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位于福建东南海外,与福建隔着台湾海峡。台湾岛外的澎湖列岛是古代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交通要道,明代以前就已经隶属于福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海寇林道乾率众驾船五十余艘占南澳岛。明都督俞大猷领兵进剿,林道乾率众转移到澎湖,俞大猷率官兵紧追而来,林道乾船队驶往台湾北港。俞大猷驻偏师于澎湖,筑暗澳城。天启二年(1622),荷兰殖民者占据澎湖,在风柜尾蛇头山筑城,汉人称为红毛城。
台湾本岛的古城最早由荷兰人兴建。明天启四年(1624)七月,荷兰人撤离澎湖,从台湾西南的鹿耳门进入台南地方,侵占台湾,于一鲲鯓岛筑城垣。初名为奥伦治城,至天启七年(1627),更名为热兰遮城,后渐次以砖石改建。台湾汉人称为红毛城,现称安平古堡。1653年,荷兰人在城北对岸的北线尾筑城,称为普罗文查城,汉人称为红毛楼或赤崁楼。此外,荷兰人还在魍港等地建筑炮台。西班牙殖民者也于天启六年(1626)出兵侵占台湾,崇祯二年(1629)占领淡水,筑圣多明哥城。后来,荷兰人驱逐西班牙人,独占台湾。
清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改台湾为东都,设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两县,又在澎湖设安抚司。郑经治理台湾时,把东都改名东宁,升天兴、万年两县为州。明郑政权没有在台湾筑城,郑成功把荷兰人建的热兰遮城改建为内府,台湾人称为王城。不同的是另辟一门曰“桔秩”,以春秋郑国有此门,作为中国郑氏政权的象征。
清朝统一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承天府为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统三县:台湾、凤山、诸罗。雍正元年(1723),于原诸罗县辖境,划虎尾溪以北,增设彰化县及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十二月二十日,清廷准台北地方,添设知府一缺,名为台北府。台北府添设淡水县、新竹县、宜兰县。
光绪十三年(1887)九月初八日,清朝在台湾建省,全省划分为3府、1直隶州、11县、3厅。原台湾府改为台南府,另设台湾府附郭台湾县桥孜图(又名桥仔图,即今台中市南区),作为省会,驻巡抚。因设备未周,而暂驻台北。光绪二十年(1894)二月二一十日,经巡抚邵友濂会同闽浙总督奏准,移设省会于台北。
清朝统一台湾后,由于不放心台湾的反清复明势力,实行不筑城政策。康熙六十年(1721)平定朱一贵造反后,总督满保议在台湾筑城,但没得到批准。雍正十一年(1733),巡抚鄂弥达奏请筑城,旨下大学士等议覆。总督郝玉麟等认为:台湾建城工程巨大,可先于城基之外,栽植刺竹,作为屏障。以后再于刺竹围内,建造城垣。于是开始植竹为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平定林爽文造反以后,重视建筑土、石城垣。
清雍正三年(1725),台湾知县周钟瑄在台南建木栅,作为台湾府城。雍正十一年(1733),植竹为城。乾隆五十三年(1788),大学士福康安、工部侍郎德成、巡抚徐嗣曾等会奏,改筑砖城。因台湾未烧砖,用土筑城。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嘉义知县宋永清始设木栅。雍正元年(1723),知县孙鲁改筑土城。雍正五年(1727),知县刘良璧建城楼。雍正十二年(1734),知县陆鹤又于城外环植刺竹。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凤山知县刘光泗始筑土城。雍正十二年(1734),知县钱洙奉命环植刺竹。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造反,城破。于是移县治于埤头店,环植刺竹,作为新城。一直到咸丰年间(1851—1861),才筑土城。
清同治十三年(1874),钦差大臣沈葆桢奏建恒春县。光绪元年(1875)开始建城,历时一年。城高2丈8尺,周972丈,用土石筑之,建四门。
清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建省,移台湾府于台中。光绪十五年(1889)建台湾府城(附郭台湾),先建八门四楼。光绪十六年(1890),林朝栋督勇筑城。
清雍正十二年(1734),彰化知县秦士望环植刺竹,建四门。嘉庆十六年(1811)开始建城,嘉庆二十年(1815)告竣。
云林县城在林圯埔之云林坪,清光绪十三年(1887)建县。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知县陈世烈奉命筑城。(www.xing528.com)
台北府城(附郭淡水)在大佳腊堡。清光绪元年(1875),钦差大臣沈葆桢奏建府治,光绪五年(1879)正月,知府陈星聚设计,光绪八年(1882)开工。
新竹县城在竹堑埔,清雍正元年(1723),设淡防厅。雍正十一年(1733),同知徐治民植竹,辟四门,建楼。嘉庆十一年(1806),增筑土垣。道光六年(1826),改建砌石。
宜兰县城在噶玛兰,清嘉庆十七年(1812)建噶玛兰厅,委办知府杨廷理始筑土城,环种九芎,号“九芎城”。光绪元年(1875),改为宜兰县。
埔里社厅城在埔里社,清光绪四年(1878),改北路理番同知为中路抚民理番同知。总兵吴光亮垒土为城,多植刺竹,号“大埔城”。
澎湖厅城在妈宫,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筑小城,称“新城”。雍正五年(1727),设厅。光绪十三年(1887)十二月,总兵吴宏洛发兵筑城,光绪十五年(1889)十月告竣。
福建与台湾在古城堡建筑方面,建筑的理念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存在地域环境、人文社会与时间先后的差异,也有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古城堡建筑的年代。福建古城堡建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台湾古城堡建筑时间较晚,最早是在明朝末年。福建古城堡建筑由于历史长,许多城堡都经多次重建,在地点、面积、结构等方面都经历不小的变化。而台湾古城由于存在时间较短,大部分古城堡建成以后,变化不大,有的甚至还未建成,就面临废弃。
第二,建筑古城堡的动机。福建建筑古城堡的动机除了防范来自境内的敌人外,还有很大部分是为防范海外敌人的侵略,是中国海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湾古城堡的建筑主要用来防范来自境内的敌人。相比之下,官方在建筑福建古城堡上,动机比较强烈,城池也比较坚固;而在建筑台湾古城堡上的动机相对较弱,经常由于客观原因迟迟未能动工,因陋就简,或推迟完工。
第三,统治集团对建筑古城堡的态度。从建筑城堡的历史过程看,福建历代统治者对建筑城堡基本上是积极支持的。从汉代到五代,福建城堡建筑都是在官府的主持下修建的。只是在宋代初期,由于朝廷担心福建的地方割据势力,下令拆除城墙。但是也很快就看出福建不可能割据,就着手修建城池。到了明朝时期,为了防止倭寇和战乱,全省各地在官府的主导下,建立许多军事城堡和水寨,城池也普遍兴建和重建,其规模和坚固程度达到新的高峰。然而在台湾,清朝统治者开始是奉行不筑城的政策,后来由于爆发反清起义,府县由于没有城池固守,很快就被起义军占领,许多官员遭到杀害。为了防范起义军,清朝在乾隆后期只好同意地方的请求,开始建筑较为坚固的城池。由于朝廷的态度比较勉强,所以遇到经费、环境、人事等问题时,建城工作有的打折扣,有的拖延时日,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民间的积极性促成的。
第四,古城堡建筑的地理环境。按照传统城堡建筑理论,城堡的地理环境应当选择北高南低、背山面水、山环水绕的位置,即风水学上的龙穴明堂位,形成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福建的山脉走向基本上是从北高南低,水流也随山势从北向南流。因此,福建的城堡很容易找到合适的地理环境,基本上都建在风水学上的龙穴明堂位。特别是府城,其地理位置尤其优越。而台湾岛约有2/3面积为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到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平原宽广,古城堡主要建在西部平原上。由此看来,台湾的山脉与水流方向与福建相反,如果按照传统风水理论,在台湾西部平原地区,较难找到完全符合风水理论的地理环境。因此,台湾的古城堡大都按照聚居地的地理环境,照顾当地居民的利益,主要从防卫的角度,选择建城的地理位置。只是到了清代后期,在建筑台北府城时,依照风水理论进行改动,以致造成城门方位与城内街道走向角度相差的现象。
第五,古城堡建筑的类型。闽台古城堡的建筑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城市所在地的城池,二是军事城堡,三是民间防御堡寨。闽台两地的城池都是由官府主导修建,本质上两地城池的建筑没有区别。只是福建的城池大都经过重建,古城的防卫设施比台湾城池要完备一些,在建筑材料、坚固程度等方面,总体上也优于台湾城池。福建自古以来就修建许多关隘堡垒,明代以后在沿海地区修建许多海防城堡和水寨,这些军事城堡的数量大大超过城池,是福建古城堡的主体建筑。而台湾的军事城堡起初是明末荷兰人、西班牙人建筑的,其规模较小,而且存在时间短。后来,台湾几乎没有兴建军事城堡,这与福建有很大区别。福建民间建立的堡寨,都是土、石、砖建筑,数量不多。而台湾民间的堡,数量多,规模大小差别大。建筑材料除了土、石、砖以外,还有大量以刺竹、木栅造的围墙,较为简陋。
由于台湾的居民主要是来自闽南和粤东的移民,主持城池建筑的官员也来自大陆,因此在城堡的选址理念、建筑风格、整体设计等全局观念上,与福建城堡基本相同。因此,闽台城堡的建筑总体上看是大同小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