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二字并不是一个实物名词,教育也不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独立实体。这就使得我们对它的存在形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困难,尽管教育现象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与人们发生紧密的联系。但实际上,它对每一个人都遮遮掩掩,藏头盖面,人们不特别关注就有可能对之视而不见,颇有“云深不知处”之感。这就是说,要认识教育现象,看清教育存在的形态,本来就不是一件可以一目了然、轻而易举的事情。于是,人们就只能通过抽象思维对人类教育现象进行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认识。
关于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有进入社会和人的活动领域才具有功能属性。
所谓社会现象,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社会现象同自然界有天然的联系。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又不同于自然界,是自然现象发展到“自我确证”的高级阶段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从它产生的时候起,或者说从它由自然界发展分化出来的时候起,它就成为和自然界对立的东西,并且在这种对立中发展着。
2.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既依附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一切社会现象都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和发展,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以种种社会现象作为必要条件,同时,在种种社会现象中必然反映着人和人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离开人,离开人和人的关系,就无所谓社会现象了。教育存在于人和人的关系之中,存在于社会之中。如果人和人之间什么关系也没有,那就没有人的社会,教育也就没有必要了。
3.社会现象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不受自然界发展规律所支配。如生产的发展,商品的出现,民族的形成,国家的产生,文化的传播,等等,都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这些都不能用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去解释。当然,我们在研究每种社会现象时,既要看到受社会历史制约的一面,也要看到每种社会现象自身的特点。即每种社会现象均有自己的特殊发展规律,都以自己的特殊功能为社会服务。
上述三点属于社会现象的特点,教育也同样具备。
教育是在自然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产物,也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一般认为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空气和光,化学元素,粒子……这些自然现象早已存在,而人及其教育的产生则是只有几百万年的事情。教育关系是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教育现象作为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总是同人们的活动相联系。要阐明教育现象的本性,首先要揭示人的实践本质。马克思认为,实践是创造形式的活动。
实际上,教育作为一种活动或过程,它只存在于人们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存在于由“人”所造成的两个“方面”之间。人类因为有群的生活,才有教育,而且也只有在群的生活之中,教育才有可能。教育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特征,不受时空的限制,但教育活动的形式则不一。
社会实践是社会的功能性活动,表现在类外与类内两个方面。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是社会历史的重要侧面。改造自然的实践属社会的外部实践。在外部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内部发生着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实践活动。
社会交往实践不是可有可无的活动,它具有自身特殊的作用。一方面,它为人们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提供必要的相互结合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是人们所必需的类内生活,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社会交往实践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社会交往实践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能不彼此发生交往,不然无法生活。同时,人们彼此不发生交往也不会形成社会。社会就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统一。交往既然泛指人们之间的一切相互关系和作用,那么它的具体形式必然有许多,例如生产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文化的、血缘的,等等。每一种形式包含着多种多样更具体的交往形式。把各种交往加以概括,基本上有两大类,即物质的交往与意识的交往。物质的交往是基础,但它又离不开意识的交往,否则,便不是人类的交往而成为自然物质的运动了。意识的交往虽以物质交往为基础,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www.xing528.com)
意识的交往,是整个社会意识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没有意识的交往,个体意识就得不到发展。其实,不论人类原始意识的产生,还是个体意识的获得,都离不开以群体社会为基本条件。社会条件除了物质性的一面,便是具有意识交往的作用。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的彼此交往,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和完善,从而获得了形成意识的重要条件。婴儿意识在后天的获得除了自身的积极活动之外,主要靠成人对他的传授。意识交往也促进了人们意识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交往而不需要事事亲自经历就可获得间接知识,用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和加速意识的发展。若离开意识的交往作用,每个人生下来都要重新经历意识的演化史,那就不会有意识的进步,始终只能原地踏步走。
没有意识交往,也不会形成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由个体意识组合而成,个体意识之间不保持彼此的联系和沟通,要形成社会意识根本不可能。社会意识有个体意识沟通的一面,还有在沟通基础上协同活动,进而形成只有在社会规模上才能获得的意识成果的一面。倘若人们不能彼此交往,意识就不能联系起来发生作用,人们就不能通过协同活动而获得社会意识的群体成果。
人类是通过群体和社会交往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要的。交往在人类社会中既是团结个体的方式,也是发展这些个体自身的方式,没有交往的生活不能算是人的生活。
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没有人们之间的交往,便没有社会。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交往,经济交往建立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乃是任何交往的基础。因之,在经济交往的基础上发生政治交往和思想沟通,从而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剖析社会交往这一社会现象,可以看到,从主观方面讲,社会交往是一种“人类机能”;从客观方面讲,社会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把社会关系称为“交往形式”、“交往方式”或“交往关系”。
交往,也就是人的整个关系系统的实现。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交往,交往是社会成员的心理需要,是生产实践客观要求的历史产物。交往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类。经常的、大量的是精神交往即意识交往。交往最显著的特征是相互交流。人们在交往中通过语言、思想、感情的交流,彼此影响对方,同时也受对方的影响。交往对象彼此既交流信息,又交换活动(即在交流信息的共同活动中,有可能用一个人头脑中成熟了的计划去调节另一个行动),还交换着彼此的情绪状态。教育形态不仅从一开始就存在于交往活动、交往过程中,并且可以说,人们的这种交往活动、交往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
交往的性质分积极的交往和消极的交往。积极的交往是指有助于个体正常社会化,有助于个体实现积极的人生目标的交往;消极的交往则是不利于个体正常健康的社会化,导致个体人格变异或越轨行为的交往。这和教育上有正面教育也有反面教育,文化上有积极文化和消极不健康的反社会文化的存在状况是完全一致的,彼此存在着内在有机的联系。
可以说,人们的社会交往是一种维护社会关系的重要链条,而人与人之间友好亲善的感情,则是保持社会安定,巩固社会团结的镇静剂和粘合剂。
在交往实践中,历史地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交往类型,即直接的社会交往与间接的社会交往。不论是在直接的社会交往或间接的社会交往中,又可细分为个体间的相互交往、群体间的相互交往、个体与群体间的相互交往三种交往形式。在个体间相互交往过程中,还可以细分为以情绪情感为中介的特定个体间的相互交往和偶然相聚的某一个体的一般交往。
社会交往是通过两种交往手段进行的,即言语交往手段和非言语交往手段。言语是沟通的万能工具。除此之外,还有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非言语交往手段。非言语交往手段可分四种形式,即身势,辅助语言,人类空间交往,视觉交往,其中每一种形式都使用自己的符号系统。例如,身势所利用的便是所谓光学——动力符号系统。这些便是教育活动的手段,是人们之间的教育影响活动得以展开和进行的重要条件。另外,还要认识到,人类社会现象只是人们社会行为的现象。社会的存在,不在此一群人的本身及其存在,而在于此一群人所表现的社会行为。故没有社会行为,便没有社会。同理,人类教育现象,也只是人们教育行为的现象。教育的存在,不在此一群人的本身及其存在,而在于此一群人所表现的教育行为。故没有教育行为,也就没有教育。我们要认识教育为何物,要明白它的存在形态,只有紧紧把握住人们的教育行为、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才是唯一正确可行的。由于教育有其多样的规定性,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现象也是错综复杂的。为了便于研究,可以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划分为三类,即教育活动现象、教育事业现象和教育意识现象。所谓教育活动现象,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环绕着文化传承关系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它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泛指人们之间一切交往所发生和进行的文化信息传承活动和行为;二是特指人们为培养一定社会成员和达到一定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在人们之间所发生和进行的文化信息传承活动和行为。
这样,各类教育现象在人类实际生活里,不仅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它们之间是紧密关联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是形成一定教育理论的基础,并能使已经形成的教育理论得以发展、深化和提高。教育理论是在人们一定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的基础上形成和概括的,又往往作为一种教育法则,指导和制约人们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的实践,集中体现着教育理论和教育活动的统一。因此,教育学若不全面地分析、研究教育的各类现象,特别是若不把它们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就不能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的教育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