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必做题库·主观题-三平精神及其在教师职业中的重要性

必做题库·主观题-三平精神及其在教师职业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三平”精神的理解,结合教师的职业,写篇文章。“三平”精神既是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教书育人,任重道远,“三平”精神的弘扬,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内化“三平”精神,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成为倡导、实践、传播“三平”精神的模范。

必做题库·主观题-三平精神及其在教师职业中的重要性

【题目示例1】

河南省委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中的伟大”“平静中的波澜”“平常中的热血”。教师的崇高最能体现这些精神。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河南人具有的精神总结为“三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通过对“三平”精神的理解,结合教师的职业,写篇文章。800字左右。

【解题思路】

一、审题立意

(一)审题

审文体:根据题目要求,除了诗歌之外,文体不限,建议考生以议论文文体进行写作。

审题型: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是卢展工书记所提出的“三平”精神。

审要求:本题要求围绕对三平精神的理解进行写作,并且需要“结合教师职业”,即指定角度为教育角度,考生切记不可脱离题意。此外,本题限定字数在800字左右,题目自拟。

(二)立意

通过阅读材料,考生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和提炼中心的方法进行立意。材料中多次出现“平凡”“平静”“平常”几个关键词,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我们知道教师职业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教师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身为教师应当甘于平凡、享受平凡,淡泊名利、热情奉献。但结合材料中心可知平凡不代表平庸,因为“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职业看似平凡,实则非凡。教师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托起明天的太阳。因此,考生应深刻理解材料内涵,理清“平凡”与“平庸”,“平凡”与“非凡”的关系,从“准教师”的身份出发,可以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职业劳动、教师的职业道德等基本理论进行写作。

二、布局谋篇

(一)布局

考生若采用议论文的文体形式,则须注意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本论部分行文结构细分为:并列式、层进式和对照式三种。就本题而言,并列式和层进式更加适用,进行论述时应侧重于对策类,即谈谈“怎么做”。

并列式结构: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各段中分别阐释定义并论述怎么做)

层进式结构:

什么是三平精神;为什么要坚持三平精神;如何坚持三平精神。

(二)谋篇

考生在论证部分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力求有理有据、论证充分,亦可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

【参考范文

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三平”精神,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三平”精神既是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平凡之中要有伟大追求。教师,和普天下的从业者一样,服务于一个平凡的岗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三尺讲台授课、孤灯伏案教研,难有轰轰烈烈的壮举,难有刀光剑影的辉煌,难有显赫夺目的功勋。然而,也正是这样平凡的岗位更能彰显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一名深山女教师,这一待就是36年。“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在给支老师的颁奖词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她苦苦追求的是山区孩子们的笑声朗朗、成人成才,是教育事业郁郁葱葱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懈追求,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书写自己的职业传奇。

标题对仗工整

开篇简要陈述材料

从内外两方面诠释“三平”精神

分论点1——平凡之中要有伟大追求

排比修辞,对仗工整

提炼句式:难有……,难有……,难有……

举例论证,精简事例,叙议结合

引用颁奖词,文字优美,为文章增色

升华中心

提炼句式:形成……特色,书写……传奇

平静之中要有满腔热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很贴切地形容教师工作的润物无声、静水流深。这种平静说的是一种心态,不浮夸、不炫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一个教师只有拥有这种心态才可以释放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这种热情源自对理想的追求、对职业的热爱。如果只是把教师职业等同于“饭碗”,那么面对复杂的教学劳动怕是难以产生出高昂的激情和热情。但是,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以理想为驱动力,从而产生了强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孜孜不倦。这种热情还源自于对孩子的爱,要让孩子们知道你是出自于真心地关爱他们,尊重他们,想与他们做朋友,而不是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施予者的位置上。热爱孩子要做到心中始终有爱,把人的精神和灵魂教育融入点点滴滴的知识教学之中,以爱为动力,燃烧自己的热情,以人格濡养人格,以心灵滋润心灵,以爱呼唤爱。

平常之中要有极强烈的责任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我们必须在平常的岗位上,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无法单纯用得失来衡量的,我们要始终以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教书育人,任重道远,“三平”精神的弘扬,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内化“三平”精神,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成为倡导、实践、传播“三平”精神的模范。

分论点2——平静之中要有满腔热情

引用论证,名言警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信手拈来

提炼句式:以……,以……,以……

分论点3——平常之中要有极强烈的责任感

引用论证

结论再次扣题

【题目示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那么,你的看法呢?

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1000字左右。

【解题思路】

一、审题立意

(一)审题

审文体:本题指定文体为议论文。

审题型:题型为材料作文,材料为陶行知的名言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观点。

审要求:本题材料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故应从教育角度立意。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在1000字左右。

(二)立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很多学校都会用这句话作为校训,所以考生并不陌生。但可能在此之前,考生并未深究“学高”“身正”二者孰重孰轻。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考生可以认为前者重要或后者重要,抑或是两者都重要,不拘一格,言之有理,皆可成文。

二、布局谋篇

(一)布局

考生可在引论部分总体概述“学高”和“身正”的关系,进而提出中心论点(表明二者孰重孰轻,抑或是同等重要);本论部分须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并列式、递进式或对照式的方式提出分论点,并对分论点展开论述;结论建议升华中心论点,画龙点睛。此外,此题要求考生结合教育实践写作,但不要错写成记叙文,如错写成记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希望广大考生引起注意。

(二)谋篇

论证部分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并采用比喻、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

【参考范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所谓“学高为师”指的是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才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所谓“身正为范”指的是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才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身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既要具备过硬的知识素养,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二者不可偏废。所以,为人师表既要学高,又要身正。

标题直接点题

简短切合材料,并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师表既要学高,又要身正

学高为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韩愈在《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教授学生课业,解除学生的迷惑。因此,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对教师而言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储备。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知识的海洋。”教师的学科知识要多,这样才能为学生“授业”“解惑”。其次,教师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现代教育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对于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多样,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相对而言,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学科教法等实践性知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身正为范,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教师提出了“身正”的道德要求。“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提出的更高层次的道德标准。正所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离不开教育,而开展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成才”须得先“成人”,教师教化之精粹在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以身教者从”,若想要学生品行高尚,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率先垂范。试想,一个道德滑坡的老师,如何培养思想端正的学生?何以称作“为人师表”?育人先修身,“身正”既是从教者“慎独”的人生选择,亦是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师德修养时应“取法乎上”,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更要躬身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与“身正”是教师素质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从教者职业道德的最高凝练。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的优秀教师。

分论点1——学高为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

引用论证+教育学知识

提炼句式:首先,……其次,……

条理清晰,增加说服强度

分论点2——身正为范,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古今的道德要求对比

提炼句式:试想……?

提炼句式:……既是……的人生选择,亦是……的必然要求

结论深化中心,提出呼吁

【题目示例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丹麦队与伊朗队的一场足球赛进行到第45分钟时,场上响起了清晰和响亮的结束哨声,伊朗队后卫队员在球门区内捧起足球,准备交给裁判,裁判却立刻判他手球犯规,并示意丹麦队罚点球。原来,此前的哨音是球迷造假的“杰作”。

伊朗队队员追着裁判理论,企图说服裁判改变初衷,丹麦队主教练奥尔森悄悄把队长维格斯特招到场边,告诉他这个点球的来龙去脉和怎样处理这个球。维格斯特重新回到罚球点,飞起一脚,将球故意踢飞,全场顿时一片哑然,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掌声中,裁判吹响了上半场结束的哨音。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解题思路】

一、审题立意(www.xing528.com)

(一)审题

审文体:本题的指定文体为论说文,论说文是直接说明事理、阐发见解、宣示主张的文章,可侧重议论,也可侧重说明,就本题来说建议考生以阐发观点、议论为主。

审题型:题型为材料作文,内容源自社会要闻。

审要求:题目要求角度自选,考生可以不必拘泥于教育写作。另外,本题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1000字。

(二)立意

本题可采用提炼中心和多向辐射的方法进行立意。首先,从伊朗队被误判而与裁判理论来看,伊朗队是为了寻求比赛的公平、公正;其次,从裁判坚持比赛规则判罚点球来看,裁判追求的是赛规、赛制,但执法手段缺少变通、缺乏人性化处理;最后,从丹麦队故意将球踢飞来看,丹麦队胸襟豁达、追求诚信、实事求是。总之,从材料中心出发考生可以运用主体分析的方法进行立意,公平、规则、诚信等均属恰当立意。

二、布局谋篇

(一)布局

考生在写作时应遵循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要求,可以采用并列式、层进式和对照式的布局方式。

并列式结构:

如何践行诚信/公平;如何践行诚信/公平;如何践行诚信/公平。

层进式结构:

1.什么是诚信/公平;为什么要讲诚信/公平;如何践行诚信/公平。

2.探讨诚信/公平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或个人、企业、国家如何践行诚信/公平。

对照式结构: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讲求诚信/公平的好处,及丧失诚信/公平的坏处。

(二)谋篇

考生可以灵活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恰当使用比喻、排比、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

【参考范文】

不诚信,无以立

诚信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诚指的是真实、实在,也就是做人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信指的是信义信用,也就是做事要信守承诺,一诺千金。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社会普遍认同,热情讴歌。可是,是什么赋予了诚信这样的魅力,让诚信超越时空的界限,一再成为热议的话题?

诚信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古人早已给出了答案:“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个人品德修养的代名词,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张名片,更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西汉时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说的是一个叫季布的人,为人行侠仗义、信守承诺,因而受人尊敬,结交了许多朋友。后来,在他身处险境之时,朋友们纷纷伸出援手,救季布于危难之中。生活中,有像季布这样诚实守信的人,当然也有不讲诚信,满口谎言的人。可曾记得,《狼来了》故事中的放牛娃以欺骗他人取乐,最终他的羊葬身狼口?得道者多助,季布一诺千金,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失道者寡助,放牛娃满口谎言,终致其自食恶果。由此可见,诚可以立身。

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消费者对生产经营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以诚信为先。北京同仁堂秉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理念,诚信经营,树立了国药第一品牌;杭州胡庆余堂本着“戒欺”的宗旨,质优价实,成为了业内翘楚。他们用事实证明,诚信是企业的金字招牌,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总有一些企业片面追求效益,忽视产品质量,缺乏诚信的事情屡见不鲜。无论是“天价虾”使城市形象蒙上阴影,还是“排放门”让德国大众遭受重创,都让我们看到诚信经营则企业兴,失信而为则企业败。

提炼句式:不……,无以……

成语的运用,既对仗又彰显功力

进一步探究诚信的“前世”和“今生”

第二段用一段话点明中心论点,更为显眼

分论点1——人无信不立

引用季布“一诺千金”事例,增加说服力

季布和放牛娃的事例对比,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式

分论点2——业无信不兴

引用百年老店同仁堂和胡庆余堂的事例,增加说服力

国无信则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提出有关诚信与立国的论断,他说:“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也就是说,若想安邦定国必要取信于民,立国的根本在于对百姓讲信义。如果领导者能以诚信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法则,国家便能够顺利运转;如果领导者欺骗百姓,则“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晋文公信守诺言退避三舍,终成春秋霸主;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于臣民以致亡国。他们证明了诚信于国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诚信为本方得“修身”之要,以诚信为本方得“齐家”之术,以诚信为本方得“治国”之道。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诚信、践行诚信。对个人而言,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诚信意识;对企业而言,加强自我建设,打造诚信“名片”;对国家而言,完善信用机制,树立诚信风尚。构建诚信社会,我们需要携手同行。

诚信企业和失信企业的事例对比,通过对比论证,观点自现

分论点3——国无信则衰

通过引用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观点加强论证,而后又提出晋文公和周幽王的对比,辅佐分论点

由个人到国家

提炼句式:以……为本方得……之……

对仗工整,形成排比修辞,增强气势

【题目示例4】

河北衡水中学由于傲人的成绩成为全国高考“神校”,声名鹊起,引发热议。

衡水中学官方微信转发《如果你的孩子在衡中上过学》:我们每天5点半起床飞奔到操场,只为了抓紧跑操前的几分钟记住几个单词,几首诗;我们打饭排队时拿着小本子,只为了能不浪费一分一秒;我们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我们开会前做着数学题,升旗前读着语文教材,看新闻时写着学案——衡中学生的成绩是一点点聪明和无数的汗水积累起来的。

李斌的《衡水中学到底哪里不正常》:衡水中学用胡萝卜(激情教育)加大棒(违纪必罚)的方式,迫使绝大多数学生进入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万念归一”为高考“浴血奋战”过度折磨学生的左脑,忽视了对右脑的开发,对培养完整的人,是有害的。衡水中学认为“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这没错!但我怀疑的是,一所不尊重和顺应人性的学校,能否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

叶水涛的《不要再妖魔化衡水中学》:衡水中学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有出色的发挥,体现了一种卓越的精神,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是难得的,也是可贵的……衡水中学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表,准军事化、标准化的管理,最让专家诟病,也最让大众猜疑。“炼狱”“考试集中营”是对衡水中学的贬称,然而,这恰恰是衡水中学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衡水模式”。

阅读材料,请结合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实践,从教育目的观、人才观、学生观三个方面来阐述“衡水模式”带给你的思考,字数不少于1000字。

【解题思路】

一、审题立意

(一)审题

审文体:本题并未指定文体,所以考生可以自选文体进行写作,推荐采用议论文文体。

审题型:此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内容是各方对于“衡水模式”的不同见解。

审要求:题目中明确要求结合“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实践”,从“教育目的观、人才观、学生观三个方面”进行写作,即指定角度为教育角度,考生在写作时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字数不少于1000字。

(二)立意

本题具有较高难度,需要考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独到的见解方能完成写作。

首先,疏通理论。本题要求从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三方面进行写作,所以考生需要对上述三观有一定的认识。教育观是指关于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在教育观中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两大主要观点,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素质教育则以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为宗旨。在提倡素质教育理念的今天,如何恰当处理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关系应属考生在作文中探究的主要问题。人才观是对于人才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在人才观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关人才的评判标准。传统教育模式下,不乏一些畸形的人才观,导致“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现象的出现。而现代人才观应当着力扭转这种现象,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学生观与教育观和人才观相联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当下已成为普遍共识。学生身上蕴藏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具有独特性,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这些基本理念同样适用于本文写作。

其次,阐释观点。运用抓关键词和提炼中心的方法,考生可以初步了解材料中关于衡水模式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所处的身份、环境,以及知识背景不尽相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在看待“衡水模式”这一问题时,归纳起来无外乎三种观点:肯定、否定、辩证统一。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分析衡水模式并进行写作,三种观点均可作为立意,能够论证充分、自圆其说即可。但就本题而言,辩证统一的观点无论从立意高度还是切入角度都略胜一筹,同时从字数来讲也更容易满足1000字的篇幅限制。

最后,联系实际。本文要求考生联系中小学教学实际进行写作,所以考生切记不要空谈理论。联系教学实际,大到可以论及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变革,小到可以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甚至是课桌椅摆布方式的调整等。总之,在论述时应做到理论与实际并重。

二、布局谋篇

(一)布局

从文章基本结构来看,通常包括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就本论而言,本文宜采用对照式布局,即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衡水模式”的利弊,最后进行全面总结。

(二)谋篇

论证部分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并采用比喻、排比、拟人、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考生注意日常积累,活学活用。

【参考范文】

“衡水模式”之我见

在当下的中国教育界,衡水中学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作为“超级中学”的标杆,一直被社会主流舆论和教育专家口诛笔伐,被认为是“反教育”的“高考训练营”,是泯灭人性的“考试机器加工厂”,如果谁敢公开为衡水中学说好话,那么必然会招致主流舆论的鄙视甚至批判。可与此同时,河北的学生和家长想方设法要挤进衡水中学的大门,考上衡中是河北很多初中生的奋斗目标,全国各地来衡中参观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基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客观公平地评价衡水中学。

首先,衡水模式对于人才的选拔是有利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可以说国家的发展,经济的振兴,科研的创新,无不依赖于教育。而教育效果的考核,在当今比较公平有效的是考试制度,衡水模式则是在考试制度下产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人们之所以选择考试制度,并不是这种制度完美无缺,而是没有比它更好的、更为客观公正的制度。中国历史上曾经试行过人才举荐制度,但是失败了。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所以对于高考,可以批评它,但必须承认,现在还找不到更好的制度来取代它。考试是当今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如果接受了考试制度,又对这种制度产生的结果表示不满,横加指责,似乎考得好便是应试的有效,属于应试教育;考得不好应该得到赞扬,因为它没有应试教育的嫌疑。通过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以贬低高考制度,通过臆想中的推断来妖魔化高考成绩优秀的学校,这是不严肃的,也是不公正的。

标题“……之我见”,属于典型的议论文标题

开篇对比不同立场的观点,辩证开篇

提出总论点

分论点1——衡水模式对于人才的选拔是有利的(优势)

与教育目的观相结合

提炼句式:之所以……,并不是……,而是……

民谣带入,辅佐论点

其次,衡水模式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的第一层次是“成人教育”。要求学生具有高尚的理想、优良的道德、良好的性格,以及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文明的人文素养。衡水中学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表,准军事化、标准化的管理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意志的培养,还能够培养学生勤奋的精神。朱熹有一首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未可轻;不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感叹青少年时代不能很好地珍惜和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以致学业荒疏。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帮助和指导学生安排好时间,精细化管理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学会自由支配时间,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利用时间,这一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当然,衡水模式并不是万能的。衡水的教育模式过度统一,没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且时间安排过度紧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不利。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以整齐划一的要求来对待每一位学生,正如学生观提到的学生有个体差异性,要多看优点多赞美,同时要还给学生一部分时间来拓展自己的兴趣和视野,来促进个性的发展。这些也是衡水模式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总之,衡水模式之于当今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也具有借鉴意义,但是衡水模式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我们也要客观地面对和解决,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要本着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

分论点2——衡水模式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优势)

高度概括材料,合理运用

道理论证

分论点3——衡水模式并不是万能的(劣势),分论点1、2和3形成对照式

教育学知识,结合紧密

对于日后怎么做,也给予了一定的方向

段尾总结全文,提升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