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报纸编辑部自我审查研究:语言词汇策略与政治风险规避

报纸编辑部自我审查研究:语言词汇策略与政治风险规避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报纸新闻主要通过文字语言的叙述传递信息,同样的意思选择不同的词汇、句式、比喻等修辞策略,表达效果、传递的立场和感情也相差甚远。本研究以2006年5月19日《南方都市报》关于江西取消宗庙祠堂事件的调查性报道编辑过程中,各级编辑对新闻标题的字斟句酌、反复修改为例[9],说明语言修辞策略的运用及其效果。这个案例,充分显示了编辑室内部各个层面的编辑,自我审查时如何运用词汇修辞策略以规避政治风险。

报纸编辑部自我审查研究:语言词汇策略与政治风险规避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8]奥尔波特(Allport G.W.,1954)认为语言可以微妙地反映人们的思维结构。报纸新闻主要通过文字语言的叙述传递信息,同样的意思选择不同的词汇、句式、比喻等修辞策略,表达效果、传递的立场和感情也相差甚远。

修辞是一种选择,主要在同义手段之间进行,如同义词、同义句式的选择。对报纸新闻而言,它的修辞策略除了词汇和句式(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简单句与复句)的选择外,还有引用(或称引语)——借用现成的话语(警句、成语、诗词、俗语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喻、比拟、隐喻、借代以及仿拟——仿照前人现成的词语或篇章临时加以翻新、改动,也使词、句、篇具有新的含义和光彩等。

选择不同的修辞方法通常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因而是从业者自我审查中常用的新闻处理手法。

本研究以2006年5月19日《南方都市报》关于江西取消宗庙祠堂事件的调查性报道编辑过程中,各级编辑对新闻标题的字斟句酌、反复修改为例[9],说明语言修辞策略的运用及其效果。

这篇报道从记者初稿提供的原始标题,直至见报的新闻标题,共经历了七个不同的版本,如表2-1所示。

表2-1 《南方都市报》关于江西取消宗庙祠堂事件的七个版本的新闻标题

这则新闻是对江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行政失败的一个调查性报道。对于宗庙祠堂的存废,当地百姓与地方政府分歧很大,新闻事件蕴含了矛盾激化的干群关系,以及百姓与地方政府的激烈冲突,相当敏感。

对于这起新闻事件,《南方都市报》的编辑们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群体事件应该通过协商解决,而粗暴的行政方法,直接“一刀切”地废除宗庙是地方政府无能、专权的典型表现,这种行为就像“‘文革’破四旧”一样,但滑稽的是,这一政策居然还被当作“新农村建设”成果来反映。

尽管稿件发表时,《南方都市报》没有接到明确的宣传禁令、宣传通知,但是必须遵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宣传大纲的要求。为了既客观真实,又规避政治风险,各级编辑除了对稿件做了删减处理,对于标题的拟定更是煞费苦心,充分反映了各级编辑的自我审查。

第一个标题是记者拟定的标题。主标题客观陈述了政府行为,反映了客观事实,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但副标题通过对事件原因的解释,暗含了强烈否定、讽刺意味。作者将新闻事件界定为“新农村建设”的“另类”样本,通过“另类”一词所暗含的“怪异、荒谬”意味,表明了地方政府的行为不合常理,字里行间表明了记者并不赞同地方政府行为。(www.xing528.com)

由于这篇稿件是一篇重要的特稿,而且又比较敏感,稿件一交上来,总编就直接过问了。一看到标题,总编直接删掉了记者拟定的副标题,即去掉了记者的主观论断,新闻标题只客观陈述事实,从这第一个修改版本中很难判断新闻报道的判断倾向。

而后稿件又被送交普通编辑修订。他改变了总编修订的中性标题,用一种戏谑的口吻陈述——《谁动了我们的祖先?》,他认为这样改仍然能够反映出村民的不满和愤慨。

随后稿件被呈送值班总编。对于这个标题,值班总编觉得有些不妥,又将其修改为《乡村宗庙祠堂的消逝》。之前的编辑也接受了这个改动,认为这样也多少暗含了公众的一些遗憾情绪在里面,也算反映了当地百姓的观点。

但是,值班总编很快又意识到标题的拟定角度有问题,似乎站在了与政府对立的立场上,又将标题改为《清理农村宗庙祠堂 确保社会稳定》,直接套用地方政府的官方话语,以显示《南方都市报》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进行报道的。

对于值班总编拟定的标题,编辑们认为改得非常好,标题初看上去是站在了政府的立场上,但是仔细推敲,这个标题的逻辑,也就是地方政府的逻辑非常滑稽——延续了千年的宗庙祠堂怎么就成了危害社会稳定的东西?因此,标题实际上是嘲笑甚至讽刺了地方政府行为。

值班总编一听,又不放心了,很快又将标题改为《宗族械斗引发取缔宗庙祠堂》,客观陈述事实,毫无感情色彩。

临截稿上版前,当天不当班且已经回家的总编不放心,又直接打电话给值班总编,要值班总编把标题读给他听。两人讨论了标题的拟定,于是就在截稿前五分钟,总编将标题改为见报版本——《江西宗族纠纷险变械斗,政府清理宗族祠堂惹争议》,保持中立,中规中矩,既传达了基本事实、争议,又不暗含报纸的任何态度倾向。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为了表明新闻事实蕴含的讽刺意义,编辑们最终还是故意配发了一张新闻照片,照片中有一句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标语。

这个案例,充分显示了编辑室内部各个层面的编辑,自我审查时如何运用词汇修辞策略以规避政治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