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品是一条生产线上的产品,受组织常规的影响,记者个人并不能决定新闻报道的最终面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编辑的把关修改实际上是新闻生产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直观可见的自我审查。
在编辑删改审定的过程中,初稿中的文字信息或被采纳、或被拒斥、或被修正、或被调整,基本上遵循着报纸总体上的立场,隐藏着某种意识形态的判断,反映了报社对社会舆论形势、报社自身经济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利益的考虑。这一编辑环节总体上是一个再次规避风险、确保将新闻话语建构在主流价值观之内的过程。
1.各级编辑不同的侧重点
在编辑部内,编辑的自我审查主要是为了排除导向风险、规避报社经济利益损失,以及报纸定位、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考量,依靠一套已经公认的职业“惯习”进行处理。与一线记者采写中的自我审查不同的是,编辑考虑的因素更加宏观,并且不同层级的编辑考虑的侧重点不同:
一般来讲,值班编辑主要看有没有政治错误,或者大的广告商利益受侵犯;普通编辑就照着新闻规律做,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相对而言,比较少考虑政治错误和广告商利益;像我这样的处在主任这个级别上(的人),就得两头都要考虑,既要考虑新闻性,又要考虑政治风险、商业利益。实际上不少新闻材料、新闻线索拿到编辑手上的时候,已经过层层过滤,滤掉了很多东西了。反正,时间一长,大家都摸到了门道,选择意识已经很强了。[4]
具体而言,从编辑流程看,每天的版面、选题的决定权主要由部门主任、分管编委的中层管理者掌握,而最后的审核、签版权主要由分管副总编辑、值班总编辑等高层管理者掌握。普通编辑、中层主管以及高层管理者,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把关重点、策略及倾向都各有侧重。总体而言,从总编、主任到各级编辑,直至一线记者,把关侧重中政治风险、商业利益呈从强到弱的变化过程。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一些老记者工作年限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早已洞悉“上意”,在确定选题、具体采写中先行考虑高层意向,提前自我审查,以确保平衡各种潜在的风险。
一般而言,不同层级的编辑会有不同的把关侧重点,主要体现在:
(1)普通编辑更多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新闻价值的大小、报道文本的完善与否等角度,对记者发到稿件库中的文章进行筛选、编辑,并对其负责版面的文章编排负责。在其把关过程中,较多侧重新闻编辑业务层面,较少对报道的政治风险或商业利益进行规避。
(2)中层管理者会站在比普通编辑更高的视野上,来看各个版面的新闻处理策略,以及适度考虑新闻报道中的政治风险问题,较少考虑经济利益或广告客户的要求,不以此影响新闻生产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3)高层管理者对报道中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会进行比较严格的把关。广告部门对个别触及广告商利益报道的反馈和要求,基本只有高层管理者有知晓及决策的权力。值班编委或总编辑的新闻判断意识和水平是导致新闻生产最后环节呈现差异性的关键因素。
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片人梁建增曾提及为确保节目报道的导向正确和播出安全,《焦点访谈》存在一个运作有序、分层把关的“三关”机制[5]:
记者把关:选题获批后,如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主体事实不明确,或会带来负面影响,将与制片人进行沟通;确应放弃的,就不进入采访阶段。这样被筛掉的选题占《焦点访谈》已获批选题的10%左右。(www.xing528.com)
制片人和部主任把关:记者采访回来后,制片人、部主任要与记者反复研究节目,不符合要求被过滤掉的节目占了10%左右。
主管台领导终审把关:主管台领导出于政治大局和制作水平等方面的考虑,会严格把关。
2.编辑自我审查后稿件的变动幅度
通常,在某一报社内部,编辑与记者对待同一新闻事件,会因为共享的组织因素、媒介价值取向、新闻规则而存在某些一致性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同之处。但是,在新闻选择方面,编辑一般掌控着新闻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比如对新闻价值、事件取向以及故事模式等的决定权,记者采写的初稿一般必须经过编辑处理,才能决定是否具有见报的可能性以及最终以怎样的面貌见报。
经过编辑部对新闻初稿的修订及版面处理,记者递交编辑部的新闻初稿,在文字呈现上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种程度的变化,从新闻的表现形式及内容实质的角度来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其一,新闻表现形式上的变化与微调。如遣词造句的修辞与润色,或者次要新闻要素的删减,或者忠于文章本意的缩写。基本上,文章主干不变,不损伤新闻的实质内容,既规避了相关风险,又基本上不改变记者原本的价值立场与态度。这种情况在本书访谈的记者中最常见。
其二,重要的、关键性的新闻信息有所取舍。如删除部分重要内容,保留部分重要内容,见报稿件中仅传达出部分事实。比如类似“三鹿”奶粉事件中,对关键的新闻要素的隐没;对于重要的阐释意义段落、深层次原因的删除等。这种形式在传达了信息的同时,也流失了部分信息。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
其三,通过遣词造句以及删除等编辑手段,改变了新闻框架,转变了记者初稿中的立场,伤及了记者原稿中的新闻核心。这种形式比较极端,通常是在一些特别敏感的新闻报道中,当编辑与记者出现明显分歧时出现。
这一点将在下一节自我审查与新闻生产内容的影响中得到体现。
一般来讲,初稿修订前后变化是否很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客观因素,如一个时期外在控制环境的紧松,报纸版面大小的客观限制等;主观因素,如采写之前记者与编辑的互动、沟通,记者个人采写过程中自我审查程度的大小,不同的编辑的不同偏好,以及编辑与记者的价值倾向、工作年资对相关经验的积累等。
在访谈中,很多记者表示:在采访初期就开始的编辑与记者的相互沟通,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编辑室内的后续稿件作大改动的可能。
实际上,对于特别重要的调查性报道,我们在采访的同时,都会随时与后方编辑保持联络、沟通。从采访开始,编辑就会通过沟通调节采访方向;而记者也会将现场情况出现的变化告知编辑,调整采访意图和方向。在写作稿件之前,编辑与记者相互之间达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观点。这样的话,稿件出来就基本上不会被编辑改动过大,顶多是因为广告太多冲了版面,编辑会删除一些枝节上的修辞的东西,主干部分动的不多。[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