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隐性采访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隐性采访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隐性采访必须服务公共利益,注重隐私权,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避免滥用隐性采访,不能将隐性采访用于传媒市场竞争和个人名利追逐,否则伤害社会诚信和媒体公信力。不对庭审隐性采访,不窃取法庭资料。隐性采访必须遵守法律和新闻职业道德。对私人住宅、医院诊室等涉及隐私场所,不宜隐性采访。特殊情况下的隐性采访,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和联动,尽量避免单方面的行动,以保障人身安全。

隐性采访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隐性采访又称暗访,是记者隐藏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采访或采用秘密方式获取信息,如偷拍偷录,并将其公开报道。

隐性采访必须服务公共利益,注重隐私权,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舆论监督不是隐性采访的理由,隐性采访不是舆论监督的唯一或首要途径。避免滥用隐性采访,不能将隐性采访用于传媒市场竞争和个人名利追逐,否则伤害社会诚信和媒体公信力。不得非法获取或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商业秘密。不对庭审隐性采访,不窃取法庭资料。

隐性采访必须遵守法律和新闻职业道德。记者采访权利是公民权利的延伸,不是法定的行政权力。记者不拥有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如警察的执法权,更没有任何法外特权。记者不得因采访冒充公务身份,不得为了揭露犯罪而参与犯罪活动,不得非法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

隐性采访的主要操作规范有:(www.xing528.com)

在工作可以自由出入和交往的场合,如街道、广场、公园、公共交通工具等,一般可以不暴露身份采访。但这些场合若有法律规定而限制摄录或涉及私人活动,不宜进行隐性采访。除非涉及公共利益,不对公众人物在私人场合的活动进行隐性采访。对与公共利益关系不大或者孤立的事件,如一般交通违章,不宜隐性采访。对私人住宅、医院诊室等涉及隐私场所,不宜隐性采访。未经许可,记者不能改变自然性别角色进入异性公共场所采访,如集体宿舍、公共浴室等。特殊情况下的隐性采访,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和联动,尽量避免单方面的行动,以保障人身安全。

隐性采访获取的信息,在报道时要加以标注,如在电视屏幕显著位置标注“隐性采访”“非正常拍摄”等字样。引用其他机构或个人隐蔽手段拍摄的音像,报道前需征得作者同意,并标注消息来源和采访方式,如在电视屏幕显著位置标注“公安机关非正常拍摄”“个人手机非正常拍摄”等字样。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如公开场合的私人谈话、无意拍摄的可辨识一般公众身份的长镜头、门牌号、车牌号等,报道时要征得当事人同意,或采取技术手段模糊处理,使其不被辨识。

在程序规范上,隐性采访必须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才予以采用:有证据证明所要调查的事件或人物与公共利益相关;公开采访或暴露记者身份就无法获取有关信息,而隐性采访是唯一和最后的手段;隐性采访可能涉及的手段或方式,要符合法律规定和新闻职业规范;隐性采访要得到记者所服务的媒体单位批准,确保每次隐性采访都经过了慎重考虑和严肃判断;隐性采访所获得的原始材料要提供给记者所服务的媒体单位,经保密处理后封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