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古城堡建筑概述-闽台古城堡

福建古城堡建筑概述-闽台古城堡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最早的古城堡建筑始于汉代的闽越国。至战国晚期,无诸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自称闽越王。郢的弟弟余善在都城发动兵变,刺杀了郢,遣使节向汉廷谢罪。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唐末,由节度使领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属江南东道。其他城市也陆续建城。沿海和山区的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福建路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号称“八闽”。城市范围超出城垣所限。

福建古城堡建筑概述-闽台古城堡

福建最早的古城堡建筑始于汉代的闽越国。闽越国是福建境内由闽越族人建立的地方政权,闽越国开基王无诸,姓驺氏,是越王勾践的后代。自越国于公元前334年被楚国灭后,诸越王子孙辗转迁移至江南海滨一带,各据一方。至战国晚期,无诸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自称闽越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无诸的王号被削去,降为君长,并在其统治区内设立闽中郡。秦朝末年,无诸率领闽越武装参与伐秦。秦王朝灭亡后,无诸率部助汉击楚。汉高祖刘邦称帝后,立无诸为闽越王。无诸在福州建都城,史称冶城。闽越国时期,闽北也是闽越王活动的中心。在闽北各县的县志中,可以看到越王台、越王山、越王城等闽越国史迹的记载。在福州有冶城遗址,在崇安(今武夷山市)城村挖掘出大规模汉城遗址,出土大量西汉前期文物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王郢占据浙南的东越国之地。建元六年(前135),郢又发兵击南越,试图夺取广东的潮、梅地区。汉武帝调遣两路大军讨伐闽越。郢的弟弟余善在都城发动兵变,刺杀了郢,遣使节向汉廷谢罪。汉武帝认为首恶已诛,而无诸孙繇君丑不曾参与叛乱,故立丑为越繇王,继承闽越王位,以奉闽越祭祀。余善杀郢后,事实上已掌握闽越国大权。汉廷为避免用兵,只好再封余善为东越王。

汉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相吕嘉反汉,汉武帝命楼船将军杨仆发兵十万讨伐南越。余善见有机可乘,便请以兵八千从东合击南越,但其目的是夺取广东潮、梅地区。后余善见阴谋不能得逞,公开反汉,筑城堡抵抗汉军。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定余善叛乱,乘机废除闽越国,下令将闽越国城池尽毁,将其民迁移到江淮间。闽越国灭亡后,汉军驻守闽越地。后来,闽越族遗民从山谷出来,自立冶县,在旧址恢复冶城。西汉孝昭帝始元二年(前85),汉廷宣布承认冶县,称东冶。

三国时,福建属吴国势力范围。孙权以建安(今建瓯)为政治中心,并于建安十二年(207)前,相继在闽江上游设置建平(今建阳)、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南平四县。加上原有的候官(福州),福建共有五县。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郡治在今建瓯。太守王蕃在覆船山麓筑全闽第一座郡城,城周长4614米。

晋太康元年(280),武帝析建安郡地分设建安、晋安两郡。建安郡辖福建北部七县,晋安郡辖福建南部八县。太康三年(282),在今福州置晋安郡治,太守严高以旧城规模小,不足聚众,改在屏山前小丘建立郡城。城址位于闽江河道北岸的港湾内,北有屏山为依托,南有内河通闽江。南朝梁天监中(502—519),又从晋安郡分设出南安郡,辖兴化、泉、漳等地,泉州一带开始繁荣。南朝陈永定时(557—559),陈武帝设闽州。隋灭陈后,于开皇九年(589)改丰州为泉州,废建安、南安二郡,州直接辖县。大业三年(607),把原设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一,称建安郡;三郡之下原设十五个县,裁并为四;郡治由建安(今建瓯)移至闽县(今福州)。

唐代,福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沿海和山区的城市建设都得到发展。唐武德初年(618—626),设泉、建、丰三州,下辖10县。州数和县数均为隋代的两至三倍。唐景云二年(711),立闽州都督府,领有闽、建、泉、漳、潮五州。开元十三年(725),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733),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福建经略使后来发展为福建观察使、福建节度使。唐末,由节度使领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属江南东道。5州计24县,其中:望县1个,紧县3个,上县7个,中县2个,下县11个。此外,还有9场、3镇,为以后县的增设准备了条件。

这一时期,汀州、漳州、候官、长乐、福唐(今福清)、仙游、沙县、将乐等不少州县治所皆有迁移,所选新址的自然条件与发展前景均优于旧址,福建古城堡建设进入新阶段。政治中心福州先后三次拓建罗城、夹城和外城。罗城北面将冶山括入。其他城市也陆续建城。

长汀县城在卧龙山之阳。唐大历四年(769),刺史陈剑开始筑城,西北负山,东濒河,南据山麓。

泉州府城附郭晋江县城。唐光启二年(886),节度使王潮筑子城。城北负洛阳江,南面晋江,倚泉山为城。古名刺桐城,以环植刺桐花,故名。

建阳县城于唐末由王审知复筑城。建阳在闽越国时期有大潭城,下瞰大溪潭,故名。

宁化县城在古黄连镇西竹筱窝。后唐同光二年(924)筑城。正北负山,三面临溪。县旧名黄连,亦称宁阳。

宁德县城在白鹤山下。后唐长兴四年(933),闽国升感德场为县,始筑土城。

宋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福建空前繁荣。沿海和山区的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福建路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号称“八闽”。这时,福建全省有42个县,成为东南全盛之邦。八郡都新建或修拓城垣,如福州城、泉州城的增筑、拓建,建宁府城略有修筑,南剑州城(今南平)始建,兴化军城(今莆田城)由砖砌改为石砌。城市范围超出城垣所限。

邵武县城在紫云溪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邵武军,知军事张度首创军治,筑土城西跨登高、西塔二山,东、南、北三面临溪。邵武县古有乌坂城,为闽越国所筑六城之一,在今城东三里许,大溪之北(今名故县)。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移兴化军治于莆田县,知军段鹏始内筑子城,以护官廨,外拓土垣,以环居民。宣和三年(1121),筑城墙。

仙游县城在大飞山之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县令陈致一筑城以御山寇。同安县城在大轮山下,东西二溪之中。宋绍兴间(1131—1162),知县黄彦晖创筑城壁。

龙溪县城在紫芝山之麓(旧名登高山)。宋初,筑土为子城。

长泰县城在罗侯山之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县令郑师申始筑土城。

南平县城前对九峰山,后据龙山。宋代,南平县筑城,二水交流环其外,形势险峻,古号“铜延平”。

建宁县城在凤山之东,濉江之北。宋咸淳二年(1266),县令宋秉孙筑城。

清流县城在屏山之阳。宋绍兴年间(1131—1162),县令郑思诚召集流散,始筑城为守。晋为清流驿。宋元符初(1098—1100)置县,仅有子城。

连城县城在莲城堡。宋绍兴五年(1135),县令邱钦若创筑土城。绍兴间(1131—1162)始置县。

上杭县城在郭坊。宋端平元年(1234),上杭县令赵时钺筑城。上杭县,唐置上杭场,淳化五年(994)升场为县。至道二年(996)迁鳖沙,咸平二年(999)迁语口市,天圣五年(1027)迁钟寮场。乾道三年(1167),县令郑福奏迁来苏里之郭坊。

武平县城在梁野右双豸。宋绍兴年间(1131—1162),使相张浚遣官创筑。前有南安溪,亦曰平川。旧为武平场,在武溪源。淳化间(990—994),移场为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福建行中书省,下辖福州、建宁、泉州、漳州、汀州、延平、邵武、兴化等八路。一些县开始建城。

漳浦县城在李澳川。元至正十二年(1352),达鲁花赤买撒都剌筑城,砌以石。

南靖县城在双溪之北。元至正十六年(1356),县尹韩景晦筑土城。城原在九围樊山之东,至元三年(1266),迁治琯山之阳。

诏安城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右丞罗良檄屯官陈君用砌石城。宋为南诏场,又为沿海巡检寨。明嘉靖九年(1530),始为县城。

将乐县城北据后山,南滨大溪,东临旷野,西包石壁。元至正四年(1344),漳寇李志甫侵将乐县,乡绅吴文让募义兵剿灭,其子吴克忠筑土城。

浦城县城东距越王台,北包皇华山,南濒大溪,西临深濠。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守将岳承祖在东越王余善筑城旧址,复筑浦城县城。东越王余善筑城于浦城县临浦,故曰浦城。后废。

龙岩城在北寨山之麓。宋绍定三年(1230),县令赵性夫于大崶山筑西寨避寇。淳祐九年(1249),县令赵宗揆甃以石。元至正初(1341—1368),县尹黄仕龙即寨麓筑龙岩土城。初编竹为限,后易以土墙。

明朝洪武元年(1368),福建全省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成化九年(1473),恢复被废为县的福宁州,直隶于布政司。终明一代,福建设八府一州。明代因倭寇为患,福建沿海地区城市破坏严重,故而重视修造城池是福建明代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同时加强军事城堡的修建,在沿海建5座卫城、12座千户新城和45座巡检司堡寨。

霞浦县城在龙首山,明洪武三年(1370)筑城。

长乐县城在六平山之阳。明弘治三年(1490),知县潘府筑城。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福清县开始筑城。

连江县城在龙漈山南、鳌江之北,明嘉靖二十年(1541)开始筑城。

明弘治年间(1488—1505),罗源知县李南始筑土墙。(www.xing528.com)

古田县城西北跨山,东南滨溪。明弘治二年(1489),知县萧谦筑城。

永福县城在磨笄山之阳。明嘉靖三年(1524),知县何谦筑城。

南安县城为古武荣州地,在府城西十五里。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警,知县夏汝砺甃石为城。

惠安县城在螺山(即罗山)之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警,巡抚王忬檄知县俞文进筑城。

安溪县城在蓝溪之阴,凤山之阳。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知县陈彩筑城。

云霄县城在六都,背山面海。明正德间(1506—1521),乡民吴子霖等自设城堑。嘉靖五年(1526),知县周仲筑城。

海澄县城滨海,旧名月港。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巡抚阮鹗令民筑土堡。隆庆元年(1567),海澄置县建城,东北仍旧垣修葺,西沿溪筑新垣,与旧垣相属,南则附草坂堡。

平和县城在河头大洋陂。明正德十二年(1517),署县徐凤岐筑城。

顺昌县城北枕山,南临水。明正德元年(1506),巡按御史饶榶檄本府通判罗环筑城。

明弘治四年(1491),知县陈光泰建筑沙县城,署县费诚继筑。

尤溪县城在伏狮山之阳。明弘治四年(1491),知府苏章委通判应元征监督筑城。

永安县城在沙县和尤溪县之间。明弘治十四年(1501),开始筑永安县城。

崇安县城在白华山麓。明正德二年(1507),推官马敬周遭垒石为四门,不久倒塌。隆庆二年(1568),崇安知县余乾贞上建城条议,得请创筑。

松溪县城在山中。明弘治二年(1489),知县徐以贞在深山中筑县城,岁饥工寝,粗立基址而已。嘉靖六年(1527),知县闵鲁奉巡按刘廷簠命令用砖石建筑。

政和县城在感化里东岸口。明弘治元年(1488),知县柴曦筑土墙百余丈。后奉部符,筑砖城,北绕崇山,南临大溪。

光泽县城在杭川南,旧有战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府邵德久、知县吴国器申请筑城,东南依山,西北滨溪。

泰宁县城在炉峰左,杉溪之阳,古为归化县城,宋元祐元年(1086),改今名。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府邵德久、知县熊鹗筑城,西北依山,东南滨溪。

明成化六年(1470),归化设县。正德九年(1514),知县杨缙筑城。

永定县城北枕龙冈,南屹眠象。明弘治五年(1492),知府吴文度言于巡按吴一贯;弘治七年(1494),复言于巡按陆完,始得筑城。

福安县城在扆山下。初无城,惟筑土墙。明正德元年(1506),分巡阮宾檄州同知施隆、县主簿李友垒砖为城。

寿宁县城北倚镇武,南临大溪。明正统年间置县。弘治十八年(1505),分巡佥事阮宾檄知县吴廷瑄筑城。

永春县城在象山下,临长溪。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倭寇突至,县署失守,始议筑城。委德化知县张大纲监督,砌以石,高丈许。

德化县城在龙浔山西南,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知县邓景武申请建筑,东环龙浔山北,绕大洋山西,抵大旗山下,达于溪。

明嘉靖十四年(1535),巡按御史白贲疏请置大田县,嘉靖十五年(1536)开始筑城,依凤山巅逶迤而下。

漳平县城在九龙溪北。明正德八年(1513),知县徐凤岐奏准创筑,砌以砖石。

宁洋县城本龙岩集贤里之东西洋地,明隆庆元年(1567)置县。巡海道周贤宣相地,知县董良佐筑城。

明代在福建沿海建筑大批军事城堡,加强海防力量。所建的卫城,有福宁、镇东、平海、永宁、镇海等5座。建的所城有大京、定海、梅花、万安、莆禧、崇武、福全、高浦、金门、六鳌、铜山、悬钟等12座,与沿海的5座卫城构成掎角之势。卫城与所城根据地势建筑,卫城大于所城,驻军和居民都比所城多。所城形状不一、规模大小不等,形势险要,城墙主要以花岗岩条石构筑,多是二重城门,主要建筑为营房、粮仓、库房、打铁铺、演武场、千户衙署。

明代建的巡检司城有45座,设在滨海各县水陆要道或海域航道。每个县建有1至6座巡检司城。规模、大小无定制;城墙、城门都是以花岗岩条石砌筑,规模要比卫城、所城小得多。城内布局以巡检司的衙署为中心,有街道、店铺、作坊、民居、祠堂等。

明代建的水寨城有5座,即福鼎市的烽火门水寨城、连江县的小埕水寨城、莆田市的南日水寨城、厦门市同安的浯屿水寨城、东山县的铜山水寨城,分布于半岛突出部的海湾处或地处要冲的岛屿上。

明末清初还建铳城,这些铳城皆位于海边,主要是郑成功为抗清所筑。有的以花岗岩石砌筑,更多的是用三合土夹砾石,或三合土夹海螺壳、碎瓦、瓷片,板筑于岩壁上,呈双墙壕堑状,设有枪眼。

民间为了抗倭、防匪、御敌,修建许多堡寨。建无定式,或用鹅卵石,或用毛石垒砌,或以三合土夯筑,堡寨内生产、生活设备一应俱全。

清代,福建区划继承明制。省下辖有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延平、建宁、邵武、汀州八府及福宁州。雍正二年(1724),升福宁州为福宁府;雍正十二年(1734),升永春、龙岩两县为直隶州。到清末统计,福建省共设有9府、2州、58县、2厅。一些县开始筑城。

屏南县城在屏山之南,双溪之汇。清雍正十二年(1734),总督郝玉麟请分古田之地增置县治。乾隆元年(1736),知县沈钟筑城。

闽清县城在梅溪南,清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姜良性筑城。

福鼎县城本桐山旧堡,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乡人高权筑以备寇,周围挖濠,广三丈余。清康熙八年(1669),总兵吴万福奉文缮筑,抽调本省八府官兵驻防,设桐山营。乾隆四年(1739),割霞浦县地即桐山营置县,以旧堡为城。

清代建筑的军事堡垒主要是炮台,以三合土夯筑为主,或占据山巅居高临下,或濒临海滨控扼航道,或紧挨着大江的出海口横锁江河,一般由大小炮位、弹药库、隧道、坑道、士兵休息室、营房、演武场等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