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状调研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对高淳蒋山村周边地区乡村建设中农家生活型院落空间生态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全面了解农家生活型院落空间现状。对院落空间布局、功能、生态化设施,院落空间物质要素等方面进行观察、拍照、测绘、记录分析、调查访问,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研究方法
1)庭院空间使用方式
“农家乐”是指游客来到农家田野旅游,体验乡村自然风情与生活的旅游形式。在体验乡村独有的自然风景与娱乐活动的同时,游客通常会选择住农家屋,品尝农家菜肴。“农家乐”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家庭对住宅及庭院进行针对性改造,用于在特定季节或全年开展“农家乐”经营活动。因此相较于农家生活型庭院,“农家乐”型庭院开展的活动商业性更强。与民宿客栈型庭院相比,“农家乐”型庭院活动更丰富。在使用方式上,侧重于餐饮、休闲娱乐、种植、后勤几方面。
餐饮即游客在庭院中进行户外用餐活动,这对庭院空间的舒适性、可变性、空间尺度提出了要求。休闲娱乐主要是游客在庭院进行具有农家特色的娱乐活动,例如采摘水果。种植主要指农户栽种一些蔬菜、果树以及观赏性植物。后勤活动包含餐厨后勤服务、晾晒、清洁、储物等行为,“农家生活”型庭院的后勤活动,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更严格,空间占用更大,需要处理的环境卫生问题更复杂。
2)生态化空间营造方式
(1)空间布局。乡村农家乐庭院的特色的功能体现在乡土体验性上,因此在空间布局时,针对庭院空间使用方式的差异,将庭院划分为种植区、餐饮区、休闲娱乐区、后勤保障区进行讨论。
种植区需要结合种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布置。当种植区也承担采摘活动时,需结合游客流线进行布局。当种植物成一定规模时,宜布置为一块独立区域,用篱笆等围合限定。餐饮区的位置应保证游客到达及送餐的便利性,并与后勤区域分离。休闲娱乐区的设置需要积极利用生态景观资源,并可以考虑与种植区与餐饮区部分重合,提高庭院空间利用率。后勤保障区的布置需要考虑后勤流线,同时尽量与游客密集的餐饮、休闲娱乐区相分离。
(2)空间二次划分。空间二次划分是对主要空间的再次细分,使空间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例如针对种植植被类型不同,将种植区分为果圃空间与菜圃空间,利用蔬菜与果树的季节变化、高低搭配,充分利用空间。针对农家乐庭院对餐饮休闲活动的要求较高的特点,将餐饮区分割成餐饮开放空间和休闲开放空间。主要通过铺地、高差、景墙、植被等元素划分空间,分别设计营造。
(3)空间过渡。空间之间通过交通空间过渡,交通空间连接着所有类型的空间在对庭院空间设计、对空间进行限定,也就是把不同空间分开。对过渡空间的处理直接影响空间围合度和空间使用情况。农家乐庭院空间生态化过渡方式主要体现在:①入口空间设置南瓜藤、葫芦藤等廊架,具有乡土特色的同时,景观性、引导性强,灰空间保障内外空间过渡缓和,而且夏天可以遮阴,生态性优良。②餐饮空间跟休闲空间过渡时,灵活运用种植池、建筑小品、景墙、花架等进行分割,可对空间进行限定和融合。例如亲水砌块砖与卵石铺地的使用,不但易于打理、亲水性好,而且图纹颜色选择多样,分割过渡两种类型空间更加灵活。在空间营造中的过渡空间要考虑协调风格、形式和意境等。
(4)空间围合。庭院空间围合注重“金角银边”,注重边界的造景,更好利用庭院空间。对庭院边角进行景观设计,会使庭院可利用的活动空间变大。例如把亭和植物布置在围墙和溪流边,不仅可以借庭院外溪流景观和田园景观,还能实现一定领域感,通过植物的遮挡,视觉可达性不强。
农家乐庭院空间围合的生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围合方式与空间特性相结合,开放空间以点式围合为主,围合度低,视野开敞;半开放空间点式与线性围合相结合,环境营造好;私密空间以线性围合为主,短墙、茂密的灌木等围合。②围合材料选用乡土材料或者植物围合,成本较低,易于打理,生态效益高,利于庭院局部微气候环境的优化。
(5)空间细化。空间细化是对每个空间的景观效果进行设计,使空间使用者能很好地实现游憩活动。细部设计是对植物、山、水、建筑小品进行综合设计,每个位置的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空间细化要结合整体立意和构思,突出每个空间的独特性。①活用水景景观设计,如小型假山配上水景植物鸢尾。②利用铺装过渡两个开放空间。③细部设计可以在种植设计中考虑生产与景观相结合,种瓜果蔬菜。
3)生态景观设计
(1)围墙设计。民居建筑和围栏共同围合形成了庭院空间。农家乐型庭院围墙可以采用乡土材料的砌体,变化丰富的样式,融入乡村文化元素美化装饰墙体。农家乐庭院开放性较强,完全围合的围墙不适用,增加内外沟通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①镂空墙体用以沟通庭院内外空间,加强庭院的景深,同时在围墙外种植竹子等植物,防风保暖。②在防护要求不强的乡村庭院中,可采用木质隔栅、竹篱笆等乡土材料,美观、经济的同时,凸显农家风情。
(2)植物搭配。①应当突出乡土特色,与农家乐所处环境相协调;②保持植物景观品种的多样性,在配置过程中引入瓜果蔬菜作为观赏对象,利用其时令性丰富庭院;③将生产功能与景观功能相结合,并赋予景观以民俗文化的内涵。
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可以从空间的层次感进行“乔—灌—草”的搭配,突出时间推移的季节相变化,达到审美效果上的色彩变化。
(3)立面铺装。铺装材料多种多样,材料不同产生的装饰效果也不相同。注意铺地材质感和建筑材质感相协调,不宜过分烦琐,喧宾夺主。铺底材料尽可能和环境风格相吻合,否则会破坏大环境氛围,失去美感。图案化是地面铺装处理的常用手法,可以凭借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美化环境。
(4)小品设计。景观小品的色彩千变万化给人带来不同感受,能明显地展示造型的个性,解释活动于该环境中人的客观需求。色彩应与景观小品的功能相结合,与造型质感等要素相协调。
景观小品的质地随着技术的提高,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广,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包括从铁器、陶瓷、木材等到塑料、高分子、合金等的运用。就乡村庭院而言,材料的选取宜就地取材,外在用乡土材料进行表现,内在架构采用现代材料,保证坚固、耐用。
4)代表性案例生态化设计研究
从实地调研案例中选取代表性案例。该案例能集中反映周边地区“农家乐”型庭院空间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针对该案例利用既有理论、实践经验进行研究性设计,在研究性设计过程中归纳总结出院落空间生态化设计方法和模式,为最终选取试点进行实践应用论证提供基础。
3.研究结论(www.xing528.com)
农家乐型庭院生态化改造与设计原则如下:
1)生态性与商业效益结合
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庭院生态化措施对商业效益的提升。例如运用生态化措施营造舒适空间,美化庭院景观效果,种植生态效益好,有特色的植物种类,充分体现当地地域特色,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增加经济收入,调动经营业主的积极性,从而使生态化改造能得到广泛地推广。
2)因地制宜原则
要根据乡村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合理选择生态化建筑材料、植物材料。对于材料与种植作物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生态技术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在当地生产、运输等环节的要求,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资源。在生态得到提升的同时,间接带动地方产业经济。
3)可持续原则
农家乐型庭院生态化要遵循可持续原则。遵循生态规律,注重生态协调,提高生态稳定性,例如尽量减少外来植物的引入,减少对本地生态平衡造成干扰。生态措施要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充分考虑生态材料的耐久性。农家乐型庭院生态化不是简单的短期的庭院美化工程,而是一项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为民造福的生态工程。
4.“农家乐”型庭院生态化设计优化对策
1)“农家乐”型庭院生态化模式
(1)模式定义。“农家乐”型庭院生态化模式适用于农村开展“农家乐”经营活动的庭院。庭院空间主要承担农家乐经营活动需要,兼顾经营业主日常生活所需。主要通过适当的生态化手段对庭院进行生态化设计,包括庭院空间的合理布局、庭院植物的合理搭配、庭院物质要素的合理选择与设计,打造具有乡村生态化特色的适合农家乐产业经营的庭院环境。
(2)模块设计图。模块设计图如图4.39所示。特点:引入生态水池,种植区将其他区域包围(见表4.44),利于村庄生态景观总体风貌提升。
图4.39 农家乐型庭院模式三空间布局图
表4.44 农家乐型庭院模式三要素表格
2)平面设计
根据农家乐庭院模块设计图,对每一个要素进行细化,总结出简易的农家乐庭院平面示意图(见图4.40至图4.42)。
图4.40 农家乐型庭院模式一平面示意图
图4.41 农家乐型庭院模式二平面示意图
图4.42 农家乐型庭院模式三平面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