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查性报纸自我审查研究

调查性报纸自我审查研究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遵循童静蓉的有关研究,本研究将其单列为“调查性报纸”。“民间报道”在新闻文本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对市民社会、民间社会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其二是抢险救灾的消防官兵。“独立报道、追求事实真理”的专业追求,使得其自我审查着眼点在于降低政治风险,而非完全规避,平衡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关系成为其化解、降低风险的策略。

调查性报纸自我审查研究

近年来《南方都市报》因其新锐激进的新闻报道(尤其是调查性报道),在业界声誉很高,被很多受访者称为“中国最大胆的报纸”[24]。遵循童静蓉的有关研究,本研究将其单列为“调查性报纸”。

1.内容呈现:发布自采新闻、巧妙“收编”新闻通稿

六份报纸中,《南方都市报》最激进,率先没有发通稿,而是刊登了六篇自采新闻,配发一篇新闻评论和大量新闻照片,以“灾难中的人”之视角,全方位介绍了事故的详细信息。

在版面上,该报投入了从A05版到A08版四个版的巨大篇幅,尤其是A06版与A07版两个版面打通,版面之间没有广告,一副巨型照片居中横跨两个版面,版面的视觉冲击力相当强。

(1)“民间报道”的自采新闻

与新闻通稿相比,《南都[25]的自采新闻属于“民间报道”。

“民间报道”在新闻文本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对市民社会、民间社会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在新闻实践上,主要采访与社会事件有关的民间社会成员及其他相关成员;在讯息源模式上,往往不以政府或官员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消息来源,而是转向民间社会,以涉入事件的一般民众为主,主要是草根阶层。

《南都》的报道主角包括三类:

其一是普通市民:3名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伤者,1名救人英雄(附近工人,他在消防人员赶到前救了13人)以及相互帮助逃离下陷大楼的当地居民。

其二是抢险救灾的消防官兵。

其三是事故涉及的具体政府职能部门,如煤气公司、交通部门、医院和电力部门,而非一般的党政机构。通过对这些职能部门行动的报道,《南都》也详细报道了救灾行动中政府的反应和作为,如居民安置疏散、地铁修复、处理煤气泄漏等。

在全部六篇报道中,政府官员的踪影仅出现在事故概况报道的末尾,涉及省长、省委书记的指示。

(2)巧妙整合新闻通稿

尤其指明一点,在这起事故中,对于新闻五要素之一的“地点”要素,其他五份报纸均采用“某规则”,遵从新闻通稿以“海珠江南大道中某建筑工地”的模糊说法;只有《南都》明确了这一新闻要素——“海珠区海珠城广场工地”,并在A05版专辟资料链接详细介绍海珠广场的相关情况。

《南都》的新闻标题也最抢眼:

工地陷了,两座楼悬了(头版)

广州江南西地陷!两楼悬空(A05版)

不仅如此,《南都》对于新闻通稿的处理也非常巧妙。虽然没有刊发新闻通稿,但也不敢完全忽视它,而是将通稿精神融入新闻背景,以评论《决策果断,应急得力》的形式传达了出来。时评实际上肯定了政府的实际工作,与通稿主旨一致,发挥了类似于通稿的作用。

2.各因素博弈:专业诉求与市场追求抗衡政治风险

回忆起决策过程,《南都》的受访者说:(www.xing528.com)

我们要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对于我们而言,没有政治风险也就无所谓新闻报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风险降到最小。

就这起事故来讲,可展示的信息太多了,通稿只是选择突出了抢救应对措施,这是全部信息中的一小部分,不能展示事故全貌,也根本不符合我们的发稿标准。而且我们以往的报道已经吊起了读者的胃口,他们期待《南都》有些特别的东西,这次报道对我们也是一个扩大市场的机会。

我们的前方记者做得很棒,他们从现场采到了大量生动的新闻信息,比如说……那被埋的一家五口是外地人,在塌楼前半个小时才刚刚全家团聚,但就是那么一瞬间,家里的一对双胞胎就阴阳两隔了……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新闻故事啊。

可是通稿又怎么处理呢……很伤脑筋,我们讨论了好长时间……好在这起负面事故中,还有很多可以正面挖掘的东西……

如果你仔细阅读报道,你就能看到我们处理时多么用心……首先,选取正面的市民典型来报道,突出市民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抢险行动。你看,这些新闻人物都是好的、正面的典型,这难道不是正面宣传吗?宣传主管部门怎么能指责这些正面报道呢?其次,我们以专业评论传达通稿的精神,评论是在通稿基础上增补信息改写的,传达的完全是上面的精神。这不能算是无视宣传通稿,也可以说是我们用一个鲜活生动的新闻故事替换了僵化的新闻通稿,这能算传播手法的创新……最后,我们也提及了事故原因,不过我们是借当事人的嘴说出来的,比如居民、地铁公司。最后做标题时我们还是将原因打了个问号,表明我们调查时间紧迫、无法证实,也免得因此陷入麻烦。事实上,尽管很冒险,但总算有惊无险。[26]

显然,与党报相比,市场化报纸在自我审查过程中对风险的判断、处理更复杂,权衡也更艰难,围绕着如何处理宣传通稿、政治风险与专业诉求、经济风险、受众期待等因素展开了博弈。

《南都》从业者的风险判断与处理,不仅体现了其属性定位及专业诉求的要求,与党报相比,也突出了新闻专业诉求与读者期待等市场要求。

作为调查性报纸,《南都》强调服务读者、记者独立报道,追求新闻事实和真理,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其风险判断跳出了就事论事的局限,大胆反向“收编”官方话语——从正面宣传的报道政策中寻找合理性来源,直接实现了判断与突破。

它充分利用“炒作”概念的模糊性,对“不要炒作”的理解最为开放,即不放大事故的阴暗面,从积极角度传递新闻信息,平衡好通稿与自采新闻的关系。因此它站在民间立场,聚焦于普通市民,长篇幅、大版面刊发自采新闻、照片,并将通稿转换为新闻评论,实际上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这一冒险是新闻专业主义诉求、市场压力等因素与政治风险判断博弈的结果。“独立报道、追求事实真理”的专业追求,使得其自我审查着眼点在于降低政治风险,而非完全规避,平衡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关系成为其化解、降低风险的策略。

因此,它在实际传播中也确实引起了读者的赞誉:

我觉得不应该再苛求什么了。这篇报道的智慧在于那个快评,摆脱了新闻禁令的同时也找到了平衡点。而且报道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那些破烂王的细节,是只有《南都》才挖得到的,记者的采访技巧值得佩服。

……

从叙述来说,应该说还是做得挺充分的,信息很充实,想了解的都有了。标题不怎么出彩,但是有优点,就是不煽情,事实说得平淡但又抓住要害,不故意去突出事故的突发性、杀伤力和轰动性,轻描淡写。“地下车场施工致江南西地陷/两楼悬空2人失踪/居民积极自救”既点出塌方原因、事故地点和现场状况,也轻轻说出人员伤亡,是一个内敛的标题。

值得称赞的是文中多处用到的描写,多描写、少叙述,是前辈给我的经验,我觉得很有道理。在这条事故新闻中,读者需要大量现场的信息,所以多用描写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一方面使文章读来更有美感,一方面能提供更客观、更全面的信息。如废墟里露出一堆堆白色砂砖和碎裂的石棉瓦。扯断的电缆裸露在外面,一黑一白两辆小轿车也陷在废墟里。泥土中,还夹杂着一台变压器、一个保安亭。[27]

3.自我审查的实质

《南都》的自我审查实际上是在反向“收编”官方话语,重视宣传提示,但也积极、大胆作为,为民间话语的安全传达开辟空间。

通过民间报道中新闻故事的行动者的多元化,《南都》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中以政府为绝对垄断性新闻行动者的模式。与通稿相比,它关注了民间社会中的小人物,使这些处于权力底层的小人物以新闻信息源和重要行动者的身份,获得了一定的“媒介近用权”,这有助于其利益诉求的表达。因而,《南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民间话语的传达。

这是在官方话语容忍的限度之内,以市场逻辑和专业逻辑平衡政治逻辑,实现安全生产。因此,《南都》从业者的自我审查本质上是确保在不违背大方向的前提下,安全传达民间话语,从民间视角对客观现实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