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传递手段的发展:教育学原理简缩版

教育传递手段的发展:教育学原理简缩版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传递的手段和形式,经历了直接传递到间接传递的产生,及其与直接传递同时存在的间接传递和直接传递高度统一这样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学校和文字的出现为主要标志,教育活动出现了以文字为手段的间接传递形式。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人的发展达到和谐一致,这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的传递手段多样化。信息传递迅速化。教育的普及使信息的传递普及化、系统化和集中化。

教育传递手段的发展:教育学原理简缩版

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传递的手段和形式,经历了直接传递到间接传递的产生,及其与直接传递同时存在的间接传递和直接传递高度统一这样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初期,发展缓慢,信息量小,教育活动中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来进行的,即人与人之间在实际生活中是通过示范、模仿、交往、谈话、接触等方式进行的,不论纵向还是横向的传递都是这种口耳相传的直接传递形式。这种传递形式时间最长,整个采集时代都靠这种传递手段,时间达三百万年之久。

采集时代解体之后,进入了文明时代。以学校和文字的出现为主要标志,教育活动出现了以文字为手段的间接传递形式。于是,在整个农业时代,与自在教育和自为教育的社会双轨教育的局面相适应,存在着间接传递与直接传递两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信息传递手段。

现在,随着教育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量的空前增多,教育活动的信息传递的间接传递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电教手段等知识媒体的广泛利用,使得人类教育活动空前活跃,实际上它成为了一种通向认识的途径和通向生活途径的双通道,并促使教育地点的分散化。由于社会的信息化,教育将由集中于城市和学校而趋向于地理和社会空间的分散。一个家庭就可能是一个教育单位。学校这块园地继续存在的同时,由教育化的社会和社会化的教育所形成的各种不受时间、空间、地点限制的教育形式,将广泛普遍地出现。没有围墙大学将会组成大学的围墙,分布于整个世界。在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可以得到教育信息,受到教育影响。当前一个间接传递和直接传递高度统一的势态已经初见端倪。纵向传递和横向传递的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使教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的成长的各个时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人的发展达到和谐一致,这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

什么是信息?信息虽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通常所说的消息,包括信函、指令、情报等,但作为科学的定义还在争论之中。总的可以这样说:所谓信息,也就是被主体反映了的客体属性。认识过程就是信息的运动过程。现代信息的概念已经十分广泛,遗传密码是生物信息,人的语言是社会信息,计算机程序是技术信息,等等。总之,由发生源发出的各种信号被吸收体所理解,就构成为信息。

在人类诞生之初,语言的交流就是信息的传递。人类信息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个体信息阶段。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感受了大量的自然信息,积累了经验知识,但是这种感受和积累是个体进行的,这些信息的传递也是人与人之间个体通过语言直接进行,代代相传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时期,就是证明。以后文字发明了,使信息量的积累加强了,信息的传递也可间接进行。考古学表明,早在四千年前,我国殷商时代就已有了甲骨文,但主要用作祭祀占卜,文字信息的意义是极有限的。以后文字开始记录生产、科学知识,记录社会斗争状况。竹简发明了,图书出现了,使文字信息的作用日益扩大。这个时期,虽然文字和纸的发明已使信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但总的讲来,它们仍是以手抄人传至个体的方式进行的。抄书需要花费巨大的劳动,使得信息积累和传递代价昂贵,从而只能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所以,这个时期的信息“个体性”特征是明显的。

第二阶段是社会信息阶段。隋唐之际,我国发明了刻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信息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使原来的抄书从上层统治阶级少数人的手里解放出来。一方面,一人著作,万人皆受益;另一方面,一人求知,可读万卷书。信息成为广泛的社会信息了。在西方,1665年1月5日,《科学家杂志》创刊号在法国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份学术期刊,它使信息的传递定期化了。人们追求信息的及时化大大提高了社会信息的功能,经过近代几百年的发展,人们进入了大规模社会信息流的时代。

第三阶段是现代信息阶段,即大规模社会信息流阶段。它的基本特点如下:

(1)文字信息急剧增长。以科学期刊而言,据美国科技史学家德·普赖斯的统计:1750年全世界约10种左右,19世纪初期达到100种左右,19世纪中期达到1000种,1900年达10000种,到1965年突破100000种,每50年增加10倍。现在仍以每年增加1500种新的科学技术期刊的速度在发展。(www.xing528.com)

(2)信息的传递手段多样化。除文字传递以外,还有电讯、广播、电影。二次大战后增加了电视、录音、录像。近二十年来,卫星通信电子计算机系统得到普及。这些传递手段的信息,如文字信息一样,也在爆炸式地增加。

(3)信息传递迅速化。全世界现在每一分钟出版一种书籍。同时,现代交通的发达,空间的传递比20世纪也大大地加快。西方科技杂志的航空版,几天之内就可以为中国科技工作者所传阅。美国一个实验室内的新发现,通过电讯可以在几小时内传遍整个欧洲。跨国公司的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总经理坐在办公室里,在几秒钟内得到世界某地的行情资料或企业内某部门的生产情况统计资料,做出果断的决策

(4)信息全球化。由于以上原因,现代社会的信息,已冲破地区界线,达到全球的范围。一方面,各地的信息向全球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各地都掌握着全球的信息。现代社会,如果不从全球观点来掌握信息、来理解事物,是无法发展的。

(5)信息综合化。信息量的增加反映了信息的高度分化,同时分化了的信息又互相渗透,并具有交叉效应,构成了一个整体化综合的图像。当代基础科学已有500个以上的专业,技术科学也有412种专攻领域,学科门类已超过2000种。但是,这些学科门类又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方法论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化学物理、生物等过去是毫不相干的,但现在在分子层次、量子层次,它们交织在一起了),而且大量的边缘学科填补了它们之间往日的鸿沟。

(6)教育的普及使信息的传递普及化、系统化和集中化。反过来,信息传递的普及化、系统化和集中化,又使得教育得到极大的普及和提高。目前,不少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已经普及了中等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更重要的是传授知识的方式有了质的改变,无论从小学到大学,无论从传递信息的范围、质量或数量来看,都绝非以前时代所可比拟的了。

总之,现代信息无论从空间到时间,从质量到数量,都是空前的,而且还在加速地增长。一个国家的人民掌握信息的程度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这就是预测学专家们所认为的,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信息社会”。

科学的进步同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在现代,信息方法已广泛地运用到科学领域,出现了把信息、能源和材料看作是“现代科学技术三大支柱”的观点,产生了关于“信息革命时代”的理论。

实际上,信息方法的产生是人类思维方式不断改进的产物。古希腊思想家在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丰富的生产实践基础上,以抽象概念为基本前提,运用演绎方法推出最后结论,这已成为古代西方重要的思维方式。近代科学由于把抽象思维与对具体物质形态(能量和质量)的经验研究结合起来,获得了科学的巨大进步。现代科学时期出现的信息方法,是人们思维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凭借高度抽象的思维能力,提炼出信息概念和创立信息方法;另一方面,又不摆脱经验基础去加工、处理信息。这种思维方式,是使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充分发挥效力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调动。信息方法本身就是对自然力和人的思维能力的一种解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