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生形态
原生形态的民间舞蹈指的是源于特定民族、特定文化时空背景,反映民众社会生活,且由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它是未经职业舞蹈工作者加工和雕琢的,最为朴拙的民间舞蹈。比如,云南彝族支系的撒尼人和阿细人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围着篝火,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贵州苗家人的芦笙舞从功能上可分为祭祖、庆典、娱乐与友谊等舞,前者庄重严肃、规模盛大,用大中芦笙,后者轻快活跃,可用中小芦笙,吹笙领舞及吹笙者在前头边吹边舞,男女群体随队伍绕圈踏声舞蹈,场面蔚为壮观;蒙古族牧民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舞表演等,无一不是在特定文化时空背景、反映民众社会生活的最为朴拙的民间舞蹈。原生态民间舞蹈的自然本性是人生命意识最直接、最自然、最原始、最热烈的表达,原生态民间舞蹈的精髓是它最原始的精神表现。
(二)次生形态
次生形态的民间舞蹈指的是在保留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由群艺工作者、艺术家或民间艺人重新编排组合,在广场、舞台以及各种其他旅游场所表演的民间舞蹈。次生形态民间舞蹈与原生形态民间舞蹈的渊源最近、关系最密切。经过加工后的民间舞蹈,突出了原来的民族风格,加强了表演性、观赏性,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情绪的渲染,以及道具、服装、伴奏音乐等方面等更加适应当代群众的审美要求。比如,陕西的《安塞腰鼓》、山东的《鼓子狭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新挖掘的藏族《龙鼓舞》等。这种从民间来再回到民众中去的次生形态民间舞蹈仍保留着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论其原生时的文化环境如何,都可以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各类庆典场所进行不同规模的表演。
要想比较好地理解次生形态的民间舞蹈对次生形态民间舞蹈概念的理解,主要是把握两个关键属性:其一,在保留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重新编排组合;其二,不受原生态文化环境限制而进行表演,已成为某种生态文化环境的一部分。
(三)再生形态
再生形态的民间舞蹈是指由职业舞蹈工作者经过收集、整理、加工、提炼而成教材,且用于培养舞蹈表演、教育人才的舞蹈课程中的民间舞蹈。这种经过职业舞蹈工作者加工、整理的文本化的民间舞蹈,已经渗入城市审美趣味、舞台审美标准、文人审美意识诸元素。无疑,这已是在保留原生形态的基本特征的再生形态民间舞蹈。(www.xing528.com)
再生形态民间舞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而产生。由于来源及其时间的不同,再生形态舞蹈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比如,某种民族风格浓郁的民间舞蹈,其原产地区和其他地区所再生的这种民间舞蹈的教材,其性格特征往往具有明显差异;地方性舞蹈院系(团)与中央舞蹈院系(团),由于舞蹈学科建设思想、审美意识与标准、文化背景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产生各自不同的民间舞蹈教材;歌舞院团培养学员和舞蹈院校培养学生的舞蹈课程也可能会出现“海派”与“学院派”的差别;随着历史的变迁,经济、文化的发展,再生形态民间舞蹈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民间舞教材从典型民间舞蹈、舞蹈组合的学习逐渐演变为舞蹈短句甚至“元素性教学”。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蹈的专家们,从80年代初就逐步将“元素性教学”引人民间舞课堂,“以‘厚积薄发'的理念,对原始性的民间舞蹈教材进行‘革命性’的整理:从纯民间的风格、动态中提取了可以单独使用的动作素材,使其‘元素化’,成为能够遣词、造句的语素”。这种元素化看上去离‘民俗'远了些,但民间舞的创造性表演功能却被明显地扩大了,离更富创意的新生形态的舞台作品更近了。
(四)新生形态
新生形态的民间舞蹈指的是职业或非职业舞蹈工作者,从原生形态、次生形态或再生形态民间舞蹈中获取素材,创编成表现、反映一定民族风格和生活内容的舞蹈作品。新生形态舞蹈贵在一个新字,她是脱胎于原生态、次生态或再生态的新型民间舞蹈。但“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新型的民间舞蹈必然是某一时代的产物。相对于同时期的原生态、次生态和再生态民间舞蹈,每一时期的新生形态民间舞蹈都属于新型民间舞蹈,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20世纪50年代涌现的《荷花灯》《花鼓灯》《采茶灯》等优秀节目是第一类。其特点是保留民间原有形式和风格特点,突出编导的个人意图,充分表现时代精神。其次,20世纪60—70年代的优秀作品,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快乐的啰唆》等属于第二类,这是以民间舞的某些素材为基础,结合该民族劳动、社会生活中最富有时代动态形象,汇入编导对该民族的热爱和期望,从而形成的新型民间舞蹈。
在上述三种类型之后,还有另一种新生形态民间舞蹈,那就是诞生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学院派”民间舞蹈作品。比如,北京舞蹈学院校庆50周年晚会上,以《大地之舞》为名的民间舞专场晚会,集合了以往学院派民间舞所选用的题材,以“绸子”和人体合一的各种形态作为整台晚会的情感连接,将《风采牡丹》《红珊瑚》《黄山云涌》等汉族题材的舞蹈和《离太阳最近的人》《热巴卜母》《原上草》等少数民族题材的舞蹈整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民间舞蹈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原生形态舞蹈注重舞者自身的精神文化诉求(祈雨、庆丰收、求爱、感恩)的表达;次生形态舞蹈则更关注在编排组合舞蹈基本动作、体态、队形的过程中,如何能在突出民族、民间、民俗特点的同时更具观赏性;再生形态的民间舞蹈通过教材的整理和传承,力图将民间舞研究与教学过程变为不断解决“正宗与演变”“传统与发展”“风格与典范”等一系列矛盾的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这种舞蹈形态是伴随是舞蹈教学、舞蹈培训而发展、变化的;新生形态民间舞蹈是舞台艺术升华的文化传承,她更注重在民间舞蹈基因的前提下,产生多姿多彩的、满足当代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最富创新意义的舞台艺术作品。认识当代中国民间舞呈现出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有助于理解、包容、接纳各种民间舞蹈的形式和文化现象,培植、促进中国当代民间舞蹈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