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发展历程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是多样的,主要体现在技术、政府、企业三个方面。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因。不同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扩散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品、服务的单一化技术路线,导致了技术融合。技术融合又使不同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不同产业间的边界趋于模糊,最终致使产业融合现象产生。Porter等学者(1985)认为,技术创新或技术融合能够改变传统产业的边界,是产业融合的主要动力。Lei(2000)认为,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产业之间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即能够首先发生技术融合。The Australian Convergence Review(2000)则认为,数字技术是融合的必要条件,但这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国内学者马健(2002)指出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然后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消费特征;技术革新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空间。周振华(2003)指出了信息化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基础上产生的产业融合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根本性改变,是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赵玉林等学者(2019)认为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直接驱动作用,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正是由于我国制造业与信息业融合度低且存在波动趋势,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激励技术创新,又要促进产业融合,更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相互作用。
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环境动因。政府管制主要是通过公共载体为公众提供媒体服务,对公众以非歧视性的政策使公众接收各种媒体服务,管制使垄断供应商以成本价格提供服务,通过语言要求、审查制度及传播要求等限制传播内容。由于管制政策受技术水平的制约,其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产业分立条件下的管制框架,客观上起到了划分产业边界的作用,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来看,构成了一种制度性障碍。在产业技术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政府管制的放松成为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产业融合的一个基本条件。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产业从而逐渐走向融合。马健(2002)认为经济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原因。(www.xing528.com)
企业在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地谋求发展,进行技术创新,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产业融合也可能是技术和商业模式互动作用的结果。商业模式发挥着两个重要的功能: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如Amit和Zott(2001)强调电子商务在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上的四个相互依赖的关键要素:效率、互补性、锁定性以及新颖性。有时候一项新技术在产业融合中起到主要作用,而有时候商业模式创新在融合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Chesbroug(2007)认为,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仅与技术相关,甚至有时会超越更高的技术。王惠芬等学者(2010)指出,技术创新或技术的创新性使用均有可能导致技术融合的产生,但并不意味着商业模式的创新。当技术溢出到一家企业时,如果该企业能够设计出可行的商业模式,那么技术融合就可能演化为产业融合。
更有许多学者认为产业融合的发展具有多种动因。张磊(2001)认为,推动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半导体、软件和数字通信技术,政府放松管制,管理创新。并指出技术进步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电信业的放松管制两者都未能导致融合,由于实业界清醒地认识到“死尸的融合”这一现象,进而对传统经营观念进行了创新,通过将产业融合的第三个动力即管理创造性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结合起来,最终使融合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等诸多产业的边界处,从而使之成为现实。厉无畏(2004)认为产业融合是基于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的过程和结果,需要关联性产业壁垒的降低、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管制的放松。胡金星(2007)在综合了多种理论基础上提出,产业融合是在激励、动力与障碍等多因素作用下的自组织过程,其中的激励分为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