的三个阶段冲突的演化,但导读直接将事件原因指向源自误会,因为“行凶打人者”并非真正的政府工作人员,更不是什么官员,这就暗示了群众对政府和官员的愤怒是不必要的。不仅如此,核心提示还从政府作为的角度,从正面提及了政府对此次暴乱的应急处理,并最终从替政府出谋划策的建设性角度,指明了新闻报道是在“帮忙”。

这些不仅从政治上完全扭转了“万州事件”的性质,而且也强调了新闻报道的官方与政府立场,并为自己的新闻报道寻求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帮忙不添乱”。进而配合着新闻信息的变形与流失,编辑水到渠成地将“万州事件”置入常见群体性事件的“合法化框架”之中——对群体性事件的官方定性,即“少数别有用心者与部分不明真相者,及现场围观者混杂在一起,并演变成冲击政府的骚乱”。

综上所述,该报新闻室在自我审查过程中,通过上述手段从总体上扭转了新闻立场,所作修改主要就是隐藏尖锐的、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减轻批评;缓和双方的对立;建构肯定、积极的舆论姿态,进而规避导向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