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提高财经信息实用性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提高财经信息实用性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市场环境的条件下,受众希望从财经报道中获得与日常工作、生活关系紧密的财经信息,获得可否进行经济操作的启示和建议,这是财经报道实用性存在的基础。实用性表现在财经报道本身能够使受众及时获知重要的市场变化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市场主体能够及时进行或者终止相应的经济操作,从而获取利润回报或者规避投资风险。财经报道的实用性体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提高财经信息实用性

在市场环境的条件下,受众希望从财经报道中获得与日常工作、生活关系紧密的财经信息,获得可否进行经济操作的启示和建议,这是财经报道实用性存在的基础。2017年11月16日,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推出《如何从财报的3个指标,判断这只股票要不要买?》一文,为股民提供了买股票的参照:毛利率、存货和预收款、上下游关系,通过这三个方面来显示业绩拐点,这就是财经新闻实用性的体现。财经报道本身具有的经济信息传播、分析、解读及预见的功能,使得其具有特别的实用性。实用性表现在财经报道本身能够使受众及时获知重要的市场变化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市场主体能够及时进行或者终止相应的经济操作,从而获取利润回报或者规避投资风险。及时地通过报道告知公众经济风险或者获利机会的存在,是财经报道记者的使命之一。

财经报道的实用性体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实用信息是指对读者生活、工作的相关行为起到具体的指导、告知和预警作用,比如股评,新基金、新邮票、新金银币的上市,银行加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推出,商场商品的降价等。间接的实用信息则包括更广的范围,如重大的经济政策的解读、经济界的具体动向、经济走势判断、经济问题分析等。但不论是直接的信息,还是间接的信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于读者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有的甚至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27]

财经报道所具有的独特的实用性,是该类报道本身具有的特殊魅力。但是,在现实的财经报道领域,财经报道的实用性还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财经报道中存在的空泛或者无病呻吟的问题随处可见。

如何能够更好地把握财经报道的实用性,首先是在报道的时机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时机包括时效和时宜。时效是以最快的速度向最大范围的受众进行报道;时宜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受众进行报道。因为一条过时的财经信息会对受众起到不利的作用,甚至导致受众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

如果说时效是为了避免信息的滞后与无效的话,那么时宜则是为了规避过度追求时效而产生的对受众的误导。不适宜的经济信息传播会造成不理性的舆论氛围,进而引发受众的过度恐慌,从而产生不利的经济操作行为。诸如这两年来媒体对绿豆大蒜苹果等的相关报道,就曾经引发了消费者抢购的不理性行为。当然,价格过度失衡的原因还包括游资的不道德的炒作。(www.xing528.com)

财经报道的有用性是建立在报道诸要素必须真实准确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不能有丝毫偏差。只有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才能让国家的经济政策、各行各业的最新经济信息真正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关心者,也才能确实起到维护市场秩序和维护投资者、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的作用。

同时,财经报道的有用性还要求新闻必须是通俗易懂的,即“财经记者应该能够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将专家高屋建瓴的评析和深奥的理论深入浅出地‘翻译’给读者,使各类经济问题比如股市行情、经济趋势、企业管理等变得浅显易懂,普通读者获取信息就会没有障碍[28]。如果一条财经报道文本受众看都看不懂,如何谈得上有用呢?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中所言,“一篇优秀的财经报道,一定是善于找到经济事件与百姓生活联系的报道,它应该是权威专业的,同时也是深入浅出的”。如果财经报道写得受众看不懂或者不愿看,那么财经报道也达不到实用性的效果,所以财经报道要走出目前存在的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的怪圈,必须做到表达深入而浅显,为此在写作上要特别注重表达要清晰、通俗与简洁。清晰、通俗与简洁表现在遣词造句、报道模式、经济术语和数据的使用等多个方面。遣词造句还要以普通公众的接受水平为标尺,避免过度专业化的表达以及庸俗倾向导致的所谓的娱乐化。以2008年2月25日创刊的《第一财经周刊》为例,此刊定位在80后、90后阅读群体和TMT等创新行业,所以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还着力打造文本轻松、清新的风格,同时创造条件来提升报道的可视化表达,深受年轻人的追捧。2012年此刊利润超过了5500万元,达到了创刊后的最高峰。

有关经济术语与数据的使用已在本章第一节中介绍。当然,财经报道的实用性是建立在其他特征基础之上的,所以,不能把实用性与其他特征割裂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