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城
闽清县位于福建东部,居闽江中下游,距福州市60公里,闽江横贯县境。闽清东邻闽侯,西毗尤溪、南平市,南接永泰,北连古田。地形狭长,南北相距约为东西宽的2倍。
闽清置县于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置县前属候官地界,县城梅城镇(俗称城关镇)位于闽清县中部梅溪下游河口地带。闽清置县后长期没有建城,只在东、南、北三面创三敌楼,置栅为门,朝夕启闭。一名迎恩门,在县之南;一名大西门,在县之西;一名北敌楼,在县之北。
闽清属内陆地区,明代没有受倭寇侵扰。但在明末清初,寇盗猖獗。清朝初年,知县恐三敌楼不足以防守,乃建寨于山上,居高临下,以为御暴之计。清顺治十二年(1655),山寇攻入县治,焚掠无遗。知县姜良性决心建城,上报上司批准,带头捐俸募捐。招募石匠周崇明等,择吉日于顺治十七年(1660)十月廿九日,动工兴建城墙。康熙二年(1663)春竣工。城墙全长510丈,高2.2丈,厚8尺,表里均用石砌。城垛365个,以应周天之象,用青砖砌成,每块重十斤,共用砖万余块,缝隙以石灰黏合。全城设东门光化、西门永宁、南门宣政、北门拱辰4个城门,各门建城楼、悬楼各1个,每座三榈,凤凰展翼式。楼高2.2丈,厅宽1.6丈,两厢房各宽1.2丈。城的东、南、北三方各建一座炮台。
雍正十一年(1733),巡抚赵国麟拨帑重修。道光年间(1821—1850),城垣被水冲垮。咸丰初年(1851—1861),知县刘家达呈请上官,准给城工,捐输顶戴,得捐款万余金,遂行修葺。后屡遭水火,逐渐崩坏。民国时期,城墙东南两面被拆毁,渐及东北、西南,仅留西北向部分断垣残基及一个城门。到20世纪60年代,城门被拆,建为民房。如今仅存北面城墙基及浮头街北面一个水门洞。
闽清县城(www.xing528.com)
闽清县城图
(二)堡寨
全县曾建有105座寨堡,其中池园镇21座,后佳乡16座,金沙乡14座,省璜乡12座,坂东镇11座,东桥乡9座,塔庄乡6座,上莲乡5座,云龙乡4座,白中、佳头各3座,三溪乡1座。现部分寨堡已成废墟。多建于清代,外墙坚固,周围墙基皆以巨石垒砌,基高四五米,前后左右设有寨门。寨前左边角和寨后右边角常建有角楼,开有防守用的枪眼。
县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寨堡有坂东镇旗峰村的品亨寨。该寨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宽75.4米,深59米,建筑面积4448.6平方米。寨墙基础取巨石砌高5.5米,厚3.6米,上筑厚0.7米、高2米的土墙,墙顶铺棬、架桁,钉椽盖瓦,开前、左、右3扇寨门,门设3重。堡内建十扇九间火墙厝,屋扇九柱组成,土木结构,两层半。正厅宽4.2米,左右一、二、三、四官房均宽3.9米;两边书院各3间,宽3.5米;回照8间各宽4.6米;厨房8间各6.1米。火墙与寨墙距离2米,作通道用。厝内雕梁画栋、木刻花鸟人物,造工精致。
上莲乡村尾寨也较完整,至今尚居住30多户,寨堡内二层均有四周通道,以防匪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