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里坌城
八里坌位于台北淡水河出海口。清雍正十年(1732),置淡水营都司,次年建巡检署,成为台湾北部的政治、军事中心。乾隆二年(1737),八里坌庄民共同构筑了一座土墙城堡。《淡水厅志》记载:“八里坌堡在观音山西,周围约里许。乾隆初年,绅民捐建,旧驻巡检,今改,堡亦圮,仅存形迹。”八里坌堡有南门、北门两门,城墙长宽各约200米的不规则形土城。后八里坌港因淤浅无法停泊海船,土城也逐渐荒废无存。
(二)通议第
通议第位于桃园县大溪镇,境内有大汉溪,因而得名。漳州籍林家渡海来台湾台北新庄,后代林平侯因经营米业致富,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迁往桃园大溪。道光年间(1821—1850),林平侯在大溪的下街与上街之间建方形石城,称为通议第。林平侯捐官时,祖父林廷竹、父亲林应寅被追赠为通议大夫,故以此命名,以为纪念。
通议第方形围墙长216米,宽144米,高1丈3尺5寸,厚1丈5尺,城墙上有宽4尺的马道。东门为正门,设有城门楼。城墙四角设铳柜,城墙壁采用石材建筑。日据时期,通议第破坏严重。台湾光复后,残留的东城墙和城楼也被拆除。
(三)板桥城
清咸丰三年(1853),林平侯后代林国华、林国芳因漳泉械斗迁居桃园县板桥镇。咸丰五年(1855),林国芳捐钱兴建板桥城。城墙高1丈5尺,宽2尺多,城周长约1000米,有东、南、西、北四城门。城墙石造,墙上间隔1丈5尺开1个枪眼,在北面筑高铳楼。四城门之间开四个水门。1905年,日本人拆除了部分城墙。1909年,将城墙全部拆除,并把拆下的石材用于市政建设。(www.xing528.com)
(四)桃园城
桃园城位于桃园市。清嘉庆十一年(1806),发生大规模的漳泉械斗。嘉庆十四年(1809),漳州人在桃仔园街兴建土堡防御。道光十四年(1834),经桃园富豪姚盖友发起,将旧有土城改建为石城,历经八个月完工。新城高12尺,下壁厚5尺,上壁厚3尺,周长约2000米。道光十九年(1839),徐玉衡等建东、西、南、北四门。20世纪20年代,城墙被拆除。
(五)中坜城
桃园县中坜市,旧称涧仔坜。清道光六年(1826),客家人粤籍总理彭阿辉在街市造土墙以防械斗。道光十二年(1832),在街市四周修筑土城墙,改称中坜新街,将旧有的市街称为中坜老街。道光二十七年(1847)后,新街渐趋衰微,土城也日渐倾圮。
(六)北埔城
北埔城位于新竹县北埔乡,原名竹北堡南兴庄,是新竹最晚开发的地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因客家人与先住民严重冲突,同知李嗣业勘定以慈天宫和天水堂为中心,除东面靠山外,西、南、北三面均种植刺竹围城,并设城门于今北埔街与城门街交叉口。1915年,北埔城被拆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