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有生活气息
民间歌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要求,表演这些歌舞的表演者多为农民或牧民,其中技艺高超者逐渐成为职业性或半职业性的民间艺人,他们对群众的爱好十分了解,因此,他们的表演与观众心连着心,极富生活气息,充满即兴性与灵活性。如安徽一些农民花鼓灯剧团的鼓乐艺人在表演时,一边演奏,一边伴以适当的动作,十分欢腾、活跃。如果这种广场的民间歌舞不用乐队伴奏而改为放录音演出,效果将大大逊色,其原因主要就在于缺乏演员与演奏员之间的交流与默契,从而也就缺乏生活气息。
(二)歌舞结合
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可分为歌舞、乐舞以及歌、舞、乐相结合等多种。这些形式可独立表演,亦可交叉进行。
歌舞的形式通俗易懂.适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歌舞是我国古代民族民间舞蹈踏歌的遗风与发展,可分载歌载舞、歌舞相间、以歌伴舞等不同形式。汉族的花灯;汉族、壮族的采茶舞;蒙古族的安代舞;藏族的弦子舞;侗族的多耶;彝族的打歌等都是载歌载舞的。汉族的花鼓灯属于歌舞相间的形式。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塔吉克族的买力斯属于以歌伴舞的形式。
(三)音乐具有舞蹈性(www.xing528.com)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往往是音乐的歌唱性、旋律性与舞蹈的节奏性、动作性的完美结合。
对照一下花灯调《十大姐》与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云南弥渡民歌《小河淌水》旋律优美抒情,表现了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为了更富抒情的意味,节拍不固定,由2/4、3/4、4/4穿插进行。《小河淌水》共由5个乐句组成,G羽调式,每个乐句的落音都是羽音(La),但丝毫都没有觉得单调,在国内外演出都很受欢迎,是一首经典民歌,但由于节拍变换,相对比较缺乏舞蹈性。
弥渡花灯调《十大姐》与弥渡民歌《小河淌水》的旋律十分相似,但节拍都变为规整的2/4节拍,速度加快,律动感加强,使之更为舞蹈化,变为一首很好的花灯歌舞音乐。
(四)感情基调乐观向上
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场地多为广场、街头或院内,时间多集中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农闲时或各种喜庆的日子。在这些节日里人民群众心情舒畅,民间歌舞可以增加节日的气氛,“自娱”又“娱人”。封建社会中,背起花鼓走四方,以打花鼓作为行乞的手段的状况早已不复存在。因此,民间歌舞音乐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向上的。音乐的情绪多为欢快、热烈、火爆、粗犷、刚健、豪迈或优美、抒情、流畅、风趣、俏皮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乐天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