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湾设一府三县,凤山县位于最南边,县城有建在兴隆庄的旧城和埤头街的新城。旧城建在位于台湾省高雄市左营区,又称左营旧城。新城位于凤山,后来成为县治。
(一)旧城
凤山县旧城图
兴隆庄旧城遗址位于高雄市左营区兴隆段一五八之一号,范围包括东门、南门、北门、护城濠及北门外的镇福社、拱辰井等。康熙六十一年(1722),知县刘光泗筑土城。周长810丈,高1丈3尺,东、西、南、北设四门,左倚龟山,右连蛇山。外浚城濠,广1丈,深8尺。雍正十二年(1734),知县钱洙在城墙外环植三重刺竹。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王瑛曾于四门侧边增建大炮台四座。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件爆发,南路庄大田响应,凤山城被攻破,县治移至埤头街的新城。
道光四年(1824),福建巡抚孙尔准巡视台湾,适凤山有许尚、杨良斌等人起兵,将凤山新城攻破,乃奏准重建旧城。道光五年(1825)七月十五日兴工,道光六年(1826)八月十五日竣工。知县杜绍祁为监督,乡绅黄化鲤、吴尚新、黄石标及刘仲绅等四人任城工总理,就四座城门分段兴建。旧城规模扩大,内包龟山,外接蛇山,叠石为城墙,高为1丈2尺,宽1丈5寸,上筑雉堞,下开城濠,周长1224丈。开四门,东曰凤仪,西名奠海,南称启文,北号拱辰。门上各建城楼,高1丈3尺,四隅并筑炮台,为台湾第一座以土石建造的城池。
凤山县兴隆庄旧城北门
凤山县兴隆庄旧城东门
凤山县兴隆庄旧城南门
城池从东北朝西南走向,与龟山的形状类似。南门为正门,是通往打狗的主要出口,位于城池最南端。北门外通市街、文庙及莲花池,是最繁忙的出入口。东门位于东城墙的中点,为通往凤山新城的出入口。西门主要联络蛇山及打鼓山。城墙内外以石灰砌成,中填土,基础深三尺。东门共设9个雉堞。两隅角处转成曲尺形,皆辟箭孔,悉为砖造。后缘设女墙,左右两缘有砖砌梯阶,下通城墙马道。马道铺甓砖,门宽1.79米。踏道呈斜坡状,分作七级。北门外壁拱洞两侧各嵌有一尊门神,泥塑加彩,以螺壳灰浮塑为底,外施油漆彩画而成。左像为尉迟恭,右像为秦叔宝。南门城楼木结构,1930年倒塌。1969年整修,四隅加钢筋混凝土柱,城楼新筑。城门座为土石构造,门楼屋顶为歇山式,左右侧坡出檐,三川脊。(www.xing528.com)
城壁材料使用咾咕石、三合土,城门洞用来自大陆的花岗岩石砌半圆拱而成。北门外墙上有浮塑彩绘像。1991年全部整修完成,有东门、南门、北门及城墙、东门外护城濠,城外有拱辰井及土地公庙。
(二)新城
凤山新城位于埤头,又称下陂头,即今凤山市。乾隆后期,旧城被庄大田攻破以后,县治就迁到这里。当时建竹城环护,称作新城。嘉庆九年(1804),知县吴兆麟建城门六座,大东门称朝阳,小东门称同仪,西门称景华,南门称安化,北门称平朔。在北门设子城,城门称郡南第一关。道光十八年(1838),知县曹谨增建城楼及炮台六座,又在城外挖护城河,宽1丈2尺,深1丈1尺,周长1120丈。道光二十七年(1847),新城正式成为县治。
咸丰三年(1853),凤山县民林恭作乱,占领新城,杀知县,焚县署。变乱平定后,南路参将曾元福建造土城,城高8尺,宽2尺,上无城堞,周长1120丈。在城墙外再植一圈刺竹。光绪十八年(1892),城墙倒塌,知县李淦与城内商绅捐款重修。日据时期,城墙日渐崩塌,现在仅存东便门与平城、训风、澄澜三座炮台遗迹。
凤山县新城东便门
凤山县埤头新城图
东便门位于凤山溪畔,城门呈长方形,高约4米,厚7米,门洞拱圈为红砖材制,城座为石材,外墙以石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