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长安城郊的研究:坟茔区与礼制建筑、宫殿、苑囿

汉长安城郊的研究:坟茔区与礼制建筑、宫殿、苑囿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刘振东对汉长安城郊的研究,郊内除作为坟茔区,广布墓葬外,还分布有众多礼制建筑、宫殿、苑囿,城市日常运转所需设施如市场、手工业作坊、仓储,也大规模设置于郊郭。由于长安城及其近郊的容纳量有限,诸陵邑成为都市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居住新城。作者说,长安周边的诸陵邑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长安的卫星城,或亦可看作“大长安”的有机构成。

汉长安城郊的研究:坟茔区与礼制建筑、宫殿、苑囿

围绕汉长安城的性质,是否有外郭城,以及外郭的性质,考古学界有过相当激烈的争论,发生过著名的“杨刘之辩”。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是,西汉长安城内宫殿区面积巨大,除宫室、官府、市场、甲第、武库、手工业作坊之外,提供给居民的生存空间很小,甚至主要是作为帝王与贵族官僚的专用城市而存在的,故仍处于以宫室为主体的都城布局阶段。而在这一阶段,都城政治、经济、军事、居住功能的实现,必得有较大规模的郊郭区的存在以为补充。[40]长安城内划分乡里以实现民众居住与户口管辖,但由于城内空间有限,应有相当数量的民众居于郊郭,部分国家军队亦屯戍于郊郭(如南北军),长安城郊亦有乡、亭分布,以编制户口、管理治安(详刘振东对亭名的考释)。

据刘振东对汉长安城郊的研究,郊内除作为坟茔区,广布墓葬外,还分布有众多礼制建筑、宫殿、苑囿,城市日常运转所需设施如市场、手工业作坊、仓储,也大规模设置于郊郭。[41]因而,与西方社会及中华帝国晚期、近世城乡相分的状况不同,西汉长安城郊郭是国都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与郊郭形成连续统一体(urban-rural continuum)。[42]

长安城郭的再外围,环绕在中心城周围的是由太常直辖的诸陵邑,其中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位于长安城西北方向、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而宣帝杜陵处长安南高阳原,文帝霸陵位于长安东南白鹿原。由于长安城及其近郊的容纳量有限,诸陵邑成为都市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居住新城。据《汉书》载,(2年)长陵邑户口是179 469,而茂陵邑达277 277。[43]据刘庆祝、李毓芳推测,平陵邑、杜陵邑的人口约在15万左右[44],单一陵县人口就直逼长安城内户口数。

图2 西汉十一陵分布示意图(www.xing528.com)

(图摘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考古研究部《陕西秦汉考古五十年综述》,《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6期)

陵邑的建设发展有效疏散了长安城内的人口,保证了都市秩序。由于良好的交通条件,人口、物资、文化资源等在长安城、郊郭及诸陵之间自由流动,从而形成了一个在空间上连为一体、职能上分工协作的社会实体——“大长安”,有学者称为“首都圈”。[45]

该文在写作过程中,始终秉持“大长安”的视野,所探讨的西汉长安公共空间,并不局限于城墙以内,包括南郊的太学、辟雍、市场(槐市),东北郊的灞桥,以及诸陵邑。作者说,长安周边的诸陵邑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长安的卫星城,或亦可看作“大长安”的有机构成。由于东汉洛阳城之前的中国早期城市的特殊情况(小内城+无城垣之大郭区)[46],这种城+郊+外围一体的研究理念,无疑将有助于对城市功能的全面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