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在哪里
至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现象广泛、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存在于人们的相互关系中,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活动拆开来看,它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内容的社会文化和作为教育手段的言语、文字之类这四者所组成。因为,教育活动总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才能展开和进行,而空间条件并无特定要求,随处皆宜。所谓教育过程便是教育活动展开和进行的过程,是教育活动的时间形式。这就是说,只要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教育者利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等手段有意或无意地将社会文化等教育内容,传递、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这种事实,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便立刻出现和展开了。而所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就一定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彼此所处的不同地位相对而言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条件和模式。所以,即使是一群互不相关的人们,例如,同一商店里的顾客,同一剧院中的观众,在同一趟列车上的乘客,只要他们之间发生文化传递、信息交流和心理影响关系,应当说,就有了教育活动、教育过程的出现和存在,就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教育关系的出现和存在。可以说,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在人类社会,在人与人之间,也有如商品交换关系在商品社会一样,是一种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社会现象。所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广义教育做了如下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应该说,这个界说原则上应当肯定。
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和界说,认为把凡能促进入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看作是教育,是抹煞了教育的专门特点,把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混同起来,实际上是取消了教育。因为,“人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以及性格、爱好等,是在教育和环境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教育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但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不一定是教育。举例来说,在生活中人们建立了各种人际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都会发生影响,但不能划入教育领域。有时人们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能是指知识的增进,也可能指思想品德的启迪。这种谈话如果谈者不是有目的地进行的,也不能叫作教育。华中师院等五校编的《教育学》对教育所下的定义,只有“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才是教育”。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其实,上述这种观点倒是不能成立的。它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教育视野狭窄,没有注意到“史前状态”的教育,也没有注意从广义的教育上来看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以为把范围限制在阶级社会以后学校教育之内,就足以说明什么是教育了。这种情况,正是偏颇之所以产生的根本性原因。
所以,从最根本最普遍的意义上讲,教育现象客观永恒地存在于人们一切具有传、帮、带意义的社会活动之中。
2.教育的本质和其根本特征
在了解了教育的起源、教育形态的发展和古今中外的一切教育现象之后,还要重温一下形式逻辑的要求。弄清楚并把握一个概念,需要明确它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而内涵又是根本的,内涵不明确,外延就会混乱。至此,我们对教育的本质就不难得出如下的看法和结论:既然教育形态有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或教育制度之别,则必须首先肯定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现象,教育形态就必然存在着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本质属性。就教育活动这一教育形态而言,可以认为它是人类一种特有的文化传递的形式、手段和工具。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工具性、手段性。传递什么?传递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人类靠生育传递生命,靠教育传递文化、文明。教育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此。这是教育这种社会现象决定教育的一切属性的属性。无论是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也好,生产力也好,阶级斗争的工具也好,都是因为教育具有传递性,以致可以把生产力、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方面的知识文化传递给人。如果教育不具有传递文化、文明的作用,那就不是教育了。教育之所以有这个属性,如马克思所说,是因为人类以语言为工具可以占有他人的思想。
教育活动的这个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为一切社会,为人的各种社会生活服务,也决定了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既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也同生产关系有关;既同经济基础相联系,也同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相联系。
教育活动的这个专门特点,也决定了它既可以为一切正面的优性的文化服务,也可以为一切反面的劣性的文化服务。这是因为它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和性能:它可以向人传递那些社会提倡的主导性文化(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文学艺术形式,科学、技术知识,生活方式等),也可以向人传递那些与社会提倡的主导性文化完全相背离的文化。一个社会的文化体总是由若干不同文化特质的文化因素组成,除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因素之外,还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落后的腐败的文化因素。后者乃综合成变态负文化。社会负文化是一种畸形的、扭曲的、非从众的反社会文化。它顺应和迎合了那些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出现反常状态的青少年的需求。经常有人利用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这个传递性的根本特点和教育这个主要工具,达到了其反社会的目的。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从来是普遍、广泛地存在着,我们不仅要在社会生活中重视它,而且应该在理论上予以概括,把这些现象也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中,并予以理论上的说明。站在教育理论、教育本质的高度来看,应该看到教唆同样是一种教育现象,不管你主观上愿意不愿意,我们都得承认它。只有在理论上予以明白彻底地说明和揭示,我们才能进一步揭露辨别出教育的进步与反动、优良与恶劣、先进与落后等不同的特性,并且进而从实践上予以正视、研究和进行有效的控制。
我们说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递形式、手段或工具,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其传递性、工具性、手段性,这既是站在社会群体的立场说的,也是就社会群体和个体相统一的总体情况所得出的结论。
从社会群体的角度来看,人类营谋的社会生活,说到底都是文化生活,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劳动(包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事物之总和。文化这个概念,是与无须人类劳动而由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相对立的。所以也可以说,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界。人类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社会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以社会制度、文物、语言文字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人等为主要载体,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和发挥着其不同的作用。而文化对人来说,不是先验的,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人类母体只能孕育身躯大脑,不能遗传意识文化。教育活动是人类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教育不仅绵延了人类的文化,而且,文化透过教育的活动予以创新。虽然维持文化生存与文化传递的不限于教育活动,但在人类文化传递与发展上,教育活动可以说是最有功效的。教育不仅藉由文化的运用“使人能成为人”,而且,社会的生存与发达,也经由教育之实践而使社会之生命维持下去。文化的特性决定了人需要一种特殊的形式和手段,才能获得它。这种特殊的形式、手段和工具,便是教育。教育是以其所具有的对文化的传递性和作为传递文化的形式、手段和工具,成为人与文化之间的介体。而其结果是,既保证了社会群体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促使社会个体掌握了社会文化,达到了社会化和成人成材的要求。
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教育活动,因为社会文化要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成员身上,而且社会个体的文化意识都是后天习得的结果,不是先天遗传而来的。同时,也由于社会的个体要受不可抗拒的新陈代谢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上的人不可能长生不老,总是免不了要死亡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替旧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条规律永不停息地在起作用,实际上和人类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尖锐的矛盾。从消极方面说,为了不致因新陈代谢规律的作用而使文化断绝;从积极方面说,还要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下去、发展起来,客观上就成为关乎人类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存亡续绝的根本命运的大问题了。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形式和工具,不是别的,正是教育。就是说,只能依靠教育这种工具、手段、形式,让教育的这个根本特点——传递性起作用,完成文化传递的历史使命。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文化、人类认识世代得以连续的纽带,是人类群体的“粘合剂”。它担负着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文化、人类认识世代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历史使命。没有教育,人类社会便不能维系,不能延续,不能发展。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传递形式,这种传递形式是由人类的反映特性——意识决定的。人的意识不是先验的,不能靠母体来孕育,而是依靠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人的意识的这种反映特性,决定了人需要一种特殊的传递形式,这种传递形式就是教育,教育是与人类俱来的。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递形式,传递的内容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即文化。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但是就一代人来说,就历史发展的阶段说,人们的认识又是有限的。庄周说的“生有涯而知无涯”,正是此意。恩格斯说,这种矛盾只能解决于无限的前进运动中,解决于连续的人类世代系列中。那么,人类认识的世代连续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的回答是:通过人类的传递形式——教育。正是教育,将前代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以各种形式传递给后代人,使后代人能够把前代人的认识终点,作为自己的起点,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发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取得新的认识成果,并用语言文字记载下来,加入人类认识的系列之中。如此世代传递,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发展、深化,从而实现人类认识的世代连续。要不是教育,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会中断,每代人都得从最原始的起点开始,经历巢居血食、钻木取火的生活,那还会有什么现代文明。
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类认识世代连续的纽带,这就决定了它与人类的所有认识领域相联系,它与社会的关系是多边的,有生产性、阶级性、生活性,都是教育的社会职能。教育在本质上不属于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类认识相联系。一部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发展史。正是在实现人类认识世代连续的意义上,作为人类认识世代连续的纽带,教育才确立了自己的永恒性。
教育对于人的生存(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就如空气一样,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在探讨教育本质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从广义的教育,即广泛多样的教育出发,并须从根本的意义和原本的、原始的意义上去了解,而不能局限于学校教育。只有从教育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本质,才能做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科学表述。
教育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出现,并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是基于两个同等重要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和社会个体的原因。社会与个体,是我们认识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的基本点、出发点和方法论的根本要求。从社会总体上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范畴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是社会总现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之所以不可缺少,是因为它担负着传递、传播文化影响的任务。社会文化传递的手段与渠道多种多样,教育者和语言、文字、电视、报刊等都是。从社会个体上看,教育是人的复杂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人的社会生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这个子系统对人来说之所以不可缺少,就是因为教育帮助着个体适应社会生活,使自己的潜能可以得到发展。如果没有教育,人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也就发展不了自己。那么,教育怎样帮助个体适应和发展呢?靠传递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从社会总体角度来看,必须传递。不传递,社会生活是维持不下去,发展不起来的。而从社会个体角度来看,则必须接受、继承社会文化。不接受、不继承社会文化,个体便适应不了社会生活,也发展不了自己。因此,社会文化从总体角度来看,是“传”;从个体角度来看,是“承”。教育便是社会整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种文化传承形式和手段。个体如何继承社会文化?靠教育者,靠书本知识的传授,也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即靠教也靠学。(www.xing528.com)
社会整体与个体这两个方面,对教育来说,犹如人之两脚,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具有内在的联系性、有机性。社会文化传递得越好,社会个体也就越能迅速适应社会生活,促进自身的发展,并反过来促进社会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反之,社会文化传递得不好,社会个体也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不能使自己得到正常的发展,也不能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因此,社会文化对于教育来说,是教育这种形式的内容,教育对于文化来说,完全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社会文化就是少不了教育这种传递文化的手段与形式)。所谓教育,就是教育形式和作为教育内容的社会文化的统一体。
形式和内容同一切矛盾关系一样,是对立的统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不是内容,内容也不是形式,二者存在着差别。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即从全社会以及全社会的文化角度看,教育是文化传递的形式、手段;而从教育这个总体看,社会文化作为教育内容又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内容的变化决定着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变化。一定的形式只有在一定内容的基础上,适合一定内容的需要,才会产生和出现。历史上不同的教育形式之所以递相出现,依次更替,是由不同阶段教育的内容来决定的。既然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那么,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在研究教育问题时,就要特别注意教育的内容。
文化是社会控制与个人发展的手段。人为了顺应社会,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人为了改造社会,就必须创造一定的文化。文化机制就表现为“接受文化—创造文化—再接受文化—再创造文化”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从而使千百万人特殊的文化学习与创造活动,形成了具有共同性的社会文化传承过程。
还必须同时肯定,在阶级社会中各种不同的教育事业、教育制度,都是为了适应一定人、一定民族、一定国家、一定团体,总之是适应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阶级的需要,因此,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学校教育事业都必然具有不同的阶级性、民族性。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了一定的阶级、民族、社会团体传播其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培养所需要的一定的人才。学校教育的阶级性、民族性以及历史性,也集中反映在选取什么样的文化知识等教育内容上和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标准上。因此,学校教育事业也就必然成为一定社会制度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成为一定社会为其经济、政治服务的不可缺少的一项社会事业。
有人以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其实,培养人的活动,说是学校教育本质属性则可,说是全人类自古至今的一切教育的本质属性则不可。因为,在人类教育漫长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教育活动都以人为对象,但应该说,在其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教育活动却从来都是目中无“人”的。情况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教育发展水平十分低下、教育长期处在自发自在的状态、社会分工尚未出现,以及由原始人思维发展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原始人类关心的只是身外之物,对于人自身则很少关心。人类本身可以说不是原始人的思维对象,“培养人的活动”这种反映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完全有计划、有目的的能动态度和行为,绝不可能在原始时代出现,只有在阶级出现以后的学校教育中才有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人类教育在发生以后的漫长时间里,其功能和作用可以说均只从社会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很少或基本不考虑照顾社会个体一方发展的需要。教育越往前发展,教育越进步,对教育对象发展的需要越来越重视。教育对象的发展,社会个体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是同步的。社会个体发展的充分、全面的程度是社会与教育进步的标志。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把教育的本质属性做以上的概括和界说,因为只要是教育,都得传递社会文化。教育的传递性是绝不会因越来越重视个体的发展而消失的。事实上,培养人的活动也好,注意个体的发展也好,都非得依靠教育这个工具对受教育者进行文化的传递不可。培养人的活动,既要看到受教育者一方,或者说基于对受教育者一方的研究和考虑,同时又要看到它是基于文化传递的结果。离开了文化的传递,离开了文化的功能,培养人的活动就成了空中楼阁,不能实现。总之,教育领域中培养人的活动只是有了学校教育之后,而且是越往后才越被清楚地认识到的。学校教育的这一本质属性,究其历史并不长,充其量不过四五千年的历史。而教育的传递性,教育对人类文化的传递作用与功能,则是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的本质属性。以仅在四五千年中才出现的属性来概括代替人类三百多万年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不说具有十分明显的以偏概全的偏颇。
思考与练习:
一、本章基本概念
教育形态(教育现象) 教育本质 教育活动 教育事业 教育思想
二、简答题
1.教育有哪几种存在形态(教育现象)?
2.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根本特征?请谈谈你的认识。
[1]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