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还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性的力量,它对教育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社会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种。直接影响表现为哲学思想、价值观、伦理道德等对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的直接干预。哲学思想为教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教育提供一个大的思想背景。哲学背景有好与不好之分。好的哲学背景,会使教育活动拥有正确的世界观指导,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引,使教育活动少走弯路,减少失误。价值观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取向。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价值观支配下,社会中会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风尚,人们会把教育事业当作最高的价值追求,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相反,在那种崇尚金钱、权力的价值观支配下,教育事业会被认为一钱不值,人们会为了争权夺利而全力拼搏,完全不把教育事业放在眼里。社会中的人群是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圈的,而不同的文化圈的价值观念也不一样,各种不同文化圈往往具有绝缘性,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观念王国。使人们看不到自己所在观念王国之外的其他文化圈,造成了客观上的不可比性。在一个文化圈看来是有价值的东西,在另一文化圈看来则可能不屑一顾。社会越落后,文化圈越小,视野越狭隘,教育价值观也就越难取得支配地位。这也是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事业长期发展不起来的一个重要思想原因。人们到落后的文化圈去看看,就会发现,抵制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这股力量的集中体现,便是社会价值观念。所以,为了提高教育的发展速度,必须冲破狭隘的非教育的价值观念。
除此,教育同作为其他社会现象如语言、人口、民族、家庭乃至地理环境等都有相互的影响和作用。
语言文字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语言文字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给教育提供有利的条件。教育是语言文字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教育,人类的语言文字就无法传递、保存和继承,更谈不上发展。
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年龄结构以及分布状况,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发展速度、体系结构和布局结构。教育传授有关人口科学的知识,对人口发展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教育对人口素质的提高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民族中进行的,必然带着民族的特点。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特点,对教育都有重要影响。教育对继承发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优良的道德传统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更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条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影响和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的教育水平对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反过来,教育对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对家庭结构状况的改善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地理环境本是一个自然的因素,但被人们开发和利用的地理环境,便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因素,它对教育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例如河流、山脉和平原的分布,土地的肥沃或贫瘠,影响着人口的分布,因而就影响着学校的布局和办学的形式。一个地区的物产和资源的状况,影响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门类的开设。但是,当教育事业与地理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地发展,则又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事业的每一环节也都跟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国家安全需要同步发展,互相带动。在所有现代化国家里,教育已成为国家最大最重要的事业。社会对教育事业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就要求它有效、有步骤地培养各种各样适合社会建设需要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
综上所述,教育受着社会各方面的客观条件所制约,教育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事业与社会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教育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这是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律,我们要根据这个规律,充分认识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关系上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它正确地反映了教育事业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规律。
思考与练习:
一、本章基本概念
社会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www.xing528.com)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请就社会系统和社会历史发展概况谈谈你的认识。
2.什么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之含义?其基本内涵怎样?请谈谈你的认识。
3.教育事业在促进一国经济增长中有哪些作用?
4.怎样理解教育事业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1]《论语·述而第七》。
[2]托斯顿·胡森《教育的目前趋势》,载《世界教育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96页。
[3]M·斯卡特金、E.G·柯斯贾什金《苏联普通教育制度发展的前景》,载《世界教育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00、208、209页。
[4]米歇尔·德博维《教育和国际新秩序》,载《世界教育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80页。
[5]简·克罗辛斯基《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载《世界教育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61-16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