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阳大江美城的自然瑰宝-灵秀岘山-全景揭秘

襄阳大江美城的自然瑰宝-灵秀岘山-全景揭秘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岘山有木本植物65 科138 属224 种,森林覆盖率93%,是襄阳的天然屏障和城市“绿肺”。众多的关隘成为岘山天险,军事意义颇大。岘山石共振性优良,击之琅琅作响,成为击打乐器的制作材料。岘山石的种种形态、用途、传说,为岘山增一奇境。岘山中有罕见的“拳石”和“磬石”。晋太医令王叔和晚年寓居襄阳,行医、著书,并经常采药于岘山,岘山中今存王叔和洗药池、王叔和墓等。

襄阳大江美城的自然瑰宝-灵秀岘山-全景揭秘

岘山总面积约55平方千米,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山中丘壑闲远,水木清华,泉池处处,又有奇峰、怪石、岩洞,掩映其间,自晋以来,就是有名的游赏之地,是襄阳人民的天赐名山。

(一)林:岘山之魂

山之可观之处,尤在于山色,古人云:有青山方有绿水,唯水借色于山。汉水流经岘山,颜色尤其碧绿,李白游襄阳,有“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的赞誉,汉水之绿相信是得之于岘山的映照。而岘山之绿就是因为满山树木葱郁。据统计,岘山有木本植物65 科138 属224 种,森林覆盖率93%,是襄阳的天然屏障和城市“绿肺”。襄阳地处南北交汇之地,南北树木均适宜生长,树种多样。岘山的树木以松柏为主,又有橡树、桧树、冬青香樟、山梨树、山枣树等数十种树木间杂其中,岘山中有古树,府志载:“相传(檀溪)寺旧有古柏,高百四十尺,阔四分之一,传为典午时旧物,柯干如铁石。有小碑题曰晋柏。”“典午”为司马之隐语,代指晋朝,树毁于明崇祯时,自晋至明末,树龄达一千多岁,蔚为奇观。谷隐寺遗址现存留两棵古银杏树,至今枝叶繁茂,一雄一雌,雄树枝叶向上生长,雌树枝叶向下垂生,十分奇特,被当地村民称作“阴阳树”,两棵树的树龄亦有数百年,略粗的雄树四五人方能合抱。另外,檀溪相传因古代岘山中多产名贵树木——檀木而得名。

岘山的林木覆盖广,种类多,且有故事,有来历,真可谓岘山魂之所系。

(二)泉:岘山之灵

有了泉水,山便灵动起来。岘山中清泉潺潺,据今人踏勘,有檀溪源头的活水窝子、董家冲的凉水泉、陈家冲的龙泉、岘石寺旁的古冰泉、习家池畔的白马泉等泉水、泉源,历史上尤以白马泉水为著名。乾隆《襄阳府志》记载:“白马泉,在白马山下,汉习郁引泉水凿池养鱼。”疑因释道安来襄阳首次驻锡的寺院白马寺而得名。历史上白马泉水非常丰沛,明知府万振孙《水利议》云:“凤凰山官泉,先年泉水通渠,南流至白马铺二十里,灌溉军民田地百余顷。”从明至清,数次修渠引水灌溉,道光年间,知府周凯《浚复高阳池馆记》云:“官出钱,民出力,即故址深广之,设东西二石洑,以时启闭,则自白马陂以下田皆可溉矣。”白马泉既有赏鉴之美,又有灌溉之功,斯为岘山之灵,可惜现已干涸。另,襄阳得名于襄水,扁山脚下的活水窝子实为襄水之源,至今仍泛水不绝。

有泉就有池,除了著名的习家池外,岘山中还有濯笔池、洗药池、凤凰池。濯笔池传为刘备洗笔之处;洗药池据记载在凤凰山下,传为晋太医令王叔和采药洗药之所;凤凰池在凤凰山嘴,今观音阁下,池畔有清代道光年间的“凤凰池”三字摩崖书。

(三)关:岘山之险

“关隘”即险要的关口,岘山中最有名的关隘是凤林关,《大清一统志》说它“滨江作险,为水路之门,一旅可守”。东汉末年,破虏将军、长沙太守孙坚即殒命于此。襄阳出西南的另一个关隘为柳子关,以古柳子山而得名。古代的柳子关山水环绕,易守难攻。今天,柳子关附近已为坦途,只在305 省道上留下“关路口”一个地名。众多的关隘成为岘山天险,军事意义颇大。

(四)石:岘山之奇

岘山土壤层较厚,但时有岩石偶露峥嵘,往往具奇、秀、险、峻之态。从石质看,岘山石多为石灰岩,是上佳的建筑材料,其质地致密,宜于雕琢,故山中碑刻、摩崖众多。岘山石共振性优良,击之琅琅作响,成为击打乐器的制作材料。岘山石的种种形态、用途、传说,为岘山增一奇境。岘山岩石突出地表并形成奇绝风景的有岘石、楚岩、谢公岩等处。岘石为一蘑菇巨石,上大下小,望之如欲捉人而扑,周遭遍布摩崖,极之险峻。楚岩为岘山中历来文人游赏必过之所。谢公岩为南宋学者谢庄所留胜迹,冯若愚《谢公岩表》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岩在岘麓间,若布楹欹,若卧甕礧,若落悬削,若突、若砥、若撑、若劈,极态尽状,不可名喻。”(www.xing528.com)

岘山中有以灵验知名的石。石在龟山上,明嘉靖《襄阳府志·山川》载:“(龟山上)有石,襄人率以三月三日卧石察其上,谓免灾患。”《襄阳县志·山川》亦载:“山上有石,襄人以三月三日来游,谓可免灾。”“山腰有石察石,镌‘天峰清眺’四字。”民间亦有流传从石上溜下,可治腰疼。诸种说法,虽有迷信之嫌,但寄托了人们对岘山的敬畏之情。

岘山中有罕见的“拳石”和“磬石”。《云林石谱》载:“襄阳府城去城十数里有山名凤凰,地中出石,积长尺余,或如拳者,巉岩险怪,往往如大山势。色稍青黑,间有如灰褐者,扣之有声。”《菜根谭》云:“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即是讲赏拳石之趣。凤凰山中“或如拳者”的山石,形态得“险”“怪”之旨趣,小小石头有大山的气势,应属“拳石”中的精品。“扣之有声”的石块为“磬石”。1978年原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编钟,伴随编钟出土的还有古乐器编磬,为大小、厚薄不同的32 块石片磨制、组合而成。专家遍寻复制原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编磬的材料,终于在岘山支脉石匠山发现了适宜的石料,其石质地纯正,细腻、色青、音脆,复制成功后的编磬达到了出土原磬同样的音色。或者,当年的编磬石材就采自岘山也未可知。

岘山上有的岩石为风日所化、风霜所浸,多生孔窍,皱瘦多姿,形成奇丽的风景石,爬山的民众经常目遇,往往惊叹莫名。蛮王洞、朝阳岩(洞)中也形成了奇丽的钟乳石。

(五)药:岘山之宝

岘山及周围的群山上有何首乌车前草芍药、青蒿、蒲公英、大蓟、大黄等60多种中草药,还有蜈蚣等,是襄阳中草药的宝库。从古至今,岘山就与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乾隆《襄阳府志》记载了刘表采药百丈山的故事:“百丈山,县南三十里。旧传山有麝香兽,刘表尝遣人采药,遇坎穴得麝香数斗,如石莲,馨香芳馥,非人间所有。”事虽流于传奇,但反映了当时士绅名流竞相入岘山采药的盛况

晋太医令王叔和晚年寓居襄阳,行医、著书,并经常采药于岘山,岘山中今存王叔和洗药池、王叔和墓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岘山出产一种独特的药物:防葵。《湖北旧事录·物产》载:“防葵,襄阳望楚山东及兴州西方有之。”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新本草》亦载:“防葵,今惟出襄阳,他郡不闻也。其叶似葵,每茎三叶,一本十数茎,中发一干,其端开花如葱花景天。背面色白。六月开花,即结实。根似防风,香味亦如之。依时采者乃沉水。”

岘山的自然风物之盛、之美、之奇、之灵,是上天给予襄阳人民的丰厚馈赠,大自然钟灵毓秀,十分钟情于襄阳,身为襄阳人,能不大声赞颂,美哉岘山,美哉襄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