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台台两岸古城堡-闽台古城堡

福建台台两岸古城堡-闽台古城堡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连江县位于福建东部沿海,东濒东海,与台湾岛北部相望;西傍省会福州,陆路相距50公里;南扼闽江出口,为省垣屏藩;北控闽浙海路,自古以来就是屯兵军事要地。唐武德六年,重设温麻县,旋改名连江县。连江县城图明嘉靖三年,为防倭寇,参政蔡潮始建四门敌楼:南名“澄江”,东名“寅宾”,西名“迎恩”,北名“拱极”。定海古城门连江定海古城2.东岱城堡位于敖江出海口,县城东大门外永贵里,今东岱镇。

福建台台两岸古城堡-闽台古城堡

连江县位于福建东部沿海,东濒东海,与台湾岛北部相望;西傍省会福州,陆路相距50公里;南扼闽江出口,为省垣屏藩;北控闽浙海路,自古以来就是屯兵军事要地。明代中期以后,倭患严重,城堡建筑在城乡比比皆是。

(一)县城

西晋泰始年间(265—274),置温麻镇于伏沙(今敖江镇白沙村)。太康三年(282),设温麻县,为福建最早5个县份之一。隋大业三年(607),并入闽县。唐武德六年(623),重设温麻县,旋改名连江县。唐天宝元年(742),县治从伏沙迁移今址凤城镇,北枕龙漈,南瞰敖江。县治长期未建城,一直到明朝中期城池建后,因城域形似展翅凤凰,雅号凤城。

连江县城图

嘉靖三年(1524),为防倭寇,参政蔡潮始建四门敌楼:南名“澄江”,东名“寅宾”,西名“迎恩”,北名“拱极”。嘉靖五年(1526),郡守汪文盛筑罗源城,归途规划建连江城,但以丁忧离职,筑城事罢。嘉靖十八年(1539),署县通判徐访按照汪文盛所画原址,写报告阐述建城理由上报,请求上级批准建城。但没有批复。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十八日,山寇突入县治,知县诜模率兵抵御失败。于是,乡宦游琏、吴世泽、陈坦、王德溢根据前议,请于巡按王瑛及守巡二道。王德溢连续写了两篇建城文章,阐述建城的重要性和具体建筑方案。

这时,徐访也上报建城。于是,王瑛命徐访负责建城。从嘉靖十九年(1540)冬开始,到嘉靖二十年(1541)夏告成。城墙周围900丈(每丈约3.2米),高1.5丈,宽1丈,设雉堞1600垛,建警铺36间,4个城门均有城楼,南名“广化”,东名“镇定”,西名“承恩”,北名“怀宁”。另设4个小城门,名“资寿”(即平水门),名“齐云”(即小东门),名“云津”(即上水门),名“小北门”。有4道水关,内外有路。城外有护城河,自西至东长1260米,宽3.5米,深3米。

县城完工的第二年,洪水冲垮部分城墙,经参政李香等详勘,巡按徐宗鲁仍命徐访监修复原。嘉靖三十六年(1557)冬倭警,分巡佥事盛唐将城增高3尺,建警铺36座。当年秋天,洪水把城东墙冲垮,知县史元功昼夜督修。是年冬天,倭寇来犯,附近居民挈家入城,性命得以保存。嘉靖四十一年(1562),知县熊尹臣又盖警铺10间,在要害处添建敌楼12座。

万历九年(1581),部分城墙又遭洪水冲塌,知县刘烶修复740丈。不久又因雨水,部分垮塌,知县朱应奎修复,并添造小东门瓮城一座。明清时期,县城屡遭兵灾和水患,多次重修。清乾隆九年(1744),知县马彭年在四城楼上题字:南“安澜有庆”,东“海日奇观”,西“文笔书天”,北“湖山览胜”。

城垣虽然几圮几复,但到民国初年尚较完整。抗战爆发后,日军空袭频繁,为便于疏散,东、西、北三面城垣陆续拆毁,现已不复存在,南城墙于1952年加高增厚改建为防洪堤。

(二)城堡

县内城堡建于明代,主要是防倭寇和盗匪,共有11座。

1.定海城堡

位于黄岐半岛定海湾,筱埕镇定海村,旧名亭角,历来为海上交通和军事要塞。元设亭角澳千户所、亭角澳巡检司,明初建小埕水寨。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令建城堡,全部用条石砌成。后改为定海守御千户所。周长600丈,高2丈,西南面海,筑三道拱形城门,是谓“三重门”,沿城凿壕。嘉靖十六年(1537),倭患又起,城堡重修,增筑新城,列东、西、南、北四门,正面南门改向,城门上勒嵌“会城重镇”四个楷体大字。嘉靖四十年(1561)增筑城墙220丈。明兵部尚书文华《定海七井碑》文:“……顶处雁塔高峰,峭拔峻峭,支分派衍,盘踞海上……独定海亘大海,首敌冲,最为省会咽喉……”清置游击署,清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修,花岗石砌。城楼上原有四门铁炮,后毁。城堡顺山势蜿蜒起伏,如巨龙盘山镇海,山海相衬,颇为壮观,现存的临海城墙长500米,高8米,宽6米,西门瓮城形制尚存。匾额“会城重镇”,楷书,阴刻。后山城墙已倾,仅余城基,残高约1米。

定海古城门

连江定海古城

2.东岱城堡

位于敖江出海口,县城东大门外永贵里,今东岱镇。形如倚镜,为外洋入县要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为防倭寇建城墙,周长530丈,高1.2丈。崇祯五年(1632),知县于可举增设北门铳城,肇基水中。选石压之,层累而上,高广坚厚,上下铳洞具列,名宦董应举为记。清顺治年间(1644—1661),移北茭巡检司于此。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县王孚修。雍正六年(1728),布政使丁士一修。

3.幕浦城堡

位于县城东面十里洋中间的敖江北岸,今敖江镇幕浦村。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为抵御倭寇,乡人余世贵带领余氏族人发起集资修筑,当年十月开始建筑,第二年正月完工。城堡周长360丈,高1.2丈,宽1丈,设4道城门。村中道路复杂,八卦形,转弯多;路旁的房子都很相似,转弯处房子几乎是同模铸出来的,外来人不容易辨认。城堡外有护城河,与海潮通。不久,倭寇来犯,见城堡不敢犯,旁近村落也得以保存。

明代倭寇猖獗,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当地无赖充当内应。传说幕浦村在建城以前,村中有个无赖叫刘章,放牛娃出身,自幼喜欢偷盗。刘章15岁那年,投靠海盗充当向导,屡次洗劫幕浦。正当此时,戚家军进驻马鼻镇,星夜推举余姓族长前往求救。戚继光亲自接见并面授机宜:“幕浦村前临敖江,四周一片平川,无险可守。唯有将村改成八卦堡,方能确保安全。”并随手画了张八卦村图递给余姓族长。族长回村后,聚集全村人,仅半年多就建成了幕浦城堡。

4.蛤沙城堡

位于敖江口外定海湾北侧二十八都,今筱埕镇蛤沙村。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建,周长150丈,建成后移亭角巡检司于此,正统十二年(1447),巡检司裁撤后,城墙倒塌。

5.筱埕城堡

又名小埕城堡,位于定海湾内二十七都,今筱埕镇,紧靠定海。明景泰间(1450—1456),居民为御外患自建,成化末年废。嘉靖四十二年(1563),巡抚谭纶复修筑防倭,周长240丈,高1丈,雉堞8000多垛,西南设2道门。崇祯五年(1632)重修,与定海连为巨镇,又与泉州浯屿、兴化南日、漳州铜山、福宁烽火,为全闽五寨,控制海道。至清代倒塌。

6.黄岐城堡

位于黄岐半岛中部二十六都,今黄岐镇,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明崇祯九年(1636),居民为御外患自建,周长541丈。至清代倒塌。

7.苔菉城堡

位于黄岐半岛末端苔菉镇苔菉村,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居民为防倭寇自建,周长420丈,设南北2道门。现存北面临海城墙,长150米,高6米,宽4米。券顶城门,高7米,宽4 米,城楼已改建。南面尚存城门及城墙20余米。城门高3米,宽2.5米,进深4米,门左边镶嵌护林告示碑。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辉绿岩石质,宽0.5米,高0.6米。碑文楷书竖刻,全文曰:“时丁酉年仲春,公议后城门一带栽址榕树内外共计十二根,今已成林茂盛。此系风水攸关,不许后人砍伐。并一派栽榕场所原系土堡附基公地,后人毋得借强争执。道光二十五年孟夏公立。”(www.xing528.com)

8.北茭城堡

位于黄岐半岛末端突出部苔菜镇北茭村,控外海南北水道。明洪武二十年(1387),移荻芦寨巡检司于此,周德兴建。周长150丈。隆庆元年(1567)增建,周长289丈。清朝裁撤巡检司,城墙随废。此地水礁长横,三面控海,左通霞浦县,右通长乐县,号称海滨天堑。现仅存西面临海的城墙50余米,石砌,高6米,宽4米;城门高5米,面阔4米,进深18.8米,有城楼。

9.奇达城堡

位于黄岐半岛北侧二十六都,今安凯乡奇达村,地处黄岐半岛夹角口,为外洋入可门港通道。明崇祯七年(1634),名宦董应举为防海盗创筑,周长420丈,设3道门,并建有铳城,部分城墙迄今尚存。

10.马鼻城堡

位于罗源湾内西侧在保安里,今马鼻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为防海盗建筑,跨山面海,周长420丈,设3道门。

11.透堡城堡

位于罗源湾西南侧在安德里,今透堡镇。元代设宁善巡检司于此。明嘉靖四十年(1561),为防倭寇建。城平面呈圆形,城墙花岗岩石砌筑。周长900多米,高5米,宽4米。设东、西、南、北四门。门方形,高4米,面阔3米,进深4米。城门两侧门墙部分尚存,其余城墙多已拆除。

连江透堡城堡

(三)关寨

宋朝至清代,连江县内的重要通道、港口、要塞、山隘曾设置关寨多处,派兵把守,至今已经废弃,史书有载的关寨如下。

云岭关,在今潘渡乡贵安村,明嘉靖二十年(1541)设。

敷化关,在今丹阳镇坂顶村,明嘉靖二十年(1541)设。

荻芦寨,在今琯头镇寨洋村,宋代设。

南湾寨,今属霞浦西洋岛,宋代设。

小岭寨,在安定里(今蓼沿或小沧与罗源交界处),元设为聂洋寨,后废。明嘉靖年间(1522—1566)复设。

朱公寨,在仁贤里(今蓼沿乡朱公村),元设名闻巡检于此,后废。明嘉靖年间(1522—1566)复设。

把截寨,在光临里安利桥头(今潘溪拦河坝附近),明洪武年间(1368—1398)设。

垾寨,在上竿塘山(今北竿岛),明洪武年间(1368—1398)设。

北营寨,在安德里(今属官坂乡北营村),明代设,戚继光破倭设寨于此。

桥尾寨,在江南铺(今敖江乡江南村),有铳城。

洲岭寨,在永贵里洲岭山头(今属晓澳镇道澳村)。

浦口寨,在二十九都(今浦口镇),清顺治年间(1664—1661)设。

大澳岭小寨,在安庆里(今晓澳镇道澳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设。

下塘寨,在新安里(今琯头镇下塘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设。

笔架山寨,今属浦口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0)设。

岭尖寨,在新安里赤砂岭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