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围进入、曲折传达
在新闻生产中,有许多新闻非常敏感,不宜单刀直入;但是假如报纸“缺席”,又无法起到舆论监督、瞭望警告的媒介功能。因此,在新闻实践中,报纸经常会借题发挥,并不介入真正核心的新闻热点,而是选取相关事实进行报道,从外围进入,曲折传达出媒体的真实声音。
如2002年8月《江西日报》发表《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吉安招商引资注重科学健康发展》的报道,强调招商引资中要注重保护环境。事实上,新闻线索来自环境污染现象,记者采访中发现:
在近年来的招商引资热中,江西有些地方“捡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项目是否有污染,是否会对环境形成破坏,只要能引来就行。于是,一些小木材加工厂、小造纸厂甚至有毒害的小化工厂堂而皇之地建起来了,使森林被破坏,河流被污染。虽然目前这种状况只发生在少数地方,而且危害程度并不重,但必须引起警觉,不让它蔓延发展。这种稿件如果以批评、曝光的形式发稿,则很有可能会影响当地的工作,使基层干部感到委屈、灰心,使客商不敢进来甚至撤资;而如果以正面报道
的形式,即报道一个在招商引资中注重保护环境的典型,报道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这也能起到警醒、引导的作用,而且效果更好。于是,我们选中了吉安这个典型,报道了吉安市在招商引资中注意产业的导向性和资源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严把审查关的做法。果然,这篇《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吉安招商引资注重科学健康发展》的稿件配上“短评”在头版头条发出后,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省委领导对吉安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和表扬,许多地方到吉安学习取经;报社也收到许多读者来电、来信,表示赞扬和支持。[11]
再比如《南方都市报》的一条报道:
《重庆拆除城市“炸弹”》这篇报道,其他同行媒体都在关注灾情本身,我们却关注导致灾情发生的深层原因,最后的落脚点不是做灾情的事件性报道,而是延伸开去分析城市的工业规划。这样离新闻本身很远,距离禁令比较远,就可能可以做。再比如最近四川的猪肉事件,也不能做直接报道,我们的记者就去做了个养猪产业的深度报道,也发了出来。不过,这个稿子出来后省委宣传部打电话批评,报社办公室写了个情况说明。这样的情况还是不少的。[12]
这种绕开正面矛盾,转而选取相关联的其他事实进行报道——如不报道事故转而报道事故处罚结果等,采取了“曲线救国”、“旁敲侧击”的方法,它实际上反映了记者的自我审查。
2.改由时评传达新闻信息
通常来讲,报纸内容以新闻为主、评论为辅,评论本质上是对新闻的深化和延伸。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时评再度兴起,至今形成了“新闻萧条下的时评繁荣”[13]的景象。市场化报纸尤其善于利用时评开展另一种舆论监督,对政府公共政策和行业垄断展开批评,形成了较大的气候。
这一现象绝不仅是一种文体的兴起或媒介内容形式的呈现,它的背后有深刻复杂的原因。正如《南方都市报》评论部一位负责人所言:“在目前的环境下,时评受到的约束还远不如一些负面报道。近几年,某些重大的负面报道对言论空间的突破,要远大于时评对言论自由的突破。管理部门对言论的约束是次要的,更多的是约束新闻报道。我个人感觉,来自行政或宣传部门的限制,针对评论的要大大少于新闻。”[14]
的确,当前党政管理重心集中于媒介对事件的新闻报道。在这种情况下,时评生产比新闻生产有着更大的灵活性与策略性。时评在评述时,可以顺道提及作为新闻由头的事实,将事实展示出来,进而实现从新闻话语到时评话语的“话语转换”。新闻报道行不通,改走时评,也是自我审查的一种体现,这在新闻生产中较常见。
如2007年《人民日报》记者写了一篇“人民时评”,批评武汉市交警罚款一年有180多万笔共1.5亿元。据了解,该文是记者从会上发现的线索,但是如果直接点名来源进行批评,就会“伤及”大会主题,不客观,也不利于今后工作,转而以模糊手法刊发了一篇评论,当然这其中不排除“这条新闻适合发表评论之说”,但通过访谈,笔者得知评论者还是顾及了直接批评的影响。(www.xing528.com)
时评开始是这样写的:
近日,有个大城市的几位人大代表在省人代会上议论:这个市一年交通违法罚款有180多万笔共1.5亿元。据了解,2006年该市财政收入502亿元,这项罚款就收回了1.5亿元!
是司机违法太多吗?有人大代表质疑:执法的目的是让人们遵守交通法规,岂能以罚代管?联想到近些年有的地方交警部门日益豪华的办公楼,让人不禁忧心巨额罚款背后的动机。
评论中通过用“大城市”取代了“武汉”,并用人大代表的质疑直接传达了记者和群众的呼声,也避免了这一尖锐、敏感的新闻对相关部门的直接刺激。
3.版面“偷渡”策略
版面语言是编辑自我审查的一个手段。
一般而言,报纸版面上左侧、上方和正页的位置,比右侧、下方和背面的位置更重要。并且,标题字体变化、字号大小,导读提炼,新闻照片的选择与配备以及报纸印刷颜色,不仅是一个吸引读者、增加视觉效果的技术问题,更是一种编辑思想的传达手法问题。
因此,版面语言的不同处理,如分配次要版面、不发照片、减小标题字号等方法可以弱化某些重要信息,规避风险。利用版面“淹没”、“偷渡”信息,是从业者在政治、经济和专业压力面前作出的选择,是自我审查的体现。
4.改写内参
一般而言,在党的新闻事业框架之内,记者的职责除了采写公开新闻外,还有采写内参。相对于强市场化取向报纸“发现”与“披露”的角色,对于负面敏感议题,党报记者通常从建设性新闻业的角度出发,改走内参形式,将传达、扩散信息转变为信息上报,这是相当常见的新闻处理手法。
内参,即通过“内部参考”的方式上报到有关领导,通过内部渠道反映,引起领导重视与过问,推动问题的解决。等政府已经将“问题”和事件妥善处理之后,再以统一的“口径”进行报道。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直接批评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政府受到舆论的压力,使政府在对问题的处理上掌握充分的主动权。
应该讲,对于党报从业者而言,内参制度从报纸上分流了相当部分的新闻信息,也缓解了党报从业者职业理想与“有苦难言”的现实、组织之间的认同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