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澄县古城:历史沉淀与中山公园的重生

海澄县古城:历史沉淀与中山公园的重生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县城海澄县城旧名月港,位于海澄镇溪头居委会,本是龙溪县八、九都地。隆庆五年十一月,县令王谷改建海澄县城,用石墙取代土墙。1919年,粤军陈炯明入漳,海澄县城被拆毁,城石运往石码铺筑街道路面和锦江道,县署前辟为中山公园。

海澄县古城:历史沉淀与中山公园的重生

海澄县城图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初五日,朝廷析龙溪县一至九都和二十八都之五图,以及漳浦二十一都之九图置海澄县,治所设在原龙溪八、九都地的月溪之滨的月港。隆庆元年(1567)建县衙,址在月溪东岸,长45丈,阔25丈,四围土墙。主建筑分为正堂、二堂、三堂、内堂四进。四堂的周围设军器库、粮饷库、号房、库书房、幕厅、书斋、书吏房、架阁库、延宾馆、牢狱、谯楼等。

(一)县城

海澄县城旧名月港,位于海澄镇溪头居委会,本是龙溪县八、九都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为防倭寇入侵,大中丞阮鹗在月港筑土堡,委别驾汪铨负责。计划将八、九都合围一城,跨溪为桥,在桥上筑垣,外环池濠。城墙内外厚1丈多,高1丈8尺,马道用石甃外环,池阔2~3丈不等。次年未完工,倭寇入侵,遂停工。隆庆元年(1567),在八、九都分筑二堡,县署建在八都堡。

隆庆五年(1571)十一月,县令王谷改建海澄县城,用石墙取代土墙。隆庆六年(1572)八月,石城建成,周长522丈,高2丈1尺,垛口2045个。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东名清波,西名环桥,南名扬威,北名拱极,以及3个月城,12个窝铺。又于新亭辟一小东门。城有内外二重,内城设四个城门。外城俗称腰城,即水城。万历六年(1578),县令周祚改题门名,西为通津,南为耀德,北为承恩。万历八年(1580),于西、南、北三隅各设水门。万历十年(1582),知县瞿寅于县治东北跨城筑晏海楼,增题南内门为“万峰雄峙”,北外门为“大海朝宗”。万历十四年(1584),重修九都、港口二土堡。万历二十三年(1595),县令毛凤鸣将旧垒增高3尺,改湖美大东门为小东门,新亭小东门为大东门,题为迎阳。万历二十八年(1600),县令龙国禄改题小东门为“观海于城”,南炮台前题为“八面威风”。天启二年(1622),县令刘斯埉改筑港口堡为港口城,东北、西南改石砌,城周350丈。崇祯二年(1629),在县城东北隅筑中权关,连接港口城,在晏海楼与港口城间又筑一城垣连接起来。九都堡亦改土堡为石城,城周350丈。崇祯七年(1634),署令麦而炫增题西外门为“龙头在望”。

清顺治八年(1651),拆九都城改筑半月城。顺治九年(1652)正月,守将赫文兴叛清,扩建腰城,增设炮台一座,塞东南二门,浚沟通潮。开东北二闸,建澄波门。康熙十八年(1679)迁界,城内、城郊街市荒废。康熙二十八年(1689),县令胡鼎复东南门,增题南外门为“南熏”。四门内外,生气复回。然大东谯楼修改狭小,四城窝铺毁无一存,有待修葺。康熙四十一年(1702),县令陈世仪以晏海楼久坏,即旧基重建。乾隆二年(1737),楼复倾圮。县令严暻扩大增高,高6丈8尺,周围16丈。分三层,下二层用石,上架木。

1919年,粤军陈炯明入漳,海澄县城被拆毁,城石运往石码铺筑街道路面和锦江道,县署前辟为中山公园。1955年,拆除旧县衙改建县府办公室,楼高2层。1960年,海澄县城改为龙海县海澄镇。现仅存南门月城墙,残长50米,残高2.8~3.5米,厚1.5米。1978年,在南门城墙边地下发掘出铳炮一门,长3.3米,口径0.38米,陈列于月港公园。

(二)城堡

1.越王城

位于隆教乡黄坑村太武山海拔300米处的西坡古道上。汉元鼎五年(前112),将军路德博征南越(今广东番禺),南越王赵建德偕丞相吕嘉率兵退至闽越境南太武山,筑越王城与建德屯。

2.晏海楼

位于海澄镇港口村,俗称八卦楼,是古月港城上的双层军事瞭望台。明万历十年(1582),知县瞿寅创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知县陈世仪在旧基重建。乾隆三年(1738),知县严曝厚筑基址,垒石增高至三层。楼平面呈八角形,高22.44米,周长85.8米,八角攒尖顶。底层有石室地洞。二层为石基础,三合土楼墙。三层砖木结构。四层木结构。二层石门额上刻“晏海楼”、“乾隆三年夏五月”等,后门额上刻“览秀毓奇”。

3.镇海卫城

漳州晏海楼

位于隆教畲族乡镇海村太武山南,鸿江上。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筑。卫城坐东面海,周长873丈,用鹅卵石和条石垒砌。城脊广1丈3尺,高1丈2尺,女墙1660个,窝辅20间,垛口720个。开东、西、南、北四门。后东门失险常闭,别开一水门。门各有楼。城下陡绝,以海为濠。正统十三年(1448),指挥同知桂福修葺。弘治间(1488—1505),指挥袁侯重修。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倭寇陷城。隆庆三年(1569),总兵张元勋重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界,城在界外,遂废。康熙二十年(1681),再修为汛防城。现存4个城门及城墙各一段,东门城墙高7.2米,西门残高4.4米,南门残高4.5米,北门残高4.2米。

漳州镇海卫城

漳州镇海卫城门

4.浒茂东门城堡

位于紫泥镇城内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防倭寇而筑。城墙以条石砌基,上用三合土夯筑。城周长1271米,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现存东门城墙石基一段,残长49米,厚1.7~2.2米,城门宽1.1米,残高2.65米。

5.大泥铳城

位于海澄镇河福村娘妈宫。明天启二年(1662),县令刘斯埉为防西方殖民者,乃于大泥海岸营筑土垣,置铳。地与天妃宫相近,亦称天妃宫铳城。天启七年(1627)五月,海寇猖獗,土垣塌坏,刘斯埉在港口码头累石为垣,东西长4丈,南北7丈2尺。又于沧江码头砌石垣,东西长5丈2尺,南北7丈2尺,皆有炮孔若干。(www.xing528.com)

漳州浒茂东门城堡

崇祯元年(1628),龙溪县令楚烟于大泥天妃宫上垒石炮台,垣20余丈,高1丈2尺,置炮防御贼舟。十月,县令余应桂更筑铳城,周围113丈有余,北临海,砌石49丈余,计64丈多。北垣炮孔9个,各置大神飞炮。东西9孔,各置中神飞炮。东、西、南各开一门,门各有楼。北面海,建大敌楼一座。南门正对教场,额为“青霞锁钥”,中建把总衙,翼以哨官,兵房各32间。崇祯二年(1629)九月,在溪尾与中港之中再筑炮城,周长60丈8尺。北临海,砌石25丈,炮孔15个,各置神飞大炮。其余45丈,仍用灰土。旁有炮孔9个,各置神飞中炮。四面各建楼,匾为“澄月声灵”。中建把总署一座,兵房共22间。八都沿江土垣改用石,广4尺,高6尺,每10丈炮孔3位,延袤200余丈。于港口埠筑关建楼,额曰“中权关”。崇祯四年(1631)十月,梁兆阳以大泥铳城之右尚有旷隙80余丈,遂鸠工砌筑,直接铳城,上下联络,绵亘海岸。崇祯五年(1632),于海泊沉石垒址,高筑炮台,自东至西计40丈,台垣炮口13个,建楼其上,额为“镇远”。清康熙二年(1663),改铳城为水师提督府。后提督府移驻厦门,大泥衙署仅有遗址,现存城基。

6.溪尾铳城

位于海澄镇豆巷村溪尾社。明崇祯二年(1629)建。城周长60.8丈。四面建城门及门楼,北面安装神飞大炮15门,其余三面安装神飞中炮9门。现存砂土夯筑的残基4段,残墙高1.5~2米,厚1.5米。

7.石坑铳城

位于港尾镇石坑村西侧,依山面海,与鼓浪屿、圭屿鼎足而立,是郑成功镇守厦门时的重要外围据点。清顺治九年(1652),郑成功军队筑。铳城靠山面海,以土为垣,设炮孔安装铳炮,由郑军将领郑享、郑梅春兄弟率兵把守抗清。铳城总面积2540平方米,东面最宽处42米,南北最长处68米。城墙以三合土拌海螺壳和瓦片、瓷片夯筑。现存东、西、南三面城墙,高1.95米,厚1.2米,半墙处留有铳眼。

8.鹿石山城堡

位于东园镇茶斜村鹿石山。清顺治九年(1652)建,为石砌城墙,周长4000米,与鸡笼山城堡东西对峙,是郑成功镇守海澄时的外围据点。现存故址及一残破城门。

9.屿仔尾南炮台

位于港尾镇石坑村东侧,雄踞屿仔尾镜台山上,与厦门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扼守厦港海湾,有“天南锁钥”之称。清道光二十年(1840)春建,系闽浙总督邓廷桢为配合林则徐禁烟御海备战而筑。光绪十七年(1891)扩建,炮台呈椭圆形三合土夯筑。周长约240米,墙高6米,滨海处高20米,厚1.5米。建有女墙、垛口、枪眼,内为兵舍、壕沟、弹药库、练兵场。安装德制克虏伯主炮1门,副炮3门。如今在城墙内东北侧发现花岗石结构炮座2处,副炮1门,镌“播荡烟尘”石匾额1块。石匾额长1.5米,宽0.8米。炮座直径各为12米,座距8米。炮长3米,炮口内径0.2米,外径0.38米,后径0.6米,两边轮轴直径各0.18米。

10.浯屿寨

位于港尾镇浯屿岛,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建。寨墙依山势蜿蜒,以花岗岩石垒砌。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沿原浯屿寨址修筑城垣,建营房9间,重筑墩台于东南之巅。现存残垣5段,共长60米,残高5.5米,厚4米。

11.烘炉寨

位于浮官镇云盖山西北仑峰巅。清顺治年间(1644—1661)建,为郑成功据守厦门时的外围防线之一,由部将陈泽驻守。寨分筑外寨、内寨、指挥楼三个层次。均用块石砌墙,连绵起伏于峰仑之巅,状似长城。外寨面积约2万平方米,沿云盖山西北部仓脊连接寨内山仑脊,环绕内寨及指挥楼。寨墙厚4米,残高0.2~2.5米;有寨门4座,高2米,宽1.5米。内寨,建于寨内山仑脊上,方圆约500平方米,东、西、南三面环抱指挥楼,寨门4座。墙残高为3~4米。北侧建圆形指挥楼,镌“热烘楼”,面积100平方米,面向九龙江出海处海门岛。墙高5米,厚4米,辟4楼门,门高2米,宽1.2米,内有天然洞穴石室相通,为屯兵联络通道。

12.圭屿、钱屿、木屿铳城

圭屿又名鸡屿,位于九龙江入海口中心处。明隆庆年间(1567—1572),郡丞罗拱宸筑八面石城。广200余丈,高1丈5尺,凡八面,象八卦,名为“神龟负图”。万历四十四年(1616),重建为铳城,安置铳炮。天启二年(1622),县令刘斯埉建钱屿铳城和木屿铳城,与圭屿相望,为圭屿左右翼,各置铳炮。

13.镇门城

镇门城有南北二城。南城在龙溪县十一都,北城在龙溪县二十七都,隔西溪对峙。原为土堡,明万历年间(1573—1620),龙溪人陈天定倡建,后人称为陈公城。崇祯年间(1628—1644),漳州知府施邦曜改建为石城。

14.石码镇城

位于石码镇,古名石马,又名石谿,地在龙溪县十一都,南港南岸。康熙元年(1662),拆镇门、三叉河城的城石建石码镇城。城周150余丈,辟城门3个,各建门楼。北筑水门,临江为濠。城上列女墙,筑方位炮台。建窝铺,驻水师。1919年,粤军陈炯明部洪兆麟旅驻石码,拆海澄、福河、石码三城的城石垒筑锦江道,用城石铺砌街道路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