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竹县三面环山,早期称为竹堑,西临台湾海峡。清雍正元年,设淡水海防厅;光绪元年正式置县,定名为新竹。淡水厅图道光七年,同知李慎彝改用砖石筑城,道光九年完工。由于砖石城比原来土城小,无法将原本在土城内的郑氏北郭园、竹莲聚落等纳入城内。道光二十二年,淡水同知曹谨为防英国人骚扰竹堑,与士绅在砖石城外重新筹建土城,作为厅城屏障,成为石砖城外有土城,两道城壕的双重城。仅留东门城、城隍庙、北门街等古迹。
新竹县三面环山,早期称为竹堑,西临台湾海峡。清雍正元年(1723),设淡水海防厅;光绪元年(1875)正式置县,定名为新竹。
雍正十一年(1733),厅治从彰化县移到竹堑,在街道四周环植刺竹作为城垣,周长440丈,并设城门四座,名为竹堑城。嘉庆十一年(1806),同知胡应魁造土城,在竹围外增筑土垣;嘉庆十八年(1813),同知查廷华,将土城加高加宽,城墙高1丈,宽1丈,壕沟深1丈,周长1404丈。
淡水厅图
道光七年(1827),同知李慎彝改用砖石筑城,道光九年(1829)完工。砖石城周长860丈,墙高1丈5尺;墙上部宽1丈2尺,基底1丈6尺。分设东、西、南、北四门,各门上建有城楼,每座两层;东门名迎曦,西门名挹爽,南门名歌薰,北门名拱辰。(www.xing528.com)
由于砖石城比原来土城小,无法将原本在土城内的郑氏北郭园、竹莲聚落等纳入城内。道光二十二年(1842),淡水同知曹谨为防英国人骚扰竹堑,与士绅在砖石城外重新筹建土城,作为厅城屏障,成为石砖城外有土城,两道城壕的双重城。土城周长1495丈,南北距石城不及半里,城高1丈,城外植竹开沟,沟宽2丈。土城有大城门四座,东为宾旸门,西为告成门,南为解阜门,北为承恩门。小城门四座,东为卯耕门,西为观海门,南为耀文门,北为天枢门。
1901年,城内失火,北门城楼和城墙被毁。1902年,火车站前大路穿入城内,拆毁一段城墙。1905年后,陆续拆除城墙及西门、南门等,拆下来的城墙石材转作排水沟砌石。仅留东门城、城隍庙、北门街等古迹。
新竹古城东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