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传承与演变

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传承与演变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时期的说唱音乐艺术主要是弹词、鼓词等说、唱相间的艺术形式。明清俗曲与民歌、说唱、戏曲关系密切。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乐曲集,如《魏氏乐谱》《太古传宗》《纳书楹曲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碎金词谱》等。书中主要收录的是元明清时期的散曲、戏曲、小曲,共分为三个部分。

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传承与演变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逐渐衰落,资本主义社会因素开始萌芽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吸收了外国的发展经验,使中国的城市经济繁荣,政治制度稳定,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兴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民族声乐也从传统的说唱、民歌、戏曲、歌舞等表现形式,发展成为歌唱、戏剧曲艺等综合艺术形式。明清时期,由于城市人口的流动,各地区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民歌小曲广泛流行,民间音乐文化互相交融,产生很多适合各阶层人们欣赏的民歌。这一时期的戏剧音乐进一步繁荣兴盛,成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主流。戏曲按照唱法、形式、风格,形成了南戏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广、流传时间最长的是昆山腔,之后被在民间兴起的乱弹声腔所取代。明清时期的说唱音乐艺术主要是弹词、鼓词等说、唱相间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了说唱音乐艺术的表演内容、音乐形式。由于说唱艺术音乐部分的加强,要求演员要具有全面的表演才能,提出了很多关于演唱中的声、气、力等相关的声乐理论。

明清两代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俗文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说唱歌舞、器乐、民歌等艺术成为了文化的主流,倾向于高雅的艺术歌曲在这一时期并未大放异彩,但是这一时期依然有众多的古代歌曲遗存。如音乐家魏双侯的《魏氏乐谱曲谱50首,如《敦煌乐》就反映了明代部分宫廷歌曲的风貌,在清朝的时期,还专门出现了关于艺术歌曲的音乐论著,如徐大椿撰写的《乐府传声》中就提到了歌曲演唱的技法,包括声与气的关系。

明清俗曲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我国城镇市民中,在各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形式的泛称,亦称为“小曲”“时调”“小唱”“俚曲”“杂曲”等。其内容主要反映明清时代城镇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明沈德符称之为“时尚小令”,说它“举世传颂、沁人心肺”。小曲虽属古代一种大的歌曲类别,曲目也很繁多,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封建文人看不起它,视为“草芥”,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刊印的曲谱寥寥无几。

明清俗曲与民歌、说唱、戏曲关系密切。它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民歌,比原始、简单、质朴的民歌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和专业化,技巧上更加成熟、复杂,情感表现也更加丰富、曲折。它的音乐范围包括较广,既有单纯的民歌,也像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一样有固定的曲牌,或者两者混合运用。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乐曲集,如《魏氏乐谱》《太古传宗》《纳书楹曲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碎金词谱》等。

《魏氏乐谱》是明代的一个乐官(魏双侯,字之琰)的后世子孙(魏浩,字子明)为了在日本教授学生而编辑整理的。书中是一些古代歌曲或拟古歌曲,包括有《诗经》《汉乐府》及唐宋诗词等。

书中歌曲所用伴奏既有管乐器、弦乐器,又有打击乐器,均是魏氏从明朝带过去的。书中歌曲所用曲调包括道宫、小石调、正平调、越调、双角调、黄钟羽、双调、仙吕调。因魏氏逃难东渡到日本所带过去的音乐,在当时称为“明乐”,因此这些曲调又被称为“明乐八调”。它们大多符合南宋蔡元定的燕乐二十八调理论。但由于明乐八调的乐谱并不全是南宋传下来的,而历代的燕乐宫调理论又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这些调名和乐谱中表现的宫调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太古传宗》是一部用琵琶伴奏的清唱曲谱集,它由清人汤斯质、顾德峻传谱。书中主要收录的是元明清时期的散曲、戏曲、小曲,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王实甫为西厢记所作的曲谱,称为《太古传宗琵琶调西厢记曲谱》;第二部分是元明散曲和戏曲,称为《太古传宗琵琶调宫词曲谱》;第三部分为清代流行的戏曲,称为《弦索调时剧新谱》。(www.xing528.com)

书中记谱是用借调形式记写,无论是小工调(D调)、正宫调(G调),还是尺字调(C调)、乙字调(A调),一律用小工调记写。今人读谱时,应注意它的调高,辨明其所属之调。

《纳书楹曲谱》主要收录的是戏曲曲谱,由清代苏州叶堂编著。书中整理校订了乾隆时期流程的昆曲与散曲、诸宫调、时剧(流行的戏曲)等。这部曲谱,行腔细致考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昆曲的歌唱艺术,是清代后期清唱家所推崇和遵守的曲谱。

此外,叶堂还以元代王实甫北杂剧《西厢记》为题材编配了纳书楹西厢记,这曲谱虽然唱腔细致考究,但收曲词而不附科白,详载工尺而未标头、末眼,不适合舞台演出,因此影响不广,仅为清唱家所崇。

《九官大成南北词官谱》和《碎金词谱》采用清代中期流行的工尺谱记写。它以工尺字表示音高,只标有头眼、末眼及赠板、腰板、腰眼等节奏符号,若是一节拍的曲调,则缺少第二拍及第四拍的表示。译谱时,依惯例以近代南北曲的唱法确定细微节奏,并按南北曲官调要求标记调高,由于译者唱曲习惯及对乐谱的不同理解,有的译谱采用了南北曲的腔格唱法记写,即按字的声调之不同,做较固定的曲调装饰。

清代《九官大成南北词宫谱》中收有170多首唐宋词曲。这部分音乐属元明以来的南北曲系统。南北曲形成于宋代以后,其大部分音乐源于唐宋燕乐,直接继承着燕乐所用宫调名称和体例,因此,南北曲中大量保存着前代音乐之遗绪。

清代《碎金词谱》是清人按《九官大成》体例,依南北曲的音乐风格和唱曲方法为唐宋词谱写的曲集,即所谓“广征曲师将历代名词尽被管弦”,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影响。

上述两部曲谱中有不少词曲佳作,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张先的《天仙子》、柳永的《八声甘州》、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李重元的《忆王孙》、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声声慢》、辛弃疾的《摸鱼儿》、蒋捷的《一剪梅》等。其中苏轼的《念奴娇》一曲以豪迈奔放的襟怀抒写了古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缅怀和歌颂了古代的英雄人物,词句慷慨激昂又富于哲理,已成千古绝唱。前人评论此曲:“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首歌曲的旋律气势磅礴,有力而深沉,确有这种风格和意境,其他各曲在音乐上也各具特色。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词曲中,有个别作品不属南北曲音乐,如无名氏的《幹红》,音乐古朴,风格独特,可能另有渊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