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乡村生态化模式分析

长三角乡村生态化模式分析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7乡村与山水环境关系一览表2.研究方法长三角乡村的生态资源丰富,需首先研究整合乡村与山水环境的布局关系,传统的用地布局模式分为集中式布局、开敞式布局以及自由型布局。

长三角乡村生态化模式分析

1.现状调研

以传统的乡村用地布局模式为基础,结合用地布局现状的问题可知,长三角乡村地区的绿化覆盖率普遍低于20%,山体丘陵遭到建设活动的破坏加大了安全隐患,水系或遭填埋或遭污染,平原地区的乡村往往过多注重交通便捷度,靠近区域干道而忽略自身生态效应,乡村与周边山水环境的关系趋于紧张。

因此,基于长三角乡村地区的生境现状,提取山、水、平原以及丘陵4种地形,综合地形地貌、水文资源、生物种类、道路交通、人为活动等因素,将乡村与山水环境的关系进行分类与归纳,包括水网型乡村布局模式、丘陵型布局模式以及平原型乡村布局模式三大类(见表4.7)。

表4.7 乡村与山水环境关系一览表

2.研究方法

长三角乡村的生态资源丰富,需首先研究整合乡村与山水环境的布局关系,传统的用地布局模式分为集中式布局、开敞式布局以及自由型布局(张志国,2011)。集中式布局适用于地形平坦、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平原地区乡村,乡村形态规整,成团块状形态;开敞式布局适用于多山多水的地区,由多个自然村落灵活组成,村内开敞空间较多,景观良好;自由式布局适用于地形不平整,无法成规模进行建设活动的乡村,该类型的乡村自然组较为分散,顺应地形(朱霞,2007)。

3.研究结论

1)水网型乡村布局模式

根据长三角乡村的地理环境特点,滨水型乡村的用地布局模式可划分为滨水线型布局和滨水组团布局。

滨水线型布局(见图4.1)的优势在于,乡村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一方面,沿河的岸线部分具备生态慢行步道的设计条件,可打造生态化驳岸;另一方面,滨水一面的乡村在夏季具有良好的散热通风效果。乡村内的交通流线相对明显,由于主要道路通过平行于乡村长边来布置,故交通体系骨架清晰,有助于用地的集约性;有助于利用优美的乡村资源发展服务业,沿主要道路和河流一侧可适当发展少量的休闲商业,提升乡村功能的多样性。不足之处在于,狭长的用地对乡村建设产生限制,服务设施集中布局的难度较大,缺少统一的邻里中心,服务范围有限;同时,基础设施布置分散也会造成建设成本的提高。

生态化途径:①适合创造联系乡村河流与内部居住区的绿廊(见图4.2),引导生态景观向乡村内部渗透;②在此基础上利用绿廊种植特色乡土植被,营造乡土景观节点并设计若干公共活动场所;③利用滨水空间的生态化建设来打造主要的邻里中心,而后沿着乡村的长边方向来分散规划公共设施,使其服务半径达到乡村全覆盖的要求。

图4.1 滨水线型布局模式图

图4.2 苏州市常熟东青村

滨水组团布局(见图4.3)的优势在于,乡村整体的向心性较强,能够便捷地将各项服务设施集中布置,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设成本与村民出行的时间成本;组团布局能够增加乡村的面宽与进深,利于在天气寒冷时抵御来自河(湖)面的寒风,提高整体的保温性;由于乡村布局紧密,用地节约,所以道路用地所占比例较低,有助于营造静谧、安宁的田园氛围。不足之处在于,乡村组团的沿河景观界面有限,水体景观与乡村内部公共空间的联系较弱,多数村民无法享受较好的生态资源,导致乡土植被的使用频率降低;夏季、密布的村宅排列方式将会导致建筑间空气流动速度下降,不利于整体环境的散热。

生态化途径:以乡村临近的滨水空间为重点利用对象,塑造村内主要公共空间与水体的景观廊道并在村内规划网状绿地系统,每一处绿地、池塘都应当选择具有乡土特色的乔灌木、地被与水生植物优化植被群落结构,凸显群落不同高度层次的景观效果(见图4.3),如打造湿地公园,在美化居住、游憩环境的同时,可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生物过滤,形成综合的生态效益,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图4.3 滨水组团布局模式图

图4.4 南京市高淳花联村

2)丘陵型乡村布局模式

根据长三角乡村的地理环境特点,丘陵型乡村的用地布局模式可划分为线型布局、放射型组团布局以及自由型布局。

线型布局的优势在于:①乡村沿着丘陵山体的一侧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见图4.5),拥有完善的乡村慢行系统设计基础。同时,丘陵山体一方面可保证乡村内部形成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节省能源,生态宜居;另一方面,便于乡土经济果林的种植,如桃树、橘树、石榴树等,促进产业生态化格局的形成,并为旅游服务业创造潜在价值。②线性布局的道路系统丰富,路网结构较为明显,便于村民出行。不足之处在于:①丘陵山体的存在会对外界交通产生隔阻作用,导致乡村不能便捷地与外界联系;②与滨水线性布局模式相似,狭长的形态难以形成集中的公共设施用地,基础设施分散建设导致成本上升。

生态化途径:打通乡村沿山体丘陵一侧的界面,设计数条绿色廊道与村内若干公共空间相衔接,增强山景的渗透性(见图4.6);沿绿色通廊种植乡土树种,将观赏性植被与可食用景观相结合,营造富有生态性与趣味性的公共活动场地,例如村口、祠堂周边、体育健身场所等标志性空间;既需要营造主要的邻里交往空间,还应沿乡村长边方向分散布置公共服务设施,使其服务半径达到乡村全覆盖的要求。

图4.5 沿山线型布局模式图

图4.6 南京市高淳山上村

放射型组团布局通常呈现出嵌入丘陵山体的格局(见图4.7),其优势在于:①具有两三个邻山边界,处于优良的生态景观环境中,一方面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利用山体丘陵种植乡土经济树林,发展无污染的生态产业。②由于被山体丘陵包围,该天然屏障使乡村拥有良好的保温效果。③同时,相对紧凑的用地布局便于集中建设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降低建设成本。不足之处在于:①乡村内部交通主线不明显,带来的交通干扰造成道路系统性的下降。②山体面向乡村一侧的植被若被大量破坏,则会大幅提高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的概率,严重威胁乡村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生态化途径:一方面,从乡村的特色公共空间出发,打造数条景观道路与外围的丘陵山体相连通(见图4.8),有条件的乡村可在山体上设计环山慢行步道,让人群畅游山林,体验森林氧吧;另一方面,应注重山体丘陵生态环境的维护,保护乡土植物群落的完整性,种植经济果林时应选择适合地方土壤条件与气候环境的乡土树种,在发展生态采摘、促进旅游业的同时加固山体土壤,杜绝地质灾害的发生。

图4.7 放射型组团布局模式图

图4.8 南京市高淳荆山村

自由型布局的优势(见图4.9)在于,乡村的建设用地因循就势,顺应地势走向进行灵活布局,富有变化,特征突出,对不同的地理条件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景观在设计时形式多样,与起伏的地形相契合,易于实现生态化的景观空间。同时,每一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景观视野、通风空间与采光面积,在夏季时散热效率较高。不足之处在于:①乡村建设用地非常不集约,难以形成规整集中的用地,带来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提高,例如居住组团之间的道路修建复杂、走向与结构比较模糊造成道路面积占比过重,排水管道与电路管线的铺设难度相对其他布局模式更大。②过度分散的布局不仅不利于乡村空间的整体采暖,造成大量的热量流失,还会占用更多的生态用地,造成植物群落、水体等要素的消亡。③由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分散布局会导致服务半径的局限性,影响村民日常的服务需求。

生态化途径:每一户农家应充分利用起伏地形的优势,营造属于自己的乡土景观(见图4.10),通过乡土植被、农家菜园以及池塘等元素,在村宅前后创造集食用、观赏以及游憩于一体的乡土景观。在乡村用地方面,应在多元与开放的基础之上体现生态与稳定,首先确定每个居住组团的建设边界防止过多侵占生态资源,而后在散点布局相对居中的组团内规划公共设施用地,如祠堂、谷场、村委会等。注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乡村能耗。道路的铺设过程中尽可能选取乡土材料,体现村野风貌,彰显该布局模式中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

图4.9 自由型布局模式图

图4.10 南京市高淳高村

3)平原型乡村布局模式(www.xing528.com)

根据长三角乡村平原地区的环境,平原型乡村的布局模式可以划分为行列型布局、周边型布局以及混合型布局。

行列型布局模式的优势(见图4.11)在于:①村宅按照一定间距、高度与朝向,成排成列地整齐布局,每户都拥有良好的采光与通风,从而降低乡村整体能耗;②简单、便捷的方格型路网骨架明显,有利于内部交通的组织;③用地集约,能够集中布置邻里中心;④同时,由于地形的平坦与路网的规整,易于架设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下降。不足之处在于:横平竖直的建筑排列风貌与城市小区趋同,缺少乡土特色,空间缺乏趣味性,显得单调、死板。

生态化途径:①首先对乡村的用地布局进行景观空间的整体考虑,利用乡村外围的环村林带设计绿化小游园(见图4.12);②在村口、文化空间、体育活动空间进行生态景观的配植;③在居住用地中,错落排列村宅、通过篱笆、矮墙等乡土材料提高院墙的通透性,进一步增强空间的趣味性。

图4.11 行列型布局模式图

图4.12 无锡市惠山区梅泾村

周边型布局模式(见图4.13)的优势在于:①乡村内能够形成院落、街坊以及内外均有活动场所的趣味空间;②乡村道路骨架规整,内部方向感强,交通较为便利;该布局模式在冬季有助于固热保暖、遮风挡沙并减少积雪量,降低乡村热量的损失;此外,乡村内部建筑密度大,用地平整,具备集中的公共设施用地,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下降。不足之处在于部分村民住宅不具备良好的采光空间,同时存在通风不良、容易潮湿的问题。

图4.13 周边式布局模式图

图4.14 无锡市惠山区秦巷村

生态化途径:宜利用乡村外部的景观空间,打通联系内部的视线通廊,促使自然景观渗入居住环境(见图4.14);就内部而言,民宅院落可以利用乡土植物打造生态景观,使村宅内外皆有景;拥有较好生态基础的庭院可利用雨水资源打造庭院水景,实现景观的再生性与生态性;村内的主要公共场所应配植乡土植被群落;对于部分朝向不好的住宅宜对其功能进行改善,将潮湿及通风不良的空间置换为厨房、贮藏室等。

混合型布局(见图4.15)是综合行列式布局与周边型布局的优点,在乡村内部形成多处半开敞空间的布局模式,其空间模式的优势在于:①不似行列式布局般单调呆板,同时也能确保村宅拥有良好的朝向、采暖与通风,一方面可促进用地的集约化,另一方面可节约能源;②半开敞的空间格局能够促进庭院内外景观的交融,与公共空间的乡土景观相得益彰;③公共设施集中也方便居民使用。不足之处在于,与周边型布局模式类似,少量民居存在采光不足、通风不良以及容易潮湿的问题。

生态化途径:①明确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结构,而后留出适当的空地作为小型游憩空间(见图4.15);②利用半开敞空间的优势,采用乡土观赏性植被与可食用植被打造特色景观空间,提高乡村建设用地的生态性;③为营造更好的乡村风貌,排水沟渠等基础设施可采用乡土石材堆砌并于表层覆盖地被植物,院落围合设施可采用篱笆等通透性乡土材料,建筑可适当增加具有文化符号的装饰,彰显乡村的特色气质。

图4.15 混合型布局模式图

图4.16 南京市江宁区杨柳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