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就曾预言:“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财经消息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息界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良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虽然对财经记者的需求迫切,但培养和成长的投入成本不低,有行话说“一年入行,三年打底,五年资深”是财经新闻的入行基本标准。因财经报道的特殊品质,其所要求的财经记者的素养也区别于其他。这里,荟萃各路行家相关说法的精华,以提供读者参考。
财经记者虽然有很强的专业要求,但他毕竟还是从事新闻传播的记者,所以必须在报道中遵守新闻报道的要求,诸如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报道中的细节也必须真实,不拔高、想象和夸张。所以,记者应该对新闻事实进行多方求证,避免自己做出错误的评论,或者找错分析对象,规避对受众形成错误的消费或者投资服务指导,这些都是记者在日常报道中应该努力做到的。这里特别要提到,对于被遴选出来的分析“专家”,记者也要谨慎挑选,在引用他的话语前,要确认他的身份,看他代表哪个公司或者为哪些机构服务,一句话,“不被专家‘忽悠’”[1]。因为受众往往会依赖财经报道的信息来作判断,确定投资取向,所以,财经记者必须要保证信息的准确、客观、公正。如果犯了此类错误,应该立刻予以纠正。如何能做到这一点,一个要义就是做到心中有读者,并意识到读者的需求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财经报道面对的报道对象特殊,有时会因为记者自身对经济领域问题的理解和术语转化的能力不足,导致报道中出现“钻进去了,跳不出来”的尴尬局面,不仅理论连连,且术语累累,不能深入浅出地为受众提供容易理解和解读的财经信息服务。所以,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专业词汇,把经济领域的变化用平实、有趣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应该是优秀财经记者的基本素质。为提升记者写作的表达能力,多读类似《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2]的书,对考察经济变动中的故事性表达非常有借鉴意义。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报道,财经记者经常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枯燥数字和让人费解的各种术语。枯燥的走势图、繁杂的财务数据、费解的金融名词以及并不是太有趣的采访对象,会很轻易地把财经记者裹挟进职业的倦怠和困乏状态,泯灭其对于新闻的敏感发现力,所以,保持对无聊的数据背后隐藏着的公司内幕动态、经济运行走向的敏锐,保持对采访对象的兴趣性探查和变动发掘,是非常重要的职业耐力的体现。为保持职业敏感和活力,记者还应该打开视界,创造条件经常接触大量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福布斯》《财富》等一些英美主流经济报刊,了解和学习它们的长处。
当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观测全球经济变动,积累广泛的人脉关系,尽早获取到信息、了解事情真相也是财经记者的必备当家本事。
总之,对新闻事件的敏锐捕捉力、充满激情和活力地实施报道预想的行动力、精良的写作表现力,这三者的融合是一名优秀记者应具备的新闻传播素养。
对非经济学专业出身的财经记者来说,懂得超出新闻传播学之外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素养,有人甚至认为“在财经新闻这个行业上,写作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往往财经知识的多少决定了你的职业能力”[3]。缺少此方面的知识,会导致报道文本让外行看不懂,内行看笑话,甚至职场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不懂经济学的财经记者问不出切中要害的问题。”所以,了解和掌握基础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以及一些商业常识、读懂财务报表等是财经记者应有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诸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斯底格里茨的《经济学》等都是可以选择学习的经典之作。
曾任《财经时报》记者和《南方周末》经济部高级记者的庞瑞锋在一次演讲中提到,除经济学基础知识外,财经记者还应该学习和掌握公司金融、财务会计、资本市场(诸如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发行、期货、期权等知识。在谈到财务会计学习的必要性时,他说:“总结来说,要报道一个行业或公司,第一步就是要看年报、季报、招股说明书,如果涉及一些并购的话,还有一些所谓的文件,没事看一看美国的证交所网站、香港联交所网站、中国国内的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网站。第二要看‘三表’,就是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尤其注重现金流量表。如果你有这么一个眼力,再跟企业谈的话,老总就可能比较敬仰你了,因为你看到了他的问题。”[4]同时,财经领域变化迅速,新事件、新概念常常出现,所以,财经记者还要注重向财经界的活跃人物虚心求教,了解经济领域的最新进展。
下面将庞瑞锋在《财经新闻道:对话美国顶尖财经媒体高层》一书中谈及的体会分享于此:
我当年在新闻学院读书时,对经济报道感兴趣,但是苦于没有人指导,课堂上讲的都是一些怎么采访,怎么现场突破等。至于怎么拿到猛料、怎么处理猛料、怎么理解经济运行,就靠自己找书自学。我估计大部分做财经的记者,都读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或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我当时也读了萨氏的书,觉得很好。它确实有助于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包括中国经常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我想说的是,光读经济学原理是不够的,正如你明白资源是稀缺的并不能帮您致富一样。它只是给你一个基础性的知识。我认为要做好一个财经记者,至少需要明白四门课,经济学原理只是其中的一门。
第二门课是公司金融,即西方所说的Corporate Finance,翻译成“公司金融”可能不太恰当。这一块是说作为一个企业,怎么样合理运营资金资源的问题。如果做公司报道的话,这个很有用。因为无论是一个公司的上市、并购还是企业融资,都需要理解金融投资是怎么回事。比如说企业上市要融资,一种要用债券融资,另一种是股权融资。比如债权融资,是用可转换债融资,还是普通债融资,这个是有讲究的。股权融资又涉及优先股,还是普通股融资,甚至还经常涉及认证股权证之类的东西。
我估计在座学金融的可能知道,一个企业如果对未来有很强的信心的话,它通常应用债权而不应该用股权进行融资。企业只有觉得前景黯淡或者高估公司股价价值时,才会用股权融资。所以,作为一个记者,如果敏锐地看到有的企业再融资的时候,就会看出问题来,看它是不是对未来看好。再比如公司IPO。它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上市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可能会解决治理结构以及员工激励机制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企业的上市,尤其到美国上市,首先费用就非常大,其他比如企业选择什么时候进行股票回购、如何对一个公司进行估值等,都是公司金融所涉及的范畴。如果不能理解这一块,在报道公司新闻时就始终有隔膜,不能理解企业。
第三门课是财务会计。我以前当财经记者的时候,自学过股份制公司报表指南之类的书籍,但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始终看得不大明白,只是看到一些皮毛。学会计的好处是,你可以看懂报表,做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解报表后面的东西。
第四门课是资本市场。这一门不一定是课了,是一个大的资本市场的概念。刚才讲的公司金融是一个公司内部的问题,而它怎么跟外界对接,包括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发行、期货、期权以及各类金融衍生品的定价等,实际上都在资本市场范畴中。
作为资深的高级财经记者,庞瑞峰又谈了自己过去做报道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不看公司报表。比如说要报道一家上市公司,如果没有认真花时间看它的财务报表,对这个公司了解得不透,对方一看就知道记者对公司不了解,这种记者是最好对付的。要想迅速地让采访者重视你,开头就得让他意识到你对企业很了解。这种了解从哪里来呢?首先是看它的报表。年报、季报以及公司IPO时的招股说明书,是报道一家上市公司的起点。报表里有对行业的分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企业基本面,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www.xing528.com)
如何看企业报表,也是有讲究的,庞瑞峰以自己的经验分析提出,看企业报表的时候,不能只看总收入和净利润,还要看现金流,因为现金流出问题了,利润很高就破产了。看现金流时还要看它运营的现金流。
可能它去年卖的一栋楼导致现金流看上去很不错,但实际运营产生的现金流可能是萎缩的。
第二个误区,看到企业并购的时候总是叫好,看到企业总体呈现高增长率也总是认为好。我认为作为一个好的财经记者应该有理性的判断。作为记者来讲,首先看所有的大并购应该有一个批判的眼光,不要随便叫好。第二就是高增长,看到高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看它的收益,如果它的高增长和收益不匹配就要小心。
第三个误区是,关于负债率的问题。理论上讲,对一个好的企业来讲,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用一定的债、一定的股权,不能全部用股权,手头现金也不能太多。一个企业要是持有大量的现金,就说明在资金运营上有问题。[5]
当然,如果一个企业一点都不敢用债,是其没有信心的体现。
2013年10月30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对《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批准逮捕,并于次年10月17日对其判刑1年10个月。之前,2012年9月26日到2013年6月1日,陈永洲曾发表10篇有关中联重科“利润虚增”“利益输送”“畸形营销”及“涉嫌造假”等一系列批评性虚假报道,类似此种新闻敲诈、新闻寻租的恶性事件,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伦理的戒律,破坏了财经报道的公信力。
“重要经济政策的解读,行业内幕的揭露,对上市企业经营现状和趋势的评估,可能会对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以及民众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因此,财经记者在职业活动中,受到来自企业、资本等方面的压力和诱惑是难免的,有时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6],这些压力有来自权力的,也有来自金钱的。相对于权力的压力来说,金钱应该是财经记者面临的更常见的诱惑,因为经常接触到营利性的主体机构,财经记者难免会受到或者主动接受采访报道对象提供的某种经济上的“好处”,诸如丰厚的红包、吃穿住用的享受性奢侈消费、重要的内幕消息和机会,还有财经记者参与股票买卖或者一边做着股评节目,一边参与股票炒作等情况,这些情况都是在报道中应该避免的。“当前,财经记者炒股处在一个法律和伦理的‘灰色地带’,但毫无疑问,它既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这一现象必须得到规范和管理。除了加强行政监管以外,更需要通过法律和自律机制来解决。”[7]可见,现实中的问题和相关规制的对接是个非常不容易的问题。
在现实的情况中,财经报道确实常常要面临各种职业伦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如何解决财经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从目前看来,记者和媒体的自律相对于事后惩罚来说更有效,“财经记者在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能够坚持科学和伦理原则,不沦为隐瞒或故意忽视真相的资本意愿和利益集团的合谋者,常常需要当事记者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科学精神和道德勇气”[8]。
新闻伦理也常表现为对报道对象不道德经济行为及时而全面的揭批,让公众了解和认知真相。2017年11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以《这两天“抄底”红黄蓝是一件可耻的事吗?这群最会投资的人说……》为题,迅速报道和分析了“红黄蓝”因旗下北京分店的老师针扎儿童等恶性事件,遭遇巨大的民众信任危机导致其纽约股价大跌后,有些国内投资公司不顾道德底线,迅速抄底拉升股价牟利的丑恶嘴脸。
我国近代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在其撰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谈到记者的资格时,把品性作为第一要素,认为品性“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9]。实际上,这里的“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均属于心理素质范畴。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心理方面的品质,“是心理活动主体具备的心理活动的条件和可能性”[10]。心理学将人的心理素质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类,其中智力因素指的是认识过程中的诸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情绪情感、意志及个性心理等。对记者而言,敏锐的社会知觉、创造性思维、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心理适应性是完成新闻任务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敏锐的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对新闻记者而言,社会知觉主要指对社会事物、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从无数事实中准确、迅速地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来。央视财经频道测评专家杜昌华说:“更大的财经智慧是洞见生活趋势的先机,顺风扬帆,远航万里。(财经新闻的)实用指导性来自哪里?来自从现在通向未来,从已知中发现未知,在联系中发现隐藏的财经逻辑,在认识的跨越中实现财经能力的提升。”2013年央视频道《对话》栏目连续播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N个疑问》《谁在引爆大数据》《3D打印能否改变世界》,聚焦当时最前沿和新锐、可能改变未来世界的重大话题,用新视角、新方法重新认识生活的新内涵,深化了对生活的理解。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11]。在新闻采集、编写、制作和发布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创造性思维。例如,2010年5月《中国财经报道》播出了一期楼市调查节目《空置我心》,在节目中面对“空置率”这个即使用官方数据也无法说清的问题,节目组人员运用创造性思维给出一个简明的观察方法:选择6个热点楼盘,持续观察15天,通过统计各个楼盘里的开灯数、电表读数,把人、车、房亮灯等误差计算在内,就得到了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买房的人有多少是刚需,多少是投机”这样的问题。再如,2013年央视《对话》栏目推出《改革再出发》节目,这期节目的话题本身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从1979年的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30多年;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今天已经20多年。在这几十年时间里,关于改革的话题已经有过太多的报道。那么如何在这期节目中做出新意、做出亮点就为新闻记者提出了一个难题。最终,这期节目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点:三位参加过两次中国领导人南方视察的重要亲历者。通过这三位亲历者的现场讲述,观众获得了一次时光之旅,通过一次次体味中国改革的艰难与不易,一次次感慨于中国领导人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指记者以自身的意志力来调节或控制自身行为,以克服困难,达到预期采访目的的心理素质。具体包括:(1)在采访工作中要坚定立场和信仰,自觉主动地搜集新闻线索;(2)在采访中要不畏困难,持之以恒,顽强拼搏,坚持完成任务;(3)面临紧急状态,要善于分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措施和执行决定;(4)要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严于律己,不违背社会道德和职业操守,勇于克服自身弱点,敢于自我检讨。这些要求是为了让记者更好地适应新闻工作的竞争性和冒险性。新闻工作追求快、新,要求记者随时进入工作状态,而在新媒体时代这样的竞争尤为激烈。记者要想抢到独家新闻就必须与时间赛跑,意志坚强、不屈不挠。《圣何塞信使新闻》的记者娜拉·维拉格兰曾这样说过:“如果前门被锁了,试着去敲后门。如果后门也被锁了,试着从窗户进去。”[12]采访中,新闻记者可能会触犯某些人的利益,他们会设置各种人为的障碍,阻碍记者正常工作。2009年,《经济半小时》记者曾经暗访广东碣石,报道当地“洋垃圾”服装泛滥成灾,结果不幸暴露身份,遭遇经营户的围追堵截,不得不跳河才得以逃脱。2013年,记者再度探访,面临的困难和危险远胜于当年。当地青年叫嚣:“你们是不是记者?要是记者,活埋了你们!”记者们甚至还经历了强买强卖、被摩的司机“绑架”的过程。如果记者们没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就无法完成采访任务。
较强的心理适应性。新闻记者常常处于心理学家称之为不确定性的情境中。与其他职业相比,记者的工作环境多变,是最不稳定、最难预料的。记者还要与各种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记者工作的这种特殊性要求记者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主动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2008年,“5·12”大地震瞬间就把汶川地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灾难场。在那里,房屋倒塌、道路阻塞、通信中断、余震连连,遇难者成千上万,采访环境极其恶劣。但是,灾区最真实的情况急需记者的记录和传递。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的北京特稿部主任杨磊,为了第一时间赶到北川中学和北川县城的地震现场,只背了一台电脑,拿了一瓶水、一个手电筒、一个收音机,冒雨徒步五个小时。到达目的地的当晚他就开始写稿,但由于通讯中断,没能发出稿子。那天他在一把椅子上只休息了一个小时。15日,借助于架设在北川中学的一个海事卫星系统,杨磊终于发出了新闻稿《北川第四日》,这是地震中发出的第一批报道之一。在这样的灾后直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除了要动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记录地震后灾区的情况外,还要承受着巨大的情感冲击。在镜头前流泪的央视主持人赵普回忆自己的心情:“第一天是震惊,第二天是担忧,情感经历了非常剧烈的积聚过程。同时我还要不断地接收前线的伤亡消息,并进行直播报道。心中的担忧完全被悲痛取代。”[13]对记者而言,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成功进行新闻报道的前提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