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古族民间舞蹈:艺术特征与教学研究现状

蒙古族民间舞蹈:艺术特征与教学研究现状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查玛”是一种以演述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产生于8世纪的西域,大约在16世纪中叶传入蒙古地区,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

蒙古族民间舞蹈:艺术特征与教学研究现状

1.蒙古族民间舞蹈文化依托

(1)蒙古族的民族称谓及分布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一个部落,始见于唐代)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逐渐形成了“蒙古”这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其称谓也就此形成并统一。

中国的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和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宁夏以及西南的云南、四川等地。

(2)蒙古族的语言文字及文化艺术

蒙古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中又可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一布里亚特3种方言历史上曾使用畏兀儿字母拼写蒙语,也曾在(一时)通用八思巴文”、(一地)通用“托忒”。现通用文字为13世纪初搠思吉斡节儿用回鹘字母创制,并经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规范的蒙古文。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均较为发达,在蒙古族民间,有史以来均流传着大量深受民众喜爱的故事、诗歌、传说的作品,例如《格斯尔传》《云游僧的故事》等。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例如“好力宝”说唱、马头琴演奏等也在蒙古族民间喜闻乐见。此外,明代以来无论其历史、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均为祖国大家庭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蒙古族民间舞蹈种类

(1)“查码”

“查玛”舞在内蒙古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寺庙均于节日时表演。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查玛”是一种以演述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产生于8世纪的西域,大约在16世纪中叶传入蒙古地区,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它的动作缓慢稳健、粗犷有力,有腾空跳跃、急速旋转、跪、爬、翻身、下腰等独特而多彩的高难技巧。在舞蹈中人物繁多,形态各异,分“大查玛”和“小查玛”两大部分。其中,大查玛动作沉毅坚定,庄重徐缓;小查玛动作乖巧多变,灵活敏捷。在表演时,二者相映相衬,各具特色。查玛的表演形式有3种:“道特日查玛”“呼热查玛”和“米勒日查玛”。

“查玛”的表演呈程式化、规范化,舞蹈语汇的运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个性划分。例如,鹿神舞动作矫健奔放而有气势,技艺性颇强,带有竞赛性质;却吉勒(阎王)舞动作强劲有力,举手投足都极富雕塑性;好扣麦(骷髅)舞动作灵活洒脱,时而随鼓声颠跑跳跃,时而故作威风状进行戏谑表演,身体的起伏,头部的昂垂,手的绕动,舞步的踏跳配合融洽,有韵味。

(2)“安代”(www.xing528.com)

“安代”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哲里木盟,以库伦地区最为盛行。安代源于萨满跳神,是由萨满“唱白鹰”(查干额利叶)跳神治病发展而来的舞蹈形式。过去以唱为主,后来才逐渐发展为今天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因此,“安代”又被称作“唱安代”等。传统的安代舞基本动作有“单甩巾踏步”“双甩巾踏步”“甩巾踏步跳”等,继承了踏地、顿足、载歌载舞的古老风习。

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的下摆,随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淳厚。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巾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巾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巾绕绸巾”等。

(3)盅碗舞

盅碗舞也称“打盥子”,是人们在喜庆节日里由单人表演的舞蹈形式。表演者通常双手各持盅子一对,用食指、无名指夹住上面盅子的边沿,中指扣于盅内,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两盅之间有空隙,可以碰击做响。表演开始时,艺人坐于地毯上缓缓起舞,盅子随着音乐节拍发出规律的响声,或轻抖双腕,使盅子碰击,发出细碎清脆银铃般美妙的声音。然后,舞者慢慢站起,两臂伸展、屈收,在胸前环绕,进退或绕圈行走。盅子美妙的声音随表演者的舞动而缭绕不绝。

此舞动作舒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做“板腰”“旋转”等技巧,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或燃烛起舞,光影随风摇曳,引人入胜。

20世纪20年代以后,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后经专业舞蹈工作者加工,在技巧与造型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典雅优美的女子独舞节目。此节目参加第8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时荣获金质奖章

(4)筷子

筷子舞是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一种舞蹈,因舞者执筷起舞而得名。早期多为单手执筷的男子独舞,后发展为双手执筷的男、女独舞及群舞等表演形式。筷子舞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庆时,在弦乐及人声伴唱下,由一位舞者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

演员在表演时,双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双臂松弛、流畅地相互击打手中的筷子,或击打手、肩、腰、腿等部位,甚至地面,边打边舞,击筷动作灵巧多变。

基本动作有双手于胸前击打筷子,双手于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于胸前交叉击打双肩,双手同时击打双肩,再折腕击打各边的旁腰等。脚下步伐基本为“平步”及“点地步”进退,多旋转与跳跃的技巧。

表演者时而转身前倾,时而拧身后仰,忽而旋转,蓦地跪倒墁时深沉稳重,快时矫健潇洒,至情绪高昂处筷子绕身翻飞,边舞边呼号助兴。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民众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这种融欢快、明朗、优美与矫健于一体,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蒙古民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是蒙古族民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筷子舞的伴奏乐器三弦、四胡、笛子扬琴等,伴唱的歌曲多用伊克昭盟地区流传的民歌,以4/4拍、2/4节拍居多,表演往往是出慢转快,或原地,或行进,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