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乡村生态保育与修复设计—功能生态化模式分析

长三角乡村生态保育与修复设计—功能生态化模式分析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蒋山村的游憩用地两两之间最小距离138 m,最大距离246 m,而强埠村两个游憩用地之间的平均距离仅为70 m,梅泾村的游园绿地缺失严重,绿化覆盖率低于5%,所以游憩场所缺乏生态化、系统化的规划。因此,其功能的生态化将有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乡村生态保育与修复设计—功能生态化模式分析

1.现状调研

目前,乡村用地功能布局主要分为条形用地功能布局与团状用地功能布局(见表4.8)。然而,任何一种用地功能布局模式下的基础设施都不能很好地利用长三角地区丰富的乡村生态资源,各功能分区之间缺少生态要素的穿插与贯通,如结合河流进行乡村小景的营造,结合山体打造景观视野长廊,所造成乡村功能特点的缺失,需建立生态化的功能组织。

表4.8 现状功能组织模式表

在村庄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乡村作为村民生活休闲的主要承载对象,其主要功能分为居住功能、服务功能以及游憩功能(见表4.9)(施桃红,2011),较为典型的生态化乡村功能结构模式包括4种(吴理财,2014)且各分区均由适宜的生态化指标。

表4.9 乡村功能分区生态化指标

1)强化服务,生态串联

将乡村的对外服务功能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强化其生态效益,加大相关基础设施生态化的建设进程,从而带动乡村居住功能与游憩功能的生态化,不同的功能分区之间可以共享生态设施。此外,以服务功能用地为起点,打造一条串联其他分区的生态游线,使乡村各分区形成整体的生态网络,是以对外服务为重点的模式。

2)保存历史,延续乡土

此类乡村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具备鲜明的乡土特色。在进行功能结构的规划时应用乡土材料、乡土植被与文化符号贯穿各分区,通过不同地方材料的运用使人明确判断出不同的空间类型。通过符号、元素等意向将各功能分区凝聚成统一整体,沿袭传统的乡土气息。该模式对内、对外服务均可。

3)生态设施,功能串联

以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改善乡村的环境交通环境以及生物环境。以此为基础,实现居住功能的全面改善,促进乡村居住、游憩以及服务功能的生态化发展,以优质的水体贯穿各功能分区,以乡土的植被点缀各场所空间,是以对内服务为重点的模式。

4)立足居住,生态服务

以居住环境的生态化改善为重点,带动游憩用地与服务用地生态化进程,通过乡土植被串联各游憩点,形成村内的景观道,在服务用地中形成主要的景观节点,使得乡村的景观轴线成环、成网络状,是以对内服务为重点的模式。

2.研究方法

针对长三角乡村功能用地选取图底分析的方法。

乡村功能主要由居住功能用地、服务功能用地以及游憩功能用地三部分构成。通过样地现状调研可知(见表4.10),就服务设施的用地组织而言,该类用地往往无法实现均等化的服务。例如,蒋山村、西管村、花联村的服务设施用地位于乡村居民点以外,最远距乡村258 m;石墙围村、丁家边村、梅泾村的服务设施用地虽然位于乡村内部但偏于一隅,服务设施用地与乡村最远一端的距离最大超过1 600 m,用地组织极不合理。就游憩用地组织而言,存在绿地游园过于集中、绿地游园过于分散、绿地游园缺失以及绿地之间缺少生态联系等问题。例如,蒋山村的游憩用地两两之间最小距离138 m,最大距离246 m,而强埠村两个游憩用地之间的平均距离仅为70 m,梅泾村的游园绿地缺失严重,绿化覆盖率低于5%,所以游憩场所缺乏生态化、系统化的规划。

表4.10 长三角乡村建设用地非生态化组织一览表

(续表)

(续表)

以典型的生态化乡村功能结构模式为基础,结合现状乡村功能问题可知,乡村功能分区需借助水系、丘陵山体等生态要素串联彼此,减弱分区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实现居住功能、服务功能以及游憩功能的生态化。因此,以水体、丘陵、绿地为核心,将功能结构划分为5种不同的模式(见图4.17),针对不同的功能结构模式探究居住功能、服务功能以及游憩功能的生态化组织方式。

3.研究结论

1)模式一:引水入村,串联分区

具备该模式的乡村一般为滨河型乡村,与一般的乡村相比,具有一定的生态优势与景观优势,河流的经过不但能够增强空间的活跃性,还能使乡村的各部分功能变得生态、优美。

从游憩功能上来讲,一方面可以沿着河流进行岸边植被带的种植,丰富河岸空间,搭配当地的特色乔灌草,带来生态休闲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突破性的尝试,若河流流量较小,没有洪水泛滥的危险,可以结合乡村内的道路,将河水引入村内,使水景断续成环形,沿着水流经过之处,可以适当设置游憩空间,将天然水绿引入乡村内部。

从服务功能上来讲,可将该功能的用地设置在靠近河流的一侧,同时尽可能位于村内较中央的位置,以保证服务的便捷性。这样既方便解决村民的生活疑难,又能够提供良好的办公与疗养环境。结合河岸空间设置乡村内部最主要的活动空间,形成村内的公共中心。该中心为主要的生态廊道与景观廊道的交叉点,具有最强的生态敏感性,需运用乡土材料以及地方特色植被进行点缀。

图4.17 生态功能分区推导图

从居住功能上来讲,滨河乡村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包括开阔的景观视野与舒适的风环境。因此,居住环境的生态化改善依然以河流为核心,依照乡村内部的生态廊道与景观视野长廊设置休闲绿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村口的绿地与河边公共绿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微型生态网络体系。但是,冬季时靠近河流的住宅周边风速较大,热量易损失,可沿河种植较高大的常绿阔叶乔木,来增强滨河景观,也可防风固热。

2)模式二:湿地游憩,休闲服务(www.xing528.com)

具备该模式的乡村一般为滨湖型乡村,具有极高的生态优势、景观优势以及产业优势,从生态上而言,生境良好,斑块明显;从景观上而言,视野开阔,湖景优美;从产业上而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以及潜在的旅游资源。因此,其功能的生态化将有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从游憩功能上来讲,由于湖泊存在洪水淹没的危险,所以湖泊与乡村之间往往会有较大的生态隔离带,湖边的生态隔离带表现为滩涂或湿地,典型的植物景观为芦苇荡,因此,需要利用好该片生态隔离带,使其成为乡村的“肺”。典型做法即打造湿地公园,首先,运用乡土树种,仿照自然环境的配置方式形成人工的生态植物群落,吸引喜水鸟类以及两栖类动物到湿地公园,增强物种的多样性;其次,利用人工栈道的铺设为人群提供活动休闲的场所;再次,也可利用湿地植物过滤、吸附的功效实现生态净水。

从服务功能上来讲,该类型的功能组织方式可以同时满足对内服务和对外服务的需求,将主要的服务空间结合村内的生态廊道来布置。理想的情况下,可将对外服务功能从湖边一直延续到村口,开始与末端分别设计较大的生态游园绿地,形成入口与湖边的直接联系,即为主要的步行流线。沿该条流线布置农家乐、民宿等对外服务设施,同时每一个服务设施都具备生态化的院落(吴昊,2014),尽可能将这条流线打造成生态廊道。其对内服务功能布置的方式与模式一相类似。

从居住功能上来讲,不仅需要考虑本地居民的居住问题,还要注意游客的居住问题,所以可以适当增加乡村的居住用地面积,增加建设民宿、青年旅社等居住设施。由于居住片区与湖泊之间存在湿地公园的隔阻,可以自然抵御冬季来自湖面的寒风,这就给居住片区内部的植被选择带来了较大的自由,既可以常绿落叶搭配,也可阔叶针叶搭配,更好地向外界展示乡村的风貌,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提倡不同形式的花园绿地设计,强化绿色人居环境。

3)模式三:修复山体,生态游憩

符合该模式的乡村一般靠近山体丘陵而存在,具有较好的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山体丘陵不仅可以作为生境中的斑块存在,也可以作为种植空间与旅游线路,开发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提高乡村的经济水平。

从游憩功能上来讲,理想状态下乡村内部主要的绿地游园能与山体在空间上产生联系,以便于和山体形成对景,成为主要的生态廊道。由于山体存在滑坡泥石流的风险,所以可以将在山体与乡村之间存在的缓冲区设计成乡村公园,供村民日常使用,并采用多样化的乡土植被与材料点缀。

从服务功能上来讲,乡村内部的服务设施用地结合生态廊道以及主要的活动空间布置,便于村民的使用。乡村外部山体的存在为乡村带来了生态致富方式。其一为立体化种植,种植经济果林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如竹林—鸡、果树—香猪等模式(翁伯奇,2001),一方面可以防止降低山体滑坡的概率,保证村民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增加村民收益,集约用地。其二为旅游业的发展,利用山体坡度合适的位置开辟登山栈道,使游客在自然中漫步休闲,享受森林氧吧带来的清新空气,结合经济果林,在流线沿途可体验瓜果采摘等农家风情,并设置临时旅游服务设施(翁伯奇,2001),如自行车租赁点、移动商业车等。

从居住功能上来讲,沿着山体布局的乡村除了在村内人居环境需要实现绿色,还可以适当利用自身的特色,开发生态居住形式(邱栩文,2006)。利用GIS、RS等软件对山体进行安全适宜性评估之后,即可在山坡上选取相对安全的区域进行坡地住宅的设计,面向游客开放,如青年旅社。旅社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光电板、绝热材料、中央通风系统等节能设备实现特色的生态居住。以此作为试点,若有节能效果,便可逐步向乡村内的民居推广。

4)模式四:因地制宜,绿网相间

符合该模式的乡村一般处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乡村无法集中,处于分散组团布局的状态之下,由于人为开发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每个居住组团所拥有的景观视线也较为开阔,遮挡物较少。

从游憩功能上来讲,该乡村拥有很好绿色空间,起伏的地形为生态小游园的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在每个居住组团内部都尽可能设计一处休闲绿地,搭配乡土树种进行建设,以满足组团内部居民的需求。与此同时,经过上文物理环境的分析可知,每个组团周边的风速较快、热散失较大,所以在组团外围面向主导风向的区域可种植较为高大、树冠较大的常绿阔叶型树木,冬季可为游园内的人群阻挡寒风,夏季可遮阴避暑。在理想的状态下,每个组团的休闲绿地能够形成对景关系,促进村内的绿色系统成环形成网络状。

从服务功能上来讲,该类型的乡村其服务功能一般都是对内服务,由于不同的居住组团分开布置,服务功能不应该只位于某一个组团内部,因此其服务设施的用地位于所有组团的中间,独立形成一个服务团组,包括村委会、卫生室、养老院等,增强每个组团的可达性。

从居住功能上来讲,由于每一个居住组团都拥有良好的景观视线与绿化场地,同时每一个居住组团之间也拥有大量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如树林、小山坡、池塘、菜地等,居住功能的生态化应该和上述要素紧密结合,在自家宅基地范围内进行生态化庭院改造,在住户与住户之间利用较大的闲置空间种植乡土树种,架设健身活动器材,形成居住组团的活动空间。也可在居住区外围种植成片的经济果林,在为居住区遮风固热的同时为乡村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土地生态化使用效率

5)模式五:绿网交织,生态居住

符合该模式的乡村一般处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易于进行建设活动,但同时乡村周边没有明显的生态斑块与基质,如湖泊、河流、山体等。因此,此类乡村多为内向型的居住乡村,没有明显的对外服务功能。

从游憩功能上来讲,由于周边缺少明显的生态要素,因此不容易形成与区域想联系的生态廊道,一般自成体系。乡村内的游园一般位于村口和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内部,其余地方小规模零散布局,主要的步行轴线为村口至活动空间,次要步行轴线为主轴线至各次要小型绿地,因此可沿着主次轴线布置乡土树种与乡土材料搭建而成的构筑物(体现地方文化的元素与符号),实现人工化的生态游憩景观。

从服务功能上来讲,服务设施处于乡村的中间位置,在其周围布置乡村内部的主要活动空间,供村民进行民俗活动、健身锻炼以及散步交谈等互动(村卫生室这一类服务设施尽可能避免直面活动场地)。公共空间中除了植物选取与搭配的生态化之外,也可体现文化特色,将文化的生态化融入生态化建设中来,故有条件的乡村可以采取搭建戏台的方式来延续地方文化传承,增强村民对村俗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从居住功能上来讲,根据上文物理环境的分析可知,该种类型的乡村用地模式可以很好地储存热量,因此并不需要借助植被来维持乡村的热环境,但是其建筑行间的空气流速很小甚至静止,因此在居住环境的生态化方面应该尽可能考虑乡村的夏季散热问题。首先,在居住片区内的小型绿地中,应该避免种植高大的阔叶型乔木以减少对风的阻隔,可选用竹、柏等针叶植物,既显得空间雅致,也不会对乡村的散热造成妨碍。其次,在居住庭院内,居民自己种植的树木尽量不要过于高大,避免遮盖住建筑行间的巷道,可选择桃树、橘子树等可食用景观。

表4.11 长三角乡村功能生态化布局模式一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