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州府附近的候官县、闽县的闽台古城堡

福州府附近的候官县、闽县的闽台古城堡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州自汉代闽越国建都冶城以来,一直是政治、文化的中心,曾六次修建城池,并在周边险要建军事设施形成拱卫。(一)福州府城福州府城附郭闽县和候官县,位于闽江下游冲积平原“福州盆地”的中心,海拔85米以下的小山丘错落其间,乌山、屏山、于山鼎峙城内。福州城内、城外都有温泉、湖泊和山林,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自北向南形成南北中轴线的形势,中轴线的东面为闽县,西面为候官县。

福州府附近的候官县、闽县的闽台古城堡

福州自汉代闽越国建都冶城以来,一直是政治文化的中心,曾六次修建城池,并在周边险要建军事设施形成拱卫。民间也有筑堡寨自卫

(一)福州府城

福州府城附郭闽县和候官县,位于闽江下游冲积平原“福州盆地”的中心,海拔85米以下的小山丘错落其间,乌山、屏山、于山鼎峙城内。古有东、西、南三大湖环列城外。城中内河交织,通往东西两条城外河,东为晋安河,西为白马河,两河向南汇入闽江。城内历史上曾六度建造城池。汉初,闽越王无诸筑冶城,周约2.5公里。元封元年(前110),闽越国灭,城废。西晋太康三年(282),建郡城,周约3.5公里。唐天复年间(901—904),节度使王审知拓子城南建罗城,城周约6公里。梁开平二年(908),又筑南北夹城,围“三山”于城内,城周约10公里。宋开宝七年(974),增筑东南外城,城周扩至12公里。太平兴国三年(978),城尽毁。熙宁年间(1068—1077),太守程师孟循旧子城址重建,至南宋末,恢复到旧外城范围。元至元十七年(1280),城又毁废。明洪武四年(1371),驸马都尉王恭再按外城旧址重建。至万历十年(1582),共设有南门、北门、东门、西门、水部门、汤门、井楼门等7座城门、4座水关。

明代的福州府城遵循传统的风水观念建造,形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仅造福城内居民,也使福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在军事防御上,明代福州城墙高大坚固,制高点在城内,易守难攻。明代倭寇猖獗,福州城外受到蹂躏,但福州城岿然不动,充分体现城池的军事防御功能。

在生活上,城内的物资供应充足,随着闽江的潮汐,闽江上游的粮食、山珍顺流而下,在福州集聚、发散。闽江外的海产沿江而上,大饱福州人的口福。福州城内、城外都有温泉湖泊山林,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在生产上,福州城内外手工业、农业发达,密布的水网为交通、饮水、灌溉、排污带来便利,城内的民众可尽享城外之利。

在环境上,形成一个山环水绕的地理形势。从城中看,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方山(五虎山),北有莲花山,这四座大山的余脉环绕福州城,形成山环形式。闽江自北向南,从福州城南穿流而过,其支流环绕福州城,形成水绕形势。自北向南形成南北中轴线的形势,中轴线的东面为闽县,西面为候官县。城北为屏山,在屏山正北城墙上建镇海楼,为全城制高点。从镇海楼向南,即是全城最重要的寺庙华林寺。从华林寺向南,即是城隍庙。从城隍庙往西南不远,即是布政使署。从布政使署向南,即为鼓楼,是全城的中心。鼓楼西南面是总督衙门,为全省最高军政长官驻地。从鼓楼至南门有南大街相通,其中要过东西走向两条内河,由勾栏桥和安泰桥接通大路,形成城内自北向南的中轴线布局。

从风向看,每年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南侵频繁,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也较活跃。西风带和热带系统的对峙引起明显的气压梯度,造成强劲的东北大风。东北风夹杂海上潮湿空气吹入城内,对人体健康不利。为化解煞气,福州东北的城墙修得又高又厚,以阻挡煞气。出南门有四座山作为福州城的案山,形成南面屏障,拱卫府城。第一案为横山,即今吉祥山;第二案为天宁山,即今烟台山;第三案为高盖山;第四案为方山,即五虎山。夏天来势凶猛的东南风经过这四座案山的阻挡,到城中已是微风,符合藏风聚气的原则。

从水势看,东西各有两处水关,西水从西湖入西门水关,过定远桥,到双抛桥,与西南水关水汇合;向东与东面来水汇合;向南到乌山桥下向东,在安泰桥与东面来水汇合。西水由东湖澳门水关入城,向西经庆城寺在勾栏桥与西水汇合;向南到德政桥,水分两支,一支向西在安泰桥与西水汇合,一支向南沿水部大街,出东南水关。这样,城内河大致形成二纵二横的井字布局,使全城百姓均衡受益。

清代,增筑女墙。民国以后,古城墙被逐步拆除,历代所留护城河成为内河。

1.冶城

无诸建闽越国都城,史称都冶,为冶城。今鼓屏路一带是西汉时期闽越国的城址,但已不可详考。据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考证:“《三山志》言:闽越王故城,在今府治北二百五步。以势考之,当在今城隍庙迤北,至诸古岭等地也。” 1988年10月在冶山路欧冶池东北侧,配合基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西汉时期的夯土台基,台基东西阔35米,南北进深约10米。两组木桩基座排列有序。基座为厚木板,板有圆形或方形卯口。其中两个卯口上保存有木柱。堆积层内有黄色板瓦,长0.57米,宽0.45米;筒瓦断面呈近半圆形,前端带子扣式瓦唇、弦纹和戳印的瓦当等。20世纪90年代,在钱塘巷、七穿井、西湖东岸、剑池后等处基建工地,发现汉代文化层堆积和建筑基址。当代修地铁,在冶城范围又发现大批汉代文物,但城池面貌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福州冶城欧冶池

明代诗人王恭《越城怀古》诗: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野烧荒陵啼鸟外,青山遗庙暮云头。西风木叶空隍曙,落日人烟故垒秋。借问屠龙旧踪迹,断矶寒草不胜愁。

明代诗人徐《冶城怀古》诗:溟濛沧海冶城连,却忆无诸建国年。十万人家烟漠漠,三山宫阙草芊芊。莲花高岭秋芜外,金粟荒台夕照边。千载龙飞遗岭在,寒鸦空噪暮云天

2.子城

到晋代时,冶城南面的河水已经退去,不远处现出一个小山丘。西晋太康三年(282),郡守严高嫌冶城太小,在越王山之南建城,是为子城。传说严高本来将移白田渡,嫌非南向,乃为图咨于著作郎郭璞。郭璞指冶城南面一小山阜,认为此处可建城。于是,严高决定在此建城。子城的范围大致是北起今鼓屏路小山阜,南至今八一七北路虎节路口,东至今湖东路丽文坊,西至今渡鸡口,东南至今卫前街,西南至今杨桥路。唐中和四年(884),观察使郑镒修拓其东南隅,共有5座城门,南为虎节门,东为康泰门,西为宜兴门,东南为定安门,西南为清泰门。城外有护城河。宋熙宁二年(1069),郡守程师孟拓子城西南隅,把西门扩展到今鼓西路元帅庙河沿,取名丰乐门。城上建九座楼,名为:西湖楼、蕃宜楼、五云楼、三山楼、清微楼、泰山楼、堆玉楼、缓带楼、坐云楼、怡山阁。城濠今已湮没,南面虎节门处今地名为虎节路。严高筑子城时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入,以灌溉农田。因湖在子城垣西面,故称西湖。

唐代陈诩《登郡城楼》诗: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孤径回榕岸,层峦破枳关。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福州鼓楼

唐元和十年(815),福建观察使元锡在城北建州门,叫仪门,在城门上建楼,叫谯楼。乾宁三年(896),福州升为威武军,遂为威武军门。后周时改为彰武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恢复旧名。嘉祐八年(1063),郡守元绛更辟双门,上建楼九间。熙宁二年(1069),郡守程师孟得到监官叶参军的支持,在门楼上置滴漏,推测时辰。有鼓角与更点,建二亭以为翼盖,左曰“宣诏”,右曰“班春”。晨、昏时刻吹角、擂鼓报告时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鼓楼重修,南面匾额改为“海天鳌柱”,称全闽第一楼,俗称鼓楼。1952年,因修建道路,鼓楼被拆毁,只留下鼓楼的地名,地处今鼓东路和鼓西路的交界处。

明代王世懋《元日登楼)诗:飞阁苕峣倚碧天,朝元初罢陟层巅;云峰结幄迎春历,海日冲波接暮年。武帝楼船千载色,无诸城市万家烟。遥空似有孤鸿去,欲托离愁与此传。

3.罗城

福州唐代罗城西城墙遗址

唐天复元年(901),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创筑罗城环子城外,故罗城又名“威武军城”。城呈不规则圆弧形,城高6.6米,厚5.6米。北面将冶山围入,南面以安泰河为界。唐黄滔《天王寺碑》记罗城:“大门八,便门九,水门三,周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南曰福安门,福安之东曰清平门,西曰清远门,其西北曰安善门;安善之东曰通远门,其东曰通津门;通津之北曰济川门,其西曰善化门。水门三,注之以堰二,渡之以桥九。”城墙全部用钱纹砖砌成,城砖都印有“威武军式样制造”的字样,设8个城门:南利涉门(原名福安门,今安泰河北岸)、北永安门(原名济川门,今钱塘巷永安境一带)、东海晏门(原名清平门,今五四路口的澳桥西端)、西善化门(今杨桥路善化坊口)、东北延远门(今中山路北端)、东南通津门(今津门路的高节路口)、西南清远门(俗呼鸭门,今澳门路的光禄坊口)、西北安善门(今湖滨路,面对西湖开化屿)。城内以大航桥河为分界,官府和官员在城北,商业区和平民在城南。城北中轴大道两侧辟为衙署;城南中轴道路两边,分段围筑高墙,把居民区隔为坊、巷。

王审知扩建城池时,将西湖与南湖连接。其子王延钧称帝,在西湖滨辟池建水晶宫,造亭、台、楼、榭,在王府与西湖之间又挖了一条水道,便于携后宫游西湖。宋淳熙年间(1174—1189),福建抚使赵汝愚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福州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

王审知扩建城池时还发现温泉。一名龙德外汤院,由佛寺管理。地在崇贤里,即今温泉路一带。另有一个汤泉,在城东汤门内,因名内汤院,也归佛寺管理。宋代时,福州城西北也有温泉。北方来福州上任的官员对福州温泉十分赞赏,宋知州程师孟诗:曾看华清旧浴池,此泉何日落天涯?徘徊却想开元事,不见莲花见荔支。

罗城城壕于建罗城时挖掘。后梁开平元年(907),王审知筑夹城,罗城城壕成为内河。河东南方设水门,接纳闽江潮水。江水入门后一分为二,一自古仙桥(又称使君桥、清水堰)向北流至罗城东门外澳桥,与北来山水汇合,流入东湖;一自古仙桥西行,沿秀冶里过武安桥,抵达罗城东南津门桥(又名兼济桥),往西沿朱紫坊,过福枝桥、新桥,到达罗城南门外利涉桥(今安泰桥),沿桂枝里西行至罗城西南清远门外澳门桥(俗称鸭门桥),再沿玉山涧经虹桥至仓头角,稍转向北至罗城西向金斗桥,向北经馆驿桥,与闽江上游进西水关江水汇合于观音桥,流向浦尾(今文藻北路)至双抛桥,与西湖南下水合流。壕水每昼夜随江潮涨落各两次,是古城饮用水源,又是城区排水去污通道,更是供应全城柴、米、油、盐各种物资的主要运输航道。环绕罗城的城濠保存至今的桥梁有安泰桥、澳桥、津门桥、澳门桥、金斗桥等。

宋福州知州鲍祗诗:两信潮生海涨天,鱼虾入市不论钱。户无酒禁人争醉,地少霜威花正然。

4.夹城

后梁开平元年(907),闽王王审知以砖筑南北夹城,谓之月城,把罗城夹在中间,故称夹城。南夹城自安泰桥以南至南门兜,将东南的九仙山(于山)、西南的乌石山(乌山)围入城内,设有两座大门,南为登庸门(今南门兜),后改为闽光门、宁越门;东南为道清门(今水部南端),后改为美化门。还设6个便门,2个水门,浚濠以通潮汐。北夹城自鼓屏路南端至屏山,跨越王山(屏山)而建,设两座大门。北为严胜门(今屏山东麓,后废),西北叫道泰门(今北门三角井之北),北宋改为遗爱门。城南还有1座内城门,名叫水步门,在原水部菜头桥。北城还有2城门,一名井楼门,在今井大路七星井附近;一名迎仙门,在今西门兜。还设5个便门,北城挖河通西湖。南、北夹城建成后,包括罗城在内略呈圆形,黄滔《万岁寺》诗云:“新城似月圆。”

宋崇宁间知州陈轩诗: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福州井楼门古城墙遗址

福州城内公正古城墙遗址

宋景德初知州谢泌《咏冶城风物》诗:湖田播种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诗中赞美三山鼎峙城中,福州别称“三山”自建此城始。

5.外城

宋开宝七年(974),福州刺史钱昱筑东南夹城,即外城。以石为城基,用砖砌城墙。城外有护城河,南自光顺门(又称合沙门,今八一七中路洗马桥北)而西,城周长329丈,其门楼6间,敌楼30间。自东武门(又称行春门,今东大路晋安桥西端)向东,设安边、临江两门,楼三间,敌楼皆五间。便门二:一汤井,一船场。敌楼九间。筑城墙274丈。开沿城河2900尺。自东武门向南设有城楼3间,敌楼23间,筑城墙310丈,并与光顺门接,开沿城河3600尺。城高1.6丈,厚8尺,下用坚石为墙基,上垒以砖壁,复为屋盖,成为敌楼。东南为通仙门(今琼东路附近的通仙境),东北有汤井门(今汤门兜)和船场门(今井楼门兜),西有怡山门(今西门兜)。太平兴国三年(978),下诏堕毁城墙。后因防务需要,于绍熙二年(1191)又用土夯筑外城。

宋知州蔡襄《暮春登南门》诗:丽谯高倚晚天霞,满目平皋尽物华。十曲胡笳催鼓答,三重湘酎倩旗夸。连江急雨送归燕,拂地轻风移落花。强凭阑干还自问,此情何处是边涯。

宋知州曾巩《北城闲步》诗:土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任意行。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

宋开宝七年(974),福州刺史钱昱加强防御,又增筑东南夹城。南自光顺门(合沙门)而西,城329丈,门楼6间,敌楼30间;东自东武门(行春门,今称东门)而北,有安道、临江2门,楼3门,敌楼皆5间;便门2个(汤井门、船场门),敌楼9间,城274丈,开沿城河2900尺;自东武门而南,门楼3间,敌楼24间,城310丈,开沿城河3600尺,城高1.6丈,厚8尺,下用坚石为墙基,上垒以砖壁,复为屋盖。这是福州历代城垣建设中第一次出现敌楼。从当时外城的几座城门的旧址,可以看出其扩展范围。南面扩至合沙门,今洗马桥北边;东南扩到通仙门,今通仙境;东至春门(亦名东武门),今晋安桥西侧;东北扩至汤井门,今汤井兜和船场门;西南扩至怡山门,在迎仙门外,今西门兜。太平兴国三年(987),朝廷顾虑反叛,下令废毁城垣,仅余残墙高数尺。熙宁年间(1068—1077),太守程师孟在子城旧址加以修复。咸淳年间(1265—1274),又于外城加以增筑。程师孟修复子城时,将西门扩展到今鼓西路元帅庙河沿,取名丰乐门,门外为定远桥,并将都仓(今称旧米仓),围在城内。又在城上建楼阁9座,即:蕃宣楼、西湖楼、五云楼、三山楼、清徽楼、泰山楼、堆玉楼、缓带楼、坐云楼。同时疏浚护城濠,架桥12座:虎节门大桥、清泰门雅俗桥、发苗桥、义和桥、宜秋桥、长利桥、仁爱桥、乐游桥、群乐桥、开通桥、便民桥、宜兴门桥。元朝再次下令废毁福州城墙。

6.府城

明洪武四年(1371),由驸马都尉王恭主持,在夹城、外城的旧基上用石砌造,北跨越王山(屏山),南绕乌石山、九仙山(于山),后人称之为府城。设有7个大城门:南门在今南门兜东侧,北门在今北大路北门兜,东门在今东大路晋安桥西,西门在今鼓西路西门兜,水部门在今五一路鳌峰坊巷口对面,汤门在今温泉路大众澡堂前,井楼门在今井大路北端。城墙高2丈1尺,厚1丈7尺,周长3340丈。城上有敌楼62座,警铺98个,城堞2164个,女墙4805个。

洪武六年(1373),福州中卫指挥李惠在城中增建城橹,环城俱加屋盖。为防御倭患,嘉靖三十八年(1559),在城上增设敌台36个,环城3面,挖濠深7.5尺,宽10丈,长3300余丈。万历十年(1582)又重修,共有7大城门:南门(在九仙桥)、北门(即前夹城的严胜门,此门后塞,改仁爱门为北门)、东门(即前外城的行春门)、西门(即前夹城的迎仙门)、水部门(在东南面)、汤门(在东北面,即前汤井门)、井楼门(在汤门北面,即前船场门)。在石城之外的要冲地方,再加上一重半圆形的瓮城,亦有门,可关闭。还有水关4个,以沟通城内外的河道。

明陈亮《冶城怀古》诗:东西屹立两浮屠,百里台江似带纡。八郡河山闽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

王恭重建时,先在屏山巅修建一座作为各城门楼样本的谯楼,故名“样楼”。从楼中可望大海,后改称镇海楼,上祀真武。当时风水家认为,会城四面群山环绕,唯正北一隅较低,故以楼补高。

镇海楼屡毁屡建,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于屏山巅,为两层,高20米,宽46米,深24米,歇山顶。一层面阔九间,设一大二小拱券门,进深五间;二层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层檐间施平坐,设栏杆。1970年拆除镇海楼,2005年重建。

福州府城图

福州镇海楼

明陈勋《登北城镇海楼》诗:缥缈层城海上头,平临列岫俯沧洲。霜凋树色千家出,松作涛声万壑流。故里淹留唯短褐,暮天摇落此登楼。稻粱何处归鸿急,伫立苍茫不散愁。

清顺治十八年(1661),总督李率泰因防火灾,拆换城屋,增筑垣墙,高2丈4尺,厚1丈9尺,计窝铺264间,炮台93座,垛口3000多个,马道长5530丈。康熙三十年(1691),总督郭世隆重建西南二城楼。雍正五年(1727)、雍正九年(1731)相继重修,增筑女墙。乾隆十六年(1751),总督喀尔吉善、巡抚潘思榘重修。道光间(1821—1850)复大修,但城郭没有多大变迁。环城东、西、南三面皆有护城河。

府城城墙于1927年后陆续拆除,现尚存三段:一是于山石城墙,残长18.3米,残高4米,墙顶宽1.22米;二是公正新村西侧,井楼门外赛月亭至山头角公正新村的石城墙,残长43米,残高4.6米,墙顶宽2.3米;三是井大路七穿井西侧石城墙,残长7米,高2.5米,墙基宽1.5米,墙顶宽1米。

福州于山古城墙

清代福州城墙

(二)军事城堡

福州东南为闽江水域,军事防御以扼守闽江口防止敌人从海上沿江而上和防止闽江南面敌人渡江为主。东北和西北面是通往闽东和闽北的大山,防御以设置关隘为主。明代以后,倭患严重,福州东南的军事城堡发展迅速,成为福州城外的主要军事防御设施。

1.闽安镇城(www.xing528.com)

闽安镇城位于闽江下游西岸,距福州府城30公里。西、南、北部以山地为主,一条河流穿过镇区,上游称龙溪,在闽安镇内形成港口,古称迥港,俗称邢港。闽江流经闽安镇时,两岸山势陡峭,河道狭窄,水流湍急,使闽安镇成为闽江入海口进入闽江上游的咽喉要地。历史上闽安镇控扼闽江口,邢港为福州东部的水路天然门户,自唐代以来地位十分重要。

闽安镇作为通往福州的水道门户,逐渐发展成为军事基地和商贸关口。宋天圣七年(1029),在闽安镇设巡检司。元祐二年(1087),由朝廷的军事机关右班殿直接监管闽安镇,在蟛蜞洋建登高寨,石龙山建石龙寨,乌猪岭建乌猪寨,白眉山建鹦哥寨,鼓岭建牛头寨。这些寨城各占地十亩左右,均处在险要隘口,互为犄角,驻兵戍守,环卫闽安镇。同时在主要山头设烟墩瞭望,有警则举烽火联络。元代,在闽安镇田螺湾江外小岛建员山水寨。明代,置卫所巡检司,闽安巡检司成为军事机关。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率部驻闽安镇剿倭,在闽安镇周围垒石筑寨,陆续建成高山寨、员山水寨、东高寨、乌猪寨4座寨城。

清顺治十三年(1656),郑成功率部占领闽安,令工官冯澄世召集民工建筑土堡城寨。多为圆形结构,上安炮位、枪孔,并有窥测孔可探敌情,可驻数百人,土堡城寨建在闽安镇沿江一带及隘口山边。顺治十四年(1657)九月,清军占领闽安镇,恐郑成功卷土重来,即在象屿筑南岸炮台,在南般筑北岸炮台,总称闽安南北岸炮台,是闽江口防线最早设立的两座炮台。顺治十五年(1658),闽安镇将范承谟改建闽安巡检司为协台衙门,作为闽江口至台湾海峡的军事防务指挥中心。巡检司迁出另在东侧重建,俗称“闽安司”。闽安镇从闽安海关调取资金,进行了大规模攻防设施以及闽安水师营的建设,利用闽安盛产优质石材,用石头建成了闽安镇城,又称炮城。在城的北侧,建筑了水门道七座炮台,在田螺湾南侧闽江中小岛重建员山水寨(后称松门水寨),水寨北侧闽安门的入口处也建筑了七座炮台。康熙五十六年(1717),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瑸、布政使石沙木哈对员山水寨进行扩建,同期重建的还有崇新寨、登高寨、鹦哥寨等,每座寨城均占地六七亩,拱卫闽安镇城。

福州闽安城墙遗址

闽安城隍顶城墙遗址

雍正六年(1728),清廷重修闽安南北岸炮台。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军攻陷厦门。闽安镇协副将孙云鸿在水门北向一带澳田开濠筑坝,并改造水门炮墩七座,接连濠坝,互相声援。道光三十年(1850),林则徐视察闽安镇防务,奏请重修闽安南北岸炮台、员山水寨炮台。光绪六年(1880),闽浙总督何璟又奏修。建成的北岸炮台分为山巅的主炮台、山边的前沿炮台、岸畔的众炮台、山后的弹药库。山巅的主炮台架设一尊旋转式克虏卜重炮,炮台与炮台、炮台与弹药库之间,有相互沟通的隧道,隧道中还设有士兵休息室。光绪十年(1884)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清军惨败,闽安至长门口的炮台被法舰轰击殆尽。闽安北岸炮台被夺去数尊大炮。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又花巨资修复炮台。光绪十一年(1885),船政大臣裴荫森奏请在闽安门两岸山上建暗炮台,凿洞安炮。

(1)石头城

清顺治十四至十五年(1657—1658),清军用石头和夯土造闽安镇城,周围332丈,每三丈余设一炮口,扼守着闽江下游最狭隘处的闽安镇门,故又称炮城。石头城东临闽江沿岸,北边有水门盘古楼,南边有南门城楼,中段靠北向有箭楼(军火库)。经口头街一直到南门城楼,都是从江底笔直向上高垒的石墙,高达四五丈以上。南门城墙整齐地砌在江底的石岩上。石头城从南门城楼向西转折,顺着凤髻顶(城隍顶)南坡山势,从澳里攀上龙腰顶后折向北,此处城墙已高踞马头凤岭之巅了。这一段城墙高十余米,厚3米以上,都是用规格的条石垒砌的。开一座城门,称潮水门。潮水门旁建有一女墙,依山势直下到三角井一带,墙旁有军火库一座。城墙向北延伸,从城隍顶北麓回到万寿寺东侧,就是西门。西门顺着城墙根有一条登上城隍顶的石阶路,称之为百二层崎。从西门向东北水门道方向,城墙拐向江边,即是“盘古楼”。楼的南侧有一道慈善门(道头),可以靠泊江上快哨船,是城内向水师舰船输送兵员、军火、给养等通道。抗日战争爆发后,石头城被拆,石头用来填闽江水道,防止日军舰驶入闽江。

闽安石头城西门遗址

如今城址遗迹较明显的是城隍顶城堡。城堡位于山巅,呈圆形,直径65.9米,占地面积3409平方米。堡内建筑已被夷平,仅残存一堵城墙。残墙长50.7米,高3.7米,厚0.91米,为土石夯筑。墙基用花岗石叠砌,高0.7米;墙为三合土结构,高3米。在西门还有一段城墙遗址。

(2)高山寨、东高寨、乌猪寨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率部驻闽安镇剿倭,在闽安镇垒石筑高山寨,位于闽安镇西南的莲池山顶,海拔200多米。城墙为花岗石结构,高10米,宽3米,面积6~7亩,城墙四面有拱门,城墙上建有瞭望台(楼),在田螺湾村后山还有烽火台。东高寨在东面山上,乌猪寨在北面山上,寨均为花岗石结构,城高2.5米,城厚1.1米。城寨方圆18500平方米,每寨4扇拱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寨城曾重建,又名崇新寨、登高寨、鹦哥寨。

闽安高山寨遗址

(3)员山水寨

员(圆)山水寨,后称松门水寨,位于闽安镇田螺湾外闽江小岛之中,地处闽安门天险地段。元初,朝廷在员山建立水寨,称员山水寨。元军在员山水寨至南岸石龙山麓布下横江铁索,平时铁索沉在江底,战时拉紧横于江面,阻止敌船进港。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在闽安镇设卫所,重筑员山水寨,以防倭寇入侵。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建员山水寨城,城墙为花岗石结构,高约10米,宽约3米,占地6~7亩。墙设四个拱门,城墙上设有瞭望楼(台)。这里与闽江对岸金刚腿相望,是闽江最窄处。清初,靖南王耿精忠反叛,将闽浙总督范承谟关押、杀死在员山水寨。如今员山水寨城墙已被拆除,北岸江面被填,与田螺湾连成一片。

(4)南般炮台

南般炮台在闽安镇东面。清顺治十四年(1657)九月,清军占领闽安,在闽安镇江对面象屿筑南岸炮台,在闽安镇南般(今亭江镇村南般村)筑北岸炮台,总称闽安南北岸炮台,素有“省城门户”之称。北岸炮台周围12丈。光绪六年(1880),闽督何璟修北岸炮台,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山巅的主炮台、山边的前沿炮台、岸畔的众炮台、山后的弹药库。山巅的主炮台为半圆形露天炮阵地,三合土结构,深1.85米,胸墙厚3.3米,内直径18.3米,架设一尊旋转式克虏卜重炮,德国制造。岸炮台呈堡垒状,正面宽47.8米,高4米,进深12.1米并列5个炮台,亦是三合土结构。炮台与炮台、炮台与弹药库之间,有相互沟通的隧道,隧道中还设有士兵休息室。

清代闽安员山水寨

光绪十年(1884)中法马江海战中南般炮台被毁,光绪十二年(1886)修复。抗日战争期间遭日军破坏,不久重修。如今,南般炮台遗址又称亭江炮台、北岸炮台。

2.金牌寨城

金牌寨城在闽江口的琅岐岛。琅岐岛凤窝村外的金牌门是闽江入海口北港主航道最狭窄的部位,古称急水门。明朝初年,明太祖派江夏侯周德兴来闽布置江防。在琅岐设闽江口烽火台,如今尚存残壁断墙。金牌门在明代开始设防,称金牌寨。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清军建金牌寨城,城中建金牌炮台,与长门炮台隔江对峙,号称福州“第一门户”。道光二十九年(1849),林则徐主持重建炮台。金牌炮台由山巅主炮台、山腰前沿炮台、山麓江岸炮台、操场、营房组成。主炮台有两个炮位,均露天、圆形、半地穴式,三合土结构,深1.43米,直径分别为12.4米和7.6米。操场在炮台后侧。营房在操场边,面宽8米,进深4.2米,残墙高2.75米。现仅存山巅主炮台和营房残垣,其余毁于1941年日军侵占期间。

3.罗星塔城

福州马尾罗星塔城全景

罗星塔城在马尾区马限山山顶,以罗星塔为中心。清顺治十三年(1656)九月初三日,郑成功抵闽安镇,令在罗星塔筑土城。派左戎旗林胜祯守罗星塔,总督水陆防守,后被清军攻占。康熙五十六年(1717),清朝建罗星塔城。同治七年(1868)建炮台,马江海战中遭毁坏。光绪十三至十四年(1887—1888),船政大臣裴荫森主持重建,并增建前后炮台两处。炮台用糯米汁拌三合土夯筑而成,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1993年重修。

4.降虎寨

建于宋嘉祐三年(1058),位于福州晋安区宦溪镇东部的降虎岭隘口上,故名降虎寨。此处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保存至今的寨址建于明代,戚继光曾在此抗倭。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在此抗击日军。据《闽都记》载:“降虎岭有寨,置戍。”如今寨墙犹存,前、后寨门相距百米。前寨门北面向连江县,方石砌造,拱形,高2.85米,宽1.92米,进深1.73米,上有寨楼。现仅存一青砖砌筑的大门,东南向,高1.85米,宽0.7米,进深0.62米。后寨门石构,高2.47米,宽2.85米,进深1.17米。一条北通连江、南下福州的宋代石铺道路穿寨而过,是福州北面通道。

5.寨上关(志雄关)

福州降虎寨前门

福州降虎寨前门内

福州降虎寨后门

寨上关今名志雄关,位于闽侯县大湖乡大湖村南1.5公里处,建于宋代。宋元丰四年(1081),此处设五县寨巡检司,是宋、元、明时期防守闽县、候官、怀安、闽清、古田五县的屯兵之所。1941年5月,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纵队装备团副团长郭志雄率部在大湖阻击日军,战斗中以身殉国。这次战斗阻止日军北上古田、南平,1942年省政府将寨上关命名为“志雄关”。如今关隘长十多米,高1.5米,墙体块石砌筑。右侧有一关门,上嵌隶书“志雄关”匾额。匾额长0.5米,宽0.28米,字径0.18米。

志雄关抗日英烈碑

福州闽侯大湖寨上关

6.牛头寨

位于福州鼓岭北区,距福州市中心十多公里,海拔600多米,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0℃。山上微风细雾,流水飞溅,草木葳蕤,绿树参天,峰高壁峭,群山环抱。白眉水库库水清澈,绿波盈盈,整个寨域,怪石奇潭,风景无限。牛头寨山顶悬崖绝壁处,有一块酷似牛头的“牛头石”,因而名为“牛头崖”。

牛头崖山上有一条石阶古道,已历千年,为古时福州与外交通的必由之路。其道东南经亭江镇的前洋到连江,西北经鼓山镇的东山到福州。古道高处尽头,有一座古城墙,是明朝名将戚继光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在此设立的军寨,称牛头崖戚继光山寨。今石砌的寨墙基石仍在。

鼓岭牛头石

福州鼓岭牛头寨

(三)民间堡寨

1.新店古城

新店古城始建于汉代,仅存遗址,位于福州市新店镇古城村。古城址距福州市区约5公里,城址呈长方形,南向偏东10度。南北长而东西狭窄。1985年5月发现。1996年、1997年两度发掘。在北、东、西边发现城墙基和城壕遗迹。城址平面呈梯形,宽294米,长约900多米,南向偏东10度。墙基宽约10米,残高0.5米左右,为褐色夯土,内有少量汉代陶片。20世纪50年代初,部分城墙还有一人多高,后逐渐毁于建房和平整土地。20世纪70年代,在平整土地时,当地群众还挖出了一批布纹饰瓦片。当地人把城墙以内称为“古城里”,把西城址外称为“古城外”,把城东南侧一块平地称为“校场”。城址北侧200多米有座高128米的山丘,名“古城山”。1988年1月,在古城山南麓靠古城一侧的山坡上,出土一件汉代方格纹硬陶罐。

新店古城西城墙遗址

2.塘湾民城

塘湾民城位于马尾区亭江镇长安村东道的山头顶,长安古称“塘湾”。明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猖獗,官府号召沿海民众建城自卫,塘湾城就是民间为防倭所建。现存城墙呈“一”字形,南北走向,东濒闽江,内为民居。城墙原长100多米,为土石结构,两面用花岗岩块石叠砌,内用黄土夯实。今残存墙址长81.9米,厚3.1米,高约2.5米,残墙北端有小庙1座,南端与民居相连。

3.翁崎民城

翁崎民城址位于马尾区亭江镇东岐村东,东岐古称“翁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防倭建造。现存城墙呈“一”字形,南北走向,南起元帅坂,北至东岐尾,全长约600米,南段延至闽江滨。城墙为土石结构,两面用花岗岩块石叠砌,内以黄土夯实。城墙今被104国道切成两段,北段仅存零星残迹及一通断碑,碑文也仅留一“东”字;南段残存一堵长49米、宽3米、高约1米的残墙。

福州长安村塘湾民城

4.塘头城

塘头城,原属闽县,位于今连江县琯头镇塘头村,与翁崎民城、塘湾民城同时建筑。塘头是明代名宦董应举家乡,明嘉靖年间(1522—1566),里人董世道捐造。万历四十年(1612)拓建。今已无存。

5.溪源寨

位于闽侯县鸿尾乡溪源村,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为方形土楼。土楼中央建有三进布局的全木结构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悬山顶,穿斗式梁构架,左右配建厢房。紧贴正房两侧建双层木构楼房,四周紧贴围墙建双层木构环楼。围墙高大宽厚,分为两层:下层为双向,用整块方石砌筑,中间填土,厚如城墙,四向相通,可行人,利防御;上层土筑,外用灰色泥灰粉刷。前左后右两犄角建有方形瞭望楼,设有瞭望眼、枪眼。廊与天井全部用石板铺设。土楼内凿有水井,共有房屋232间,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

闽侯溪源寨城墙

6.棋盘寨

位于福州闽侯南屿镇五都村旗山的棋磐石风景区的山脚下。山寨紧倚村庄与田园,依山面南而建,背靠的是旗山的棋盘峰、勾漏峰。棋盘峰顶由三块岩石组成棋盘石,中间一块窄长,上刻“楚河”“汉界”,另一块岩石上刻有“翠旗山”三个大字。寨子也是个村落,绿荫中隐藏着几座带皮的杉木搭盖的房子。

福州旗山棋盘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