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试题满分为100分。
2.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4.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评价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首要标准是( )。
A.新闻真实 B.新闻客观
C.新闻重要 D.新闻显著
2.以下对新闻客观原则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报道事实时,如实呈现事实的原貌
B.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报道者应忠实记录
C.报道事实时,应交代事实出处和消息来源
3.新闻记者是( )。
C.真实生活的记录者 D.专业的调查人员
4.( )确定新闻报道的目的、范围、内容、重点等内容。
A.报道计划 B.报道思想
C.报道线索 D.报道框架
5.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称作( )。
A.专题报道 B.追踪报道
C.连续报道 D.系列报道
6.不直接陈述主要新闻事实,而是运用描写、气氛渲染、解释、设问等手法先写一些相关的东西,再引出新闻事实。这类导语被称作( )。
A.晾衣绳式导语 B.直接式导语
C.延缓式导语 D.核心要素导语
7.以下对新闻采访活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记者主观反映客观的记录活动
B.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运用
C.记者对现实生活有闻必录的传播工作
D.新闻工作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8.电视新闻文字稿的最精华部分是( )。
A.电头 B.导语
C.本体 D.结尾
9.新闻标题《郑州交警抗癌20年6年吃流食用坏十余个搅拌机》,突出了新闻价值中的( )。
A.重要性 B.显著性
C.接近性 D.趣味性
10.消息标题制作的虚实关系是( )。
A.标题必须是实的
B.标题必须是虚的
C.标题可实可虚,但一定要有实题
D.标题以实为主,以虚为辅
11.以下对纵式结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按照生活中发生的一连串故事的时间顺序,一次叙述
B.按照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叙述下来
C.将点与面结合,以点带面
D.将多线条事实“编织”成单线条纵结构
12.( )角度有利于表现对象特征,画面庄重稳定、端正静穆。用于拍摄人物,画面中的人物仿佛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不过,拍摄角度的弱点是形体透视性差,缺乏立体感。
A.正面方向拍摄 B.侧面方向拍摄
C.背面方向拍摄 D.俯视角度拍摄
13.“昨日凌晨,普通高校第二批本科录取工作全面结束,230所高校共录取26692名考生,其中文科5478人,理科21214人。至此,我省共录取新生71342人。”这则导语属于( )。
A.第一代导语 B.第二代导语
C.第三代导语 D.第四代导语
14.以下选项中( )不宜用横向排列的结构方式安排材料。
A.动态性新闻 B.经验性新闻
C.分析性新闻 D.综合性新闻
15.以下对现场直播的特点描述不当的一项是( )。
A.节目播出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
B.现场直播切忌事先进行组织和安排
C.通过迅速快捷的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播出报道内容,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
D.现场直播所报道的内容往往都是具体的、动态的、事件性的,有利于展现广播电视具备的长处
16.广播电视新闻稿件要具有可读性,服务不同层次的受众,顺应媒体的传播特性,需要在通俗性上下工夫。以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会“第二种翻译”,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讲述、说明报道中的内容
B.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把抽象数字化为具体可知的事物
C.满足受众需求,追求猎奇
D.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
17.节目编排包含着对稿件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的评价,这种评价所依据的基本思想是( )。
A.报道思想 B.编排思想
C.报道计划 D.评论计划
18.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 )。
A.天然的论理性 B.鲜明的政治性
C.广泛的群众性 D.强烈的新闻性
19.以下对新闻述评与新闻综述两种新闻体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综述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新闻述评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为目的
B.新闻综述主要特点在于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新闻述评则主要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表明作者的意见
C.新闻综述重点在述,新闻述评重点在于评
D.就篇幅而言,新闻综述的述往往多于评,新闻述评则是评多于述
20.新闻舆论监督的客体不包括( )。
A.公共权力 B.公共事务
C.公众人物 D.公共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闻报道之所以需要简讯,是因为( )。
A.简讯篇幅短小,可多发稿,从总体上增加媒体的信息含量
B.多发简讯可以活跃节目内容
C.简讯是传播信息的有效手段
D.简讯栏是信息集中地,可为记者提供能再利用的新闻线索
2.新闻背景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包括( )。
A.说明交代 B.铺垫烘托
C.分析解释 D.深化主题
3.以下电视编排在进行影像组接时,描述正确选项是( )。
A.保持镜头在时序上的连贯或者是镜头内容在逻辑上的连贯性
B.镜头长度的处理一般要根据镜头内在信息内容的多寡和影像构成的繁简而定
C.依照轴线规律,在影像拍摄与编辑中保证同一时空中相邻镜头间空间的统一感
D.镜头衔接时较常规的方法是动接动,静接静
4.在新闻述评中,述是肉,评是灵魂,在写作中应注意( )。
A.感性叙述,理性评论
B.因事论理,理由事出
C.借人之口,为评增加权威性
D.典型题材,全局观点
5.关于死亡报道,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B.尊重采访对象,尊重死者家属接受采访的意愿,不干扰死者家属的正常生活
C.死亡信息呈现要节制和适度,以尊重死者尊严,保护生者心理
D.不详细描写自杀细节,包括自杀手段、地点、工具等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下列广播消息特色。
“树坚强”筑起三峡库区消落带“绿色长廊”(www.xing528.com)
(导语)三峡库区成库之后,伴随着每年一次的冬季蓄水和夏季腾库,库区两岸出现了被人们称为缠在库岸的“一道伤疤”,这片高约30米的消落带成为库区一道新的生态难题。从2009年开始,万州区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进行植被恢复试验,经过四年多时间的观测,一种名叫中山杉的乔木经受住江水的考验,成为淹不死的“树坚强”。
(记者现场)这里是万州新田镇的长江边,这里成片的绿色乔木就是被称为水中“树坚强”的中山杉,随着库区蓄水,这片刚种植一年多的中山杉又将再次经受江水浸泡的考验。
(正文)去年三月库区水位消退后,万州区林科所在这里试验栽植了15000多株中山杉,树高在1米左右,栽植面积有380亩。万州区林科所所长任凭告诉记者:
(采访)去年经过了一次江水淹没浸泡,存活率达到90%以上,最高达到97%,现在是在经历第二次江水淹没浸泡,如果经过这次浸泡后保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明年就可以对该树种在三峡库区进行逐步示范推广。
(正文)据介绍,中山杉是中科院南京林业所专家利用美国和墨西哥的杉树杂交选育而成,喜欢阴湿的环境。它能否成活的关键在第一年,第一年没有死亡,今后就能够存活下来。而在2009年初,首批栽种在万州沱口江边的208株中山杉,有204株经受住了江水反复浸泡,现在已是郁郁成林。任凭告诉记者:
(采访)这片中山杉在冬季蓄水达到175米的时候,是全部被水淹没,淹没的深度达到10米以上,浸泡时间达到4至5个月,目前这片中山杉能够存活下来,我感到是个奇迹。
(记者现场)在沱口江边,我们看到了这片被称为“奇迹”的中山杉林。林科所的技术人员告诉我,四年前栽植时,树苗米径只有5厘米,就跟甘蔗差不多粗,现在达到了13厘米,有碗口这么粗。而苗高也由当时的4.5米长到了现在的8米多,几乎接近三层楼房的高度。
(正文)截至目前,万州长江边共栽植了500多亩,5万多株中山杉,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这一突破性进展使得国务院三峡办将中山杉的推广种植,纳入了三峡后续项目规划,一期将投入524万元,在万州新乡、溪口等镇乡新栽植1500亩,并加快推进苗木基地建设。据任凭介绍:
(采访)通过目前来看,我们下一步计划准备对中山衫的品种、不同的淹没深度以及淹没过后的抚育管护措施,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最终逐渐将树种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进行逐步的示范推广。
(正文)今后,被称为“树坚强”的中山杉将在三峡库区消落带长成一片茂密的“水下森林”,发挥稳定库岸、抗浪固沙的作用,为保护长江筑起一道绿色长廊。
(作者吕治、吴狄,重庆市万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三峡新闻网》2013年9月17日播发)
2.请分析下列电视新闻专题的特色。
矮寨大桥“蜘蛛人”
(上)
(导语)矮寨特大钢桁梁悬索桥距离地面超过300米,在这上面作业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大桥涂装工靠一根安全绳,游走在高空,像“蜘蛛人”一样,忙着为大桥进行最后的涂装扫尾工作,确保大桥在本月底通车。
(正文)
(画面)(苗家山寨木叶多,吹起木叶唱颂歌、唱颂歌,颂歌献给架桥人……)
(配音)今天距离矮寨大桥正式通车还有最后的几天,也是涂装工白广春和他的工友忙活的第506天。早上七点,白广春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今年42岁的白广春,做了十多年的涂装,曾参与过中国许多大桥的涂装,是工地上的老师傅。
(配音)其实大桥涂装并不是简单的刷漆和涂料,是项细致活,不仅要保证把油漆刷得均匀,还得分毫不差地控制厚度。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白广春:就是浮锈什么的,把它除掉,除掉之后再刷上灰泥漆,然后还有中漆、面漆,底漆是起防锈效果的,中漆是增加厚度的,面漆是防紫外线的。
(配音)在350多米的高空上,稍有不慎,后果不可想象。十多年的工作经验,白广春不仅速度比别人快,质量也比别人好,还敢到很多同事不敢去的高度作业。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白广春:第一次上高空,那是2004年建杭州四桥。
记者:这么高空作业害怕吗?
白广春:2004年一上去的时候,那时候是感觉有点怕,现在干习惯了、也不怕了。
(现场)(白广春接电话……)
(配音)这个电话是项目部安排他去查看一下主缆的涂装是否合格。主缆是整个矮寨大桥涂装工作最危险的地方,施工时特别建了一条通道,采用吊篮施工,施工完后通道拆了,主缆是圆的,行走非常危险,很少人敢上去。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白广春:第一次上去的人,你最好是不要对下看,你要对天上看、对上看、或者平视,这样能改变一下你的视觉,改变了你的视觉以后,你的心里可能就有安全感了。
记者:这也是您教新手的方法吧?
白广春:对。
(配音)主缆是矮寨大桥的生命线,承担着整个大桥所有拉力。而涂装则关系到整个大桥的寿命,施工来不得半点马虎。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白广春:清理上面的污垢,清完了刷油漆,刷底漆,底漆做完了做中间漆,中间漆做完了里面灌密封液,就是密封膏,密封膏搞完之后,还要再缠丝,缠完丝之后,我们还要清理做油漆。
(配音)经查看,这部分主缆施工都合格。他还得到靠近100多米高的主塔的主缆部分去查看,这段主缆和峡谷的相对高度有近500米,必须上主塔往下走检查,他得通过主塔的楼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
(配音)涂装作业的时候,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绷紧一根弦,话不多就成了很多涂装工的“职业病”,由于主塔楼梯在作业,白广春还得等一会儿上去,他便与我们拉起了家常。
(配音)他告诉我们,家里父母年纪大了,还有九十多岁的老祖母,两个孩子正在读书,由于工作忙,平时很少回家,家里的十多亩地全靠妻子一个人,再过几年也就到了高空作业的年龄限制了,那时就回家种种地,不再做这种让家人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工作。
(同期)记者:在这儿做多久了?
白广春:我在这儿做了一年多了。
记者:一年多,就回去过一次?
白广春:就回去一次。
记者:想家吗?
白广春:想家。
记者:最想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白广春:最想的时候是过春节的时候,年三十我们有时候都在工作,就是初一初二有时候都在干活,那时候看人家全家都团圆了,我们还在工地上干活,特别是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非常想家,最激动的时候有时候都在掉眼泪,我干了十多年,起码有四五个春节是在工地过的,没有回家。
(下)
(导语)走基层、在岗位,今天请大家继续跟随我们的镜头,走近矮寨大桥的“蜘蛛人”白广春和他的工友们。
(正文)
(同期)记者:一般都是派你到比较危险的地方?
矮寨大桥涂装工白广春:对。因为我的经验比较多,对这方面也比较了解,干的时间长了,各方面的技术经验比较足,这个面又是垂直面,而且施工难度比较大,牵涉到人身的安全。
(配音)主塔看起来也就是三四十层楼高,可是爬上去并不简单。主塔内灯光昏暗,楼梯狭窄很陡,这就不仅要求涂装工的能力很强,而且心态要好。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白广春:一上一下差不多大概要一个小时。
记者:一个小时,每天会有几个来回?
白广春:我们只是早上上去,晚上下来,中午送饭吃。
(现场)(爬楼……)如果累了,你可以休息一下……这是上横梁的顶面、这是上横梁的下面,我们马上就到了,上完这个楼梯就到上面了。
(配音)上到主塔已经是十一点多,早上六点半便吃了早餐的白广春,体力消耗大,再上主缆需要一个小时才能下来,他决定吃完午饭之后再到主缆去检查。热心的他没有闲着,帮工友们在主塔上刷起了漆。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白广春:经常碰到油漆,你看手上,到处都是,衣服上也有。
记者:那洗得掉吗?
白广春:肯定洗不掉了,这种油漆洗不掉的。
(现场)白广春同事:半小时你上得来啊?
白广春:就是啊。
白广春同事:半小时你绝对上不来的。
白广春:现在没有送来你怎么办?
白广春同事:那今天就是十二点钟吃饭。
记者:那饭送上来了吗?
白广春:送上来了,找吊车往上吊,起码要半个小时。
记者:那像冬天的时候,饭上来不就凉了啊?
白广春:那怎么办?
(配音)由于吊车把饭吊上来的同时,还附带了一些建筑材料,放缓了速度,大家还得等一会儿,便就地休息。
(配音)涂装工侯绪勇和白广春交情最好,一起参加过鸟巢、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他比白广春大几岁,再过两年就到了高空作业的年龄限度。侯绪勇这个来自张家界的土家人,会唱民歌,会讲故事,工作之余是大家的快乐来源。大伙儿叫他“老猴子”,他在高空作业的时候,就灵活得像一只猴。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侯绪勇:先用肥皂把脸洗干净,洗干净以后,然后用胶布粘、撕,就这样的,贴在那个脸上、撕掉,(油漆)就粘在胶布上了。
记者:疼吗?
侯绪勇:有点疼。
记者:每天晚上都得用肥皂,然后再撕一遍啊?
侯绪勇:对啊,那有什么办法?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侯绪勇:看!像纸皮一样,比纸皮还硬了。
记者:一条裤子能穿多久?
侯绪勇:一条裤子最多也就是20来天吧。最多20天,20天就把它扔掉了,不能穿了、实在是不能穿了,因为它影响走路了。有时候那个裤子脱下来,立在那里都不会倒。
(现场)来,吃饭,吃饭……
(配音)在150米的主塔上一干就是大半天的活,大家又渴又饿,静下来吃饭,一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
(现场)吃饭……
(配音)白广春和侯绪勇吃完饭,大家起哄要老侯唱张家界的土家族民歌。
(现场)好歌儿圆又圆,好像珍珠挂满山,不行,不行,上不去……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侯绪勇:(工友)人当中,我最快乐,真的是最快乐,笑料总是出在我身上。开什么玩笑,我都不会生气。因为人想多活几年的话,就要开心。
(配音)稍作休息,白广春又得忙活了,他爬上了相对峡谷高度达400多米的主缆,继续他的主缆查看。就这样,他又得忙活一个下午了。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白广春:就是你看起来比较安全的地方,实际上是最危险的地方。那里……你看上去那里离桥面比较(近),你站在桥面上看,好像是有那么两三米或者四五米高,但是它离峡谷那就是300多米高了。
(配音)下午六点下班吃完晚饭,白广春在工地上遇到了两个老乡。由于矮寨大桥即将通车,有个老乡的妻子和孩子,从徐州赶来,看看丈夫参与建设的这座创“四个世界第一”的大桥。
(配音)白广春告诉我们,其实,他也挺想家人过来看看让他倍感自豪的桥,看到老乡的孩子,他也想起了自己的孩子。
(配音)由于白天忙主缆涂装检查了,当天还有一些任务没有完成,矮寨大桥通车在即,他邀上了另外一位老乡前去帮忙。
(配音)矮寨大桥的夜晚,灯光璀璨,在山的轮廓映衬下,美轮美奂。白广春来不及观赏这些,只是埋头在干活,因为脚下是300多米的高空,今天加班要到晚上十点多。马上就要通车了,他也可能参加另外的项目建设,不过我们想起了他白天给我们说的话。
(同期)矮寨大桥涂装工白广春:我在哪个桥干时间长了,都有感情,前面一个工地,在那儿干了七年,每次回工地的时候,真的有种回家的感觉。这个桥也来一年多了,在这呆时间长了,也是有感情的。我们每做完一座桥,真的,可以说在记忆里,肯定会留下一个很深刻的记忆。
(配音)白广春告诉我们,每完成一个工地,自己都充满了幸福,虽然很苦、很累,但是看着一条条公路、一座座大桥在大地延伸,他是倍感自豪。
(作者邓玉、李特生、向华、田欢,湘西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湘西新闻》2012年3月29日、30日播出)
四、写作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根据下列材料撰写电视消息一则,300字左右。
本报讯(记者孔令彬) 前天下午,病床上的程志刚把万元现金交到所在居委会负责人手中,委托居委会帮他资助社区困难儿童。记者了解到,72岁的程志刚是天津河北区福源公寓居民,这些年来热心公益事业,先后资助多位困难儿童上学,只要看到有困难的人或事,都会解囊相助;他还是公认的社区好人,为社区捐赠儿童滑梯,为社区自治捐款献计出力,并带动一大批人改善社区环境,使社区成为自治典范。他身患重病后,社区居民经常自发到医院看望他。他的事迹被居委会传到微信公众号后,在居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被大家称为“身边的社区好人”。
榜样就在你我身边
福源公寓业委会李宝福:这位老人为社区做了这么多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很多人主动交管理费、清理社区环境,让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变了样子。榜样的力量巨大,身边好人让大家有所触动并行动起来了。
程志刚:为人处世一定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我父母是这样教育我的,我也是这样教育我孩子的,所以家里人特别支持我做这些。世间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有需要的人、为社区多做点事是应该的。
奉献诠释生命价值
网友“知足常乐”:很多身边的榜样可能并无多么可歌可泣的事迹,但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才更彰显平凡的伟大。
教师张艾杨:这位大爷在病中仍不忘帮助他人,这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生动的生命价值课。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世界怎样变迁,对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如一的,奉献是永不过时的生命价值所在。
愿社区好人越来越多
居委会工作人员宋春艳:社区好人们用身边事打动身边人,更容易让大家产生共鸣,可接近、可理解、可学习,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展现了不平凡的道德力量。希望有更多的社区好人带动大家,人人为社区、社区为人人,才能把社区建设得更为和谐宜居。
(记者孔令彬,《天津晚报》2015年5月23日刊出)
2.根据下列两则材料,分别撰写广播消息导语各一则。
(1)日前,我国目前首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诚信建设的权威研究报告——《中国诚信建设状况研究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由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诚信建设研究中心,联合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新闻机构、教育界人士共同发布。报告指出: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逃骗税、学术不端等等诚信缺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的顽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各种各类失信事件所以屡禁不止、频发不绝,主要原因是失信成本低、地方保护主义、监管缺位等因素。
(2)几天前,河南周口市郸城县第二实验中学收到了2000多册普法读物,而买这些书的钱都是当地一位71岁的普通农民——苏秀英捐赠的。今年春节前,苏秀英将一万元的捐款送到了郸城县教育体育局,未留下姓名就走了。工作人员决定把这笔钱先保存起来,同时寻找捐款者。5月6日,老人再次来到教体局,她告诉工作人员,此前捐的那一万块钱,她希望能给学生购买普法类的图书。经了解得知,今年71岁的苏秀英和老伴儿平日就在村里种些庄稼和蔬菜,捐出的这一万元钱,苏秀英攒了三年的时间。而像这样的善举,她并不是第一次做。给留守儿童捐赠图书的事传开后,一家公益项目提出要给苏秀英颁发千元奖金,苏秀英拒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