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学原理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基本特点

教育学原理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基本特点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之所以具有背师性,主要是其自身存在着生理上、心理上和文化上各方面的“独立性”。一般说来,既然存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在学生身上存在的向师性总是基本的,主要的;独立性总是非基本的,非主要的。如果排拒教师进行教育性质的独立性占主导地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就难以

教育学原理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基本特点

学生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具有的基本特点和学生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状况相适应,相一致。学生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也具有双重性,即一方面具有视接受教师的教育为天经地义的“向师性”,另一方面也具有不接受教师的教育的倾向和与教师的教育活动并不完全协调一致的“背师性”。学生之所以具有向师性,是基于对人类文化知识的趋同意向和求知的需要。学生之所以具有背师性,主要是其自身存在着生理上、心理上和文化上各方面的“独立性”。而学生之所以具有“独立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基础,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每个学生都总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个基本事实决定了教师(及任何其他人)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得到知识。

2.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教师认识他们之前,他们早就存在了,而且早就形成了他们现在所具有的各自的特征和活动规律。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的生活世界,并且被自己这个生活世界中的种种关系所制约。这种关系,包括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经常地影响着、限制着、约束着甚至规定着一个人的生活,形成了他的一整套生活、学习和待人接物的习惯。因此,绝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任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虽然教师常常是学生心目中最有权威的人物,教师对学生的教导可以产生巨大作用,但是绝不可因此而夸大教师的权威和作用,忽视或忘记了学生是有独立性的人。“一呼百应”的事,如让学生起立,坐下,拿出和打开书本之事,是有的。但是,“一呼不能百应”,教师讲的话或提出的要求,总有些学生没注意,没听见,没记清,没听懂,不想听或听不进去,听错了或听见又忘记了,听而不从或者想从而从不了,等等。因此,总不能完全达到教师的愿望和要求,这倒是更为普遍和经常的,更为合乎规律的事。至于学生久已形成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当然更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改变就可以改变的了。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

3.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这种独立的倾向和要求,是人从一出生开始直到成年的各个发展阶段始终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或表现在不同的方面罢了。婴儿坠地哇哇叫,就是向母亲发表意见。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不愿再叫大人扶,而且以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为光荣,这就是独立精神的表现。同样,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来讲;自己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再反复啰唆;自己相信自己能想出或解答的问题,就不愿再让别人帮助或多嘴。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一点依赖性。但是,如果他们的独立性没有遭到打击和损伤,那么,他们就总是要求独立,总是想获得更多的独力能力,并且每获得一些独立能力就迫切地想要独立地表现和独立地发挥。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而且,常常有许多学生喜欢在一些公开场合有意地试验、证明或表现一下自己的某种独立能力,有时甚至以拒绝帮助、不听指挥,违犯纪律、对抗家长或教师来强烈地显示自己的独立性。

4.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者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常常被教师所低估,因而得不到充分发挥。譬如:(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从饮食起居,辨认事物,说话听话,读书写字,争论辩解,画画唱唱,戏耍交游,一直到许多课堂上没有教过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能力,绝大部分都是他们独立学来的;(2)即使是教师教给他们的东西,也是靠他们已经具有的基础,运用他们已经具有的独立学习能力,包括听、看、读、想、说、写、练等,才能被他们掌握的。但是,由于教师总是从“学生需要教”这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同时又常常被一些难教之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吸引,再加上站在高处往下看,就常常会低估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从现象上看,这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比实际高大,实质上是出于同一种原因。简单地说,这就是教师和学生处于相反的地位,各方对对方产生了相反的错觉。教师低估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讲了很多学生不需要教师讲解的东西,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消耗精力,不但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学习兴趣,而且会妨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窒息学生的聪明才智,造成不良结果。(www.xing528.com)

学生有了独立性,他们才能够不断发展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具有自己的特长,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应该特别指出,学生只有具有独立性,才有可能进一步具有创造性,对国家对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忽视、压制、摧残学生的独立性,也就会挫伤乃至扼杀一代新人的创造性。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性是非常宝贵的,是教师应该非常珍视的东西。

总之,在教与学、师与生之间,在思想观念上,既存在着统一性,又存在着对立性。教育、教学活动就在既统一又对立的状态下存在和发展。在学生身上,也就表现为向师性和独立性二者之间的统一和对立的辩证发展过程。但在学生身上,向师性和独立性这二者也不是一半对一半的关系。一般说来,既然存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在学生身上存在的向师性总是基本的,主要的;独立性总是非基本的,非主要的。如果排拒教师进行教育性质的独立性占主导地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就难以正常进行。但是,在具体学生身上也有个别差异。尤其从总体上来考察,向师性和独立性此二者的比重因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在他们身上有不同的变化和表现。譬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向师性总大大多于独立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向师性又要比高年级学生更大些。大学生研究生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向师性的一面,但其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则显然是起显著作用的。他们虽表现为耐心地在“听”,其实却在更积极地“想”。应当看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知识的增多,学历的提高,视野的扩大,思想的渐趋成熟,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虽在接受教师的教育,却也难免出现与教师思想、观点、理论等讲授的内容并不一致的地方,甚至会存在根本的意见分歧。这就是独立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他们的独立性发生作用的结果。

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身上的向师性和背师性是客观存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在同一个学生的身上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学生表现的向师性多于背师性,教师自然会觉得顺手好教。相反,学生表现的背师性多于向师性,则教师就会觉得“难教”,对付不了。这都是十分常见的事。对内涵也相当复杂的向师性和背师性及其表现形式,也需要做具体的辨析,不可一概而论。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极“左”政治路线鼓动学生“头上长角,身上长刺”,和老师“对着干”,结果,教育教学活动受到破坏,使教师处于欲罢不忍、欲教不能的状态。这是一种对教育的有意破坏,和这里所讲的背师性不是一回事。向师性表现的是师生间的趋同,而背师性则表现为师生间的存异。在教育活动中,师生间确有趋同、存异这两种情况同时并存。然而,这二者之间的情况也是变动不居的。表现在学生身上,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则表现为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关系。如果在学生身上,真正在学业上、思想性格上表现出具有符合要求的独立性时,则正表明这样的学生可以“毕业”了。所以,独立性并不是一种消极因素,而其实是学生趋向发展的一种象征,是促使学生走向成熟和获致进步的积极因素。可以这样说,向师性保证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而独立性则促使学生的发展,二者相互为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作为教师,对此要有较完整的认识和把握,既要欢迎学生身上的这种向师性特点,也要保护学生身上的独立性表现。有的教师只喜欢“听话”的学生,而对桀骜不驯,爱“挑刺”的学生表示反感。这也是由于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基本特点缺乏根本认识的表现和结果。当然,在学生身上的独立性也不是越多越好。凡事都要有个“度”,即适度。一个人的一生总要有较长时间接受教师严格教育的阶段,来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独立”不起来。只有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教养相当丰厚之后,才谈得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才能对老师的教育做出个人的正确分析,形成个人的见解。对教师和教师的所教,需要采取一种如清代学者袁枚所说的“不取亦取,虽师勿师”的有分析、有鉴别的正确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