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江美城:襄阳十大美景全纪录

大江美城:襄阳十大美景全纪录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荆山文化作为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种形态。荆山一方面以它的醇厚淡雅孕育和滋养了楚文化,另一方面也建构了楚地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荆山古山寨、古城堡是荆山重要的文化遗产。荆山阴锣鼓主要是在丧葬仪式上唱的丧歌、孝歌,这是荆山丧葬文化的一大特色。这种本义,至今仍在荆山阳锣鼓中遗存。荆山“巫音”被誉为荆楚音乐的活化石,史学界称之为“闪光的国宝”。荆山巫音是楚地巫风的遗韵,

大江美城:襄阳十大美景全纪录

山水滋阴阳而润万物,荆山之地富足而质朴的物质基础,自然会衍生出一方独特的文化气韵。荆山文化作为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种形态。而至今还流传在荆山地区的民俗文化(即俗文化)无疑是古代荆楚文化的遗留和发展,它同样展现着地域特色,折射出历史的光芒。荆山一带的人们有着十分奇特的风俗习惯,有些习俗既不同于汉民族的习俗,也不同于少数民族的习俗。比如,“古山寨”、“古城堡”、“阳锣鼓”、“阴锣鼓”、“打锣钹”、“斩财门”、“巫音”等,这些构成了这里特有的文化习俗,是至今仍在流行的一种古老文化。荆山一方面以它的醇厚淡雅孕育和滋养了楚文化,另一方面也建构了楚地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

楚源神韵之古山寨。荆山古山寨、古城堡是荆山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南漳县3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上千座古山寨,现存就有388 座,其历史之久远、建造之神秘、规模之庞大、数量之罕见、悬念之众多,受到世人瞩目。南漳县古山寨群是国内独有的旅游资源,业内专家称之为“核潜能级旅游资源”。2010年,古山寨旅游开发项目开工,以“山寨兵戈传奇,荆楚民俗神韵”为项目形象内涵,全力打造“荆山·楚源·古兵寨”项目主题品牌,把古山寨建设成为国内唯一的古山寨文化旅游区。主要的古山寨有春秋寨、绎王寨等。春秋寨,也叫卧牛山寨,位于南漳县东巩镇东南14公里处,是荆山生态旅游区主景区之一。春秋寨是目前所知的湖北省第一大古山寨,也是亚洲第二大古山寨。依山而建的古城墙全长7.5公里,全部由块石垒砌而成,设有东、南、西、北四个重要关口,城墙高5米,宽3米,烽火台、炮台、防御工事掩体、点将台、骑兵阅马场(5000平方米)、步兵操练场(4400平方米)、小校场(1000平方米)等保存完好,共有石屋300余间,属典型的三国古战场遗迹。山寨中古石刻碑文上“关圣人收周仓处”字迹清晰可见。其中团山寺寺庙明清时期,香火极为旺盛。相邻的如珠寺曾吸引了日本法师在此修炼。绎王寨位于南漳肖堰镇,这里高山、低岗、平原间杂,小泉、溪水纵横,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站在海拔1000余米的“绎王寨”上,四周能见到的达40多个山寨。山连寨,寨连山,雄伟壮观。“绎王寨”是楚王熊绎所居之寨;“钟鼓寨”是楚王酒后击鼓戏诸侯之地。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古楚国政治中心。

闹丧祈神之阴、阳锣鼓。民间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一种习俗。这种文化产生在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氛围之中。荆山阴锣鼓主要是在丧葬仪式上唱的丧歌、孝歌,这是荆山丧葬文化的一大特色。闹丧锣鼓即人亡之后,孝子为逝世的长辈举行的隆重葬礼。全村人前来陪亡人,民间艺人围着灵柩鸣锣击鼓唱孝歌,形式有转丧、跳丧、坐丧、送丧。通宵达旦,锣鼓声、歌声不绝。其主要程序有闹台、开歌路、唱散歌、转鼓、谢棺酒、奠酒、送亡、过五关、奉孝、还阳、封棺明路、穿堂、出丧、安家神等。此类歌配合丧葬仪式,起到超度亡灵的效果。其中的奉孝歌,属于伦理歌,劝孝、敬孝,因人而异,择歌而讴,是阴锣鼓的主要内容。这种习俗流传至今,绵延不断。甚至连丧葬后的墓地与墓碑形制也形成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的构成状态。在荆山地区和阴锣鼓相对应的是阳锣鼓。荆山阳锣鼓产生于生产劳动过程中,这种形式在许多民族中都存在过,民俗学界和音乐学界常常将其称为“薅草锣鼓”,也有叫“垦荒锣鼓”、“薅草歌”。这种文学的和音乐的歌唱形式,一般是在开荒种田时击鼓而歌,即兴演唱,是田间劳作时的一种娱乐形式。荆山阳锣鼓是一种集祭祀与且劳且娱形式于一体的田间歌舞。既有早请神、午敬神、晚送神的程序,又有上午唱古人、中午唱花名、下午唱爱情的规律,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祭祀和娱乐相结合的田间劳动歌舞。生产劳动中的这种形式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西周时期有“御田祖”和“正田役”两种田间歌舞。从功能上讲,“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之俗,就是通过击鼓唱歌祈求农神恩惠。这种本义,至今仍在荆山阳锣鼓中遗存。在荆山一带,阳锣鼓的上午开工都要唱《请神歌》,下午开工要唱《敬神歌》,晚收工时要唱《送神歌》。阳锣鼓中的“请神”、“敬神”和“送神”的词曲和演唱程序,都是祈求田神、土地神等神灵保佑所耕之地能风调雨顺,丰产丰收。鸣钲击鼓,“以正田役”则是通过歌、乐、舞调节农夫的情绪,为农夫鼓劲,规范劳作队列,更是现今阳锣鼓的主要功能。它的歌词内容非常丰富,题材大都是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天文地理、婚姻爱情、生活知识、道德伦理等,当然也包含了农业生产知识。其目的是为了协调劳动节奏,减轻疲劳,提高劳动效率。

神异巫术之端公舞。荆山山地是先秦时期楚国始兴之地,境内层峦叠嶂,历史上交通极不便利,文化相对滞后。这里的山民多信奉“神灵”,素有请神还愿的习俗,“扛神”民俗歌舞就是这一习俗的体现。在谷城县称之为“喜神”、保康县称为“跳神”、南漳县称为“扛神”,它是一种融歌、舞、乐为一体,以多种道具为法器、带有宗教色彩巫术表演的民俗歌舞仪式活动。仪式的主坛师,即是“端公师”,荆山当地人称之为“老先生”。因“端公师”而名“端公舞”,端公舞是一种以欢乐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间舞蹈,它是巫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古楚民族的风情习俗。端公舞在民间祭祀活动中,主要是以歌舞来酬神和悦神,借以奉祀天地鬼神,为人祈福消灾,是巫舞中的一种,是有着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古朴原始气息的祭祀歌舞。它用舞蹈形式来完成,翻身、旋地、穿梭,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配上千变万化的手诀,让人倍感神秘。端公手诀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崇拜,如太阳诀、月亮诀,体现了人们对日月等自然力量的崇拜;二是生殖崇拜,如天师诀、捆鬼诀,分别表现了男女生殖器的形象,体现了人们对生殖力量的崇拜;三是图腾崇拜,如山王诀,体现了对以山作为图腾形象的崇拜。生活在荆山一带的山民们在祭奠先祖、添口延寿、建屋架梁、祈福禳灾等活动中,都要请“老先生”邀一班既能设坛祭祀,又能歌舞做戏、敲锣打鼓的弟子们扛神。

亘古缭绕之巫音。荆山“巫音”被誉为荆楚音乐的活化石,史学界称之为“闪光的国宝”。它从宫廷走到民间。当巫音响起、锣鼓敲起的时候,让人们的心灵为之震撼。荆山巫音是楚地巫风的遗韵,主要流行于荆山南麓的沮、漳二水流经之地带,如保康县的马良、店垭、重阳,南漳县的峡口等地。它服务于民间的各种祭祀活动,每遇朝山、祭祀及庙会等,山民们都要请巫音乐班为之助兴,亲朋好友有时也请乐班前往赶情。现今荆山沮水的山民依然承袭楚民先祖对巫音的尊崇。相传楚王是在巫音吹奏中登基的,楚王“躬执羽绂,起舞坛前”,直接掌管巫音,祭祀神灵,巫音就更显得至高无上。当地有“巫音可以吹到皇帝的金銮宝殿,也可以吹到小姐的绣花楼”之说。沮水一带打调子乐班很多,群乐毕至,巫音走在最前面,靠大门的左边就位,这是楚人以左为大的古老习俗延传,所以“响匠百家,巫音为大”。当地山民将巫音座位称为“云台”,将巫音乐师称为“云台师傅”。可见巫音在荆山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高耸入云。奇异、诡谲、典雅的音调,古朴、严谨、规范的结构形态,反映了楚人的生活情绪,精神面貌,与沮水流域山民的欣赏情趣、良好愿望遥相呼应。由于沮水深陷于荆山峡谷之中,与外界的交流罅隙一线,免受世外侵扰,荆山沮水的山民固守着信巫重祀的古之遗风,“深山大谷藏古风”,为巫音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巫音才如亘古不息的沮水般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于民间。(www.xing528.com)

独特习俗之清明。在荆山一带,清明节习俗的形成要上溯到先秦时期楚人的祭祀活动。楚人祭祀的对象分为“天神、地祇、人鬼”。其中,楚人祭祀包括祖先在内的人鬼的主要方式是墓祭。楚人墓祭分为春祭和腊祭。前1043年,第一任楚子熊绎在荆山立国,定都丹阳。那时,楚人就开始了春祭活动。楚人春祭十分隆重。当河边柳树刚吐翠抽条时,楚人便相约来到祖坟地,修理坟前拜台,植松柏保风水,给坟墓培土,而且坟上的土堆得越高越好。另外,楚人还割去坟墓四周的杂草、荆棘,然后集中烧掉。这些整理坟墓环境的工作结束后,楚人便挑来饭菜,众人席地而坐。族长先在坟墓前的拜台上摆放酒、菜、饭,然后又磕头,依次叫死去的祖宗吃饭。完毕,众人方可用餐。楚人这种风俗主要体现楚国早期的政治是以宗法统治为主。宗法统治是族长说了算,族长通过这种墓祭活动,凝聚人心,教育后人不忘记祖宗功德,启迪后人光宗耀祖。同时,族长也通过这种春祭方式惩恶扬善。在楚国早期,常有不孝之子在春祭中被族长拉到祖坟地处死。腊祭活动是在阴历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楚人给死亡亲友的坟墓上坟,腊祭活动以家庭为主。其主要方式是烧祭火、送灯、给坟墓培土。这种风俗主要源于楚人崇火,希望祖坟上冒青烟,后人香火延续不断。

诗经民风之延传。在和保康寺坪镇交界的房县有一个被称为“诗经之乡”的尹吉甫乡,成就了荆山独特文化的又一深厚内涵。“关关雎鸠一双鞋,在河之洲送过来,窈窕淑女难为你,君子好逑大不该,年年难为姐做鞋”;“参差荇菜水中摆,左右流之想裙衩,窈窕淑女我爱你,寤寐求之姐儿来,琴瑟钟鼓度情怀”;“东方发白兮,上山冈兮,砍砍伐檀兮,日暮而归”;“南有乔木难避险,不可休息却不能,汉有游女难接近,不可求思长江深,跨过长江见情人”;“燕燕于飞翔,差池其羽膀,之子于归嫁,远送于野旷,瞻望弗及女,泣涕如雨降”;“桃之夭夭满枝杈,灼灼其华一枝花,之子于归来出嫁,宜其家室迎嫁娶,欢欢喜喜成了家”。这些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分别脱胎于《诗经》中的《关雎》、《伐檀》、《汉广》、《燕燕》、《桃夭》。此外,还有来自《君子于役》、《蓼莪》、《野有死麕》等篇章的民歌也广为传唱。来自古老《诗经》的诗句竟然是荆山地区千百年流传的民歌,也是如今乡村老少都唱的“流行歌曲”。

佛法无边之承恩寺。佛教文化在荆山之地的襄阳也有体现。位于荆山山脉旁边的千年古刹承恩寺在谷城县东南茨河镇五朵山北面的狮子峰下,距县城47公里,始建于隋朝,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隋炀帝公主隐居疗疾之地。明朝时期兴建了大雄宝殿钟鼓楼和毗卢大佛、弥勒石佛以及万斤铜钟等。天顺年间,英宗为报答叔父,对该寺进行修缮,改其山为“永乐山”,改其寺为“大承恩寺”,承恩寺因此而得名。承恩寺居于五朵山之阴,据史书记载原为皇家寺院,佛教名刹,始建宝严禅寺,唐代宗广德年间而为广德寺,明天顺年间为承恩寺,元末遭兵火,明永乐年间重修,现为全国百座佛教名寺之一。承恩寺下有一水塘曰“卧牛池”,相传,隋炀帝有个公主生得一身癞疮,长发脱落,白嫩的肌肤起皱。公主怕败坏皇家门风,夜乘白牛偷出宫门为尼。白牛驮公主来到五朵山中一水池边卧下,公主见一只癞老鼠衔一根何首乌,钻进水池,边吃草根,边喝水池水,不一会,奇迹出现了:癞老鼠很快长出一身新毛。公主又惊又喜,赶紧采来这种草根,边咀嚼,边饮水,边在池中洗浴。洗罢,奇迹出现了,公主长出了满头青丝和满身白嫩的肌肤。隋炀帝大喜,派人在水池旁修建一座寺院——承恩寺,在池边放上白玉雕的白牛,即卧牛池,以示感恩。承恩寺有两大特点:“庙有灵气”,建筑结构特殊,建筑环境特殊,地质结构特殊,生态环境特殊,产生一种奇特的“金字塔”效应;“水有神气”,相传这里的水治好隋炀帝公主的癞癣,把一个丑公主变成一位美少女,被隋炀帝誉为“神奇的泉水”。

异域信仰之沈垭教堂。不仅佛教在荆山之地有着传承,天主教也在荆山之地广为传播。和荆山余脉接壤的武当山脉中有一个沈垭天主教堂,这是全国第二大传教场所。它位于谷城县城西70公里处,与房县接壤,坐落在龙凤山、磨盘山、铜锣观三山鼎立的茶园沟盆地西沿,是一座占地面积30亩的西式建筑群。天主教先后在石龙沟、磨盘山、狮子岩、茶园沟建立简易教堂,其遗址尚存。附近有石窟、狮子岩、快活林、主教坟、行刑石柱等胜景遗址。以沈垭天主教堂为核心,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曲径通幽,峰峦叠翠。天主教堂两侧各一眼龙井,水质清澈见底。四周银杏参天,古栎成荫,桂花飘香,环境优雅,气候宜人,风光绮丽,是寄托精神、休闲游览的好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