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学史:两种不同的教育观点

教育学史:两种不同的教育观点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以上内容的说明,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在教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即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教育观,并且还可以追溯导致其理论分歧的源头所在。教育学史上,由外而内的教育观,把教育比作制造物品的过程,有“铸人”之意。再从此义出发,在教育理论上,又自然导致产生“教师本位”或称“教师中心”的教育思想。应当怎样来判断教育学史上曾出现的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见解呢?

教育学史:两种不同的教育观点

根据以上内容的说明,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在教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即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教育观,并且还可以追溯导致其理论分歧的源头所在。

教育学史上,由外而内的教育观,把教育比作制造物品的过程,有“铸人”之意。教育在英语中有“instruction”一词,其意与此相一致。instruction一词词头的“in”,是“注入”(instill)的意思。再从此义出发,在教育理论上,又自然导致产生“教师本位”或称“教师中心”的教育思想。大家都熟悉的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理论,就是这种教育观的表现。

由内而外的教育观,把教育比作植树种地,有“树人”之意。教育在英语中有“education”一词,其意与此相一致。education的第一个字母是“e”,是“引出”(elicit)的意思。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反映的就是这种教育观。在苏格拉底看来,人是有思想的,知识是一种“自我认识”。他采用问答法(即谈话法)进行教学,其意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所以,苏格拉底的教学原则是:“教师的‘暗示’,和学生的‘自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讲得更加生动形象。他把学生的“自动性”、“自觉性”作为一条原则提出来。他说:“凡是强迫孩子们去学习功课的人,他们便是给孩子们很大的害处。因为他们能够期望什么呢?假如一个人胃口并不好,却又被迫吃食物,结果便是疾病与呕吐而已,至少至少,也会不消化,不痛快。反之,假如一个人饿了,急于要吃食物,他就立刻可以把食物加以消化,容易把它变成血肉。”夸美纽斯在这里十分强调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此说被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发展为“展开说”、“形成说”,并发展为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

这种情况不仅在西方出现,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也有各执一端的类似表现。其中可以荀子孟子二人为代表。荀子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的,人之所以为善全靠后天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5]在人性中生来就有“好利”、“嫉恶”、“好声色”等不好的情欲。他明确指出“性”是天生的本质。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6]由此,荀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人与禽兽的分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决定于天生本性,而决定于人的学习和教育。他说:“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7]他甚至认为人的贵贱、智愚和贫富之分都决定于教育。“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8]由此,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他认为师是学习的榜样,他希望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做到“师云而云”、“智若师”。

和荀子的“性恶论”相反,孟子是一位“性善论”者。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仁、义、礼、智等道德都是人原有的本性。他并由此而得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结论。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论证了教育在人性发展上的作用。认为人既然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各种善端,因此,教育的第一步功夫就是收回原有的善性。“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9]孟子主张:“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10]而“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11]。这说的是,学生要得到高深的造诣,必须依靠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自觉地有所得。自觉地有所得,就能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达到自觉地学、灵活地用的境界。

龚自珍在其《病梅馆记》一文中,把施教者比作“养花人”。养花人把长得好好的梅花捆绑起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强使梅花按照某种格式生长,以致其变得歪歪扭扭,奇形怪状。他买了三百盆,无一不是这种病态。于是他“泣之三日”,发誓治疗,辟病梅馆以贮之,将这些梅花解去捆缚,毁掉花盆,埋之于地下,使其自由生长。“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龚自珍的这种思想实与孟子“学道欲其自得之”的观点完全一致。他对“养花人”对好端端的梅花所强施的外力所表现的激愤之情,实大有过之。

日本教育发展史上,不仅有森有礼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也有其含义是“自主的学习,自愤的学习,自发的学习和自动的学习”的自学教育论、自动教育论这类主要由内而外的教育观。

应当怎样来判断教育学史上曾出现的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见解呢?第一,这两种教育见解虽各执一端,但各对其教育一端和自我教育一端所具有的根本特点的把握应该说是准确的。当然,教育活动的主要特点就是由外而内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第二,又各有其片面性,即都有理论上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以致实践上出现顾此失彼的偏颇。但这种片面性和偏颇的出现又是必然的,既有其时代的局限,也反映出以往教育学理论的不成熟性。然而,种种有偏颇的教育观和教育理论又都是人类教育领域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对之应采取一种理解的同情或同情的理解态度,而不能自认为比以往一切见解都高明。最根本之策是要把由外而内的教育和由内而外的自我教育此二者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避免有可能出现的种种偏颇。

思考与练习:

一、本章基本概念

文化传承 自我教育

二、简答题

1.人类文化有哪两种传承手段?请用图表述之。它们在理论上有哪些基本区别?(www.xing528.com)

2.请就教育与自我教育在实践上存在的统一性与互补性问题,用文字和图例说明之。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9页。

[2]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3页。

[3]《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第32页。

[4]《自学》,1986年,第1期。

[5]《荀子·性恶》。

[6]《荀子·正名》。

[7]《荀子·劝学》。

[8]《荀子·性恶》。

[9]《孟子·正名》。

[10]《荀子·劝学》。

[11]《荀子·离娄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