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台湾古堡,长泰县闽台古城

福建台湾古堡,长泰县闽台古城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泰地处九龙江下游,东连厦门,南邻龙海,西接华安和漳州,北靠泉州安溪,整个地形呈蒲扇状。南唐保大十三年升为长泰县,取意“长久安泰”,县治设于今武安镇辖区内。长泰县城图(一)县城县城在罗侯山之南,今武安镇。嘉靖三十五年,县令萧廷宣增筑,内外墙各增高3尺,周围共1298垛。万历三十一年大风,敌楼、铺、垛尽坏,县令管橘修。民国后拆毁县城。(二)堡寨1.林墩寨位于长泰善化里。

福建台湾古堡,长泰县闽台古城

长泰地处九龙江下游,东连厦门,南邻龙海,西接华安和漳州,北靠泉州安溪,整个地形呈蒲扇状。东、西、北三面青山环抱,南部多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错落有致。唐乾符三年(876)置武德场,属南安县。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升为长泰县,取意“长久安泰”,县治设于今武安镇辖区内。

长泰县城图

(一)县城

县城在罗侯山之南,今武安镇。置县时筑土墙,周253丈,高1丈。宋嘉熙二年(1238),县令郑师申增筑土城,开四门。元至正间(1341—1368),主簿陈文积扩大城基到1300余丈。明初,砌以石,建楼凿濠,岁久而坏。正德十年(1515),县令赵佩暂列木栅,以补缺口。正德十五年(1520),县令朱弦用石砌,周围缩为991丈5尺,濒溪高1丈5尺,负山高1丈3尺。城上为女墙,东临溪,南浚濠,西北因山为堑,内为马道,下为路,窝铺、门楼悉备。

嘉靖十三年(1534),县令陈塘修东南内道四门,窝铺各增1间,不久复坏。嘉靖三十五年(1556),县令萧廷宣增筑,内外墙各增高3尺,周围共1298垛。共有四门,东名宾旸,西名旺金,南名迎薰,北名阅武。添设窝铺17间,创敌楼16座。砌石级,浚城壕,西南门外为通济、接武两石桥。万历二年(1574),雨水暴涨,东门楼及东南城一带毁坏,县令弧应丁修。万历十年(1582),积雨,城坏尤多,县令方应时修。万历十九年(1591)复坏,县令蒋良鼎修。万历三十一年(1603)大风,敌楼、铺、垛尽坏,县令管橘修。捐俸建楼一座,匾额“金汤永固”,高可瞭望,广可容众。

清顺治十二年(1655),县令柴允重修。乾隆十四年(1749),县令张懋建申请,宪台捐俸,倡绅士同心修。起自西城双桂轩,历西而北,转东而南,几经修治,修城994多丈,1298垛,砌石。雉堞矮的,增高1尺,缮修窝铺14所。濠多壅塞,全部疏通。民国后拆毁县城。

(二)堡寨(www.xing528.com)

1.林墩寨

位于长泰善化里。明嘉靖间(1522—1566)筑,用以避倭,一度为山寇所占。清康熙十六年(1677),贼众千余乘夜突攻,寨中发炮,击伤多人。

2.盂宁堡

位于陈巷镇上洋楼村,又名上洋楼。明天启三年(1623)建。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坐东向西,平面呈方形,边长40米。外墙条石垒砌,高5.8米,厚1.64米。正门有“盂宁儇”额匾,左款“天启三年岁次癸亥”,右款“孟春吉旦立”。堡中间有天井和水井。木构两层楼房建在堡墙内,东、西向各8间,南、北向各5间。

长泰县盂宁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