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是知识的中心。传统教育观念中的老师是知识的中心。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活教材。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师道尊严”,“尊师”是为了重“道”和重“教化”,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完全是传授与接受知识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以知识的拥有者而处于中心的地位,教师的话是真理,是绝对“权威”。
2.教师是教学的中心。传统教育注重教学过程的继承与沿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控制与支配地位。教师在讲台上传授书本知识,学生接受、记忆和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把知识与技能,按自己的意愿和自己曾经接受知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学双方,教师是主体和中心,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完全信赖教师的传授。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教育评价以考核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内容为标准,这无异于用一个模子造就统一的人才。在这种大统一的模式局面下,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发展,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曾刊载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题,题目问:“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个极有诗意、极脱俗的回答,可老师偏偏判他错,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变成了水!”对此,文章作者生出无限感慨,继而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教育?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语文学科,也经常发生在最具创造性特点、最需要想象力的音乐学科。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音乐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学生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教师不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不允许学生异想天开。
3.教师是“教书匠”。所谓“教书匠”,就是具有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能够熟练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本学科方面虽有较高造诣但却缺乏创新与创造的人。教书匠的观点虽然肯定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严密性,但教书匠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价值,忽视学生是能动的个体,把学生当作“应声器”,以填鸭灌输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被关注;教学强调学科本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忽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存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尽管学生有严密、系统的逻辑思维,却不能主动参与学习,没有求异思维,更谈不上创新与创造。(www.xing528.com)
4.教师是“园丁”。教师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精心培育着每一个花朵。这种比喻体现了爱岗敬业的精神。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教师是园丁”似乎隐含着学生的发展类型和阶段发展基本上是不变的。“教师是园丁”一方面似乎没有充分肯定教师的形成性作用,又没有意识到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十分有限的。“种子没有园丁的培育也能自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然这种生长可能质量不高。学生没有教师的帮助也会自行发展,虽然这种发展可能‘误入歧途’。但是,如果教师不能提供学生所需要的帮助,也有可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学校本身便是一种社会机构,如果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封闭的、‘关押’学生的场所,学校教育就成了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复制。这种教育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成长,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危害,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正义感。”再者,园丁的角色同传统教育的选拔、甄别和淘汰制度如出一辙,园丁们为了使花朵长得美丽,施肥、除草,有时甚至连弱小的花儿也拔掉,其目的只是让有限的花朵开得更美。园丁的角色,忽视了教育的全局性、教育阶段顺序的不固定性和教育欠缺的可修复性。
从上面材料可以得出:传统教师角色注重社会责任,忽视教师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师生的合作关系;重视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重视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
5.教师是“蜡烛”。教师是蜡烛,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奉献和给予的精神;而另一方面,却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教师燃烧着自己为别人带来光明的同时却毁灭了自己。这样的比喻虽然赞颂了教师“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但却是片面且消极的。它把充满创造性的教学当作知识输出与输入,似乎教师的职业就是竭尽全力将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其结果使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了低层次的简单劳作和意向消耗,与其说是赞颂,不如说是贬低。“而事实上,教师作为蜡烛,不仅在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在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光彩照人。教与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而教师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就教育了学生。”另一方面,蜡烛的隐喻淡化了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它把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对立起来,似乎教师命中注定就只能在飘洒的粉笔灰中自我淹没。然而,“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价值的贡献”。因此,“蜡烛观”虽然崇高却未免悲壮而凄凉,不仅没有给老师带来振奋和激励,反而使教师有一种委屈和吃亏的体验。在消极的气氛中,“乐教”难以体现,“苦教”却实实在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