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内容有其结构,是以其特有的结构形式存在的。在这里,结构与存在形式,其含义是一致的。
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内容有内在的和外现的两种结构形式。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就是其内在的存在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与课程等就是其外现,也即是外在的存在形式。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内容就是以其内涵和外现相统一的形式而存在的。所谓内涵或内在的存在形式,就是指其文化的内在属性,是一种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必须借助于物质的外现形态才能为人们接触到,感觉到,从而使人们获得具体的把握;所谓外现,实际上也就是指体现抽象观念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文化内涵,必须借助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甚或课程标准之类外现形式才能得以存在。两种存在形式,缺一不可。
苏联的教育学教科书上,曾经把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相等同,而没有指出这些只是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美英等国盛行的“课程”(curriculum)一词,诚如美国学者理查德·斯考特所说,是一个用得最普遍的教育术语,也是一个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其实,课程也同样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依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把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
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论及非正规课程,并提出了“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之后,便有了“明显课程”与隐蔽课程之分。一般认为,明显课程是学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官方指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所获得的学校经验。而隐蔽课程则是学校经验中隐蔽的,无意识的,隐含的,或完全未被认可的,却又十分有效的学校经验。具体说来,它是形成学生参与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人际关系,课程规则与程序,教科书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学业成败的奖惩方式等。
隐蔽课程就其内涵来讲,是非学术性的,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败。它更多地是指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的群体在行为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它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是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隐蔽课程虽不能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业上的成败,但通过外在的价值判断,可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隐蔽课程就其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属于课程研究领域。它大致代表了学习者受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也构成了一个研究领域。作为内容的隐蔽课程,包含了学校经验与知识中明显的和硬性的课程所不能包含的方面;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它包括了课程内容及其所涉及的范围、学校的教学方式,以及以往的教学所缺少的东西;对教育者来说,隐蔽课程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不仅展现了在班级、课程中以前未被认可的成分,而且还由于它提醒我们注意了对学生起重要作用的各种未被发现的教育、教学方式。
从教育的本质理论看来,隐蔽课程是一种动态的文化传播现象,它的隐蔽性是由文化本身的隐性特征和文化传播的隐性特征所决定的。
2.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功能
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功能可以从一般与具体这两方面来考察:
(1)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一般功能
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一般地说或在总体上看,它具有培养、提高受教育者为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功能。
在这里,首先有必要对“素质”一词做理论上的阐述和界说。
“素质”一词,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不同解释。心理学上对“素质”一词的解释是:“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也指易患某种心理异常疾病的遗传因素。”[4]心理学上的这种看法,在心理学界是一致的、共同的,其英译是diathesis。
教育学上对“素质”一词的解释,在长时期里,没有做过独立的界说。在不少教育学著作中,有关“素质”二字的含义,一般都只引用心理学上的解释和定义。但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内教育期刊上发表讨论有关素质的文章,其主要观点和学科视角倒都是教育学的而非心理学的,实际上也是人们给“素质”一词的教育学界说。但是如何界说,如何定义,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不过从教育学立场给“素质”做界说,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和心理学上的界说不同。“素质”一词不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不是指人的先天的遗传特点,而具有后天培养、造就的特点。指出素质是人们在后天通过教育和学习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就后天的教育结果来说的,即素质也就是质量。
其实,人的素质并不是单一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我们既应有心理学上的素质概念,也应有教育学上的素质概念。前者可称为先天素质,后者可称之为后天素质。先天素质也就是天资、禀赋;后天素质则是指人的文化水平、学问、思想、修养、造诣之类。这是因为人的天资、秉赋有差异,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同样,人的后天文化水平有高低,修养、造诣有深浅,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心理学和教育学各应有其指称,是允许并存的。不过,教育学上的素质也可叫素养,因为素养正是人们通过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结果,是完全靠后天培养、造就出来的。素养说到底是指一个人的文化内涵,也就是指一个人通过受教育和进行学习,吸收并实存于个人身上的诸如科学知识、技术、理论思想等文化因素。
“素质”并非心理学术语的移植,它所指的是包括知识、人格乃至能力等诸多成分在内的综合体,亦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总水平。
因此,素养又可称为文化素养、教育素养,即教养。从根本上讲,素养一词和文化素养、教养等词,虽叫法不同,但实质和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共同的东西。人们通过教育活动和进行学习,之所以会在自身逐渐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教养,这主要是教育内容所起作用的结果,说到底是一种为教育目标所确定了的文化内涵,对人陶冶的结果。
“素质”是富有知识的素质,是品德优秀的素质,是人格健全的素质,是修养的素质。这些素质,既为现实社会的进步所需要,又为种族文化的传承所需要。这样,人们也就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使自身的文化内涵得到积累并不断丰厚起来。一切教育活动其目的都在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而教育活动自身,不过是为此目的服务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已。因此,教育内容所客观具有的功能,就在教育活动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并居于中心的地位。
在教育理论上,人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甚至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德、智、体、美是教育目标系统的素质概念,是教育目标所确定的受教育者应具有的素质内涵。“智”,是指一个人的才智素质;“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体”,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美”,是指一个人的审美素质。而教育内容包含着不同的文化系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虽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但同属于教育内容系统,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所包含的各项具体文化内涵。存在于人身上的德、智、体、美诸素质内涵,正是通过教育内容和由于具体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作用于教育对象的结果。
(2)学校教育教学内容诸组成部分的具体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德育:由于德育有着明显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所以,历史上对德育的内容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大多数人认为,德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德育的具体名称在各个历史时期也不相同。严格说来,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思想教育的总称。德育的内容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代是不一样的。(www.xing528.com)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时,都认为德育尤为重要,应占首位。德育的首要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由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性、阶级性所决定的。尽管不同阶级的道德所含的内容不同,但看待人,选拔接班人,首先重政治标准,这是共同的。就社会来讲,每个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同样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智育:是指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为自身和社会以及国家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才能和本领。智育的内容很广泛,各级各类学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智育是解决人的知识才能和本领的问题,是学校“四育”的主体和中心。
体育:指传授体育的知识和技能,以发展学生的体魄,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也是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途径。它是“四育”的物质基础。
美育:就是向学生传授美学理论和美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德、智、体、美是个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往往会使它们之间相互碰撞,并造成各育本身自己对自己的破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不应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割裂或并列起来。应当把德、智、体、美在一个人身上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一个长期的总体目标。在一个人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中,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应该有所侧重,有主有从,如在儿童阶段,应该侧重于体育方面,以增强儿童的健康、身体的成长和发育,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德育和智育的培养,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到了中学阶段,一般地说,在正常情况下侧重点应该放在智育上。只有抓住智育,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和体育的培养。因为学生只有掌握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才容易理解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概念和准则,才能更自觉地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行为。同样,只有抓好智育,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懂得体育锻炼的目的要求,才能进一步搞好体育。
对每个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注意学生的不同特点,注意各个人不同的兴趣与爱好,注意因材施教。
然而,在学校教育中,仅仅注意全面发展,并不一定能出人才,还必须特别重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人特长,才有助于出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对全体学生的统一要求,是共性,而每个具体的学生又都有其各自的个性,各自的特长。我们不能离开共性去讲个性,也不能避开个性去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应该具体地、辩证地统一起来。
思考与练习:
一、本章基本概念
教育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内容 课程 素质 功能与结构
二、简答题
1.教育目标的含义、作用及制定的依据。
2.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义。
3.教育内容的含义、意义怎样?它和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怎样?
4.请就学校中教育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功能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5.你怎样理解素质一词?请谈谈你的认识。
[1]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9页。
[3]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49页。
[4]《教育大辞典》(第5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