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牧文化
农牧文化是在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由高原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融汇农、牧两种文化中,又有民族血缘等因素。在高原的古民族中,古羌人是农牧文化的开拓者,而现在的藏、羌、彝、纳西等民族都和古羌人有着血缘关系,他们的民间舞蹈都具有农牧文化型的特点。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高原是此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高原不同的海拔高度所形成的气候、土质、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着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依据不同自然条件,有些地区适于农耕,有些适于放牧,有的地区只能从事林业,从而形成各自的文化特征。但它们之间并非决然分开,而是经常往来,有些地区也许经营两者乃至三者,这就必然促进农、牧、林三种文化特点的融合,成为农牧文化型的基本特征。
在山势峻险、河水湍急的地区,加上温差的急剧变化,初秋时,山谷依然花红草绿,而山上已是白雪皑皑。在这种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生活方式,创造了富有神秘色彩的农牧文化,而高原特有的劳动生活,也就成为形成这种舞蹈文化类型最主要的因素。
另外,羌族是也牧也农的民族,其先民很早就有了原始农耕,是一个兼营农牧的部族。所以范晔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说,羌人“以产牧为业”;历史学者们认为:“牧就是牧羊,产就是粗耕。他们以牧羊为主要生产,而以祖耕为辅,男子牧羊,女子祖耕,形成一种原始的男女分工。”
古羌人还从事狩猎,并善于驯化野生动物乃至猛兽。他们最早驯化山羊,把高原野牛驯化成牦牛,把凶猛的“葜”,驯化成今日的“藏犬”。
农作物上,他们把高原野生植物来培植成适于高寒地区生长的“青稞麦”,开创了农牧结合的、适于高原环境的农牧文化,而且对当时中原农耕民族也产生过重要影响。
2.局原民族(www.xing528.com)
汉代,羌民已在河湟地区“不只开土成田,而且开渠灌溉,种植稻禾”,在西北地区以及崐江上游等地,他们“不只在那里开垦荒土为耕地种植五谷,饲养家畜,而且在那里修建桥梁,建设村落、繁荣城镇”。
今日新疆若羌(古称婼羌)的地名,即源于古羌人部落的名称。羌笛是古老的乐器,塔吉克族的鹰笛、藏族的鹰笛、雁骨笛等都和它有源流关系,而且在文化艺术上多有贡献。
如羌笛乐器与羌笛一词,汉唐以来,尤其在唐代已广泛用于音乐与诗词之中,唐代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名句,早已脍炙人口。后来,藏、彝、纳西等民族在羌族开创的农牧文化基础上,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具体条件,使它得到充分发展,农牧文化遂成为高原的典型文化。
关于古代高原的舞蹈文化,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古墓彝中出土的那件舞蹈纹彩陶盆,使我们看到了当地舞人的形象。据专家们考证、测定,它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型,距今约有5000年。陶盆上所绘的舞人,头侧有发辫似的头饰,衣着下侧有尖状尾饰,5人一组,携手而舞,这幅“舞人图”给舞蹈界带来许多启示和联想。
青海宗日马家窑文化遗址又出土了1件舞蹈纹彩陶盆,其内壁上绘有两组舞人图,分别为11人和13人,舞人手拉手,似着裙装,舞蹈形象质朴。陶盆的质地细腻,表面光亮图案充实饱满,比大通县出土得更为精致。
马家窑文化属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孙家寨的所在地,属于古代河湟地区。“河湟”一词,常见于古代文献诗同中,一般指今日甘肃、青海一带黄河与湟水流域,而河惶一带正是古羌人开发过的地方。
从这个基点出发再看“舞人图”时,该图似可推测为古代羌人先民的舞蹈形象。所以舞人的头饰、服饰,以及舞蹈的动态形象,和今日的羌、彝、藏、纳西等民族民间舞蹈中,牵手成半圆起舞的舞姿、服饰,多有相似之处。这幅“舞人图”为我们研究高原民族之间血缘与文化的关系,高原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提供了可见的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