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海洋文化的研究,在全球化和生存关怀的语境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海洋文化的基本范畴是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历史哲学》中提出的。黑格尔把海洋文化视为西方文化特点的重要方面,他认为西方文化是冒险的、扩张的、开放的、斗争的,这一切源自海洋文化。“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但国内学者徐晓望(1999)认为,人类的海洋文化应是囊括一切人类涉及海洋活动的文化,它有3个层次:一是海洋经济,凡是人类涉及海洋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属于海洋文化的经济基础,包括海洋交通业、海洋商业、海洋矿业、海洋工业、海洋手工业、海洋渔业、海洋种植业,等等;二是海洋社会,即涉及海洋的人群所形成的社会特点,包括他们的社会结构、家族、家庭、习俗。这些人群又可以分为军人、工人、渔民、水手、商人,等等;三是狭义的海洋文化,其中包括涉及海洋的神话、信仰、宗教、戏剧、文学、艺术,等等。(www.xing528.com)
曲金良(1997)认为,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徐杰舜(1997)认为海洋文化可以表述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的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许维安(2002)从哲学角度出发,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与海洋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海洋文化既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特殊性。其一般特征是指,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海洋”二字上。张开城(2004)认为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及其产物和结果,是人类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构成海洋文化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人”和“海”。海洋文化的产生,在于人与海的关联和互动;在于人类的涉海生产实践和生活方式;在于海洋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海洋这一特殊的客体,以及在这种“对象性”关系中的客体主体化的向度,全面展示在人海关系中的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之中。苏勇军(2011)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认识、适应、利用和改造海洋而逐步创造和积累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这一概念从广义的角度界定海洋文化,包括人类在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如人们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这个界定更为详细地分析了海洋文化的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