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抢与等两个方式:新闻时机巧妙把握,助力报纸生产

抢与等两个方式:新闻时机巧妙把握,助力报纸生产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地反映客观事实,新闻时效性与报道时机的微妙关系常被从业者利用。寻找、利用“时间差”是报纸生产规避风险经常采用的方法。巧妙把握报道时机,包括“抢”与“等”两个方式。紧紧抓住这个时间差拼抢对于新闻生产是极其有利的。事实上,与宣传主管部门打时间差已经成了市场化之下报纸力争信息表达的重要手段。这对于深度报道而言,尤其要抢时间。

抢与等两个方式:新闻时机巧妙把握,助力报纸生产

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地反映客观事实,新闻时效性与报道时机的微妙关系常被从业者利用。寻找、利用“时间差”是报纸生产规避风险经常采用的方法。巧妙把握报道时机,包括“抢”与“等”两个方式。

1.抢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有关部门的反应需要一段时间,形成一个相对清晰明确的政策以及宣传通知的下发过程都需要时间。紧紧抓住这个时间差拼抢对于新闻生产是极其有利的。事实上,与宣传主管部门打时间差已经成了市场化之下报纸力争信息表达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对于地方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由于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差异,中央宣传主管部门与地方宣传主管部门之间的观点与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地方宣传主管部门没有权限干涉异地媒体和中央级媒体的新闻报道,而必须与上级宣传主管部门沟通,向中央宣传主管部门“公关”,这一沟通与“公关”过程都需要时间。这对于深度报道而言,尤其要抢时间。

比如2009年11月,成都“拆迁户”唐福珍自焚事件中,深度访谈的受访者透露事发后有关部门立即到一些大媒体公关,在公关期间各大媒体的简讯报道都抢发了出来;但是很快有关部门要求不许炒作此事,各大媒体的后续深度报道虽然都写出来了,但都没发出来。

2.“冷却”一段时间再报道(www.xing528.com)

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地反映客观事实,但在报纸新闻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新闻事件爆发当时及临近时间段内保持缄默,等事件“冷却”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报道。

当然先要排除一个前提,即事件发生当时有“宣传提示”之类的事前招呼,导致不能及时报道。但是宣传主管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有一个特点——一般只发不收,即发出后不会再收回。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搁置”,有些报道是可以再度利用的。当然有很多报纸会就此罢休不再进行报道,但是仍有报纸会等待时机力争报道。

《南方都市报》就经常对灾难新闻进行“热新闻、冷处理”方法,风声过去之后再进行报道。该报一位记者介绍:

某著名玩具厂家有假冒伪劣产品面世,基于企业对地方经济利益等问题的考虑,这在平时是很难见报的,那么我们只好一直关注着这个事情。等到“六一”儿童节了,大家的关注焦点都在与儿童相关的东西上时,我们就果断出手,既应了景,也将新闻事实报道了出去,而且事实上这样应景应得还很好。[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