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主题报道?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以及相关社会热点,而专门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报道。它不同于常态的报道,主题报道的首要职责在于当好意见领袖、引导社会舆论。这就要求主题报道必须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立意,用多角度、从多层次的方式来展开事物的方方面面,并反映事物矛盾的起因及结果。主题报道的选题原则和标准为:思想突出、新闻性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亮点,能激起读者的兴奋度和关注度。同时,主题报道还必定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对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指导作用,有较强的贴近性和可读性的新闻报道。
主题报道本身的宣传使命再加上多年来此类报道所形成的采写特点,使得今天人们谈起主题报道时,就常常会这样表达对此类报道的印象:枯燥乏味、单调抽象,充满了八股习气和空洞之语,还摆出高高在上的文风。从报道的效果来说,记者非常辛苦费劲地去工作,却往往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爱看、爱读、爱听主题报道的受众数量极少。业界流传的一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主题报道和从事主题报道的记者在现实中经常面临的窘境:“谁报谁看,报谁谁看。”
从报道的初衷来说,主题报道是希望引起更多的受众去关注报道的内容,从而发挥其引导舆论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主题报道的现状使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使它摆脱“四季歌”和“家庭作业”的困境。对于主题报道来说,它所面临的报道困境是如何被接受的问题,因为此类报道的题材基本上是不可能有太多主动选择的余地的,所以,探讨形式和表达的技艺,是主题报道采写的核心。下面,以电视媒体的主题报道为例,来探索主题报道形象化表达的路径。对于其他类型的财经媒体来说,以下内容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题报道是当下主流媒体经常采用的一种报道成就、宣传典型、传播理念的新闻报道方式。熟练掌握并成功运用这种报道方式,对提升媒体和记者参与重大活动、纪念日等战役性报道的整体新闻宣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报道实践中,做好主题报道除了在策划和选题上下功夫外,在具体的报道方式上如何实现主题的形象化表达也至关重要。
电视主题报道重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理论的出台和落实,而党和政府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成就、经验等也是其经常报道的内容。从性质上讲,电视主题报道属于综合性报道的范畴。与动态新闻的一事一报相比,主题报道无论是在新闻性、时效性和吸引力等方面都先天不足。而其综合性的特点,又使其极易陷入堆砌材料和简单说教的怪圈。所谓形象化表达,是指以具体、生动、可感的事实,鲜活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方式来表达抽象的主题。要实现形象化表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
主题报道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重要形态,其应用的范围主要在于主旋律的宣传。毫无疑问,主题报道的主题一般来说是比较鲜明的。但观众在收看节目的时候并不满足于你告诉他是什么样的结果和现象,他还想知道怎么样、为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将内容置于典型的事件、典型的人物、典型的现场中来报道,增加报道的形象化,方便观众收看理解。
主题报道的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相当难,需要记者精心策划,用心采访,细心拍摄。如报道“国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这样一条主题新闻,简单的报道方式是用一组土地流转总量上升和规模化种植、养殖发展状况的数据,贴上农业生产画面,虽然这样也能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但是显然内容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将这一主题事件化,通过展示一个有过程、有人物故事的动态事件,立刻就会产生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2010年12月11日和12日,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的“关注土地流转”记者调查,就是以记者调查的方式,将河南土地流转发展状况和初步进展用形象化展示的方式进行报道。在题为《看好前景 土地流转加速》的上集报道中,记者首先以见闻的方式,报道了河南省固始县黎集乡卧龙村正在签订流转协议这一事件,通过事件现场画面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画面,将村里土地流转、农民和土地承包大户积极参与流转的迫切心情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见图5-1)。然后,记者又将调查点转向豫北另一农业大县博爱,引导观众通过副县长的口述,了解那里的变化;最后,再补充上2005年到2010年五年间河南土地流转的增长数据。通过这样的处理,本来很抽象的主题得到了立体化的呈现。
图5-1 2010年12月11日《河南新闻联播》节目《关注土地流转(上):看好前景 土地流转加速》报道视频截图
该节目的下集则主要采取故事化表达手法,用两个故事(博爱县种粮大户孙永利承包土地,科学布局种植结构,实现收入增长;新加入土地流转的固始县宏达种植合作社精心制定发展规划)向观众形象地展示:土地流转已经且必将持续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以上形象化表达的结果是:有效避免了内容表达上的平铺直叙,收到了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效果。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家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来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为反映国家出台的加大创新力度的政策举措给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新变化,2016年7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了主题报道《【供给侧改革半年观察】创新:让中国供给更优质》,该报道列举的数据展示了国家在促进创新方面的政策和我国产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
7月初,国家统计局宣布,改革我国GDP核算方法,把研发投入纳入其中,改革的背后,是中国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在2014年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2015年更是超过了2%。……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比2015年和2014年分别回落了0.1和1.3个百分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
图5-2 2016年7月30日《新闻联播》的《【供给侧改革半年观察】创新:让中国供给更优质》报道视频截图1(来源:央视网)
该报道还讲述了中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最新突破和研发出98英寸的8K超高清屏幕满足优质需求、占领高端市场的故事。武汉一个年轻团队开发出的氢燃料电池使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大大延长,占领了市场的技术高地;京东方研发的超高清屏幕国际领先,受到市场欢迎(见图5-3)。
图5-3 2016年7月30日《新闻联播》的《【供给侧改革半年观察】创新:让中国供给更优质》报道视频截图2(来源:央视网)
这篇报道点面结合,数据信息与鲜活个案相互映衬,特别是节目中两个故事的叙述,不仅拓展了反映问题的深度,更使得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立体可感。报道的主题表达实现了形象化,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2.展现细节,以一当十
在主题报道中,“点”“面”结合是常用的手法。“面”是对总体情况的概述,体现了一定的主题思想;而“点”是为解读、分析“面”服务的,往往需要具体的事实、典型的细节来表达。
对平面媒体来说,主题报道的细节需要浓墨重彩地用举例或描写的方法才能达到报道目的。而对于视听兼备的电视而言,如何表达?如果仅仅采用画面配解说的方式,像平面媒体一样把事实叙述出来,就会受篇幅所限,往往难以表达清楚,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不能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此时,如果记者来到某一个典型现场,展示与要表达的观点相关的细节或具体事物,引领观众自己来看、来感受,就会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主题表达上会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2009年4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粮食增产千亿路——河南:增产300亿斤的科技支撑》节目。在讲到河南通过育种技术促进粮食增产时,节目中有一段解说是这样的:
解说:河南在粮食增产的基础环节——种子这一项上也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高达99%。在信阳息县,新品种矮抗58的种植面积三年增长了300%。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品种呢?记者在麦田中向观众进行了展示。
记者:“现在您看到的这个小麦就是矮抗58,它跟旁边的这个普通小麦相比,显得明显要低,专家介绍说,这样的小麦有利于抗倒伏,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矮抗58小麦的麦秆比普通小麦的麦秆也要强壮得多,这是增产的重要基础。”
(同期声)河南省息县农业局局长卢保荣:“这个小麦在我们这个地方,(普通小麦)亩产一亩地(比矮抗58)相差120斤左右。”
不足20秒的内容,就把矮抗58这个小麦新品种种植面积增长快的原因以及河南育种工作对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撑作用进行了形象化表达,让人过目难忘。
再如2010年12月24日,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播出节目《河南煤化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350亿 有望进入世界企业500强》。为让节目中报道的中原大化公司良好的生产经营形势具体化,记者在节目一开始指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图,向观众重点展示了“今年以来,中原大化的尿素、甲醇等主要产品日产量不断创出新高”这一细节,大大增强了节目事实的可信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观众也喜闻乐见(见图5-4)。
图5-4 2010年12月24日《河南新闻联播》节目《河南煤化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350亿 有望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报道视频截图
3.扬长避短,视听元素运用最大化
与平面媒体相比,电视之所以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原因在于在其诸多传播优点中,视觉和听觉两个技术元素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享受。相对于动态、简短、新闻性较强的短消息,在节目的吸引力上,主题报道可谓“先天不足”。而要增加吸引力,实现内容报道的形象化,主题报道就要更加注重扬长避短,在节目采访制作中实现视听元素运用的最大化。
来看2007年5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一条主题报道《河南王公庄村:画虎画出小康路》。下面是节目中的一段内容:
解说:惊喜之余,很多人开始画老虎。没想到的是,往后的日子却画虎容易卖虎难,几十块钱一张画的价钱竟然好几年都没起色。
王公庄村村民王建民:“(那时)找不到卖画的地,找不到市场在哪里。”
节目中,村民王建民的话音刚落,一串动人的手机铃声响起。画面马上由王建民接受采访转到了另一村民王建金接听手机上。
王公庄村村民王建金:“对不起,是不是该关机呀。喂,说吧,一张收他一千块钱就行了。”
解说:转机出现在这个叫王建金的年轻人身上。由于出门卖画太累,谁都不愿去,无奈之下,大家决定推选一个人专门出去卖画。就这样,王建金成为村里第一个腰上挂着两个手机的专业经纪人。
王公庄村村民王建金:“你看现在全国各地跑吧,以前我们都出去跑,跑市场的时候,车票比这更多。”
在王建金跟记者说话的期间,联系买画的手机铃声又响了起来。
记者:“现在生意挺忙的?”
王公庄村村民王建金:“不是忙,一直就这样,又收货又发货。”
解说:辛苦了两年,王公庄村的老虎走进了北京,走进了广州,甚至走进了日本和韩国,这时老虎画价格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王公庄村村民王建民:“现在一个月销售两三千幅。”
节目在短短的半分钟内两次运用了手机响铃的现场声音,加上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谈话,很自然地就表达了王公庄村村民通过画虎,推选经纪人卖画,实现了增收,过上了小康日子,让人过目难忘。
除了切实选择最具针对性、典型性、非此不可的画面和音响,特技的运用在主题报道中也相当重要。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形象感强的特技图表,不仅有助于观众对事实的理解,也能增强内容表现的艺术性和吸引力,让人产生不得不看的效果。
再来看2009年4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粮食增产千亿路——河南:增产300亿斤的科技支撑》这则报道。关于河南粮食增产技术推广模式,节目的解说是这样的:“这是一张粮食增产的‘同心圆’,最里边的圆是粮食高产攻关田,然后往外逐渐扩展放大为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和技术推广辐射区。围绕着这个‘同心圆’,河南建立了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把技术服务覆盖到全省农民。”记者制作了一幅“同心圆”特技图,配合解说同步播出。技术推广模式究竟是什么样,观众一看图就了然于心,同时由于图的出现也激发了观众新的收视兴奋。否则的话,就是用上再多的一般性生产画面,恐怕也难以表达得如此清楚。
这两年为了增强电视主题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航拍、Gopro、穿越、虚拟植入、实时景观等以前只会在电影电视剧中使用的技术,也被不断引进电视新闻制作中,并渐渐成为“新常态”。
2016年河南电视台推出了系列经济报道《年中经济问走势》,在节目表达方式的创新上就大胆引入了记者出镜的“穿越”技术。如在第二期《发力供给侧 结构再调整》中,记者有一段出镜词:
“如今越来越高效快捷的地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它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方案,也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现在全国27个城市开通了地铁,像郑州地铁5号线这样正在施工的地铁线路更是高达70多条,世界上近一半的地铁掘进机都在中国城市地下。不过可能你想不到的是在2008年之前,我国地铁施工中最重要的大型盾构机还是全部依赖进口。如今在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装备集团,这里研发的盾构机国内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50%。不仅如此它开始走出国门,运用到以色列、新加坡的地铁施工当中。而就在几天前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又在这里下线。如今从研发制造到施工,河南已经成为盾构这一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
按传统的手法,记者只能在一个场景来完成这段出镜词,而且为避免场景的单调,还不能说得这么长。但在本期节目中,通过巧妙运用一镜到底手法和三维地理数据可视化技术,记者在高科技特效的帮助下,瞬间实现了报道现场之间的无缝“穿越”,即记者从地铁站走到地铁施工工地,又来到中铁装备集团盾构生产车间,出镜词一气呵成,空间转换有序衔接、悄然而不留痕迹,内容展现节奏明快,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转换,现场感极强。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在记者引导下从一个点看到另一个点,不仅丝毫不感到枯燥,反而因亮点不断,兴趣大增。
虚拟植入技术是利用虚拟跟踪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在演播室将事先用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摄像机现场拍摄的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呈现出无缝衔接的完美画面,用于诠释说明新闻内容或报道主题。这种技术将地图、数据、物体模型呈现在观众面前,更直观、更逼真地模拟事件发生时的场景,一方面可以增加看点,另一方面可展现更多的资讯信息,大大丰富了主题报道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感染力。
图5-5 2016年3月5日《浙江新闻联播》的《E眼看两会》视频截图(来源:新蓝网)
图5-5为2016年3月5日《浙江新闻联播》的(E眼看两会)专栏节目的部分截图,图中主持人旁边的动画采用的就是虚拟植入技术。这些动画模型随着主持人对相关内容的报道而出现,与主持人提到的话题相得益彰,实现了抽象内容的形象化,大大丰富和创新了“两会”的报道形式。
4.勇于求新,议论方式视觉化
报道主题宏大、内容复杂、思想性强等特性,以及所担负的舆论引导功能,决定着主题报道在内容和主题的表达上不可避免地有时会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通过适当的议论、点评来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简述观点。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要求报道时不宜过多地渗入主观的东西,所以在议论的时候还要掌握好度。此外,对于电视主题报道来讲,议论的理性不是画面展示的长项。所以在这类节目中直接表达议论的内容,经常会出现声画“两张皮”的现象。这就要求在议论方式上需要积极创新,增强议论性内容的可视化、感染力,让议论与事实的叙述有机融为一体。为此,很多媒体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民间投资更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稳增长保态势、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抓手。2016年,针对一些民营企业家中出现的观望心态和投资动力不足的现象,河南电视台在《河南新闻联播》推出了“民间投资新观察”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在表达方法上采用了一个特别突出的手法,就是在每期节目的结尾处都创新性地引入了短评,邀请著名时事评论员杨禹对节目涉及的民间投资问题进行点评。短评与前面的报道主体内容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既起到了对主题的深化作用,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实现了抽象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
图5-6 2016年10月10日《河南新闻联播》“民间投资新观察”第一期:《新常态前敢“出手”》视频截图(来源:央视网)
例如,2016年10月10日“民间投资新观察”的第一期《新常态前敢“出手”》重点是讲述国内民间投资总体向上的态势和河南一些民营企业的成功投资实践。在节目即将结束时,记者以对话方式向著名时事评论员杨禹提问:“都说经济新常态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您觉得信心从哪里来?”杨禹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点评:
信心从哪里来?从几个重要的“没有变”里来。今天虽然我们大家共同面对着经济下行和转型的压力,但是整体经济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继续快速前进的支撑条件没有变……有了这样的基本判断,更多地要靠大家的艰苦实践去巩固这个信心。今天我们都在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要去满足优质的……相对更中高端的需求。在今天的经济舞台上面,民间投资、民营企业家们其实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我们构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到位的服务,鼓励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他们的优势,去找到那些有效的供给能力,去找到那些需要满足的优质需求,那我们河南经济的整体质量成色,就会随着这样的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有所提升。我们所说的中国经济、河南经济的那份信心,我想就巩固了。(www.xing528.com)
这段点评采用的是评论员本人出镜录像的方式,而不是用录音或文字字幕板来进行呈现。这样就使得原本有些深奥的评论,实现了真实、亲切、可感、权威的表达,达到了深化主题、提升节目水准、增强艺术感染力的多重效果。
在电视财经新闻主题报道中,将议论性内容进行形象化呈现的方式很多,比如在节目中采用专家同期声或让专家以出镜方式直接串场点评、以“记者手记”方式展示等。究竟用哪种方式比较合适,需要根据节目表达效果进行选择,更需要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大胆突破。
5.巧用修辞,提升语言感染力
主题报道是中国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报道主题是否能实现形象化表达直接决定着舆论引导作用能否较好地发挥。而要较好地实现主题报道形象化表达,对语言的使用要下一番功夫。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的使用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是客观、具体;第二是准确,新闻是反映客观事实的,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第三是简练,新闻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第四是通俗。
以上是对新闻报道语言的基本要求。如果要求再高一点,那还要考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问题,要讲究文采,这是新闻语言艺术性方面的要求。电视主题报道在解说词的写作上,同样需要讲究文采,这也是从语言元素这个角度来强化主题报道形象化表达的路径。主题报道多用于宣传路线、方针、政策、思想理论或一个区域、单位的经验、做法、成就,本来很多说法就很抽象、晦涩难懂,再加上难免要用一些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镜头,如果在节目中对别人的说法再照抄照搬,就会成为文字总结的翻版,出现声画“两张皮”的现象,最终做出的节目让观众望而生畏,调台了事。因此,和一般性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采访制作主题报道节目,就需要记者在标题和主体内容的表述上更加注重语言凝练、结构清晰,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用形象化、富有动感和美感的语言来归纳或阐述事实,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2007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新闻《科技套餐环环相扣,民营经济连创新高》,标题就借用了餐饮用语,将河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多种科技举措,概括为“科技套餐”,十分形象。其中有一段解说:“空气绝缘净距离大于360度是这种产品进入国家电网的‘硬指标’,而森源集团只用8个月的时间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来比喻企业攻关取得成功的不易。这就比用“空气绝缘净距离大于360度是这种产品进入国家电网的‘硬指标’,而森源集团只有8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了这个硬指标”来表述更加形象,更有韵味。
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已不仅仅靠组织和行政力量来推行,而更多地通过新闻媒体来传播,新闻媒体已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重要因素。而电视传播中,主题报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推动作用尤为重要。眼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生态已发生重大变化,新媒体影响力日益扩大,信息的碎片化、病毒式传播,大量纷繁的不确定信息在社会上泛滥成灾,给人们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新闻事实带来了挑战。主题报道在新闻媒体的设置议程、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传统主流媒体的重视。提升主题报道的水平,既是媒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需要,更是记者丰富报道手法、打牢业务根底的需要。相信只要肯用心、能吃苦、善挖掘、巧突破,把握好主题报道的几个重要关系,就能做到与众不同、引人入胜,采制出独具特色的主题报道。
主题报道是中国媒体生态语境下的特殊的报道形式,今后还会长期发挥其特有的舆论引导的作用,所以对于从事财经报道的记者来说,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是相当必要的一件事情。
财经新闻评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经新闻评论专指新闻媒体上对财政金融领域的实践、数据、现象、政策以及观点的评论。广义的财经新闻评论是在大财经视野下的财经新闻评论,是指对一切与经济有关的政治、军事、文化乃至体育、科技领域发生的新事件、新现象和活动动态的评论。
在我国,财经新闻评论的产生是伴随着近代报刊和新闻评论的产生而出现的。中国财经新闻起步于1872年《申报》的创办。
晚清时期,王韬、梁启超的财经新闻评论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的《兴利》《建铁路》《设电线》等报刊政论阐述了“重商”思想,批判了统治者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陆续发表了《中国改革财政私案》《外资输入问题》《中国货币问题》等,对中国经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涉及赋税、外债、银行等许多具体的经济问题。
民国时期,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成为经济新闻评论的重要阵地:这份刊物发表了知名经济学家何廉、张培刚、董时进等人的评论,同时也刊发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见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十年(1949年—1978年),中国经济基本上走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因此,财经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是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但由于当时媒体的基本职责是承担宣传任务、服务政治,经济新闻评论也基本为政治所左右,体现出强烈的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特点。但也有一些作者不随波逐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邓拓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撰写的评论往往从现实问题出发,尊重经济规律,针砭时弊,批判经济领域的主观主义,例如,他在《北京晚报》“燕山夜话”专栏发表的《爱护劳动力的学说》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强调爱护劳动力是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富强的重大措施之一。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背景下,财经传媒迅速发展,财经新闻评论进入最快的发展时期,与财经新闻报道共同构成财经媒体内容之不可缺失的两翼。这一时期,财经新闻评论体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专业性逐步增强,20世纪90年代,专业的财经媒体出现,职业的财经评论员成为财经新闻写作的主体,财经新闻评论更专业、更权威、更独立;二是传播媒介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报纸刊登财经评论,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也日益重视财经新闻评论,这就使得财经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日益多元化,既有社论、评论员文章,又有对话式评论、短评或微评;三是创作主体日益多元,有供职于媒体或与媒体关系密切的专业的财经媒体人(如叶檀、马红漫、徐瑾等),有任职于高校、政府研究机构、财经部门或大型投资公司的专家学者(如郎咸平、樊纲、李稻葵等),被称为“任大炮”的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也借助微博等平台,发出惊人的“实在”的评论,当然,还有普通公众也参与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财经新闻评论风格的多元化。
尽管财经新闻评论在传播媒体、创作者、写作形式、写作风格等方面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但鉴于财经新闻评论本身要实现其在经济领域的认识功能、监督功能、引导功能和预测与参谋功能,在写作过程中就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其一,立场的正确性原则。这是财经新闻评论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评论是观点的系统性表达,因而评论一定是有立场和倾向性的。立场的正确性决定观点的正确性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在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过程中,只有独立于相关利益集团或个人,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分析问题,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科学的观点。维护公共利益是财经媒体的天职,因而维护公共利益、服务公共利益是每一家财经媒体、每一个财经新闻评论者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财经新闻采写中,可以有报道框架的差异,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但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立场,也就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立场之上。
其二,传播的时效性原则。财经新闻评论具有监督功能、引导功能,并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会对经济生活和经济主体的经济实践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对其时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财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新闻事实与新闻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尽可能短。也就是说,当新闻事实发生之后,写作者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进行评论写作,只要条件允许,要尽可能搜集最新最近的、足够准确的新闻事实,并及时对之进行评论。第二是新闻评论写作与传播之间的距离最短。也就是说,作者写出来的评论能在最快的时间里传播出去。随着网络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的普及,当前的新闻评论写作和传播之间已经是“零距离”,基本可以实现同步传播了。在这一媒介生态之下,公众对财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期待也越来越强。因此,从本质上讲,先进、便捷的传播技术对新闻评论写作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三,分析的专业性原则。财经新闻评论的专业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对新闻事实的准确把握,包括对数据的引用、分析要准确权威,对政策的援引、说明要准确到位,对财经专业术语的运用要恰当无误。第二是分析和评论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视经济规律,这就需要评论者能跳出孤立的经济事件,对一系列事件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表达出有深度的见解。第三是分析和评论应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前瞻性。对经济发展趋势作出有前瞻性的预测,是财经新闻评论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财经新闻评论者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应分析“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告诉受众,“将来可能会怎样”,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财经新闻评论的专业性与服务性。
其四,通俗性原则。财经新闻评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专业深度上,也体现在其可读性上。随着全民投资趋势的出现,财经新闻评论只有增加可读性,才能让受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收到好的传播效果。这里说的可读性,主要是指在表现形式、方法以及语言文字的处理上下功夫,使受众易于接受。它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通俗易懂、句式的变化多样、笔法的形象生动、论述的情景交融、例证的生活化和平民化等方面。这样才有利于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充分发挥财经新闻评论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如著名经济评论人司马一民所说:“经济评论要使专业化与通俗化相结合、指导性与可读性相结合、理性的光辉与实践的魅力相结合,其所讲的道理要有相当的深度,总要说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没有说过的话;而用来表述这些道理的文字要尽可能直白,能够明白如话则更好……”[5]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媒介生态以及公众心理的变化,财经新闻评论的写作出现了一种新的特征,即微型化。
新闻评论微型化的发展态势在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从过去由精英主导评论话语的时代进入众评众议的时代。大家都知道,1875年创刊的《循环日报》为新闻评论在中国的出现提供了平台,在这家报纸上,其创办者王韬实验了一种新的文体:报刊政论,以此来倡导自己主张的改良维新思想。这种报刊政论便是中国评论文体的源流和最初形态。之后的一百多年间,评论文体又经历了时务文体的情感奔放、革命派评论的理性萌生、五四时期的杂感喷涌等形态的变迁,其间,评论的形式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演化。近年来,新闻评论微型化的发展态势正是评论形式在不断演化的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表现。
分析新闻评论微型化出现的原因,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所带来的公众的社会心理及媒介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来加以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民众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时间成为更为稀缺的个人资源,所以阅读长篇幅的新闻评论对受众来说是极其奢侈的一件事,此种情况下,篇幅短小、形式可人、通俗易懂的微型化新闻评论就应运而生了。
1.社会公众心理的变化
众所周知,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使浮躁的心态像传染病一样在公众中蔓延开来。心态浮躁的公众对媒介内容的需求向着更浅白、通俗、形象的方向发展,而评论的微型化正是这种公众接受心理变化的反映。
2.媒介环境的变化
媒介环境在改革开放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介技术条件的变化是媒介环境变化中最让人有直接感触的部分。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公众接触媒体的方式,体现在接触媒介的便利性上,也体现在公众角色的变化上。网络使公众从过去被动的媒介内容的接受者,变为可以随时随地传播内容的主动传播者。在互联网上,每一位公众都会平等地享受到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他们可以发表个人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从表面上看,观点自由交流的平台似乎已经实现,这为评论主体从精英向大众的变化提供了前提。
新闻评论微型化的趋势之所以兴盛,还在于媒介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过去,媒介可以凭借独家和首发的优势赢得竞争。但网络化的时代,这一竞争之道业已式微,因为任何一家媒体对新闻源的接触几乎都是同时的,对一些新闻来说,普通的民众通过自己掌握的媒体终端就可以随时发布新闻。面对如此的形势,发表新颖意见的信息也成了一个剑走偏锋的竞争之道了。任何一家媒体,如果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出“第一声”的意见信息,可能会很快受到追捧。而如何能发出“第一声”的意见信息——轻快短小的微型评论便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3.评论主体的多元化
评论主体从精英向大众的变化使得评论主体多元化,而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又为评论的形式、内容及观点提取的变化创造了条件。在中国经济实力增长的同时,民众的文化水平也得到快速提高,加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种种问题不断出现,民众要求自由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了。民众的利益主体是多元的,所以他们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表达出的声音也是多元的。与精英式的评论表达相比,受个体专业素养、知识涵养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大众式的评论文章往往是观点新颖但缺乏深入的逻辑论证和学理分析的,所以此种情况下,微型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4.大众化评论平台的出现
在媒介技术的演进过程中,日益精良的传播技术为受众提供了方便、快捷且自由发表观点的平台,如BBS、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发表言论方便快捷,及时迅速,言论大多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出现,简练明白,一语中的。所以,微型化的新闻评论是更贴近民众的评论,无论是否是专业评论员,只要你有想法,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言论。每当有重要新闻发布,网民或通过跟帖议论,或在BBS上侃侃而谈,或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各抒己见。
综上所述,媒介所处的经济、社会生活、受众以及技术等环境的变化是导致新闻评论微型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时代的变迁决定了新闻评论当前的发展取向:短小精悍、开门见山、言之有物、点到为止、直截了当、尖锐泼辣,争取达到痛快淋漓的传播效果。
新闻评论在较长时间里都是以大型长篇文章为主。回顾中国新闻评论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闻评论以编辑部评论居多,尤以社论为主,内容重要,每篇评论大都2500字左右,多时则洋洋数千言。究其原因,这与当时新闻界不切实际地学习苏联《真理报》评论的做法不无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观念的变迁以及新闻媒体业务改革之风的兴起,新闻评论开始呈现出小型化、微型化的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在新闻评论的篇幅向短、小方向发展,“巨型”基本隐身。相关调查显示,20世纪70年代末,《人民日报》篇幅在25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约占80%,其中3000字以上的占45%,接近一半;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民日报》上超过千字的新闻评论占30%;2000年至2001年的时间里,《人民日报》的千字新闻评论已经降至11%了。[6]从《人民日报》评论篇幅长短的明显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新闻评论微型化的发展趋势。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时评热从篇幅上看,实际上是一股短评热,因为这一时段兴起的时评的字数基本在450字到1000字左右,甚至是更少的字数。
进入21世纪,新闻评论微型化趋势更加明显。BBS、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新闻评论往往以字少及语出惊人为胜出的诀窍,常常只是几百字、几十字,甚至三言两语。可以这样说,微型化已经成为新闻评论的新形式,新闻评论正在朝着更加轻快、短小的方向发展。
从目前表现出的形态来看,微型化的新闻评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小言论
专栏小言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其特点是事理融合、有的放矢、要言不烦、篇幅简短、言之有物。这种小言论简短而新鲜,常常被人称为“豆腐块”言论。在版面的处理上,“一般都发表在要闻版的小言论专栏上(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中也设有类似专栏)”[7]。20世纪80年代,这类短小精悍的小言论深受读者的喜爱,被当作是新闻评论蓬勃兴起中的一朵奇葩。其实,专栏小言论正是这一时期新闻微型化趋势萌芽的最初表现。“小言论又称为袖珍评论、微型评论,因其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有的放矢、事理融合、以小见大,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备受读者的青睐。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开办‘今日谈’小言论专栏后,全国各地新闻媒介纷纷仿效,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小言论专栏,长的五六百字,短的两三百字,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魔力。除新闻性小言论外,思想性或经济类的专栏小言论也日渐兴旺,如点评、随感、漫笔、琐谈、杂谈、絮谈等小言论走俏各报报端,使受众赏心悦目。”[8]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小言论终于改变了以往少则千言、多则数千言的中型或大型新闻评论充斥版面的局面。
2.漫画式评论
用一幅或者一组漫画的形式来表达是新闻评论增强视觉效果、更好地吸引受众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现时代新闻评论微型化的一个表现形式。它的优点在于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或针砭时弊,或暗示,或影射,进而达到既引人深思又幽默诙谐的效果(如图5-7所示)。
图5-7 《日食》[9]
在《日食》这幅作品中,作者非常巧妙地将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天文奇观与2009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危机相结合,形象而生动地借用日食“遮挡”的含义,表明全球经济被衰退所笼罩,复苏仍需时日。[10]
与文字表达的新闻评论一样,新闻漫画也可以传递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但是,这一形式比文字更加形象、直观和可视,不失为一种吸引受众的好的评论方式。对新近发生的事件采取漫画式评论,与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文章一样,需要紧跟时事的发展状况,及时根据新近发生的事实寻找合适的选题。
3.网络评论
与传统的媒体平台相比,网络天生的即时、互动、匿名以及受众广泛与信息海量等特性,为新闻评论微型化提供了更便于施展自身优势的载体。所以,在各家新闻网站上,都会有类似于观点频道的展示。从各家新闻评论的内容来看,篇幅精简、一事一议、简洁明快、更新迅速、观点多元是网络评论的显著特点。
除了由网站提供的专职评论员的评论外,群众性的评论也随处可见。这类在网络空间里出现的群众性评论,也往往以微型见长,很少看见长篇大论式的评论,只言片语、三言两语等是其显著特点。这类微型评论大多都尖锐泼辣、简明扼要、直指问题要害。之所以如此,跟网络技术所支撑起来的群众性议论平台如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关系密切。以BBS论坛为例,这是大众借助于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观点的地方。某观点如果确实具有较好的影响力,则会通过其他网民的不断转帖和网站编辑们的策划安排而产生相当程度的放大效应,有时会直接影响一些公共事件的舆论导向。
与BBS论坛相仿,博客也是网友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博客的评论也具有BBS论坛的特点。近年来,微博出现并凭借传播迅速、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的优势而迅速走红。微博所具有的草根性、简洁性(限于140字)使得它成为公众最爱发表观点的平台,这也引发了群众性观点的爆炸式增长,任何一个个体,只要有话说、有时间说而又想说,都可以在这个网络平台上陈其所言。在网络空间里,精英式的话语与群众性的呼声相互应和,新闻评论的微型化在这应和声中彻底释放着特有的魅力。
4.传统的“巨型”和“大型”评论的缩短
“今天,社论走上‘短而精’的道路。以《南方都市报》为例,每篇社论的字数基本在1500字左右,几乎没有超过2000字的。2004年4月,其社论共发表30篇,都不超过1600字。评论员文章也有篇幅变短的趋势,如《北京青年报》的‘今日社评’的评论员文章每篇都在1500字以内。”[11]
微型化是新闻评论发展的趋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上微型评论存在的两大问题需要引起警觉:一是评论质量良莠不齐,这是由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及其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所引起的;二是评论的理性思维不足,这与网络中群众性评论主体的个体责任意识或者大局意识的缺失有关。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网络微型评论也是把“双刃剑”,带来利的同时也有弊端。如何使网络微型评论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推进作用,是目前一个不得不引人关注的现实问题。
练习题:
1.分析图解政策型报道中存在的刻板模式并给出解决对策。
2.阐述主题报道型财经新闻的内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主题报道能够达到生动、好看、易接受效果的路径。
3.阐述新闻评论微型化趋势的原因,并结合实践分析财经新闻评论微型化的现实表现。
[1] 姚晓晨.媒体解读“十二五”:“增长”向“发展”转变不简单[EB/OL].(2010-10-18)[2017-12-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2985378.html.
[2] 陈叶军.五中全会凸显三个关键词:民生、风险与改革[EB/OL].(2010-10-19)[2017-12-03].http://theory.people.com.cn/GB/12986661.html.
[3] 吴敬琏:五中全会公报一语中的 成败在此一举[EB/OL].(2010-11-06)[2017-12-03].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zhongguoce/20101106/2837111.shtml.
[4] 胡芳洁.一个假离婚家庭的遭遇“京十五条”的悲情故事[EB/OL].(2011-02-18)[2017-12-03].http://www.eeo.com.cn/industry/real_estate/2011/02/18/193613.shtml.
[5] 杜忠锋.经济评论的专业深度与通俗表达[J].今传媒,2006(7).
[6] 汤莉萍.新世纪报刊新闻评论的特点和趋势[J].新闻界,2005(1).
[7] 汤莉萍.新世纪报刊新闻评论的特点和趋势[J].新闻界,2005(1).
[8] 汤莉萍.新世纪报刊新闻评论的特点和趋势[J].新闻界,2005(1).
[9] 载于《南方周末》,2009年7月30日。原引自卡格尔漫画网,作者:Deng Coy Miel。
[10] 董骁.新闻漫画的评论价值——以2009年《南方周末》“点画魁”栏目为例[EB/OL].(2010-12-28)[2017-12-03].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189065/13604105.html.
[11] 汤莉萍.新世纪报刊新闻评论的特点和趋势[J].新闻界,200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